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即开始应用抗生素的婴幼儿,前瞻性分组对照研究,治疗组786例,对照组744例,治疗组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思连康)口服。结果治疗组发生AAD58例,发生率7.38%;对照组发生AAD181例,发生率2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18,P〈0.01)。结论微生态制剂可显著降低AAD的发生率,对于预防婴幼儿AAD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预防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整肠生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 调查患有严重肺和(或)腹腔感染,静脉应用〉2种抗菌药物连续治疗〉5d,排除慢性胃肠道疾病的出院成年患者344例作为对照组;按≤59岁及≥60岁分为两组,了解AAD发生情况;再选择符合上述条件的住院患者141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分别加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制剂(培菲康)或地衣芽胞杆菌胶囊制剂(整肠生),比较分析各组≤59岁及≥60岁患者AAD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60岁患者AAD发生率(22.31%)明显高于≤59岁患者(8.88%P〈0.01);在抗菌治疗同时口服培菲康或整肠生两组≥60岁患者AA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口服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或整肠生均能有效预防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预防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对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即开始应用抗菌药物的新生儿,前瞻性分组对照研究,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于顶防性应用培菲康散剂.结果 堵菲康治疗组996例,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71例,发病率7.13%;对照组1012例,发生AAD235例,发病率23.2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02,P<0.01).结论 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对于预防新生儿AAD具有明显的效果,可显著降低AAD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丁艳凤 《药物与人》2014,(5):123-123
目的:探讨抗生素相关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AA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成年住院患者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危险因素、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预防和治疗。结果:使用抗生素的150例患者中有19例发生AAD,发病率为12.67%,ADD的发生与患者高龄、抗生素使用种类、联合用药数量及疗程等危险因素相关。所有AAD患者,经停用、换用抗生素,服用微生态制剂,加强支持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保护机体正常的微生态环境,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即开始应用抗生素的婴幼儿,前瞻性分组对照研究,治疗组786例,对照组744例,治疗组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思连康)口服.结果 治疗组发生AAD 58例,发生率7.38%;对照组发生AAD181例,发生率2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18,P<0.01).结论 微生态制剂可显著降低AAD的发生率,对于预防婴幼儿AAD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微生态制剂防止对抗生素诱发的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本科室因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作为对照组,60例作为治疗组,治疗组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同时口服布拉氏酵母菌。对照组在应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出现腹泻后再口服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微生态制剂可降低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陈巍  唐静 《现代保健》2012,(8):27-28
目的分析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儿自开始使用抗生素起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4.5×1010CFU/d;对照组仅使用抗生素,出现腹泻后两组患儿均加用蒙脱石散及补液治疗。比较两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患儿的发生率、大便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照组7例(14%),对照组18例(36%)发生AAD,两组AA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4533,P〈0.05)。服药第5天治疗组日平均大便次数(3.12±0.71)次,对照组(3.82±1.12)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AD腹泻持续时间(2.8±1.2)d,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4.0±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预防AAD,但主要依靠临床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临床上对使用抗生素的患儿应注意补充益生菌,是预防和控制AAD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运用布拉酵母菌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240例非胃肠道感染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将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对症支持和抗生素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布拉酵母菌进行综合治疗。对两组患儿的AAD发病率、腹泻总疗程以腹泻的大便次数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有4例患儿发生AAD(3.33%),对照组有11例患儿发生AAD(9.17%),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5);服药第4天治疗组患儿大便次数为(3.01±0.72),对照组为(3.84±1.34)次,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持续时间,观察组为(2.7±1.3)d,对照组为(4.1±2.1)d,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布拉酵母菌预防AAD不仅可以缩短止泻时间和腹泻总疗程,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降低AAD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患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使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使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70%,两组病例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简单易行,对缓解肠道症状和调整肠道菌群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对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防治作用.方法 300例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0例,预防组同时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组在出现腹泻后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对照组不用任何微生态制剂,出现腹泻后仅予对症处理,蒙脱石散口服,比较预防组与对照组腹泻的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对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防组继发腹泻21例,对照组腹泻42例;治疗组患儿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后腹泻缓解情况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降低婴幼儿抗生素应用中腹泻的发病率,并可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其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艰难梭菌(CD)是一种具有芽孢结构厌氧的肠道致病菌,被认为是引起AAD的常见原因,越来越多研究表明AAD与艰难梭菌感染(CDI)相关,但CD致AAD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通过阐明AAD与CD的关系,并从多个方面分析CD致AAD可能作用机制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相关治疗方法,以期改进AAD的治疗与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0例住院应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分析与抗菌药物应用关系,探讨影响因素;观察治疗及预后.结果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6.55%;粪便性状以稀水泡沫样便为主,占72.73%,伴有黏液(含脓血)及黏膜脱落坏死各占24.54%、2.73%;抗菌药物为常规剂量,共5类16个品种,按照发生频率依次为头孢三代、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头孢二代、克林霉素,分别占42.73%、20.91%、18.18%、14.54%、3.64%;影响因素:年龄大、抗菌药物应用种类多及时间长、采用干预措施(P<0.05),与给药途径、预防抗菌药物无关;治疗后107例腹泻缓解,3例死亡,死亡率2.73%.结论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联合用药,避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减少侵入性操作;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可补充益生菌.  相似文献   

13.
老年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临床特点、主要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年12月~2007年12月住院的246例老年危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6例老年危重患者中发生AAD者59例,发生率23.9%,其中≥80岁者41例,占69.5%。AAD发生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22.3%)、碳青酶烯类(20.4%)、克林霉素(13.6%)、第二代头孢菌素(10.7%)。AAD发生与使用抗生素种类、联合用药数量、疗程、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医疗干预措施、高龄等因素相关。结论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控制老年危重患者AAD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治疗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中所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28例HP阳性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成A组(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果胶铋四联治疗组)和B组(四联加培菲康治疗组);两组抗生素疗程均为2周,奥美拉唑及果胶铋疗程为4周;抗生素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及尿素酶试验,判断根除HP疗效.结果 A、B组两组根除HP效果相近,根除率分别为92.19%和96.88%(P>0.05);AAD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60岁患者AAD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患者(P〈0.05).结论 老年人AAD发生率高,培菲康能有效防治根除HP感染治疗中引起的AAD.  相似文献   

15.
危重患者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高危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加强医护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分析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因素和控制措施。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多样化、更换频繁、年龄、原发病的严重程度、侵袭性操作是主要的诱发因素。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可造成体内微生态失调的重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不同种类抗菌药物频繁更换,可降低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医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点、发病率、发病因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合并A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AD的发生率为9.3%,与使用抗生素种类、联合用药数量及疗程、采用医疗干预措施、年龄等因素有关。引起AAD的抗生素依次为广谱青霉素或加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克林霉素、碳青酶烯类、头孢二代、喹诺酮类。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减少侵袭性操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AAD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外科危重患者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总被引:39,自引:9,他引:30  
目的:探讨外科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调查我院SICU近3年来244例重症患者AAD的发病情况,分析禁食,腹部手术,疾病的严重程度与AAD的关系,并评价一些治疗方法与相应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发生AAD,发生AAD前均使用高级广谱抗生素,禁食,腹部手术后,APA-Ⅱ评分高者AAD发生率均相应高于进食,非腹部手术,APA-Ⅱ评分低的患者。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使用胃肠道途径是预防SICU患者发生AAD的有力措施,发生AAD后,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尽可能改用诱发AAD率低的抗生素,正常人大便混悬液保留灌肠是治疗AA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长琼 《中国校医》2006,20(3):237-239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用多因素非争件logistic分析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危重病监护室46例AAD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结果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率10.09%,其中医院获得性消化道感染占27.33%,AAD占消化道感染的58.22%。第3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较易发生AAD,住院天数、禁食、气管插管、泌尿道插管、手术、抗生素使用时间、联合使用抗茵药物是AAD的危险因素。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各种医疗干预措施。缩短住院时间,可以降低危重症患者AA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病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120例无尿路感染糖尿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糖化血红蛋白(HbAc1)、并发症、治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影响因素对比,观察组60例患者HbAc1值、并发症、住院时间、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较对照组显著,观察组各项因素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占64.29%,革兰阳性菌15株占26.79%,真菌5株占8.92%,观察组尿路感染60例,治愈46例占76.67%,好转12例占20%,无效2例占3.33%,无效患者有慢性并发症,病程>5年.结论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与空腹及餐后2h血糖高、慢性并发症等因素有紧密关系,控制血糖、预防相关并发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防治本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