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藏,蒙,裕固,哈萨克族儿童的砖茶型氟中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四川、甘肃部分地区的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裕固族4个民族8-15岁少年儿童的饮茶与氟病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氟斑牙患病率及氟斑牙指数分别为:藏族51.2%,指数1.33;蒙古族51.7%,指数2.00:哈萨克族84.42%,指数3.05:裕固族75.75%,指数2.57。其每人每日总摄氟量是国际公认最高限量的1.36-2.42倍。相关分析表明,造成4个民族儿童氟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是奶茶。 相似文献
2.
砖茶型氟中毒大鼠的氟斑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砖茶型氟中毒动物的切牙改变,用氟浓度245mg·L^-1砖茶水喂饲大白鼠,90天后成功复制出砖茶型氟中毒的动物模型。肉眼检查切牙显示,饮砖茶大鼠与阳性对照组均患有氟斑牙。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电子能谱仪的观察结果证实高浓度砖茶水可导致氟斑牙。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砖茶型氟中毒动物的切牙改变,用氟浓度245mg·L-1砖茶水喂饲大白鼠,90天后成功复制出砖茶型氟中毒的动物模型。肉眼检查切牙显示,饮砖茶大鼠与阳性对照组均患有氟斑牙。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电子能谱仪的观察结果证实高浓度砖茶水可导致氟斑牙 相似文献
4.
四川甘孜饮茶型氟中毒危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藏区人群与砖茶氟中毒的关系。方法对四川甘孜州康定、道孚、色达、雅江、得荣、巴塘县的水源和主要食物等进行氟的测定,采用(TF法、Dean法)(WHO推荐)、地方性氟骨症临床分度诊断标准(GB16392-1996)、地方性氟中毒氟骨症X线诊断标准(WC-192-1999)、人群总氟量卫生标准(WS/T87-199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和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GB/T5009.18-1996),进行饮食结构、饮茶习惯及摄入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甘孜州6个县均属于中度氟区,而儿童、成人每日摄氟量高:3.583~10.83mg/L范围内。其原因来自含砖茶,砖茶氟导致了氟中毒的流行。6个县氟斑牙8~12岁检出率分别为:73.80%、42.78%、53.35%、56.80%、76.19%、34.31%;成人检出率分别为:78.61%、60.37%、43.60%、91.67%、77.24%、32.76%。临床氟骨症(成人)检出率分别为:22.74%、55.08%、32.20%、61.78%、35.20%、41.98%。结论饮茶型氟中毒具有覆盖面大、隐蔽性强、难以防治的特点,降低氟的含量可能是防治饮茶型中毒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5.
儿童地方性氟中毒的特征是对男女性的骨龄、身高,男性的肩宽,女性的盆宽和月经初潮都有影响,以青春发育期最明显。氟骨症的症状和体征都比成人轻微,X线摄片从5岁以后即出现病变,11岁以后出现明显病变。氟牙症患病率在9岁时达到高峰。尿氟值无年龄差别。对儿童氟中毒的防治效果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参与砖茶型氟铝联合中毒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牧民饮茶习惯建立大鼠慢性砖茶型氟铝联合中毒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造模一年后进行八臂迷宫试验,观察2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造模1年后大鼠海马生长抑素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八臂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在造模一年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大鼠海马ss表达在造模一年后降低(P〈0.01)。结论砖茶型氟铝联合中毒大鼠学习记忆障碍,脑组织ss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奎屯地区60例砷氟中毒患者及111例单纯氟中毒患者的口腔疾病情况。单纯氟中毒患者中龋齿和牙周病患病率较低,而氟牙症的患病率较高。氟牙症和龋齿的病情呈反比关系。砷氟联合中毒患者中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较高,而氟牙症的患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复制砖茶型氟铝联合中毒动物模型。方法:通过检测动物骨、肝、肾、脑组织和血清中的氟、铝含量观察氟和铝在体内代谢的情况。结果:至实验期末各实验组动物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砖茶组动物体重降低更加显著(P<0.01);砖茶组动物各组织中氟、铝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极显著增高(P<0.01)。结论:长期大量饮用砖茶水可导致砖茶型氟铝联合中毒;高氟可促进铝吸收并蓄积在骨组织中。 相似文献
9.
降低总摄氟量的措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4月对乌当区氟病防治试点村的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人群生物样品以及食物中氟化物的监测,以评价自1989年以来改灶降氟措施的效果和居民总摄氟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改灶后空气中的氟化物、SO及TDP明显下降,总摄氟量降至4mg。同时本文对影响降氟的因素和尿氟、发氟、指甲氟等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了解淄博市的地方性氟中毒现状,为病情预测和开展水氟的健康干预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2年间淄博市农村饮水工程末梢水氟化物监测数据,对比2012年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情况,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水氟浓度和地方性氟中毒之间的可能关联。结果 淄博市水氟呈现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水氟浓度的空间分布预测显示,高青县和桓台县为高氟区,以高高相邻为主,与淄博市2012年的氟中毒病区分布存在对应关系。结论 淄博市地方性氟中毒以高青县最为严重,为以后重点防控区域;GIS分析对病情预测和健康干预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获取流行病学资料,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就诊明确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239例真菌性角膜炎,共培养出真菌菌株156株,其中以镰刀菌感染(77例,49.36%)和曲霉菌感染(52例,33.33%)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白色念珠菌感染(18例,11.54%),青霉菌感染(7例,4.49%),头孢霉菌感染(2例,1.28%)。结论 镰刀菌仍为目前青岛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但其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曲霉菌在致病菌中的比例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13.
《皖南医学院学报》1986,(1)
本文对安徽省十四个地区(市)三十四个县级以上城镇45,335例健康人群进行了血红蛋白电泳普查,发现 Hb 电泳异常者85例,阳性检出率0.187%。异常 Hb 有 H、J(含 K)、G(含 D)、A’_2、E 五种组型,包括了国内已发现的所有组型。曾对30例异常 Hb 肽链分析,发现-链异常者仅占10%,β-链异常者占90%。又对15例异常 Hb 作一级结构分析,发现有 HbG Coushatta(β~(22)谷→丙)、Hb Taipei(β~22)谷→甘)、Hb Bangkok(β~(56)甘→天冬)、Hb Qucen(~(34)亮→精)、Hb New York(B~(113)缬→谷)、HbE(β~(26)谷→赖)。另对54例异常 Hb 首证者进行了家系分析,均出现有上下代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HLA-DRB1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 HLA-DRB1的基因多态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SSP)技术对内蒙古地区 1 0 2例健康蒙古族标本和 1 0 8例健康汉族标本进行 HLA-DRB1等位基因型别分析。结果 :蒙古族中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分别是 :DRB1 * 1 2 0 x(genefrequency,GF=1 8.3 5 % ) ,* 0 40 x(GF=1 4.82 % ) ,* 1 5 0 x(GF=1 0 .84% )。汉族中 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分别是 :DRB1 * 0 90 1 (GF=1 6.67% ) ,* 1 5 0 x (GF=1 5 .0 3 % ) ,* 0 40 x (GF=1 1 .81 % )。其中 :DRB1 * 0 90 1、* 1 2 0 x位点的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具有不同的 HLA-DRB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丰富我国人群眼部特征资料.方法:调查了582例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汉族青年内眦楣、上眼睑皱褶、眼裂倾斜度,对调查的资料进行了性别间、民族间、地区间(内蒙古东部区与西部区)比较。结果:(1)蒙古族与汉族内眦褶、上眼睑结果皱褶、眼外角高出现率无显著性差异.(2)蒙古族、汉族内眦假、上眼睑皱楣出现率无性别间盖异,眼外角高出现率则均为女性高于男性.(3)汉族东部区女性上眼睑皱褶出现率明显低于西部区女性.(4)蒙古族、汉族眼外角高出现率低于傣族、布朗族、基诺族.结论:内蒙古蒙古族、汉族青年内眦楣出现率高,上眼睑皱假出现率较高,眼裂倾斜度多为眼外角高于眼内角,具有我国北方人群共同的眼部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广西桂中地区城乡居民中打鼾的发病情况及部分相关因素.方法:对广西桂中地区6个县市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融水县、柳江县、柳州市3个社区年龄14岁以上者进行人户问卷调查;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打鼾的发生率;对影响打鼾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受调查者4 370人,有效问卷为4 349份,有效率为99.5%.打鼾的发病率为27.5%,以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打鼾比例逐渐上升,31~4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最高(7.3%),之后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70岁以上的患病率明显下降(1.0%).与打鼾相关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反酸、高血压、打鼾家族史.结论:广西桂中地区打鼾发生率为27.5%,打鼾同样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西部地区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1996年,采用涂片染色法调查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和乌兰察布盟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结果表明:调查1529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3532%,感染强度以轻度感染者为多,占感染者的8962%。与附红细胞体感染有关的流行特征表明:性别组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夏秋季节感染率高于冬春季节;农牧区感染率高于城镇;疾病状态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基本健康组,感染率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以老年组感染率最高,幼儿及少年组感染率低。本文还对附红细胞体在人末梢血液和骨髓内的形态特点和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体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锡盟蒙古族的体质特征及60多年来的变化趋势。方法:按Martin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390名(男190,女200)20-60岁的蒙古族做(包括头面部和体部的26项)活体测量。结果:锡盟蒙古族属中等偏高身材,头型为圆头型、高头型和狭头型,鼻型为狭鼻型,面型为狭面型。结论:与60年前的资料进行比较,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体部指标有明显增长,头面部有向高、窄、短的方向发展,与其他5个地区的蒙古族群体作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与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比较接近,而与新疆地区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颞颌关节紊乱征在青年中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青年颞颌关节病发病情况,作者对1026名大学生进行了颞颌关节紊乱征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患病率为30.50%,男性患病率40.41%,女性为30.50%,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异常He组发病显著高于正常He组,证实He因素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新的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剂,选用茶的主要活性成分茶多酚,采用噻唑蓝(MTT)还原法,DNA凝胶电泳以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茶多酚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被125μg·ml-1茶多酚作用24h后,MGC细胞进行凝胶电泳呈现出典型的DNA条带,透射电镜下看到凋亡小体;茶多酚对MGC细胞凋亡的诱导活性平行于它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