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发现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规范分析和文献分析,找到妇产科腹部手术中切口感染的多种危险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妇产科腹部手术的切口感染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增加其住院的时间和经济负担,甚至还可能危及生命。结论全面的理清妇产科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改善其预后质量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319例接受腹部手术的妇产科患者,按照其切口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1例及非感染组2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危险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 319例患者中共发生21例切口感染,感染率6.58%;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BMI<19或>23kg/m2、手术时间≥120min、ASA分级Ⅲ级、急诊手术、非主刀医师缝合、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未进行术后康复教育是影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自身因素及手术因素均具有密切联系,应注重纠正患者免疫功能较差的状态,并严格落实无菌原则,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影响因素,探讨护理预防对策.方法 妇产科实施腹部手术切口感染50例作为观察组,按1∶1选择无切口感染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检验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共12项(P<0.05),包括年龄大、体重指数高、夏季手术、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心理准备不充分、主刀医师年资低、急诊手术、切口长、术中失血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是否实施康复教育,logistic回归分析腹部切口感染的5个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长、体重指数高、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心理准备、术后康复教育均不充分(OR=3.72、3.57、3.24、2.98、2.58).结论 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因素复杂,通过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护理干预以减少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妇产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感染的对策,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妇产科240例实施腹部手术患者,记录发生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其体质量、年龄、血红蛋白、手术时间、切口大小、ASA分级、手术部位、用药情况,从用药、手术、患者自身3个方面对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腹部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可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时手术时间、手术种类、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等因素是腹部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用药因素中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对切口进行冲洗、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及围手术期的用药是腹部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自身年龄、体质量、ASA分级、血红蛋白数、个人护理是腹部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危险因素是腹部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从患者自身、围手术期用药和手术3个方面进行干预,对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手术切口感染是妇产科患者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进而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生活带来诸多影响。本文以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为分析对象,详细分析了可能引起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还可以为门诊部医生的治疗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李雪梅 《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21-122,124
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进行开腹手术的18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6%;患者质量指数高,并发各类基础病,年龄较大,阴道、肛门检查多,急诊手术、备皮至或手术时间长、术后用药及住院时间长等均为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防治,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应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4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46例,再选取同期腹部手术无切口感染的患者46例,对比并分析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两组患者手术因素对比结果显示,切口感染和手术时间、手术类型以及是否主刀人员缝合有关,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年龄、血红蛋白浓度自身因素对比,感染组均高于正常组。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较为繁杂,护理方面应从围手术期就开始采取措施,以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造成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其发生的对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住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1 5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切口的病原菌;对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 568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4例,感染率为2.17%;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急诊手术、普通手术室、参观手术人数≥3人、手术时间≥2h、接台手术是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共检出3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7例占50.00%。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引起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以帮助临床医师根据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妇产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感染的对策,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就诊的240例并发生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120例纳入观察组,记录观察对象体重、年龄、血红蛋白、手术时间、切口大小、ASA分级、手术部位、用药情况,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可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危险因素可以看做腹部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从患者自身、围手术期用药和手术三个方面进行干预,对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切口感染的关系,以期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 收集1847例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47例患者中发生腹部切口感染81例,切口感染率4.39%;≥60岁年龄组的598例患者有37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19%,明显高于<60岁和<30岁年龄组的感染率3.62%和3.39%(P<0.05);手术时间>2 h患者有62例感染,感染率为5.36%,明显高于手术时间在<2h患者的感染率2.75%(P<0.01);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有49例感染,感染率为5.63%,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的3.28%(P<0.05);Ⅲ类切口的感染例数为40例,感染率为6.53%,明显高于Ⅱ、Ⅰ类切口的3.95%和2.22%(P<0.01);夏季患者的感染率为6.64%,高于其他3个季节的感染率3.82%、3.63%和3.10% (P<0.05),单因素分析切口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手术季节、手术切口类型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类型是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普外科切口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率较高,为预防控制其发生率,应当根据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诊胸腹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急诊科2008年5月-2012年5月实行急诊胸腹创伤手术372例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胸腹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与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损伤类型及部位、有无其他部位损伤等因素有关;术后切口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7.14%;所有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均占19.05%.结论 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损伤类型及部位、有无其他部位损伤等是急诊胸腹创伤手术后切口的易感因素;应采取对应措施控制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切口牵开保护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切口牵开保护器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普通外科收治的Ⅲ~Ⅳ类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切口牵开保护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使用)和对照组(未使用),比较两组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共监测患者31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60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4.00%(6例),对照组为11.88%(19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2.10±3.30)min、(7.00±2.20)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8.30±4.10)min、(10.00±3.50)d],实验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评分为(2.00±1.70)分,低于对照组的(3.00±1.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切口牵开保护器可有效降低Ⅲ~Ⅳ类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分泌物病原体分布特点调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5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为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48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收集切口分泌物进行病原体鉴定,调查分析病原体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腹部切口耐药的风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伴有基础疾病、阑尾切口、BMI>29 kg/m^2、Ⅲ类切口分布率均高于非感染组;感染患者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球菌发病率分别为27.5%、22.5%、20.0%、17.5%、6.3%。阑尾手术、BMI>29 kg/m^2、基础疾病是患者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耐药率高,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诊胸腹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该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14例急诊胸腹创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分为研究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和对照组(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同时分析导致急诊胸腹创伤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大、损伤后失血量多、合并低蛋白血症、未使用抗菌药物、开放性损伤以及合并糖尿病,均是急诊胸腹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大、损伤后失血量多、合并低蛋白血症、未使用抗菌药物、开放性损伤以及合并糖尿病,均是急诊胸腹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为控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4399例外科手术患者为调查对象,参考文献及我院病案系统所收录的项目,调查包括年龄、性别、手术分级、手术持续时间、输血、手术部位、全麻、肿瘤、预防用药等项目,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将38例切口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4361例切口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变量现经单因素分析后,选择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分级、预防用药。[结论]通过控制外科切口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则很有可能降低外科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切口感染制定对策,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对医院发生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原发基础疾病、年龄、季节、手术性质、切口暴露时间、围手术期用药等因素相关。结论必须采取切实的防治对策,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引起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8年1月-2010年12月阑尾手术患者1580例为研究对象,将阑尾手术切口感染者分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未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阑尾手术患者合并切口感染5.69%,单因素分析12个因素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P<0.05),行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危险因素为:BMI高、合并其他疾病、手术时间长、阑尾化脓坏疽穿孔、阑尾逆行切除,OR值分别为3.23、3.10、2.98、2.76、2.62.结论 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影响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预防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0年2月-2011年8月62例腹部外科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x2=5.4,男4.2%,女5.3%)、年龄(x2 =13.8,≥50岁11.1%,<50岁4.5%)、肥胖(x2=6.7,是9.5%,否4.8%)、糖尿病(x2=24.1,是18.1%,否5.9%)、切口分类(x2 =15.3,Ⅰ类4.3%,Ⅱ、Ⅲ类7.7%)、手术性质(x2=12.2,急诊5.9%,择期2.4%)、手术时间(x2 =14.7,≥90 min 8.1%,<90 min 4.0%)、术前抗菌药物预防(x2=27.4%,有2.9%,无10.7%)与术后切口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x2=4.13,OR=2.84)、切口分类(x2=8.26,OR=3.49)、糖尿病(x2=9.49,OR=5.42)、手术时间(x2=15.48,OR=3.27)、术前抗菌药物(x2 =15.48,OR=6.26)预防是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在患者年龄不可控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Ⅰ类切口手术、缩短手术时间、进行基础疾病治疗、术前给予抗菌药物预防以降低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