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胸微创小切口治疗贲门失弛缓症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胸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手术经胸左后外侧改良小切口,切口长10—15cm,行食管肌层切开加膈肌瓣成形术。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3min;无一例死亡,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得到随访。吞咽困难症状均消失,无食管胃反流症状。结论 改良小切口行Heller手术加膈肌瓣成形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本组从1982年3月~1996年3月共收治贲门失弛缓症63例,均行手术治疗。现将不同术式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3例中男27例,女36例;年龄5~57岁,其中18~30岁46例,青壮年多见。1.2临床表现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呕吐返流者43例,胸骨后疼痛不适及食物滞留感8例,有明显消瘦及脱水症3例。10例与精神因素及劳累有关,6例进冷食或热食引起发作,出现呕吐及返流。病程1~37年。1.3诊断阳例均经食管钡餐透视检查显示:食管下端近贲门处有圆锥形或鸟嘴样改变,管壁光滑,狭窄的长度1.0~3.0cm。在狭窄的上方有轻度或…  相似文献   

3.
贲门失弛缓症76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76例,应用电视胸腔镜气囊食管扩张器结合手术治疗20例;单纯行改良Heller手术38例;改良Heller手术加胃底上包15例;食管下段、贲门切除,食管-胃吻合2例;结肠胸骨后代食管1例。结果:治愈6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94.7%,无效3例占4%。死亡1例占1.3%。结论: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检查不能单行X线检查,应常规行  相似文献   

4.
耿连侠  李新  赵红丽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102-2103
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返流以及因食物返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对于贲门失弛缓症,腹腔镜下改良Heller手术加抗返流手术,能有效地解除此病引起的吞咽困难等症状,疗效肯定持久,与传统的开胸或开腹手术相比,疗效相似,手术创伤明显减轻,术后患者康复快.此术式在国外已经逐步推广[1].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共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28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76例,应用电视胸腔镜气囊食管扩张器结合手术治疗20例;单纯行改良Heler手术38例;改良Heler手术加胃底上包15例;食管下段、贲门切除,食管-胃吻合2例;结肠胸骨后代食管1例。结果:治愈6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947%,无效3例占4%。死亡1例占13%。结论: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检查不能单行X线检查,应常规行内镜检查。手术以开胸行Heler手术加胃底上包为佳,有条件的可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对33例症状明显且保守治疗无效的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胃镜辅助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观察术后食道梗阻解除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疗效。结果 3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后食道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由于胸腔粘连严重,改为开放手术;4例并发食管黏膜损伤,胸腔镜下修补食管。1例患者出现食管胸膜瘘,保守治疗1个月后瘘管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胃食管返流,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随访半年,仅1例于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食道梗阻,予扩张治疗后好转。结论胃镜辅助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手术效果明显,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1983年3月~1996年6月,采用改良Heller手术附加隔肌瓣成形或胃底折叠术治疗责门失弛缓症16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比较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ZI~60岁。病程1~25年。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2例食后胸闷、气短,平卧时有食物退流。消化道钡餐相:责门部呈鸟嘴样或胡萝卜根样改变;食管呈不同程度扩张,一般在4.ocm~6.ocm,其中有2例(为同胞姐妹先后住院检查治疗)食管扩张达10.scm~11.ocm,几乎占据右胸腔。术前诊断:贲门失弛缓症。1.2手术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左胸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17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胃镜置入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后,观察症状、体征并进行胃镜检查及钡餐检查,观察贲门部通畅情况及有无胃食管反流,术后1~3个月回收支架.结果 17例患者支架置入成功,贲门部开通良好.放置1个月3例,2个月10例,3个月4例,均顺利取出.随访6~18个月,食管仍保持通畅.结论 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回收方便、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正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先天性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增高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返流以及食物返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及肺部感染等症状[1]。贲门失弛缓症是极其罕见的儿科疾病,年均发病率约为(0.02~0.11)/10万[2]。目前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一  相似文献   

10.
董燕  王晓伟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0):1885-1886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食管缺乏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不良为特征[1]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不适、食物返流、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可伴有体重下降甚至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紊乱[2]。我科内镜中心2005年6月~2006年11月应用胃镜下放置食道支架术治疗此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放置食道支架的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44.5岁。术前均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并行食管钡透及胃镜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符合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1.2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1992年~2001年共收治贲门失弛缓症32例,从性别、年龄、病程、主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X线、内镜、食管压力测定及治疗多方面来分析其特点。结果:此病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以20~40岁多见,本组20例占62.5%,临床的间歇性吞咽困难29例(90.6%),无酸性呕吐27例(84.2%),食管返流18例(56.2%),胸骨后疼痛及不适18例(56.2%)为主要表现,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本组诊断率为94.3%,明显高于内镜的诊断率78%,食道测压有助诊治。治疗先用药物、扩张无效,狭窄严重可采用Heller氏手术或改良Heller氏手术。结论:贲门失弛缓症发病率占食管疾病的4~7%,临床表现有其特点,依靠X线钡餐检查即可确诊,故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76年4月~1987年7月,采用Heller手术及食管胃侧侧吻合加胃底折叠食管胃固定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9例。证明具有可靠的抗返流及预防其它并发症的作用。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9例,男1例、女8例。年龄17~51岁。病程1年者4例,2~9年5例。9例均有反复发作的吞咽困难。病程长者吞咽困难逐年加  相似文献   

13.
贲门失弛缓症 (achalasia)是一种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本院自 1996年 9月至 1999年 2月通过食管测压、内镜、食管钡剂造影共检出贲门失弛缓症病人 15例 ,现对其检测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实验对象 ①病例组 :15例系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 5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31.5(2 0~ 4 5)岁 ,均有吞咽困难、反流、胸痛 ,排除心、肺、肝、胆等疾病。 2例有夜间咳嗽、哮喘、夜间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症状 ,②对照组 :15例 ,男 7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30 .5(2 0~50 )岁 ,临床上无食管疾病和贲门失弛缓症症状 ,无累及食管的…  相似文献   

14.
贲门失弛缓症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反复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频繁呕吐 ,导致进行性营养不良 ,并有呕吐食物误吸的危险。我院 1994年 7月~ 2 0 0 0年 8月对 1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了改良Heller氏手术加膈肌瓣成形术 ,获得较好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4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者 2 2岁 ,最大者 71岁 ,平均年龄 51岁。病程 2个月~ 6年 ,均因间歇性吞咽困难就诊 ,其中 83 3% (10 / 12 )病人有反复呕吐宿食症状 ,全部病例术前均经胃镜证实 ,镜下见食管管腔宽敞 ,有积食 ,食管粘膜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5.
刘伟  陈焰 《临床荟萃》2000,15(4):156-157
贲门失弛缓症是常见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其诊断方法一般是食管钡餐及胃镜 ,食管测压的逐渐开展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本研究共收集了 2 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测压资料 ,现将数据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就诊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14~ 73岁 ;病史 2个月至 14年 ,平均 ( 3 .5± 3 .7)年。主要症状 :吞咽困难 2 0例 ,反流 9例 ,胸痛 6例 ,消瘦 7例。正常对照组 :健康志愿者 3 0例 ,男 13例 ,女 17例。年龄 2 1~ 60岁 ,均无任何上消化道症状及重大…  相似文献   

16.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47例临床分析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吴伟东,王连源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失弛缓症)较少见。我院1971~1990年共收治47例,现作扼要的临床分析及讨论。临床资料1.性别和年龄:本组47例,男23例,女24例。年龄1.5~75...  相似文献   

17.
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内镜直视下应用食管球囊扩张器对失弛缓贲门进行扩张,术后定期随访,经内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对症状缓解或复发与否进行评价。结果:38例中重度贲门失弛缓症状消失,经1-3次扩张治疗,吞咽困难症状消失,缓解率依次为42.11%(16/38)、90.91%(20/22)、100.00%(2/2)。有贲门粘膜撕裂、渗血者76.32%(29/38),但无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每0.5、1、2、3年各随访一次,平均1.8年,复发率依次5.26%(2/38)、10.53%(4/38)、15.79%(6/38)、16.67%(5/30)(P>0.05)。0.5年内出现反酸,烧心者为3l.58%(12/38),经内镜诊断为轻度反流性食管炎21.05%(8/38),以后随访中未发现。结论;内镜立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功能失调性疾病。我科从1977年~1997年采用经胸Heler术(食管下段和贲门部前壁粘膜外肌层切开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24例,经长期随访,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24例,男14例,女1...  相似文献   

19.
正食管瘘是食管手术的常见的并发症,一般给予充分引流和营养支持等方式待瘘口自行闭合。但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后肌层切开分离仅剩黏膜及黏膜下层,血运差,自行愈合时间较长,而引流不畅会出现积液包裹、分隔,感染症状持续,必要时仍需要手术及内镜等方式干预。本文将1例贲门失弛缓症术后食管瘘患者应用杂交手术的方式进行诊治。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因"贲门失弛缓症术后食管  相似文献   

20.
汪茜雅  纽美娥  陈霞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84-1885
经口内镜下食管环形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是一种全新的内镜微创技术,迄今为止国内开展不多。2011年1~8月,我科采用经口内镜下食管环形肌切开术治疗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6~47岁,平均年龄34岁。均有中重度进食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