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慢性肾炎病机颇为复杂,或以本虚为主,或以标实为主,或虚实夹杂,临床上根据其病机特点,治疗或以扶正为主,如补肺、健脾、益肾诸法;或以祛邪为主,如祛风除湿法、清热除湿法、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等;或以调畅气机为主,如疏泄肝经法、疏利三焦法等。现对这些治疗方法进行总结评述,并提出在常规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联合祛风除湿法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石氏伤科理伤重痰瘀,形成以石氏伤科经验方牛蒡子汤为主的基础方,用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关节病等各种骨伤科疾患。并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何勇 《中医正骨》1998,10(1):21-22
伤科接骨片辅助治疗骨折的临床观察安徽省全椒县医院(239500)何勇主题词伤科接骨片/治疗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应用,骨折/中医药疗法,临床研究海洋牌伤科接骨片系大连中药厂根据仿生学原理,研究开发而成的以天然海洋药物─一海星为主,配以鸡骨、三七、血竭...  相似文献   

4.
闵氏伤科起源于昆山,历经5代,约有200年历史,主要以家传师授为主,在治疗骨伤病方面具有独特的方法。闵氏伤科在治疗骨伤病时,重视气血同调、以气为重,注重筋骨并重、以筋为先,擅长循经用药、分部而治,强调标本缓急、分期而治。本文对闵氏伤科治疗骨伤病的经验作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魏氏伤科手法结合蒸敷方热敷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伤科收治的2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以魏氏伤科手法联合蒸敷方热敷治疗为主,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等级及活动度及住院天数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1)运用魏氏伤科手法联合蒸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疼痛分级有差异,且治疗后疼痛等级降低。2)运用魏氏伤科手法联合蒸敷方热敷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各向活动度有差异,且治疗后的各向活动度均提高,更能改善前屈的活动度。结论:魏氏伤科手法联合蒸敷方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近期疗效显著,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江红 《光明中医》2012,(10):2147-2148
张有民主任医师擅治颤病,根据中医传统理论,提出颤病"从肝脾肾论治",在治疗中注意抓住肝脾肾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互相兼顾的同时,根据病情,或以肝为主,或以脾为主,或以肾为主,不拘泥于阴虚或阳虚,同时根据具体情况祛除风、火、痰、瘀治疗,临床应用中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临床中又以复发性口疮多见,治疗较为棘手。中医治疗复发性口疮,从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有效的指导着临床。查阅了大量医籍文献[1],结合自身体会,认为临床中久服寒凉,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口疮,治疗宜用温热药,或以温中健脾为主,或以益气升阳为主,或以培补肾阳为主……,只要辨证准确,配伍得当,常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膏摩方治疗伤科病症的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膏摩方为主的或结合其他疗法治疗伤科病症的文献,检索时间为1979年1月至2019年5月,检索词为膏摩方。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导入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通过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方法总结膏摩方在伤科病症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膏摩方21首,涉及中药61味,累计用药次数102次。膏摩方在治疗伤科病症以祛风湿药和活血药等为主,主要药味为辛、苦、甘三味,并以温性药居多,多归于肝经、心经、脾经。将28味高频中药作聚类分析,可分为6类。结论:膏摩方治疗伤科病症以温通经络、祛风散寒为主要治法,祛风湿药和活血药为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9.
伤科用药的辨证施治陈列,张纯,郭宪章兰州中医骨伤医院(730030)笔者在郭宪章主任医师的长期培养下,耳闻目儒,对在伤科的辨证用药颇有心得,现笔者将点滴体会撰于此文。1用药规律与原则伤科的治疗,一般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以内眼药为主。外治法以手法...  相似文献   

10.
脾胃与肺具有土金相生的母子关系,临床上肺系疾病常发生子病及母的传变,导致脾系病变。一切急慢性肺系疾病都可以用脾胃学说作指导。调脾法总的来说即健、运、清、消四法,导师以此四法为准则,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或以健脾为主,或以运脾为主,或以清心脾积热为主,或以消食为主,随证加减,指导肺系疾病的治疗,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国良 《四川中医》2001,19(3):32-33
根据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和恢复期不同之病因病机,辨证施治 急性期以祛邪为主(依据不同证型或以散寒,或以疏热,或以清肝火),恢复期以益气活血为主,对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作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共收治101例,痊愈率97%,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2):F0002-F0002
龙华医院骨伤科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第一任主任已故全国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石筱山先生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医学家、骨伤科大师;科副主任吴诚德教授是著名的武术伤科奠基人王子平先生的传人。四十余年来,秉承石氏伤科“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传统和王氏伤科“手法与练功相结合”的特色,在历任主任杨子良、赵光复、侯宝兴的带领下,发挥原有中医优势,同时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开展各利,手术治疗,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特点,在社会上及全国中医系统中有着良好的声誉。  相似文献   

13.
伤科的辨证用药是中医伤科的一大特色,内容极其丰富.目前临床辨证常以脏腑、气血辨证为基础,用药多取补益肝肾、活血祛瘀为主.笔者不揣浅陋,认为以下几方面在伤科临床上也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14.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临床表现各异,有的以腹痛、腹泻为主;或以腹痛、便秘为主;或以腹痛、解白色黏液便为主;重者以腹痛、解黏液浓血便为主;有腹痛、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笔者在1998年~2007年采用自拟理气中汤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效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学界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肝肾亏虚、风寒湿外邪侵袭方面,治疗也多以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为主,而对气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则关注不足。石氏伤科气血理论认为,气血失和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病理基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应以气血辨证为主,治疗应注重调和气血。为提高人们对气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认识,本文对石氏伤科气血理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导师侯江红教授擅长运用调脾和胃法调治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小儿,提出脾胃功能紊乱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健、运、清、消四法为准则,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或以健脾为主,或以运脾为主,或以清心脾积热为主,或以消食为主,随证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7.
"伤科内伤"分为头部内伤、胸部内伤、腹部内伤;伤科对内伤的治疗一般采取内治为主,外治为辅或内外并治的传统治法,在临床中,对内伤的论治,早期宜疏通气血,中期宜调和气血,后期宜补益气血,因气血的虚实演变而施以"攻、和、补"的不同法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补兼施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150例采用通补兼施辨证治疗。结果:治愈80例,好转5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0.6%。结论:以通补为法,或以补为主,或以通在先,或通补兼施治疗肩周炎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扬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97-1098
薛一涛教授认为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脏自病或它脏病引起,病位在于心,涉及肺、脾、肾诸脏,尤其与肾脏关系密切。在临床治疗中,薛教授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以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为治疗大法。由于本病多虚实夹杂,临证时要注重审查病机的虚实变化,各有侧重,或以补虚为主,或以泻实为主。  相似文献   

20.
杨春 《西部中医药》2004,17(8):34-35
疼痛会出现在许多疾病之中,或以疼痛为主症,或以疼痛为兼症。笔者用手针疗法治疗各种疼痛97例,观察其在进针、行针后当时的止痛效果,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