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血浆胃动素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改善DG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和高热量饮食复合诱导DGP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糖胃康大剂量组、糖胃康小剂量组、吗丁啉组,灌胃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治疗后糖胃康大剂量组大鼠血浆胃动素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小剂量组和吗丁啉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胃康有降低DGP大鼠血浆胃动素水平,促进胃肠运动,从而降低血糖的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疏肝和胃饮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胃动素(motilin,MLT)、胃泌素(gastrin,GAS)、胃内残留率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多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液(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造模;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早期预防组(早预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分期予疏肝和胃饮灌胃治疗。结果:早预组、预防组、治疗组大鼠大鼠血糖、MLT、GAS血清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早预组、预防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小剂量STZ联合高能量饮食法可成功复制DGP大鼠模型,疏肝和胃饮能有效降低DGP大鼠血糖、MLT、GAS血清含量及胃内残留率,早期防治对DGP大鼠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和胃汤促胃动力作用的机制。方法 夹尾刺激法复制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胃动素(MOT)、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胃窦和胃底部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FD模型组大鼠血MOT、GAS含量、胃底部NO含量降低,而胃窦NO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和胃汤组大鼠血MOT、GAS含量、胃底部NO含量升高,胃窦NO含量则降低。结论 和胃汤对FD模型大鼠MOT、GAS含量及胃窦、胃底部NO含量变化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促胃动力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平胃舒胶囊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平胃舒胶囊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受试药平胃舒胶囊低(3.3g·kg-1)、中(6.6 g·kg-1)、高(13.2 g·kg-1)剂量组、雪胆胃肠丸组(22 g·kg-1)和雷尼替丁组(50 mg·kg-1).给药1周后,用无水乙醇诱发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平胃舒胶囊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中成药雪胆胃肠丸和西药雷尼替丁作为阳性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含量.结果:平胃舒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胃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与模型组相比,P<0.01),其中高剂量组胃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性改变.低剂量组大鼠的胃组织病变与模型组比较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疗效不及高、中剂量组;与雪胆胃肠丸组相比,平胃舒胶囊高、中剂量组作用与其相当.平胃舒胶囊组的GAS,MOT含量高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雪胆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平胃舒中、高剂量组有增高GAS和MOT趋势.结论:平胃舒胶囊对无水乙醇致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46例糖尿病胃轻瘫的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胃动力检测,以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证候与胃动力异常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46例DGP的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及同步检测X线钡透固体胃排空和血浆胃动素水平,比较不同证型组间的差异.结果:1.脾虚兼证型DGP病例中,脾虚兼痰浊组和脾虚兼痰瘀组分别与脾虚兼气滞组的胃排空障碍程度进行比较,均为P<0.001,说明胃排空障碍程度不同证型组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2.脾虚兼证型的DGP病例中,70例进行了血浆MOT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的血浆MOT水平作对照,结果显示:各脾虚兼证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浆MOT水平有显著差异;并且脾虚兼痰浊、脾虚兼痰瘀组分别与脾虚兼气滞组比较,血浆MOT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其中脾虚兼气滞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脾虚兼痰浊、脾虚兼痰瘀组与正常组比,P<0.01;脾虚兼痰浊、脾虚兼痰瘀组分别与脾虚兼气滞组比较,P<0.01.结论:同样的病理基础-脾虚,若兼夹的病邪性质不同(有形之痰浊/痰瘀;无形之气滞),即证型不同,体现DGP胃动力异常改变的程度的差异.具体表现在证候不同,胃排空障碍的严重程度及血浆MOT水平有-定的差异,因此,DGP的中医证候与胃动力学的异常改变有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模型,给予中药麻枳化浊方及西沙必利对该模型进行干预治疗,放免法测定大鼠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等胃肠激素的含量,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MTL、GAS激素含量表达水平,从而研究探讨麻枳化浊方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MTL、GAS含量的影响,探讨麻枳化浊方对DGP大鼠胃肠的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麻枳化浊方、西沙必利、及西沙必利加麻枳化浊方,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应用放免法测定大鼠MTL、GAS等激素含量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大鼠的一般状况,正常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正常,饮水、进食量、尿量无明显改变,体重逐渐增加。模型组于造模后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此后一直持续,体重未见增长,皮毛干枯毛躁泛黄。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等大鼠的一般情况较模型组有一定的改善。在试验过程中,模型组大鼠由于造模不当死亡一只。各组大鼠MTL含量的表达水平: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MTL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联合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大鼠GAS含量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GAS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较中药组、西药组GAS含量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枳化浊方可能通过改善DGP大鼠MTL、GAS等胃肠激素的水平治疗DGP,为中医药治疗DGP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动素(MOT)及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选取尿糖阴性清洁级健康SD大鼠100只,稳定饲养3 d后,随机选取30只为对照组,其余7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造模建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动物模型,10星期后随机抽取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30只,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电针组取足三里、中脘、胃俞予电针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清及胃窦组织MOT和SS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体重及胃肠推进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体重及胃肠推进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治疗10星期后及治疗后血糖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糖值与同组治疗10星期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模型组血清及胃窦组织中MOT和SS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及胃窦组织中MOT和SS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使DGP大鼠血清中SS及胃窦组织中MOT显著上升,血清中MOT及胃窦组织中SS相应下降,从而改善DGP大鼠血中高胃动素及高生长抑素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柴芩温胆汤加减对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患者血糖水平、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海南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脾胃虚弱型DGP患者纳入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柴芩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片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估,抽取静脉血比较血糖、胃肠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胃排空试验和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胃排空功能及胃电活动,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两组睡眠质量,利用胃轻瘫主要症状严重指数量表判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降低(P0.05),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降低(P0.05),血清胃动素(motilin,MOT)及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升高(P0.05),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降低(P0.05),胃排空时间缩短(P0.05),胃窦部胃电频率和胃电振幅、胃电节律升高(P0.05),PSQI评分降低(P0.05),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上述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出现一过性头晕头痛,数秒后缓解;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芩温胆汤加减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弱型DGP患者胃潴留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血液动力学,并可通过降低血清CCK水平刺激MOT和GAS分泌改善胃肠功能增加胃动力缩短胃排空时间促进胃电活动恢复,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MOT)、胃泌素(GAS)、神经肽Y(NPY)和瘦素(LE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混悬液口服,观察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胃电图、血清MOT、GAS、NPY和LEP含量的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餐前餐后胃动过缓及胃电节律异常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痛、腹胀、食少早饱、恶心呕吐临床症状改善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MOT、GAS和NPY值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MOT、GAS和NPY升高幅度更大(P均<0.05);2组间L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体征及胃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MOT、GAS和NP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110只。造模组建立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3 g/(kg·d)]、吗叮啉组[0.005 g/(kg·d)]及半夏泻心汤高[1.7 g/(kg·d)]、中[0.85 g/kg)、低[0.425 g/(kg·d)]剂量组各10只。连续灌胃1周,测定各组大鼠胃残留率、肠推进率,胃窦组织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肽(VIP)、生成抑素(SS)和P物质(SP)含量,空腹血糖(FGB)、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残留率及肠推进率,胃窦组织VIP、SS、MOT、SP水平,FGB、IRI及FIN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半夏泻心汤高、中剂量组胃残留率和胃窦组织VIP水平明显下降;半夏泻心汤高、中、低剂量组胃窦组织SS水平和给药前后FGB水平、IRI明显下降,胃窦组织MOT、SP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肠推进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能缓解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症状,促进胃肠吸收功能,降低血糖,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在不同证型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患者促胃肠动力的研究。方法:将78例患者分为肝胃不和、胃热津伤和脾胃虚弱等3组:均应用大剂量旋覆代赭汤(一两为15.625g)治疗,每日1剂,连用4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的分布变化。结果:脾胃虚弱组血浆中MO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VIP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血浆GAS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旋覆代赭汤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在脾胃虚弱组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芪多糖(HPS)改善GK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12只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68只GK大鼠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则喂养8周制备DGP模型,6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莫沙必利)、红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等5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他各组大鼠灌胃干预12周。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4、8、12周末检测血糖;实验结束后检测胃排空率(GER);ELISA法检测胃泌素(GAS)、胃动素(MTL)、P物质(SP)含量;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WB)法检测胃窦组织RhoA、MYPT1、p-MYP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P0.01),胃排空率显著下降,胃激素含量显著降低,胃窦组织RhoA、MYPT1、p-MYP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经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HPS各组血糖显著降低(P0.01),胃排空率、胃激素含量、胃窦组织RhoA、MYPT1、p-MYPT1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 HPS能够降低GK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糖,促进胃排空,增加胃泌素、胃动素、P物质等胃激素的含量,这可能与其调节胃窦组织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林辉  孙必强  黄群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1):130-132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丸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胃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和疏肝和胃丸高、中、低剂量组,疏肝和胃丸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临床剂量1、2、4倍灌胃,西药对照组予临床剂量1倍的多潘立酮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均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各组用药4周后检测胃排空率、肠推进率、胃蠕动功能、胃血流量、血清胃动素(MOT)、胃泌素(GAS)和胰高血糖素(GLG)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疏肝和胃丸高、中、低3个剂量组胃排空率、胃蠕动频率及幅度、胃血流量等指标均显著增高,血清MOT、GAS、GLG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结论:疏肝和胃丸能促进糖尿病模型大鼠胃动力,可能与增加胃血流量、改善胃肠组织缺血缺氧、调节胃肠激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糖胃康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胃康对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9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0例予降糖治疗与糖胃康治疗(治疗组),30例予降糖治疗与吗丁啉治疗(对照组),30例予降糖治疗(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临床疗效、胃动素(MOT)及胃排空率等变化。结果糖胃康可以明显改善DGP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胃排空率,改善胃肠蠕动功能,明显缩短胃排空时间,有利于血糖(餐后2h血糖及果糖胺)的控制;治疗组治愈率63.33%(19例),与对照组(26.67%,8例)及空白组(10.00%,3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63.33%)及空白组(33.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糖胃康对DGP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医疗法  相似文献   

15.
升降方对应激大鼠胃排空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对大鼠胃排空及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的影响及中药升降方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心理应激组、升降方高、低剂量(11.0,5.5 g.kg-1)加心理应激组。心理应激组给予复合应激,升降方高、低剂量组在心理应激组基础上分别给予升降方高、低剂量灌胃给药,15 d后测定各组大鼠胃排空及GAS,MOT的含量。结果:15 d后心理应激组大鼠的体重、胃排空率,GAS,MOT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升降方高、低剂量(11.0,5.5 g.kg-1)加心理应激组的体重、胃排空率,GAS,MOT含量与心理应激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心理应激对大鼠胃排空有明显抑制作用,引起实验大鼠GAS和MOT水平下降,升降方可拮抗心理应激对大鼠胃排空的抑制,升高GAS和MOT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枳实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惠州市第一妇女儿童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56例DG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予以加味枳实消痞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片治疗。同时招募70例健康志愿者为参照,观察两组DGP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胃排空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胃排空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胃泌素(GAS)、血中胃动素(MOT)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瘦素(LE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与健康志愿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枳实消痞汤对治疗DGP有着确切疗效,通过降低患者血清中SS、VIP及LEP激素水平来实现胃排空。  相似文献   

17.
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红  钟灵  钟毅 《中医杂志》2006,47(5):352-354
目的:观察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DGP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胃肠舒和贝络纳口服,原来的控制血糖方案不变,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及胃电图(EGG)等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肠舒组的显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91.67%;贝络纳组分别为60.42%和89.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C明显改善,Ⅱ相持续时间、Ⅲ相持续时间和收缩波幅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GG主频率比增加、主功率比增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胃肠舒组还可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结论:胃肠舒能明显改善DGP患者的临床症状、MMC及胃电活动,同时又能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是治疗DGP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理气和胃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药组 30例口服理气和胃口服液 ,每次 10ml,每日 3次。对照组 30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 ,每次 5mg ,每日 3次。两组均连续用药 4周。结果 :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3 3% ,与对照组的 5 6 7%相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中药组治疗后患者体表胃电图 (EGG)的表现 ,调节血浆胃动素 (MOT)水平显著改善 (P <0 0 5、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患者血清胃泌素 (GAS)水平升高 ,尚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理气和胃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调和气机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6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调和气机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性胃轻瘫(I=)Gt,)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动素、胃动力、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T2DM 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72例,在选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一致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调和气机中药和氯波比利治疗.检测血浆胃动素、胃动力及血糖水平.结果 胃、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Ⅰ相时间明显延长,Ⅲ相时间明显缩短,Ⅱ相时间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63%、96.88%,对照组分别为52.78%、84.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浆胃动素和血糖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的MMC时相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和气机中药治疗T2DM DGP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空腹血糖及血浆胃动素,明显增强胃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肽能神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糖胃康大、小剂量组,胃复安组,分别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取胃窦部组织,测定并分析其肽能神经面积和光密度。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面积、光密度均有显著降低(P<0.01),糖胃康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VIP、CGRP神经面积及光密度均有明显上升(P<0.01或 P<0.05),而胃复安组相应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中药糖胃康可显著改善 DGP 大鼠的胃肽能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