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患者在不同测试强度下的单音节识别率,总结AN患者在言语识别方面的特点。方法AN患者10例,共20耳。根据听力图形状将AN患者分为上升型听力组和非上升型听力组,两组分别包括12耳和8耳。分别在患耳0.5、1、2和4kHz纯音平均听阈(4FA)以及4FA上10dB、20dB、30dB共4个强度测试单音节识别率。绘制得分一强度(Performance--Intensity,P—I)函数曲线。结果AN患者的P—I曲线大致可以分为3段。在昕阈附近得分较低,在4FA+20dB处达到相对较高得分,平均最大言语识别率为42.8%±23.8%;在4FA+20dB以上得分没有随强度增加显著增长,而是总体得分呈轻微回跌。大多数AN患者P—I曲线呈非单调性,且变异范围较大,最大言语识别率得分的差异可达60%~70%。在各强度下,上升型听力组和非上升型听力组在全部4个强度下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N患者的单音节P—I曲线呈现低得分、非单调、变异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及听力学特征表现的听功能障碍性疾病。能对AN患者作出最初认识和判断的应首推纯音听力检查和声阻抗检查。我们对51例AN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纯音听阈、声导抗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听神经病患者普通话单音节识别错误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患者单音节识别测试的错误模式,总结AN患者在言语识别障碍方面的特点,探讨单音节言语识别测试对于AN诊断的作用.方法 AN患者16例,共32耳;根据听力图曲线分为两个亚组:上升型听力组(15耳)和非上升型听力组(17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22例(共32耳)作为对照组.使用自行编制的言语测试材料在较高的测试强度下进行单侧单音节识别测试,记录每个测试耳的单音节识别得分和错误模式.错误模式分为8种:仅声母错、仅韵母错、仅声调错、声母错+韵母错、声母错+声调错、韵母错+声调错、声韵调全错、无反应.结果 AN患者单音节总体识别得分低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P<0.001).上升型听力的AN患者其单音节识别率、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与对照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上升型听力的AN患者单音节识别率、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均低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P值均<0.001).AN患者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单音节识别错误模式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者涉及声调识别的错误所占比例较大.上升型听力AN患者单音节识别率和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均高于非上升型听力AN患者(P值均<0.001).上升型听力AN患者与非上升型听力AN患者的单音节识别错误模式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者涉及声调和韵母的识别错误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普通话四声识别能力差是AN患者区别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上升型听力AN患者与非上升型听力AN患者在单音节识别率、韵母和声调错误所占比例等方面存在特征性差异.心理物理测试对AN的诊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听神经病106例听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106例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听力学测试结果.探讨听神经病纯音听力图和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7年5月就诊的106例(212耳)听神经病患者的症状及纯音听阈、声导抗图及镫骨肌反射、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颅脑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结果 患者中男54例,女52例;年龄11~37岁,以青少年居多(75例,70.8%).伴有其他外周神经病者8例,伴视神经病者4例,未查出明确病因者94例.患者均为双耳发病.在212耳中,有173耳(81.6%)听力下降最多的频率为0.25 kHz和0.5 kHz.轻至中度听力损失共209耳(98.6%),均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按WHO(1997)听阈的均值计算法统计,本组有49耳(23.1%)的听阈≤25 dB,按WHO推荐的听力减退分级标准,使这些有听力障碍的病耳列入了正常范围.212耳听性脑干反应的测试中,各波形皆未引出者124耳(58.5%),余88耳有1或2个波未引出,而可引出的波的波幅很小,但有重复性.在1或2个可引出小波病例中,有23例其另1侧耳各波皆缺失.另有2例伴其他周围神经病和1例伴视神经病的患者,其双耳均有1或2个小波可引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除1例左侧3~6 kHz,右侧5~6 kHz未引出外,余均可引出.结论 听神经病在青少年中并不罕见.因听神经病大多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对听神经病患者平均听阈的计算方法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下降的判定标准.方法 对165名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使用ER-3A插入式耳机分别进行双耳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以自行编制的言语测听软件播放音位平衡的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每表25个单音节测试项的播放顺序可实现随机.同一耳别始终使用同一张表,以该耳所有纯音测听频率中的最小听阈减去5 dB作为起始测听强度,以5 dB为步距逐渐提高测试强度,获得患者该侧耳的言语识别率-强度(P-I)函数关系,读取最大言语识别率PBmax.根据气导纯音听力图计算三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PTA1(0.5、1、2 kHz)、PTA2(1、2、4 kHz)以及四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TA3(0.5、1、2、4 kHz);同时计算0.5、1、2 kHz与4 kHz纯音听阈的差值Slope0.5、Slope1、Slope2作为听力图高频走势的指征.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PBmax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Bmax与听力图高频走势Slope无相关性,但与纯音听阈呈负相关,尤与PTA3相关性最大(r=-0.595,P=0.000).基于由PBmax与PTA3所绘制的散点图的下缘,可建立起包含99%观测值的言语识别率下限,其函数表达式为PBmax=100-10×PTA3/11.结论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依据纯音0.5、1、2、4 kHz的平均听阈可确定其言语识别率下限,PBmax得分若低于此界限,则可认定其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地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下降的判定标准.方法 对165名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使用ER-3A插入式耳机分别进行双耳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以自行编制的言语测听软件播放音位平衡的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每表25个单音节测试项的播放顺序可实现随机.同一耳别始终使用同一张表,以该耳所有纯音测听频率中的最小听阈减去5 dB作为起始测听强度,以5 dB为步距逐渐提高测试强度,获得患者该侧耳的言语识别率-强度(P-I)函数关系,读取最大言语识别率PBmax.根据气导纯音听力图计算三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PTA1(0.5、1、2 kHz)、PTA2(1、2、4 kHz)以及四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TA3(0.5、1、2、4 kHz);同时计算0.5、1、2 kHz与4 kHz纯音听阈的差值Slope0.5、Slope1、Slope2作为听力图高频走势的指征.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PBmax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Bmax与听力图高频走势Slope无相关性,但与纯音听阈呈负相关,尤与PTA3相关性最大(r=-0.595,P=0.000).基于由PBmax与PTA3所绘制的散点图的下缘,可建立起包含99%观测值的言语识别率下限,其函数表达式为PBmax=100-10×PTA3/11.结论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依据纯音0.5、1、2、4 kHz的平均听阈可确定其言语识别率下限,PBmax得分若低于此界限,则可认定其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地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下降的判定标准.方法 对165名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使用ER-3A插入式耳机分别进行双耳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以自行编制的言语测听软件播放音位平衡的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每表25个单音节测试项的播放顺序可实现随机.同一耳别始终使用同一张表,以该耳所有纯音测听频率中的最小听阈减去5 dB作为起始测听强度,以5 dB为步距逐渐提高测试强度,获得患者该侧耳的言语识别率-强度(P-I)函数关系,读取最大言语识别率PBmax.根据气导纯音听力图计算三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PTA1(0.5、1、2 kHz)、PTA2(1、2、4 kHz)以及四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TA3(0.5、1、2、4 kHz);同时计算0.5、1、2 kHz与4 kHz纯音听阈的差值Slope0.5、Slope1、Slope2作为听力图高频走势的指征.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PBmax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Bmax与听力图高频走势Slope无相关性,但与纯音听阈呈负相关,尤与PTA3相关性最大(r=-0.595,P=0.000).基于由PBmax与PTA3所绘制的散点图的下缘,可建立起包含99%观测值的言语识别率下限,其函数表达式为PBmax=100-10×PTA3/11.结论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依据纯音0.5、1、2、4 kHz的平均听阈可确定其言语识别率下限,PBmax得分若低于此界限,则可认定其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地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并分析听神经病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与其他客观测听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最大言语识别率在诊断听神经病中的意义。方法 106例(212耳)听神经病患者均进行最大言语识别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耳蜗电图、40Hz事件相关电位、听性稳态反应测试,分析主客观听力测试与最大言语识别率测试的关系。应用PASW Statistic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听神经病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较好组与较差组中轻度到重度听力损失均有出现,PBmax程度在总体水平上与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曲线类型相关;PBmax程度与镫骨肌反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引出或部分引出声反射耳总体水平好于未引出声反射耳;ABR检查212耳中,仅有12耳能引出重复性不佳的ABR波,引出波形比例为5.7%(12/212),阈值均≥80d Bn HL,ABR可记录到波形组的PBmax程度显著好于ABR无反应组(P<0.05);-SP/AP比值在PBmax不同组别之间,其PBmax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P/AP<0.5组及比值介于0.5-1.0组的患耳PBmax程度最好,-SP/AP比值>1时程度较差。PBmax与40Hz事件相关电位、听性稳态反应阈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听神经病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与主客观听力学特征密切相关,PBmax的测试水平是听觉通路上不同病变部位功能障碍或缺失的综合反映,间接体现了AN患者从周边到中枢一系列非同步化反应的变化。PBmax联合主客观听力测试对分析听神经病病变部位,判断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纯音听阈自动测试(automated audiometry,AA)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重复测试方法,分别用纯音听阈手动测试(manual audiometry,MA)和AA方法测试22名听力正常成年人的纯音气导听阈,并记录测试时间和对两种测试方法的偏好.结果 94%的MA差异和94.8%的AA差异在5...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电声设备行纯音听阈检测发展已有百余年,纯音听阈检测技术应用需求日益增加。自动纯音听阈检测技术发展迅猛有望达到临床诊断应用水平。听力师、耳科医师应注意到该现象可能影响各自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纯音和汉语言语声刺激诱发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AERP)波形,探讨用汉语言语声刺激测试中国人AERP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汉语言语和纯音作为声刺激对正常青年人(44名,83耳)进行AERP测试,对波形进行评分.比较言语和纯音声刺激诱发的AERP的潜伏期、幅值及波形评分.结果 言语声刺激比纯音更容易记录到典型AERP波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P=0.039).分析言语及纯音刺激均记录到的72组AERP波形,言语和纯音刺激诱发的P3的潜伏期、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言语诱发的AERP波形评分较纯音高(t=6.57,P=0.000).左耳言语刺激诱发的AERP的N2、P3潜伏期短于纯音,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前者P=0.002,后者P=0.003),而右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语普通话单词较符合AERP测试的要求和我国日常言语的习惯,汉语言语刺激较纯音可能更适合中国人的AERP测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别以纯音和言语作刺激声时声强度对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ERP)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强度的纯音和言语作为刺激声对正常年青人进行AERP测试,比较纯音和言语诱出典型P300的强度范围,分析不同强度对P300的影响是否同时存在于纯音和言语刺激声.结果:言语刺激声比纯音更容易在40~70 dBSL范围内连续记录到典型波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言语或纯音刺激时,强度对P300潜伏期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0~70 dBSL范围内潜伏期随强度增加而减小,强度对P300幅值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度对AERP的影响在纯音和言语刺激时基本相同,但言语得到典型AERP波形的强度范围较纯音宽,其原因可能与言语刺激声包含的信息较纯音刺激声丰富,受试者对汉语言语刺激声较纯音更熟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和纯音听阈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33例(65耳),行ASSR阈值纯音听测试。结果:ASSR、纯音听阈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听阈有显著相关性,0.5、1.0、2.0、4.0kHz频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769、0.772、0.743、0.756。ASSR阈值较行为阈值高,ASSR阈值与纯音听阈间差值多在3.0~10.0dB HL之间。在0.5、1.0、2.0、4.0kHz频区间分剐为:4.77、8.83、6.49、3.67dB HL,随频率增高,两者的差异有缩小趋势。结论: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ASSR阈值与纯音听阈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测试ASSR阈值可推断出被检查者纯音听阈的阈值。  相似文献   

14.
听力损失程度和听阈图型与突发性聋预后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听力损失程度和听阈图型与突发性聋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92例(97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上升型和反盔型听力损失预后最好,总有效率均为100.0%;缓降型其次,总有效率70.0%(7/10);全聋型总有效率为66.7%(14/21),陡降型较差,有效率为50.0%(4/8)。虽然全聋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陡降型,但无一耳痊愈,而陡降型有1耳痊愈。另全聋治疗后有6耳仍为全聋,1例提高65dBHL,1例提高50dBHL。耳聋程度中,轻、中度各1耳,虽然总有效率最高,但均未痊愈,经治疗后,听力各提高17dBHL和19dBHL,中重度、重度、极重至全聋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痊愈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d0.01),中重度组痊愈率最高38.5%(10/26耳),其次重度组,痊愈率为33.3%(12/36耳),极重至全聋最差为6.0%(2/33)。结论:耳聋的程度与总有效率无明显关系,但与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突发性聋的不同听阈图型与听力的预后极为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13例听神经病患者的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myogenic potentials,VEMPs),了解听神经病患者是否同时伴发前庭下神经损害,探讨前庭下神经损害与听神经病的关系。方法 记录13例听神经病患者VEMPs,观察VEMPs表现形式;分析病程、低频听阈及言语识别率与VEMPs的关系。结果 13例听神经病患者中有7例存在VEMPs异常,占54%。异常的表现形式为VEMPs低振幅和VEMPs不能引出。正常VEMPs与异常VEMPs在低频听力损失、病程和言语识别率3个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部分听神经病患者伴发前庭下神经功能异常,说明两者病变可以同时并存;听神经病患者的病变程度方面与VEMPs无明显直接相关性,说明听神经病与前庭下神经损害两者之间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听神经病患者80 Hz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特点及与听性脑干诱发电位V波的相关性.方法:以1000 Hz短音95 dBnHL作声刺激,比较听神经病组和正常对照组80 Hz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及短音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波形差异.结果:听神经病组两种听觉诱发电位波形的同时引出率为85.4%且波幅低或极低,ABR的Ⅰ、Ⅲ波消失;14.6%两种听觉诱发电位波形同时消失.而正常对照组两种波形的同时引出率为100.0%.结论:80 Hz听觉稳态诱发电位与听性脑干反应的V波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