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能切除的肝癌术中治疗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64年4月-1993年7月对200例不能切除的肝癌术中多种模式治疗。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1组:115例单纯作肝动脉插管化疗(HAI),其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4%和1.7%,仅1例生存65个月;Ⅱ组:86例术中作肝动脉栓塞化疗(HACE)和加用肝动脉结扎(HAL)或伴有波刀肿瘤固化(MIC)、或伴有纯酒精肿瘤内注射(EIT)的多模式治疗,其中1、2、3和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24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生存期分析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为了总结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作者随访1987年1月至1995年1月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E)治疗两次以上,24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各临床因素经SAS软件Weibul多因素生存回归分析。全组生存率(生命表法)1,2,3,5及7年分别为61.0%、39.2%、30.7%、18.9%及16.0%。TAE加手术组1,2,3,5及7年生存率为95.2%、90.4%、85.0%、59.0%及59.0%。TAE组1,2,3,5及7年生存率为58.1%、34.0%、24.4%、13.7%及9.1%。显示临床分期、乙型肝炎病程、肿瘤分型、肝外转移、TAE次数、手术切除等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意义。亚临床期、单发结节型治疗效果好,肝外转移效果最差。TAE仍为中晚期肝癌治疗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的二步切除(附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获得二步切除的途径和围手术期的特点。方法:1989年1月至1996年9月,我科二步切除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13例。术中肝固有动脉结扎(HAL)和肝肿瘤无水酒精注射(EIT),术后放疗1例;术中多模式治疗,即OAE,HAL,EIT和微波固化1例。11例经导管或术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治疗1~5次。结果:此13例肝癌治疗后,肿瘤最大径从10.6±1.5cm缩小为6.6±1.8cm;2例AFP降为正常,其中1例仍发现存活的肝癌细胞。手术方法均为不规则肝切除术。手术死亡1例,其余12例中,术后4例并发肝功能不全。结论:TAE是肝癌获得二步切除重要的途径,二步切除较易并发肝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4.
动脉介入加外放射与单纯外放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介入加外放射与单纯外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材料与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采用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加外放射进行治疗,方法为先行1~3次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结束后休息1~4个月,再行外放射治疗。另60例原发性肝癌采用单纯外放射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肿块大小、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可比性。结果介入加外放射组患者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4%,54.1%,33.4%,23.9%,21.9%,中位生存期25个月。单纯外放射治疗组患者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3%、33.2%、20.1%、11.7%及10.1%,中位生存期16个月。前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后者(Log-Rank检验,P<0.05)。结论介入加外放射对部分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外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5.
肝癌预后变迁及提高疗效途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作者报告近30年来肝癌预后的变迁及分析提高疗效的因素。总结2388例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资料,其中小肝癌(≤5cm)569例,占23.8%。手术切除1650例,占69.1%;局部切除占72.8%(1202/1650)。术后2年内每隔2~3个月、以后每隔6个月复查1次。对部分手术不能切除的大肝癌,采用缩小治疗后二期切除。5年生存率1958~1970年(178例)为4.8%,1971~1982年(582例)为11.2%,1983~1994年(1628例)为45.7%。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再切除147例,大肝癌缩小后二期切除71例。本结果表明,近年肝癌预后有了显著改观,提高疗效因素大致是:(1)早期发现、早期根治性切除,(2)局部切除代替肝叶切除,(3)早期发现肝癌复发并作再切除,(4)对不能切除肝癌行缩小后二期切除。  相似文献   

6.
肝癌切除术中肝动脉,门静脉留置IDDS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37例肝癌肝切除患者,在术中将全埋植式给药装置(implantabledrugdeliverysystem,IDDS)留置于肝动脉和门静脉,以探讨术后定期肝动脉、门静脉造影和化疗对复发的监测、预防和治疗价值。1)造影发现CT漏诊的亚临床期肝复发癌1例;2)22例单纯肝切除及37例肝切除加定期肝动脉、门静脉化疗患者,其1年复发率分别为54.5%及24.3%(P<0.05),2年复发率分别为77.3%及37.8%(P<0.01);3)6例肝内广泛复发患者,经肝动脉、门静脉化疗后,2例肿瘤缩小,4例血清AFP下降,复发后中位生存期5个月。提示肝癌切除术中肝动脉、门静脉留置IDDS,对于术后复发的监测、预防和治疗,都具有方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运用导管法治疗了160例中晚期肝癌,巨块型占64.3%,结节型占26.5%,弥漫型占9.1%。大多数肿瘤有丰富的血管。门静脉瘤栓及动静脉瘘常见。患者肿瘤直径3~24cm不等,大都超过10cm。随访132例,随访时间6~51个月,多数患者治疗后肿瘤缩小。单纯灌注化疗组12个月生存率为10.8%,化疗+碘油+明胶海绵组生存率最高,为41.9%,最长的1例已生存51个月。对其中伴有侧支循环供血的19例经侧支循环进行了治疗,12个月生存率为60%,24个月生存率为10%。影响疗效的因素为:(1)肿瘤期别;(2)门静脉瘤栓;(3)肝动脉栓塞治疗方法;(4)栓塞材料的选择;(5)侧支循环供血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术后肝动脉门静脉化疗预防肝癌复发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癌术后肝动脉和门静脉联合化疗对预防肝癌复发的作用。方法 对38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的1~2周开始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灌注化疗药物,3天为1周期,每隔3~4周重复灌注(平均灌注2.3周期),并以25例单纯手术未化化疗者作对照,比较其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 随访2~5年,治疗组9例复发,复发病例和术前肿瘤大小,HAA、AFP及肝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复发13例。两组的1、2、3、  相似文献   

9.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合并LAK/IL┐2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初步疗效。方法不能切除的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灌注自体LAK细胞及IL┐2,并与单独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不能切除肝癌患者比较其肿瘤大小,生活质量的变化及毒副反应。结果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合并LAK/IL┐2灌注治疗的22例肝癌有效率(CR+PR)为13.6%,包括1例完全缓解和2例部分缓解,而单独化疗栓塞对照组17例中仅1例显示部分缓解(有效率5.9%)。化疗栓塞+LAK/IL┐2治疗组与单独化疗栓塞对照组中MR、SD、PD分别为5、12、1例和1、11、4例。治疗组中大多数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或稳定,而对照组中生活质量则无提高。两组病人的毒副反应均较轻而短暂。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合并LAK/IL┐2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较优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更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肝动脉与门静脉灌注化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动脉灌注化疗与门静脉灌注化疗的疗效,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预防途径。方法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75例,其中42例行根治性切除及术后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33例行根治性切除及术后门静脉灌注化疗。每隔1~3个月重复,定期复查。结果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的术后复发率(21.43%)低于门静脉灌注化疗组(36.36%),且生存时间(11.4个月)明显较门静脉灌注化疗组(7.6个月)长,而门静脉灌注化疗组的转移率(9.09%)明显低于肝动脉灌注化疗组(32.14%)。结论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较门静脉灌注化疗疗效好,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同时结合肝动脉、门静脉灌注化疗对术后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可能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报道22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及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后,肿瘤缩小率为85.8%~13.3%,平均缩小率为39.5%。生存率6月95.5%,1年81.8%,2年36.4%。  相似文献   

12.
Seldinger法肝动脉化疗和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报告4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效果。其中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HAI)11例,肝动脉灌注化疗加碘油栓塞(HAI+HAE-I)15例,肝动脉灌注化疗加碘油和明胶海绵栓塞(HAI+HAE-I-GS)14例。随访结果,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0%、62.5%和25.0%。作者从肝动脉联合用药、肿瘤类型与治疗方法选择及肝外转移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600例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效果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1964~1993年间共行肝癌切除术600例,其中24例为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再次行肝切除术。男533例,女67例。年龄8~78岁,以40~59岁者居多。AFP阳性率为57.4%,合并肝硬化占84.4%。肝细胞癌占91.6%。肿瘤直径<5cm者130例,占21.7%。600例中,施行规则性肝切除10例,非规则性肝切除590例,包括24例再次肝切除术。本组有29例为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后作肝切除术,其中24例即时手术,5例作肿瘤破裂填塞止血后16~41天后再行肝切除术。此外,有13例术前作TAE后再行肝切除术,6例经剖腹探查证实不能切除后,采用多模式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作肝切除术。本组术后死亡24例,手术死亡率为4.0%。死因多为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大出血。本组术后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1.9%、40.0%、33.0%和29.2%。肿瘤直径≤5cm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7.8%、69.4%、54.0%和43.0%。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化疗灌注结合外放射治疗大肝癌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肝动脉化疗灌注(HAI)结合外放射对不适宜做动脉栓塞(TAE)治疗的肝癌患者的疗效。采用HAI结合外放射的方法治疗不适宜做TAE治疗的原发性大肝癌30例。总有效率(CR+PR)40.0%,1,3,5a生存率分别为58.4%,20.2%,7.8%,平均生存期13.6个月。多数病例能耐受治疗,但3例ChildC级病例中,有2例死于因治疗所致的肝功能衰竭。结果提示HAI结合外放射是治疗不适宜行TAE的大肝癌的有效方法,但不适于ChildC级患者。  相似文献   

15.
将我院418例手术吻合切除肝癌病例分为近10年组(175例)和前25年组(243例),并进行了对照分析。近10年组的主要特点是:(1)体检发现的亚临床肝癌较前25年组多(分别为26.3%,5.3%,P<0.01);(2)临床Ⅰ期病例较前25年组多(26.3%,1.6%,P<0.01);(3)手术切除病例较前25年组高(56.1%,40.4%,P<0.01);(4)手术死亡率较前25年组低(1.7%,8.6%,P<0.01);(5)局部切除较前25年组多(36.0%,0.2%,P<0.01);(6)复发癌再治疗是近10年组独有的;(7)术后1,3,5年生存率较前25年组高(80.6%,47.3%,34.9%,57.2%,30.6%,25.2%,P<0.01)。本文资料说明原发性肝癌诊治方法的变迁表现了肝癌早期治疗水平的提高,反映了肝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加外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3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加肝局野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31例肝癌病人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加肝局野放疗。结果完全缓解2例(占6.5%),部分缓解12例(占38.7%),总有效率45.2%。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8.1%、60.1%、51.6%。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肝局野放疗为原发性肝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94例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亚梁  李定耀 《中国肿瘤》2000,9(5):239-240
目的探讨原发性大肝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2月至1999年10月间手术切除的94例原发性肝大肝癌。治疗方法分Ⅰ期手术切除(78例),肝动脉栓经呈劝脉结扎(HAL)后Ⅱ期切除(12例)及癌块中心挖除快速缩小后Ⅱ期切除(4例三种,。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3例,总的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3.7%、34.4%和30.0%。结论 尽量保留肝组织的不规则肝切除是原发性大肝癌的有效术式,TA  相似文献   

18.
经皮经股动脉植入药盒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Zhu K  Hu G  Liang W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57-459
目的探讨药盒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无外科手术及动脉栓塞指征的8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依据动脉内化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42例,采取经皮经股动脉植入药盒,术后经药盒1周或2周化疗1次;B组40例,采取每个月1次插管大剂量化疗。结果A、B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38.1%和15.0%(P<0.05)。A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1.9%、28.6%、9.5%;B组分别为20%、5%、0%(P<0.01)。A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消化道反应、肝、胆、骨髓毒性均较B组低。结论经药盒间断性化疗并配合地塞米松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6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A组(36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B组(25例)行TACE结合外放射综合治疗,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 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2.3%、4.5%,平均生存期7.5个月;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2%、21.2%、17.2%,平均生存期13.5个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93年4月至6月经肝动脉及门静脉安置的植入式微泵,输注自体LAK细胞/IL-2及化疗药物治疗7例中晚期肝癌(其中2倒置泵,同时进行了肿瘤姑息性切除),近期疗效CR2例,PR3例,mR1例,PD1例,总有效率达85.7%,且毒性反应轻微。结果提示:对于中晚期肝癌,经肝动脉门静脉输注自体LAK细胞/IL-2及化疗药物,是一种极有前途的治疗措施,可望明显提高肝癌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