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分析Angle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亲代的型特征,对比一般人群与Angle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亲代的Ⅱ类错发病情况,对Angle氏Ⅱ类错的家庭聚集性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Angle氏Ⅱ类错有家庭聚集性,该病患者亲代的Ⅱ类发病率高于一般普查群体的发病率,按一级亲属发病率估算的遗传度为81%,认为此Angle氏Ⅱ类1分类错有较大的遗传作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矫治实例     
病例五刘××,女,12岁,双侧磨牙关系均为完全远中,前牙覆盖16mm,覆Ⅲ度。上牙列拥挤3mm,下牙列拥挤3mm。面中1/3较突,上前牙覆盖下唇。面下1/3较短,颏唇沟明显。诊断:Angle氏分类Ⅱ1,毛氏分类Ⅱ2+Ⅳ1+Ⅰ1矫治设计:1、拔除上颌...  相似文献   

3.
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埋伏并扭转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3岁,,Ⅰ滞留,前牙呈浅反,66中性,66中性偏近中,x线片示:1斜向扭转阻生。1、治疗经过:先用0.35mm直径不锈钢丝开张曲扩大牙弓,解降反,并同时为1开拓间隙,拔Ⅰ。待反解除后,局麻下于1前庭沟处开窗,暴露牙冠远中切角部分。由...  相似文献   

4.
患者李某,男,8岁。于1997年4月9号来诊,要求矫治前牙反。检查:6666中性,Ⅱ11Ⅱ2112反。11之间隙约为3mm。1远中唇向扭转约30°。ⅢⅢⅢⅢ对刃,均呈圆锥形。ⅢⅢ牙尖已磨耗约1/3。ⅢⅢ无磨耗,ⅢⅢ牙冠近远中径与唇舌径几乎相等...  相似文献   

5.
安氏Ⅱ~1错颅面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100名成人安氏Ⅱ1错为研究对象,对安氏Ⅱ1进行矢状和垂直方向分类,探讨不同类型的骨面形特征,并得出以下结论:①、安氏Ⅱ1并非单一临床类型,根据骨骼矢状和垂直方向因素组合成多种类型。在矢状向上分六种,垂直向上分三种。②、上下颌正常型最多见,占34%,此型为牙性安氏Ⅱ1,上颌正常下颌后缩型居其次,占28%,骨面型异常较严重。③、安氏Ⅱ1中,50%存在垂直发育不调,Ⅱ类骨面型(N/R型、R/R型、P/N型)以垂直发育过度为主。Ⅰ类骨面型(N/N型、P/P型)以垂直发育不足为主。④、国人安氏Ⅱ1错单一因素以下颌后缩为主(占49%),上颌前突只占10%。  相似文献   

6.
错畸形上下颌牙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正常,ClassⅠ双颌前突、ClassⅡ1、ClassⅡ2、ClassⅢ(门诊非手术)及ClassⅢ(外科正畸)错每组男女各30名,共360人的Bolton三个比率分析的比较,发现前牙比、后牙比、全牙比均呈ClassⅢ〉ClassⅠ〉ClassⅡ的趋势,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上下牙量关系不调是错发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应成为诊断记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1、病历报告患者×××,男,11岁。检查:恒牙,6666反,33缺失,4224各2mm间隙,55畸型中央尖,66完全近中,66近中尖对尖,前牙反覆Ⅲ°,反覆盖Ⅱ°,上颌后缩,下颌前突,面中1/3明显凹陷。下颌可后退至对刃。诊断:毛氏Ⅱ1+Ⅲ2,...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择13例病人,采用口外力与Activator联合使用治疗安格尔Ⅱ类Ⅰ分类错,主动治疗七个月,同时采用了一组未治疗的安格尔Ⅱ类Ⅰ分类错病人作为对照组,以尽可能地排除自然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在矫治过程中,上颌骨向前的生长被抑制,垂直方向上的生长未受影响。下颌骨的生长在垂直方向上比较明显,而下颌骨在水平方向上受治疗的影响则不大。治疗后,上下颌骨矢状不调减小,整个骨面突度减小。口外力与Activator联合使用治疗安格尔Ⅱ类Ⅰ分类错,在垂直方向上控制较好。腭平面倾斜度无明显变化。下颌平面仅有1度左右的顺时针旋转。矫治后前后面高比值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一、典型病例:刘玉,女,13岁,因上前牙不齐来我科就诊。检查:恒牙,6666中性,1完全腭向错位,1唇面几乎与平面平行,1与正常1牙长轴约成85°角。1牙颈部唇侧有隆起。X线片显示1牙根比1牙根短约15,1牙颈部有狭窄,狭窄处约为根粗的12。1...  相似文献   

10.
口外弓推磨牙往远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口外弓作为一种有效的推磨牙往远中装置〔1〕,临床上用来矫治Ⅱ类磨牙关系,达到中性,以矫正由磨牙近中移导致的错畸形。笔者收治了10例Ⅱ类磨牙关系的患者,观察口外弓疗效,目的在于探讨①第一恒磨牙远中移动的临床变化,效果。②第一恒磨牙移动的实质。③口外弓...  相似文献   

11.
相某,男,15岁。恒牙,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12之间存在3.5mm间隙,1未萌出。x光片示:1低位阻生,牙体形态正常,冠根无成角畸形,根尖孔发育基本完成(图略)。一、临床矫治过程上颌用方丝弓细丝弓矫治技术开拓12间隙,待间隙足够大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0例安氏Ⅲ类前牙反患者在牙列排齐阶段同时应用Ⅲ类颌间牵引,以期尽早尽快的矫正反,建立较理想的软组织侧貌,树立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一、临床资料10例病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12—15岁,平均13岁,恒牙,Ⅲ类磨牙关系,反覆Ⅱ°,反覆盖小...  相似文献   

13.
前牙深覆一直是正畸医师感兴趣的课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Strang〔1〕最早对前牙深覆进行了定义,即上切牙盖过下切牙的垂直距离超过下切牙唇面切1/3则诊断为深覆。通过对澳洲土著人的头颅及牙结构研究,Begg〔2〕发现原始...  相似文献   

14.
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牙期前牙反因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如不及时矫治,有可能使畸形向骨性错发展的可能〔1〕;以往多采用上颌垫矫治器进行矫治,但对于反覆浅的患者,双曲舌簧唇向开展上切牙虽可使反得以矫正,但有可能使上切牙更趋唇倾,并有使上切牙成对刃或浅开的可能,使反...  相似文献   

15.
作者应用三联别针簧矫正个别前牙反颌6例,取得成功。现介绍如下。附图三联别针簧的临床应用1、适应征:间隙足够的2-2个别前牙反为首选;间隙不够者需在三联别针簧上焊推簧开拓间隙。2、矫治方法:见附图。①11唇面中1/3用树脂贴内径为0.5mm的针管长约...  相似文献   

16.
在正畸临床工作中,AngleⅡ类错是常见的畸形类型。据我科近两年临床资料统计约占门诊病人的35%。AngleⅡ类错矫治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咬合打开及颌间关系调整。作者采用上颌前牙平面导板(MaxilaryPlaneBitePlane,MPP)结...  相似文献   

17.
对于轻度牙列拥挤,笔者几年来采用先分牙再去邻面釉质的方法,认为此法准确,安全可靠。1、方法:①分牙,取一根直径0.5mm,长5cm的黄铜丝,弯成和外科缝针一样的弧形,用持针器夹着铜丝先从颊侧或唇侧穿过邻接点的下方,再从(切)向折回来,旋转拧紧。使患...  相似文献   

18.
骨性开畸形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错畸形,尤其是恒牙期的前后牙开畸形,临床上对这种错的矫治方法以及治疗后的稳定性仍有一些争议。作者在临床上通过拔除64466446成功地矫治一例骨性前后牙开畸形,探讨了骨性开畸形的特征、正畸治疗开畸形的原理及临床矫治开畸形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正畸矫治前后,矫治中拍摄牙像非常重要。笔者使用CanonAutobySⅡ型自动像机,焦距为80-135mm。利用自制近摄镜配套于像机镜头上,基本能满足拍摄牙像的需要。用一片+200度的老光镜片,四周匀为铺制自凝塑胶镶边。调出像机镜头至135mm...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患者××,女,17岁,因1未萌出,来我科就诊。检查:恒牙,66中性,66近中,上前牙散在间隙,21牙冠均向近中倾斜,21间隙6.8mm,32间隙2.0mm,在上唇系带根部可见1埋伏牙近中切端。X线检查:1牙片可见,1横向生长,牙根呈“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