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芪参降脂饮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芪参降脂饮组,分别喂以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和高脂饲料 芪参降脂饮;每组8只。6w后采血,测血清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观察主动脉壁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血管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芪参降脂饮组大鼠血清T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主动脉内皮损伤明显轻于模型组,中膜平滑肌排列亦较模型组整齐。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壁ICAM-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芪参降脂饮组(P<0.01)。结论芪参降脂饮能降低血脂,抑制ICAM-1在血管壁表达和单核细胞浸润,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防止早期AS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芪参降脂饮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8只,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8只,喂以高脂饲料;中药组8只,喂以高脂饲料,同时给以芪参降脂饮灌胃。8周后急性处死大鼠。取血测血脂、血清丙二醛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主动脉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中药组主动脉内皮损伤明显轻于模型组,中膜平滑肌排列亦较模型组整齐。中药组血脂和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壁ICAM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中药组(P<0.01)。结论:芪参降脂饮能够抑制实验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清除氧自由基来保护血管内皮免受损伤,同时下调ICAM1在主动脉壁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芪参降脂饮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芪参降脂饮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干预,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采用高脂饮食配合注射维生素D2建立大鼠AS模型,治疗组在给予模型组相同处理的同时,将芪参降脂饮水煎剂浓缩成1kg/L,按1.5ml/100g体重灌胃,喂饲6周。实验结束,检测各组大鼠血脂和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观察主动脉组织结构变化,测定主动脉壁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血清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MDA等均显著下降(均P<0.01),SOD含量升高(P<0·01);治疗组大鼠主动脉AS程度明显减轻,主动脉壁MMP-2的表达及活力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芪参降脂饮干预AS的形成与降脂、抗氧化、抑制MMP-2的表达及活力有关,并推测其具有维持斑块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心肌脂联素系统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28只雄性WKY鼠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组(n=8)喂以普通饲料;高胆固醇饲料组(n=10)喂以高胆固醇饲料;高胆固醇饲料+厄贝沙坦干预组(简称厄贝沙坦干预组,n=10)喂以高胆固醇饲料+厄贝沙坦[(50 mg/(kg·d)].高胆固醇饲料适应性喂养4周后开始药物干预,药物溶于1 ml生理盐水于清晨灌胃.24周末处死动物前称体重,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心肌肥厚指数和平均心肌细胞直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心肌脂联素水平及其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高胆固醇饲料组相比,厄贝沙坦干预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心肌肥厚指数、心肌细胞直径显著下降,心肌脂联索水平、脂联素受体1(AdipoR1)mRNA和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普通饲料组大鼠相比,显微镜下高胆固醇饲养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内脂质空泡明显增多;然而厄贝沙坦干预组却未能观察到前述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厄贝沙坦至少部分通过改善脂质代谢、抑制体重增加、增加心肌局部脂联素水平及其受体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参与拮抗高胆固醇血症致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血管壁组织NF-κB和血清ICAM-1、TNF-α水平等方面,探讨蒺藜总皂苷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取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再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10只,继续喂高脂饲料;小剂量治疗组10只,喂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每只6.3 mg/(kg*d);大剂量治疗组10只,喂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每只12.6 mg/(kg*d);阳性药物对照组10只,喂高脂饲料和辛伐他汀每只2.35 mg/(kg*d).2周后,测定血脂、血清ICAM-1、TNF-α水平及血管壁组织NF-κB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大剂量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ICAM-1、TNF-α浓度水平均降低;模型组NF-κB活化,表达增强,小剂量、大剂量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NF-κB表达的活性较模型组低.结论蒺藜总皂苷能通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NF-κB的激活,降低血清中ICAM-1、TNF-α的含量,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脂联素受体1和2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26只)和对照组(9只).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喂养1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高脂饮食加淫羊藿总黄酮低剂量组(9只)、高脂饮食加淫羊藿总黄酮高剂量组(9只),检测血脂水平及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通过ELISA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主动脉脂联素受体1和2基因的表达,Western boltting检测脂联素受体1和2蛋白的表达.结果 造模12周后,高脂饮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总黄酮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0.01),淫羊藿总黄酮能减轻高脂饮食所致的内膜增厚和平滑肌细胞增殖,淫羊藿总黄酮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淫羊藿总黄酮高剂量组较淫羊藿总黄酮低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淫羊藿总黄酮组脂联素受体1和2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或0.01),且淫羊藿总黄酮高剂量组脂联素受体1 mRNA的表达较低剂量组明显升高 (P<0.05);淫羊藿总黄酮组脂联素受体1和2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并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主动脉脂联素受体1和2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参二醇组皂苷(PDS)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DS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喂饲普通饲料,模型组及PDS组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加维生素D3(总量7×10~5 U/kg,分别于第1周和第6周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PDS组大鼠高脂喂养同时每日1次PDS(100 mg·kg~(-1)·d~(-1))灌胃,每周称重1次并根据体重变化调整给药量;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以相应生理盐水灌胃.11 w后颈动脉采血检测血脂水平,光镜下观察主动脉弓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胸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PDS给药组TC、LDL-C和AI明显降低(P<0.01,P<0.05),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光镜下模型组血管壁多处可见典型粥样硬化斑块,药物组血管壁结构变化轻微,局部仅见内皮脱落;对照组血管壁光滑完整,未发生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阳性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PDS组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P<0.01);而PDS组阳性细胞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PDS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通过下调主动脉ICAM-1的表达量,抑制AS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血管壁组织NF-κB和血清ICAM-1、TNF-α水平等方面,探讨蒺藜总皂苷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取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再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10只,继续喂高脂饲料;小剂量治疗组10只,喂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每只6.3mg/(kg·d);大剂量治疗组10只,喂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每只12.6mg/(kg·d);阳性药物对照组10只,喂高脂饲料和辛伐他汀每只2.35mg/(kg·d)。2周后,测定血脂、血清ICAM-1、TNF-α水平及血管壁组织NF-κB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大剂量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ICAM-1、TNF-α浓度水平均降低;模型组NF-κB活化,表达增强,小剂量、大剂量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NF-κB表达的活性较模型组低。结论蒺藜总皂苷能通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NF-κB的激活,降低血清中ICAM-1、TNF-α的含量,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复方制剂活血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的有效性、对脂肪肝的疗效以及可能的调脂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雌性大鼠共57只,分为空白组(12只)和模型组(45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建立高脂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将45只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辛伐他汀片组、活血降脂胶囊组,给予相应药物。周期结束后取腹主动脉采血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观察肝脏病理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测定肝脏载脂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活血降脂胶囊组TC、TG、LDL-C与模型组相比下降明显(P<0.05),且与辛伐他汀片组疗效相当;活血降脂胶囊对脂肪肝的病理改变有明确的改善作用;活血降脂胶囊使肝脏载脂蛋白A表达增强。结论中药复方制剂活血降脂胶囊调脂效果明确,对脂肪肝有较好治疗效果,其调脂机制可能与增强肝脏载脂蛋白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作用及桑葚提取物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纯种白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喂饲全谷物饲料) 和模型组6只(予高脂饮食喂养) ;桑葚组18只,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5、10 g/kg桑葚提取液灌胃,1次/d.各组喂养8 w,于0 w、2 w、4 w、6 w、8 w末采血,测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于8 w末采完血后处死兔,取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胸主动脉、冠状动脉ICAM-1表达.结果 对照组血脂在实验前后无明显变化,而模型组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在2 w末时较实验前及对照组即已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对照组兔胸主动脉壁、冠状动脉壁ICAM-1呈阴性表达,而模型组ICAM-1内皮细胞表达显著增强,且斑块内和中膜平滑肌表达亦增强、表达范围较大.桑葚提取物三组动脉壁ICAM-1表达显示,桑葚低、中剂量组的表达有所减弱,而桑葚高剂量组呈明显的弱阳性表达.结论 ICAM-1参与了AS的形成和发展,桑葚提取物可抑制I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AS的形成.同时高脂血症与ICAM-1的表达间可能为一种剂量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将60只大鼠按总胆固醇含量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饲基础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和高脂饲料加设雌激素。20周后处死动脉,光学显微镜检测HE染色的主动脉壁横切面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法检测血管壁内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蛋白,并运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组间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大鼠主动脉粥样斑块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基因表达明显增加,大豆异黄酮可以减轻高脂饲料诱导的主动脉病理变化,减弱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基因在主动脉内的表达。此结果提示,大豆异黄酮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此作者可能是通过减弱粘附分子在主动脉壁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6只大鼠给予高脂饲养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大鼠饲以高脂饮食,血脂康组8只大鼠在饲以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血脂康300mg/kg·d);另选8只大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12周末,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脂、肝脏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小凹蛋白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明显增高(P<0.05);PPARγ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小凹蛋白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大鼠TC、LDL-C、TG水平明显下降(P<0.05);肝脂肪变性程度及氧化应激水平明显改善;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小凹蛋白1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脂康能减轻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可能与其在调脂同时上调PPARγ的表达,下调小凹蛋白1的表达,减少脂质进入肝细胞,从而减少肝脏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3.
淫羊藿苷对高脂血症大鼠粘附分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高脂血症大鼠粘附分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 低剂量淫羊藿苷组、高脂饮食 高剂量淫羊藿苷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脂质水平及观察主动脉病理学改变。并采用荧光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比较主动脉壁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结果与高脂饮食组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或0.01)降低,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的表达显著减低(P<0.01),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淫羊藿苷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并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兔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12周;模型组和缬沙坦组予高胆固醇喂养8周后行球囊成形术;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干预治疗4周。三组均取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ICAM-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缬沙坦组较模型组内膜厚度及面积明显减小(P〈0.0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缬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ICAM-1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缬沙坦可以显著减轻兔腹主动脉成形术后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内膜ICAM-1表达,从而抑制损伤内膜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一种建立实验性大鼠不稳定粥样斑块模型的可行方法.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大鼠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组(A1、A2、A3组),每组各10只.A1、A2模型组大鼠使用高脂饲料+维生素D3复合造模,A3组大鼠使用高脂饲料+维生素D3+大鼠血管内皮球囊损伤复合造模.A1组大鼠喂食高脂饲料1,A2和A3组大鼠喂食高脂饲料2,C组大鼠喂食普通标准饲料.1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身长、体重及血脂水平,观察胸主动脉病理学变化,流式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 各模型组大鼠血脂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C组.A1组大鼠因造模过程中食欲严重低下,16周末死亡6只,剩余4只生长发育缓慢,A2、A3组大鼠体型肥胖,C组大鼠生长发育正常.主动脉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A3组大鼠胸主动脉形成了不稳定粥样斑块,A1、A2组大鼠胸主动脉只观察到动脉壁硬化,C组大鼠呈现正常形态的胸主动脉.C组、A1组和A2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含量显著低于A3组大鼠, A1、A2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含量较C组大鼠轻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脂饲料的配方及大鼠动脉内膜的损伤对建立大鼠不稳定粥样斑块模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特殊的高脂配方饲料加上维生素D和球囊损伤血管内膜,可以建立一种可行的实验性大鼠不稳定粥样斑块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作用机制。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TC饲料饲养8周后,随机分为高TC组(继续饲以高TC饲料4周)和阿托伐他汀组(在饲以高TC饲料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4周),每组8只。另选8只普通饲料饲养12周的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前、8和12周兔血脂和AFABP水平的变化;12周末处死兔,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RT-PCR测定主动脉AFABP mRNA的表达。结果与高TC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兔12周时血清TC、LDL-C、AFABP水平和AFABP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高TC组、阿托伐他汀组斑块/内膜面积比分别为0、(75.80±8.21)%和(46.11±3.56)%,差异显著(P0.01);内膜厚度分别为(4.12±0.29)μm、(74.18±10.25)μm和(39.45±5.68)μm;内膜/中膜比分别为0.05±0.01、0.85±0.31和0.48±0.23,差异显著(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降低兔血清AFABP水平及主动脉AFABP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型SD大鼠26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9只)、高脂饮食组(17只),高脂饮食组喂养12周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吡格列酮组(9只),4周后,检测各组血脂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Bcl-2、Bax的表达,TUNEL染色法观察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1)高脂饮食组喂养12周后,血脂明显升高;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TG、TC水平明显降低(P=0.000);(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Bax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03),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00);与模型组相比,吡格列酮组主动脉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0),Bcl-2蛋白表达(P=0.001)和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00),且吡格列酮组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5633±7.0584比6.0475±2.2370,P=0.000)。结论吡格列酮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凋亡蛋白表达,减少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