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伤寒论>非常重视脉诊,全书脉诊法以寸口诊法为主,兼论趺阳脉,还有少量关于少阴脉诊论述.通过对<伤寒论>中脉诊法的研究,发现其寸口诊法与<难经><脉经>等医籍中脉诊法均不同,<伤寒论>中的脉诊法自成体系,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①以阴阳为总纲;②以尺寸脉合诊判断病在何经;③多论脉象,少谈脉位;④多言"尺寸",少语"关"部.趺阳诊法与少阴诊法常常相提并论,可见张仲景对胃气、脉根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柳于介 《中医研究》1995,8(1):11-13
桂枝汤及其类方不仅运用于外感疾病,而且广泛运用于内科杂病。桂枝通过不同的配伍,表现出了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化气行水、平冲降逆、调和阴阳及调和脏腑六个方面的功用。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中大黄煎煮法探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樊纪民 《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31-1731
  相似文献   

6.
樊纪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31-1731
大黄 ,乃中医临床配伍运用颇为广泛的一种中药。一般多用于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因势猛力峻 ,效力宏伟 ,有决壅开塞之功 ,故有“将军”之称。出于所主治的病证不同 ,故有生用、酒制、蒸熟和炒炭等不同的炮制方法。仲景在《伤寒论》对大黄的运用颇有独到之处。论中所述 397法 113方中 ,其中 5 1法 15方中都有大黄的配伍制剂 ,俱散见于伤寒六经脉证并治中。仲圣运用大黄除酒洗外 ,多以生药入之 ,但对其不同病位以及病证的轻重缓急等 ,又将其分别与他药同煎、先煎、后煎、浸渍、同为丸等不尽相同的煎煮法 ,现就初步归纳探…  相似文献   

7.
龚轩 《中医杂志》2012,53(1):73-75
从脉象推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探讨了《伤寒论》中脉法与阴阳、五行、八卦的关系,揭示了辨脉的目标与数理依据,对于《伤寒论》脉法的理解与运用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中的烦躁遍及六经.共计76条.88处,探求烦躁的实质,临床颇有指导意义。兹将有关问题归纳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表证治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通阳特点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中有关察尿辨证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诊察小便可推断病势进退、邪正盛衰、津液存亡等.继后,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察尿辨证的内容,通过诊察尿液的色泽、透明度、排出量、频率吸伴随症可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燥湿等.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伤寒论》中的脉学也是独具特色,仲景在开篇的辨脉法中就提到“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这就充分证明了脉法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万事万物都分阴阳,脉也如此。其中,仲景把弦脉定义为阴脉。但通读全文,仔细分析弦脉的脉形、脉位和主病,我认为更应该把弦脉定义为阴中之阳脉。  相似文献   

13.
浅探《伤寒论》养阴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论述了寒为阴邪 ,易伤阳气 ,治疗以温阳法占主导地位。但寒邪化热亦可耗损阴液 ,故治疗又当滋养阴液。温阳与养阴 ,各有所宜 ,不可偏废。兹将《伤寒论》之养阴措施归纳为十法浅探如下。1 解表顾阴法 《伤寒论》第 2条云 :“太阳病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缓者 ,名为中风。”第 1 2条说 :“太阳中风 ,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 ,阴弱者汗自出……桂枝汤主之。”仲景治“中风”,创桂枝汤 ,以桂枝辛温 ,辛能发散 ,温可通阳 ;芍药酸寒 ,酸能收敛 ,寒走阴营。桂芍配伍 ,既能宣通卫阳、发汗驱邪于外 ,又能敛收阴液、和阴…  相似文献   

14.
口渴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在《伤寒论》中直接言“渴”与“不渴”者,不下三十处之多(当然除外“口中干燥”、“欲饮水”、“消渴”等描述)。结合口渴在该书中所处语言环境的不同,其地位与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难看出,口渴不仅仅是在扮演本身直接所表达的感观意义的角色,而且包含了诸多方面的临床意义。兹就《伤寒论》中口渴的临床意义做一浅探。一、伤寒、温病辨原文第3条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6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者,  相似文献   

15.
孙大定 《四川中医》1999,17(3):10-10
仲景〈伤寒论),不仅以理、法、方、药丝丝入扣而称著,且道药组方,力戒偏颇,擅长于相反相成的配伍方法。常将其两种性味迎然不同的药物,有机组合,融为一体,使其相互制约,相互调节,从而达到相成的治疗作。l。据初步统计,(伤寒论》所列112方(除重复和佚方外),以此配伍者,竟达50余方。兹就其配伍组方特点,浅探如次。五寒温同用阴阳并调"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寒温并用,清温兼施,阴阳并调,主用于寒热错杂之证。亦可用于阴阳格拒药不得进者,在大剂温热药或寒凉药中,加入少许药性相反的寒凉药或温热药,以起引导作用,即所…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厥阴病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伤寒论>>第326条作为厥阴病提纲,名不副实。厥阴病的实质是“热深”,其主证除热,厥,躁烦,吐哕利外,还应包括昏痉一证。厥阴病的治法,有泄热攻下,熄风开窍,回阳救逆等。文章还结合现代医学“血液集中化”等诸家理论,对热厥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少阳病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少阳的含义何谓少阳?从字义讲:《说文》:“少”不多也,从小。《五篇》:“少”动也。又有”小”即微也、少也,有初生、起始之意。“阳”,气也,阴阳二气也”。少阳,即不多,微小,初生之阳气,如春天的春生之气,欣欣向荣。正如柯韵伯云:“少阳为微阳,如日初生。”2少阳的生理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三焦主决渎而通调水道,故名“中渎之府”;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功能,内连脏腑,外通皮毛,一身内外上下无所不至,又为水火气机运行之道路。胆附于肝,内藏精汁,故名“中精之府”,内寄相火而具生发之气,助…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八法”的概念,但是在该论著中“八法”已具雏形,并有具体的应用。本文试对“和法”的形成、实质、概念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六经实质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经"是外感热性病的辨证纲领,是<伤寒论>一书中的核心内容.但"六经"的实质是什么,历代研究伤寒的大家都曾作过深入细致的探讨,亦都曾提出过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针灸条文选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绍英 《河北中医》2004,26(5):398-400
《伤寒论》为后汉张仲景所著,属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不仅对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治和制方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针灸疗法亦有不少阐发。兹摘选有关条文进行初探,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