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反式维甲酸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维甲酸前体脂质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乙醇注入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前体脂质体;微柱离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并进一步对其粒径、Zeta电位、血浆释放率及乙醇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所制备的前体脂质体包封率为95.2%,Zeta电位为-(28.4±17.5)mV,粒径为(170±29)nm,乙醇残留量为3.98%。结论:乙醇注入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的维甲酸前体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均匀,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NCTD)脂质体并探讨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逆向薄膜蒸发法制备NCTD-脂质体,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利用平衡透析法对含NCTD的载药脂质体进行体外释放的评价。结果:影响包封率和粒径的因素,依次为A>C>B,各因素组合以A2C1B2最佳,即磷脂-药物质量比为10∶1,磷脂-胆固醇质量比为5∶1,超声次数为10次;制得的NCTD-脂质体的粒径为(90.50±2.40)nm,包封率为(34.7±1.3)%,实验结果显示缓释效果明显。结论:逆向薄膜蒸发法制备的NCTD-脂质体,其性质稳定,具有显著的体外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再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采用激光粒度仪考察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含量与包封率;并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形成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均值为(108.6 ±3.6)nm,Zeta电位的均值为(-12.2±1.8)mV,包封率可达96.2%;该脂质体在相变温度42℃下药物释放达到95%以上.结论: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稳定,载药量大,包封率高,具有良好的热敏性;含量及其包封率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本实验可为紫杉醇静脉注射用新制剂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稳定的载反义寡核苷酸的阳离子脂质体前体制剂。方法:以磷脂-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ioleoylphophatidylethanolamine,DOPE)-十八胺-胆固醇为类脂成分,采用薄膜超声-挤压制备空白阳离子脂质体,吸附-冷冻干燥法制备载反义寡核苷酸阳离子脂质体前体。激光粒度仪测定冷冻干燥前后脂质体Zeta电位及粒径,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葡聚糖凝胶柱分离未包封的反义寡核苷酸,紫外法测定冻干前后的载药率。结果:海藻糖与甘露醇及甘氨酸为较好的冻干保护剂,制得的阳离子脂质体前体带正电荷,规则球形,大小较均匀,海藻糖作为保护剂复溶前后平均粒径为175和320 nm左右,复融前后Zeta电位值在+32和+40 mV左右,脂质体的载药率复溶前后分别为87.6%与83.21%。结论:海藻糖作为冻干保护剂,薄膜超声挤压法与冷冻干燥法结合,可成功制备反义寡核苷酸阳离子脂质体前体制剂,稳定性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脂质体以提高其抗肿瘤效果。方法:饱和水溶液法制备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考查制备包合物脂质体的最佳方法和工艺,制备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隐形脂质体并评价其药剂学性质及抗肿瘤效果。结果:9-NC包合物脂质体最佳工艺为乙醇注入法以10 mg胆固醇,720 mg磷脂,1.0 g包合物处方制备。所制备的9-NC包合物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12.10±0.81) nm,包封率为(60.11±1.08)%,且体外抗肿瘤效果显著提高。结论:包合物脂质体是喜树碱类药物的抗肿瘤应用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制备的研究以及对其性质进行分析。方法:先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后,再用冷冻干燥法来制备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前体。采用电势测定仪、HPLC等方法对该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稳定性、载药量、电位、释放度等来展开系统的检查。结果: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形成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均值为(107.9±3.6)nm,Zeta电位的均值为(-12.2±1.6)m V,包封率可达89.4%;该脂质体在相变温度42℃下药物释放达到94%以上。结论:采用长循环热敏来制备的白藜芦醇前体脂质体含量与包封率检查方法准确、快速、简单且方法简便易行。载药量大,包封率好,工艺比较稳定。本实验可为新型白藜芦醇静脉注射用热敏脂质体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紫草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紫草素脂质体,超速离心法测其包封率;以包封率、粒径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处方,并对其表面特征、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进行考察。结果:优化处方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87.73 nm,药物的平均包封率为76.9%,Zeta电位绝对值为38.94 mV,外观圆整,分散均匀。结论:制备的紫草素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小,混悬液体系稳定,为紫草素脂质体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姜黄素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备姜黄素脂质体,并进行理化性质初步研究。方法:选用薄膜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以单因素考察优选最佳制备工艺;观察脂质体粒径和形态特征,同时考察其贮存条件。结果:确定最佳工艺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比例为3∶1,磷酸缓冲盐溶液的pH值为6.6,离子浓度为0.01moL.L-1。姜黄素脂质体外观呈完整圆球形或椭圆形的球粒,粒径主要分布于140~425nm,表面电性为负,pH为(6.58±0.2),包封率为69.79%,最佳的贮存条件为3~5℃冷藏保存。结论:薄膜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方法可行,其理化性质基本稳定,为进一步研究姜黄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福西娅  贾俊婷  刘建平 《药学进展》2011,35(12):566-570
目的:研制洛伐他汀脂质体,考察其制备的影响因素,优化处方工艺,并对其特性进行表征。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洛伐他汀脂质体,以包封率、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参数,考察表面活性剂、水合介质及药脂比对其制备的影响;并评价其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结果:以脱氧胆酸钠-泊洛沙姆188(1∶2)为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为水合介质和药脂比为1∶40制备的洛伐他汀脂质体具有最佳的包封率(〉90%)、粒径(90~110 nm,分布系数为0.32)和Zeta电位(-35~-39 mV);其外观圆整,内部具指纹状结构;在4℃下放置30 d,包封率、粒径及Zeta电位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的洛伐他汀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肺靶向吡非尼酮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靶向吡非尼酮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吡非尼酮脂质体;用D-甘露糖修饰脂质体并添加适量十八胺调节脂质体表面电荷;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用正交实验优化处方,用透析法考察药物体外释放性质。结果:制得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581.1nm,表面电荷为-20.61mV,包封率为81.1%,稳定性好。药物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采用薄膜分散法,用D-甘露糖修饰并添加十八胺可制得具有较高包封率及稳定性的吡非尼酮脂质体,有助于提高吡非尼酮的肺靶向性。  相似文献   

11.
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乙醚注入法和薄膜超声法制备黄芩苷脂质体,SephadexG-50凝胶柱分离脂质体,UV-法测定包封率,Zetasizer3000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逆相蒸发法制备的黄芩苷脂质体平均粒径360nm,包封率56.02%;乙醇注入法平均粒径2600nm,包封率26.14%;薄膜-超声法平均粒径1200nm,包封率53.65%.结论:逆相蒸发法制备的黄芩苷脂质体粒径小,包封率高,条件易掌握,可作为黄芩苷脂质体的常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葛根素前体脂质体,并对制剂质量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山梨醇载体沉积法制备葛根素前体脂质体,并对制剂的形态学、包封率、粒径分布、体外释药、稳定性等性质进行考察。结果:本实验制备的脂质体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278nm,Zeta电位为-17.5mV,包封率为(43.5±1.3)%,体外释药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常温放置稳定。结论:葛根素前体脂质体包封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研究洛伐他汀新剂型,制备洛伐他汀新型前体脂质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一种新型前体脂质体制备方法将洛伐他汀制成自组装前体脂质体,对水合后脂质体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自组装速度、稳定性等进行考察,验证这种新型前体脂质体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洛伐他汀脂质体的可行性。结果:所形成的洛伐他汀脂质体包封率为95.4%±6.7%,平均粒径为(327.4±29.6)nm,Zeta电位值为-(22.4±1.5)mV。洛伐他汀自组装前体脂质体可在60 s内自发形成脂质体并达到分散平衡;以人工胃液为稀释介质,洛伐他汀脂质体在12 h内稳定。结论:采用新型前体脂质体制备方法可将洛伐他汀制成洛伐他汀脂质体,形成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纳豆激酶免疫脂质体及其冻干品,并对其药剂学性质进行评价。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纳豆激酶脂质体,在此基础上采用碳二亚胺法偶联抗人纤维蛋白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SZ-63制备纳豆激酶免疫脂质体,将其冻干保存,并进行药剂学性质评价。结果:所制免疫脂质体为多层脂质体,平均粒径为251.6nm,Zeta电位为—34.6mV,其冻干品外观优良,再分散性良好,干燥失重为14.30%,临界相对湿度为45.66%。结论:成功制备了纳豆激酶免疫脂质体及其冻干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CA4P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制备方法;用透射电镜和粒径测定仪表征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用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CA4P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以正交设计筛选优化最佳处方工艺.结果 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67 nm,Zeta电位为-24.3 mV,最佳工艺处方的药-脂比为1:12,磷脂-胆固醇为8:1,有机相-水相体积为4:1,水合介质为0.9%NaCl;制备3批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58%、载药量为4.8%.结论 逆相蒸发-探头超声法可制备具有较高包封率的CA4P脂质体.  相似文献   

16.
顺铂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顺铂前体脂质体制备工艺及包封率测定方法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用山梨醇为水溶性载体,采用前体脂质体法与超声分散混合法制备顺铂前体脂质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包封率。结果:制得的顺铂前体脂质体为球形双层脂质体,包封率为71.8%。结论:本法制备的顺铂前体脂质体,在水化前便于贮存,重新混悬时易于分散、工艺简单、可规模化生产、包封率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顺铂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7,(16):2265-2269
目的:为制备高效的脂质体提供参考。方法:以"材料""脂质体""Materials modified liposome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2016年在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修饰脂质体材料的种类、特点及其在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39篇,其中有效文献45篇。目前用于修饰脂质体的材料主要有糖类及其衍生物、配体类、聚合物类及肽类等。其中糖类及其衍生物、配体类和肽类修饰后的脂质体具有主动靶向性,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聚合物类修饰后的脂质体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目前国内修饰脂质体材料还处在研发阶段,临床应用较少,存在经修饰的脂质体在体内外的靶向性是否具有可比性、各类材料是否能广泛用于不同含药脂质体的修饰、修饰后的脂质体能否实现大规模生产、修饰脂质体的设计与制备过程均较普通脂质体复杂等问题,有待今后去攻克。  相似文献   

18.
冷冻干燥法制备α-细辛脑前体脂质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杨立平 《中国药师》2005,8(7):570-572
目的:研制α-细辛脑前体脂质体.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选择甘露醇/蔗糖做冻干剂,制备α-细辛脑前体脂质体,并考察水化后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分布、黏度和包封率.结果:α-细辛脑前体脂质体经水化后,脂质体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0.655μm,粘度为1.6 mPaS,药物包封率约96%.结论:冷冻干燥法可用于α-细辛脑前体脂质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成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磷脂复合物,并制备其pH敏感型脂质体。方法:将乳糖化-去甲斑蝥素与磷脂聚合成药物磷脂复合物,并采用FT-IR、DSC和1H-NMR对其进行表征。逆向蒸发法制备药物磷脂复合物脂质体;利用羧甲基壳聚糖与脂质体表面的静电吸附作用,使羧甲基壳聚糖吸附在脂质体表面,制备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磷脂复合物pH敏感型脂质体;考察了药物与磷脂的复合率,磷脂复合物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大小和分布,以及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药物磷脂复合率为(97.2±2.01)%,磷脂复合物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70.00±1.30)%,平均粒径为(47.18±4.16)nm,粒径跨距为(0.70±0.07),电镜显示其形态圆整,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磷脂复合率高,制成的pH敏感型脂质体性质稳定,且具有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介素-2前体脂质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白细胞介素-2(IL-2)前体脂质体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冷冻真空干燥法制备IL-2前体脂质体,采用Sephadex~(TM) G-50柱分离脂质体,MTT比色法测定活性,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结果:制备的IL-2前体脂质体为白色的非定型粉末,粒径分布在0.1~1.0μm,包封率为95.5%,活性5.0×10~6IU·g~(-1)。结论:本方法制备的前体脂质体制剂有较高的包封率,贮存稳定,粒度分布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