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少腹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清代王清任所创,历经数代医家验用,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的作用,被誉为"调经种子第一方"。专为妇人小腹寒滞瘀积,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而设。临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瘀,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引起的痛经、闭经、月经后期等病证。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韩延华教授近年来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崩漏、痛经、癥瘕、不孕症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55例,肾虚夹瘀型予补肾调冲活血,肝经郁热型予疏肝清热、补肾活血调经,痰湿型予补肾健脾、豁痰除湿,同时结合经后期补肾滋阴,经间期补肾通络、促排卵,经前期补肾壮阳,月经期活血通经等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郭小姜 《河南中医》2011,31(9):1068-1069
赵泉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因人施治,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治以补肾活血,散寒通络;气虚血滞,经络瘀阻型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补气活血通络;阳虚血瘀;肾气不足型治以补益肾气,温阳活血.并随症辩证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介绍王萍教授运用补肾化痰与调周之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经验。王教授认为肥胖型PCOS的病机以痰湿阻滞为主,兼有肾虚、血瘀,治法以补肾化痰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之法。自拟化痰调经方,并根据月经周期变化灵活加减运用。月经期,因势利导,加红花、路路通等活血调经;经后期,以补肾阴为主,加桑椹、女贞子等;经间期,以补肾活血为主,加丹参、红花等;经前期,宜补肾之阴阳,加淫羊藿、女贞子等。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介绍王隆卉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经验。认为肾、脾、肝三脏功能失调与气滞、血瘀、痰湿的变化为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治疗采用中医补肾调周法。经后期滋阴养血,佐以助阳;经间期补肾活血,重在促排;经前期补肾助阳,扶助阳长;行经期活血调经,重在祛瘀。  相似文献   

6.
余秋平  刘阳  仝小林 《中医杂志》2012,53(19):1621-1625
张仲景对活血化瘀方药的选择具有灵活性与原则性,常根据瘀血形成的病因,瘀血的轻重、新久,部位的深浅,血分的虚实等不同,因势利导,选用具有不同作用特点的活血化瘀方药,做到攻而不伤.血瘀证的治疗,对血虚夹瘀证,或者血瘀不重,仅表现为血分瘀滞者,多选用当归、川芎、白芍等养血活血药;对于一般的血瘀证,多选用大黄、桃仁、红花之类活血逐瘀药;而针对久病血瘀入络而络脉瘀闭者,则多选用水蛭、虻虫、土鳖虫等虫类药,以活血通络开闭.只有恰当配伍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活血祛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083-2084
陈慧侬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基础是"滞、瘀、包块",其病机为肝郁肾虚血瘀,治疗以补肾活血法为主,以通为用,病症结合,周期治疗,善用虫类药物以搜剔通络,活血化瘀,遣方用药独具特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法治疗崩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崩漏是指妇女月经病中常见的一种,有“崩中、漏下”之分,其病因不离虚、热、瘀三个方面,虚包括肾虚与脾虚,热又分为实热和虚热,瘀乃血瘀。而瘀血内存,则是导致经血淋漓不断的根本原因。对于该病的治疗,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常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而瘀血滞于胞宫,胞乃腑也,腑以通为顺,故通降之法应为正治之法。以消癥化瘀、活血行气之品为主;佐以养阴敛血、健脾补肾、凉血祛瘀之品,共奏调经止崩之效。  相似文献   

9.
魏天谊  姜惟 《吉林中医药》2014,(2):130-131,156
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辨证论治,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瘀阻脑络证,药用红花、川芎、桃仁等;化痰通腑法治疗痰热腑实证,常用大黄、胆南星等;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证,选黄芪、党参等;针对痰瘀互结,毒损脑络证予清热解毒法,配伍夏枯草、野菊花等;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证,常用制何首乌、淫羊藿等。  相似文献   

10.
子宫发育不良是子宫发育异常中一种常见类型,可导致不孕症。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该文主要介绍马堃教授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发育不良所致不孕的验案,探讨其治疗子宫发育不良导致不孕的理论依据与组方原则。肾藏精,主生殖,肾虚是该病的发病基础,肾气不足、肾阴亏虚、肾阳不足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久滞成瘀;瘀阻胞络,化精乏源又加重肾虚;两者相互影响,甚则形成肾虚-血瘀-肾虚的恶性循环,最终胞宫失于濡养,造成子宫发育不良,难以孕育,故马堃教授认为肾虚血瘀是子宫发育不良所致不孕的关键病机。在治疗上,主张以补肾活血为根本治疗原则,肾中精气充盛,瘀血去,新血生,阴阳气血调和,通达冲任,濡养胞宫,胞宫生理功能正常,方能有子;亦重视以益气养血为辅,调经种子并行,养气血与补肾精同用,顺应月经周期变化,以使肾中精气旺盛、气血充沛,滋养胞宫血络,促进子宫的发育及卵泡的成熟排出;亦注意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马堃教授治疗该病临床疗效显著,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指出治疗脂肪肝宜涤痰活血化瘀为主,分四型,即:肝郁气滞、痰瘀交结型;肝郁脾虚、痰瘀壅滞型;肝热血瘀、痰浊交阻型;肝肾阴虚、痰瘀滞络型。认为丹参专入血分,活血祛瘀生新,为活血祛瘀之要药。  相似文献   

12.
王永炎院士认为,活血、化瘀、通络法虽同治血瘀证,但作用层次不尽相同,活血、化瘀、通络是针对3种血液瘀滞状态而采取的三步法。临床运用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各种脑病时,常根据瘀滞状态之轻重,病变病位之浅深,采取不同层次的祛瘀治法。血气不和者,病程较短、病情较轻,宜调气活血;血聚成瘀者,病程相对较长、病情较重,宜活血化瘀;血瘀络脉者,病程更久、病情缠绵反复,宜化瘀通络。用药层层深入,疗程逐渐延长,使药达病所,瘀疾可除。  相似文献   

13.
活血利水祛痰法从广义上讲,当包括行血利湿、活血利水、祛瘀化痰、破瘀逐水等数法。由于妇科每多血滞湿阻、血瘀水停、痰瘀互结等病证,故该法实为妇科常用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凡以通畅血脉、消除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这类药物具有通畅血脉、调经止痛、消肿疗伤、活血消痈等功效。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对象是血瘀证,根据其作用的强弱,而有和血行血、活血散瘀及破血逐瘀之别。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故临床上血瘀证可见于由各  相似文献   

15.
总结熊俐教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经验。熊教授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以肾虚为本,同时兼有血瘀。治疗上以补肾填精、活血调经为主,采用自拟方补肾调经汤治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冯健清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45-1046
皮肤科常见疾患中血瘀证分为4型,相应采取益气活血、养血活血、补肾活血、健脾活血等法治疗。行气活血法主要适用于气滞血瘀证(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白癜风、斑秃、银屑病、扁平苔藓、结节性红斑、硬皮病稳定期等),根据气血的偏重又分为行气活血、活血化瘀、软坚活血法;解毒活血法主要适用于毒热血瘀证结节性红斑、变应性血管炎急性期、点滴型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等;温经活血法主要用于寒凝血瘀证(如硬皮病、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骑手脂膜炎等);补虚活血法主要适用于诸虚夹瘀证。  相似文献   

17.
张萍青主任医师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病,依其肾虚血瘀病机,治宜补肾活血,化瘀调经。常用左归丸、右归丸化裁以补肾,桃红四物汤加减活血化瘀调经。按不同月经周期分期用药,自拟冲任Ⅰ、Ⅱ,Ⅲ、Ⅳ号方,以求通补兼施,补而通之,阴阳调和。  相似文献   

18.
宋爱玲  李慧杰 《河南中医》2013,33(8):1232-1233
总结齐元富教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经验,分为以下四型辩证论治:①气滞血瘀证,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消癥,方以桂枝茯苓丸加减.②痰湿瘀结证,治以补益脾肾,化痰散结,方以半夏厚朴汤加减.③湿热瘀阻证,治以清热利湿,化瘀消癥,方以大黄牡丹汤加减.④肾虚血瘀证,治以补肾活血,消癥散结,方以益肾调经汤加减.均取佳效.  相似文献   

19.
<正> 当归为常用中药,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作用。历代用药均因加工方法不同而用法各异。其生品质润长于补血、调经及润肠通便。酒炙品可增强活血散瘀的作用;多用于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及风湿痹痛,经络不利等症。土炒品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适用于血虚而又便溏的患者。当归炭有止血作用,可用于崩漏下血等症。由于当归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棕榈酸、维生素B_(12)等,不同的炮制品在功效上的差异是否与挥发油含量有关尚未见说细的报道。为此,我们就当归四种炮制品在挥发油的含量上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顾宁 《天津中医药》2002,19(6):47-49
基于对中医学气血关系学说和中风病"气虚血瘀"理论的认识与探讨,通过初期临床观察,认为元气亏虚、脑络瘀阻是急性脑梗死的病机重点,血瘀又可加重气虚,导致气滞,气虚、血瘀、气滞相互为患.提出对本病的治疗除应活血化瘀、清除脑络瘀血外,更需强调气血兼顾,补气行滞与活血祛瘀相辅相成,使气旺而血运,气行而瘀除,瘀去而新生.补气活血、行气通滞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