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45年来初级卫生保健发展历程,利用2010—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3—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2018—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基层卫生相关数据、2023年世界银行中国和中高低收入国家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等数据,总结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实施进展和成就。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发展历程分四个阶段,取得成效包括初级卫生保健网络逐步健全、基本医保覆盖全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经费和覆盖面逐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稳步提升、妇女和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目前仍面临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医保资金比重下降、运行机制缺乏活力、薪酬水平低激励不足等问题。本文总结了国际经验对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的启示,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3.
《阿拉木图宣言》自1978年发表以来至今已有40年,全球健康目标从“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HFA)变为全民健康覆盖(UHC),初级卫生保健(PHC)依然是实现全球健康策略的基本途径。本文基于《阿拉木图宣言》阐述了HFA和UHC的含义,梳理了中国PHC与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中国全科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希望可以为全科医学领域研究者、实践者提供方向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5.
1946年印度独立后,确立了其建国思想体系的三个中心原则: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确立了本文中提到的初级卫生保健思想,为全民健康打下了社会基础。但限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一直没有能够很好实施。自1991年开始,印度政府实施了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的新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6.
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
初级卫生保健是社区内的个人和家庭能够普遍获得的基本卫生保健,这类保健的获得要采取他们能够接受且充分参与的方式,并且社区和国家能够承担所发生的费用。初级卫生保健既是国家卫生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总体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相似文献
7.
任明辉 张拓红 徐进 乔杰 乔建荣 詹思延 秦江梅 宋大平 房验茹 林奕芳 姜晓朋 郭岩 孟庆跃 钱序 刘运国 Chan Sophia Siu Chee 赵峰 Yip Winnie 汪宏 王敏敏 尹惠 刘佐坤 李娜 宋心怡 刘方方 金音子 周书铎 刘芳静 黄旸木 《中国全科医学》2024,27(10):1149-1152
初级卫生保健是改善人们健康和福祉的最有效途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应成为有韧性的卫生系统的基石和全民健康覆盖的基础。为推动初级卫生保健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4—5日,初级卫生保健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与会代表提出并通过了《初级卫生保健高质量发展北京倡议》。该倡议呼吁开展和加强11项行动:落实政府承诺和责任;通过多部门协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可持续的筹资;赋能社区和个人;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型服务;以良好的治理促进健康服务和社会服务衔接融合;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配置和激励及医学教育;推广传统医学和替代医学在疾病预防和疾患疗愈中的应用;数字赋能初级卫生保健;确保医药产品和适宜技术的可及;增进全球伙伴关系与国际卫生合作。倡议将丰富初级卫生保健高质量发展内涵,凝聚共识,为促进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政策,加快全球实现全民健康覆盖进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公平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特征之一。自1997年以来,中国一直努力重振初级卫生保健,希望通过建设以全科医疗为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缩小日益扩大的人群健康和卫生服务的差距。然而,目前进展情况距离人们的期望还相差甚远。迄今,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诊疗人次不足总诊疗人次的10%。尽管其他国家的经验不可能直接用来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但是借鉴他国的经验可以帮助决策者少走弯路。本文根据巴西卫生部长José Gomes Temporgo和初级卫生保健司司长Claunara Schilling Mendonca提供的资料,总结了巴西卫生体制改革的经历。巴西卫生改革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典范之一,本文探讨了巴西卫生公平性改革的背景、采纳的原则和制度安排及其取得的成就,并且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缩小卫生差距的四大策略(全民覆盖、服务模式、公共政策、领导力)为框架,分析了巴西经验对中国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Jennifer E.DeVoe Andrew W.Bazemore Erika K.Cottrell Sonja Likumahuwa-Ackman Jené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2):2617-2618
10.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8年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召开了“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当年的会议将卫生公平问题首次列入了国际政治议程。30年前提出的初级卫生保健(PHC)的目的是提高弱势群体健康水平的一套价值观、原则和措施。在所有国家中,PHC提供了一种方法以便提高获取卫生 相似文献
11.
大洋彼岸的涛声——美国新版初级卫生保健质量评估策略对中国全科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体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公共卫生服务正处于改革阶段,发展基层保健已成为其近年改革的关键环节。2018年12月美国家庭医生学会(AAFP)发布了《基层保健质量评估策略的愿景和原则》(《原则》),包括区分质量评估与绩效评估、定义质量评估和绩效评估、强调全科医学学科特性、对信息数据系统进行规范等6项核心原则,从而为未来全新的美国基层保健质量评估标准的出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结合传统绩效支付模型的局限性、质量改进方法学、全科医学学科理论等相关背景知识,对该《原则》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深度解析,并将其与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的质量评估体系进行横向对比,指出了其对传统绩效支付模型的理论突破。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了《原则》对目前中国全科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体系的影响,提出了制订中国全科医疗服务核心绩效指标、相关学会及机构应对中国全科医生的自主质量改进提供支持两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应对当前健康挑战需要为患者提供整合和连续性服务,初级卫生保健人员与全科医生外其他专科医务人员协作是最常见的实现途径,不同学科人员之间协作的模式及效果直接影响整合服务的提供质量,并对患者的健康结局改善至关重要。 目的 采用概况性评价的方法,对初级卫生保健人员与专科医务人员协作模式相关研究特征、协作模式内容、作者报告的协作模式效果进行系统梳理。 方法 于2022-09-03,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与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和专科医务人员协作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检索当日。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协作模式特征及效果。基于Mulave齿轮模型对团队协作模式进行元素分解,结合内容分析法对文献中的协作模式内容进行整合和展示。 结果 最终纳入与主题相关的文献420篇,其中214篇(51.0%)的研究目的为评价协作模式效果,但仅82篇(19.5%)能够提取出具体的协作方式内容。提取有限的协作模式细节信息发现,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和专科医务人员协作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共同工作方式明确且正规、协作服务内容有循证指南/规范支持、在两类人员协作中有信息系统和专职协调人员的支持。82篇文献中,54篇(65.9%)文献报告了明确的效果指标,其中90.7%(49/54)的结论为协作对服务提供过程、服务利用和健康结果相关指标的改善有影响,但较高比例(90.7%,49/54)的研究报告正面效果不能排除发表偏倚的存在。 结论 整合型服务使用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和专科医务人员协作模式时,需要确保两类人员合作方式、工作内容的明确化,同时注重信息和协调人员的支持作用;卫生体系与政策相关干预研究应重视对干预设计细节和执行过程的描述,未来有必要对该主题研究开展方法学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 相似文献
13.
背景若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危险因素,便成为筛查和早期干预的重点目标。我们目的是测量因某原因而就诊于初级保健医生的个体,调查COPD的患病率,评价COPD做出诊断和未做诊断正确度,识别相关临床特性。方法将3个初级保健设施的患者纳入研究,年龄≥40岁,有吸烟史。询问参试者是否有呼吸系统症状,观察其接受支气管扩张剂后的肺活量。若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最大肺活量比值(FEV1/FVC)<0.7,且FEV1<80%预计值可定义为COPD。结果 符合研究标准的1 459例患者中,有1 003例(68.7%)做了肺活量检测,其中208例有COPD,患病率为20.7%[95%CI(18.3%,23.4%)]。COPD参试者中,有205例在测量肺活量前进行过呼吸系统症状面谈,仅有67例(32.7%)患者在本研究前对其诊断有所意识。与研究前能够做出COPD正确诊断的患者比较,那些过度诊断和未能诊断COPD者的年龄、性别、当时吸烟情况以及因呼吸系统问题看初级保健医生的次数相似。结论看初级保健医生的成人患者中,1/5有已知危险因素,符合做COPD肺活量测量标准。COPD诊断不足频繁发生,因而有必要对高危个体加大筛查力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