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围手术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减少手术后心血管死亡率、心肌缺血/梗死以及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我们就围手术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改善心脏手术及非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后转归的证据进行了回顾。方法我们检索了11个大型数据库,时间从建库到2005年11月。并查阅了多种网上资源,以便发现未发表的研究和会议摘要。我们选取了对围手术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安慰剂或标准疗法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在3680篇收集到的文献中,有69篇符合入选标准。由于并无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因此在假定存在随机效应的情况下计算了比值比(oddsratio,OR)。结果β-受体阻滞剂减少了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OR(心脏手术):0.28,95%CI为0.13—0.57;OR(非心脏手术):0.56,95%CI为0.21—1.45],心房颤动^心房扑动[OR(心脏手术):0.37,95%CI为0.28—0.48],其他室上性心律失常[OR(心脏手术):0.25,95%CI为0.18—0.35;OR(非心脏手术):0.43,95%CI为0.14—1.37]以及心肌缺血[OR(心脏手术):0.49,95%CI为0.17—1.4;OR(非心脏手术):0.38,95%CI为0.21—0.69]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并未减少[加权均数差(心脏手术):-0.35天,95%CI为-0.77—0.07;加权均数差(非心脏手术):-5.59天,95%CI为-12.22—1.04],与之前的报道相反,β-受体阻滞剂不能减少死亡率[OR(心脏手术):0.55,95%CI为0.17-1.83;OR(非心脏手术):0.78,95%CI为0.33—1.87],对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也没有影响[OR(心脏手术):0.89,95%CI为0.53~1.5;OR(非心脏手术):0.59,95%CI为0.25—1.39]。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但是对心肌梗死、死亡率及住院时间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围手术期使用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非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e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16年3月。由两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资料、评估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lO个RCT,7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比较,围手术期使用乌司他丁能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第1天[比值比(oddsratio,OR)=0.32,95%CI:0.16~0.62,P〈O.05]、术后第3天(OR=0.28,95%CI:0.14~0.58,P〈O.051和术后第7天(OR=0.25,95%CI:O.14~0.40,P〈O.05)的POCD发生率。②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降低了术后第1天[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2.93,95%CI:-4.43~1.44,P〈0.05]和术后第3天(SMD=-1.80,95%CI:-2.91- -0.69,P〈O.05)的IL石水平,以及术后即刻(SMD=-1.75,95%CI:-2.90- -0.61,P〈O.05]和术后第1天(SMD=-2.43,95%CI:-2.91- -1.95,P〈O.05)的S10013蛋白水平。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乌司他丁可以有效降低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POCD发生率,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脑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支撑外引流与非引流术后胰瘘的发病率、总的并发症发病率、病死率以及住院天数.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查找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支撑外引流与非引流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总共416例患者,术中行胰管支撑外引流的患者207例,未行胰管支撑引流的患者2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行胰管支撑外引流与未行胰管支撑引流相比,行胰管支撑外引流能够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病率[RR =0.57,95% CI(0.41,0.80),P=0.001],尤其是胰管直径≤3.0 mm者的术后胰瘘的发病率[RR =0.55,95% CI(0.37,0.82),P=0.003]和质地较软胰腺者的术后胰瘘的发病率[RR =0.67,95% CI(0.45,0.99),P=0.040],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RR =0.79,95% CI(0.64,0.98),P=0.030],缩短住院天数[WMD=-3.98,95% CI(-6.42,-1.54),P=0.001];两组在胰管直径>3.0 mm者的术后胰瘘的发病率[RR =0.37,95% CI(0.08,1.83),P=0.220],以及总的术后病死率[RR =0.86,95% CI(0.28,2.65),P=0.800]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行胰管支撑外引流能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病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中应用内镜获取大隐静脉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2期)、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13年9月,检索语种不受限制,收集有关GABG术中内镜获取大隐静脉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然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文献,共1510例,其中内镜组857例,切开组653例。meta分析显示:与切开组比较,内镜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OR=0.24,95%CI:0.16—0.36,P〈0.0001),术后疼痛发生率低(OR=-1.06,95%CI:-1.26--0.86,P〈0.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OR=0.28,95%C1:0.19—0.42,P〈0.0001);2组住院时间(WMD=0.17,95%CI:-0.22~0.56,P=0.40)、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OR=0.88,95%CI:0.30~2.64,P=0.82)。结论CABG中应用内镜采集大隐静脉能够减少创伤,明显降低术后下肢感染,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下降,尤其适用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期的荟萃分析评估了围手术期β受体阻滞剂的有效性,但并未发现其降低手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有人建议严格控制心率可能会改善预后,但荟萃分析中并未考虑严格的心率控制对围手术期β受体阻滞剂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已发表的检索策略,我们检录了所有非心脏手术术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随机研究,共包含10项研究,2176例患者。我们利用这些研究中的数据以发现控制心率与以手术后院内心肌梗死(MI)为主要转归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对心率控制和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荟萃回归分析。结果所有研究的合并结果并未显示β受体阻滞剂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各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OR=0.76;95%CI=0.4—1.4;P=0.38;异质性:I^2=34%)。然而根据最快心率分组后显示最快心率小于100bpm组,β受体阻滞剂具有心肌保护作用(OR=0.23;95%CI=0.08~0.65;P=0.005),最快心率大于100bpm组则不具有心肌保护作用(OR=1.17;95%CI=0.79~1.80;P=0.43),且无组内异质性。此外,8受体阻滞剂引起的心率变化和手术后心肌梗死的logOR进行荟萃回归分析表明β受体阻滞剂对于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心率变异性的作用与心肌梗死的OR存在线性相关(r^2=0.63;P〈0.001),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的影响越大则手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越低。所有研究中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手术后心率的下降(加权平均差:8.6bpm;95%CI=-9.6~-7.6;I^2=85.3%),同时存在很大的异质性。β受体阻滞剂引起心率变化的异质性部分是由于β受体阻滞剂类型不同所致,特别是美托洛尔,也与合用钙通道阻滞剂有关。钙通道阻滞剂与美托洛尔以外的其他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以有效控制心率。心率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Meta分析系统总结评价止血带对初次全膝关表面节置换术( TKA )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2000年1月至2013年4月间止血带与非止血带对TKA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共计662位患者。其中止血带组325例,非止血带组337例。结果显示使用止血带减少TKA术中失血量232.4ml (WMD=-232.43,95%CI:[-328.83,-156.03]),但增加了总体并发症发生率(RR=2.11,95%CI:[1.06,4.18]),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术后显性失血量(WMD =-5.80,95%CI:[-176.25,164.64])、总失血量( WMD =67.36,95%CI:[-58.74,193.46])及血栓事件发生率(RR=3.50,95%CI:[0.75,16.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止血带可减少TKA术中失血量,但不能减少总失血量。止血带的使用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用止血带与否不影响术后血栓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检索2010年5月前在PubMed.Ovid,WebofScience,Springer-Link,Elsevier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已公开发表的比较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与单纯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入选标准和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临床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11篇RCT共7407例患者纳入分析.新辅助治疗组3685例,对照组为3722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组局部复发率(OR=O.43,95%CI:0.37-0.50,P〈0.01)、远处转移率(OR=0.85,95%CI:0.76-0.95,P〈0.01)、5年生存率(RR=1.15,95%CI:1.04-1.28,P〈0.01)及保肛手术率(RR=I.48,95%CI:1.17-1.87,P〈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死亡率(DR=1.20,95%CI:0.68-2.13,P=0.53)及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OR=1.04,95%CI:0.73-1.48,P=0.8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有利于控制局部及远处复发.提高远期生存,未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FMJS)、PubMed、EMBASE和TheCochraneLibrary等数据库中有关腹腔镜与开腹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对比的文献,检索截至2012年8月。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选并提取数据资料.对复合标准的研究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项临床对照研究纳入分析,病例总数2733例,其中腹腔镜组1368例,开腹组1365例。合并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OR=O.76,95%CI:0.62~0.92,P〈0.叭)、术后肠梗阻发生率(OR=0.53,95%CI:0.35—0.80,P〈0.01)及术后切13并发症发生率(OR=0.43,95%CI:0.28N0.67,P〈0.01)均显著低于开腹组;两组吻合13瘘及术后大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可安全地用于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腔内修复术(覆膜支架置入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录在CNKI、万方、维普、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OVID、Pubmed Medline、EBSCO、EMBASE、Springer Link、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中关于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和开放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用RevMan5.1软件对符合标准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个临床试验共纳入5618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修复术组与开放手术组治疗后30d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内修复组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OR=0.55,95%CI(0.46~0.65),P〈0.00001]。另外,中风(OR=0.57,95%C1(0.39~0184),P=0.005]、呼吸衰竭[OR=0.64,95%CI(0.53~0.78),P〈0.00001]和心脏并发症[OR=O.49,95%CI(0.38~0.64),P〈0.00001]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腔内修复组优于开放手术组;截瘫[OR=I.30,95%C1(0.82~2.05),P=0.26]和急性肾功能衰竭[OR=0.86,95%CI(0.41~1.80),P=0.69]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腔内修复术可以作为治疗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MVR)与单纯行CABG对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3年8月发表在PubMed,Cochrane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等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外关于CABG+MVR与单纯行CABG对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对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的质量评价采用Jadad量表,病例对照研究质量评价采用Newcastle.OttawaScale(NOS)标准进行。应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包括2个随机对照研究,4个病例对照研究。2个随机对照研究的Jadad评分均为5分,4个病例对照研究的NOS评分均为8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早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对照研究RR=1.69,95%CI(0.28,10.10),P=-0.57;病例对照研究OR=0.48,95%CI(0.21,1.13),P=-0.09]。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对照研究:RR=1.00,95%CI(0.93,1.08),P=-0.92;病例对照研究:OR=1.72,95%CI(0.60,4.95),P=-0.32]。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I.12,95%CI(0.68,1.83),P=-0.66]。CABG+MVR组LVEF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38,95%CI(0.17,2.59),P=0.03]。两组术后心功能分级(NYH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一0.85,95%CI(-1.14,-0.56),P〈0.01]。结论与单纯行CABG相比,CABG+MVR不能明显提高生存率,但有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估扩大根治术及标准根治术治疗胰头癌的远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OS、Embase、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摘及中国知网数据库1990~2012年期间的相关文献,运用Jadad评分评估所涉文献的研究质量。治疗组为胰头癌扩大根治术后患者,对照组为标准根治术后患者,运用meta分析评估2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3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11篇文献人选,纳入病例744例,其中标准根治组357例,扩大根治组387例。结果显示:①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60,95%CI=0.990~1.870,P=0.050)。②2组患者术后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70,95%CI=0.430-1.760,P=0.700)。⑨2组患者术后1、3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880,95%CI=0.450~1.720,P=0.710;OR=0.940,95%CI=0.590~1.480,P=0.710;OR=1.000,95%CI=0.600~1.670,P=1.000)。结论同标准根治术相比,扩大根治术不能改善患者术后1、3及5年生存率,不能降低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骨水泥与非骨水泥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Highwire、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Cochrane 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文献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收集有关骨水泥与非骨水泥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考克兰协作组织标准评价纳入试验质量,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1651例患者,骨水泥髋801例、非骨水泥髋850例。 Meta分析结果示:不限年龄和随访年限,术后翻修率骨水泥固定和非骨水泥固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3.20,95%CI (0.72,14.22), P>0.05],5年以内随访术后翻修率两种固定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1,95%CI (0.15,1.16), P>0.05],5年以上随访术后翻修率骨水泥固定较非水泥固定股骨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92,95%CI (2.68,13.07), P<0.01],术后大腿痛发生率骨水泥固定较非骨水泥固定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1,95%CI (0.28,0.94), P<0.05],术后Harris评分[MD =0.6,95%CI (-0.79,1.99), P>0.05],松动率[OR =1.31,95%CI (0.27,6.30), P>0.05]、骨折发生率[OR=0.91,95%CI (0.3,2.7), P>0.05]、感染率[OR=2.46,95%CI (0.7,8.58), P>0.05]、异位骨化发生率[OR=0.91,95%CI (0.63,1.33), P>0.05]和脱位率[OR=3.11,95%CI (0.6,16.10), P>0.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固定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均有满意的效果,非骨水泥固定股骨柄5年以上稳定性较骨水泥好,但术后大腿痛的发生率较骨水泥固定柄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Nissen手术与Toupet手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通过Pubmed,Medline,Embase以及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用Nissen,Toupet,fundoplication[Mesh]为关键词,仅将比较腹腔镜Nissen以及Toupet两种手术方式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本研究,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3-6个月)以及术后晚期(1。3年)的烧心、反酸、吞咽困难、胸痛、腹胀、不能打嗝、腹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满意度等。结果在纳入本研究的7个随机对照研究总计939例患者中.腹腔镜Nissen手术478例,腹腔镜Toupet手术461例。两组患者的反流症状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术后烧心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R:1.01,95%CI:0.48。2.13,P=0.97)。尽管Toupet组在术后早期及晚期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显著低于Nissen组(OR=3.34,95%CI:2.22-5.02,P〈0.01),但前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OR=O.31,95%CI:0.11-0.93,P=0.04);而两组患者术后远期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8,95%CI:0.61-1.56。P=0.92)。结论腹腔镜Nissen及Toupet手术均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选择哪种术式可根据患者情况及外科医生自身技术和经验而定。  相似文献   

14.
背景当使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指导麻醉药用量时,通常仅需要较低剂量的镇静药,如果用较低剂量的麻醉药,术中低血压和器官毒性作用也许能避免。然而,这是否能减少严重并发症和术后死亡率还存争议。B.Aware试验将2463例术中知晓高危的患者随机分为BIS指导麻醉组和常规麻醉组。我们假设使用BIS指导麻醉组患者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和卒中的风险都低于常规麻醉组患者。方法对术后30天尚存活的所有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回顾,记录他们的死亡日期、死亡原因以及心肌梗死或卒中的发生情况.然后对所有存活的点者主牛行由话随访.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存活。结果随访时间中位值4.1年(全距:0-6.5年),参加试验的患者中有548例(22.2%)术后死亡,220例(8.9%)发生了心肌梗死,115例(4.7%)发生卒中。BIS监测组与常规麻醉组的死亡风险没有显著差异{危害比=0.86[95%可信区间(CI):0.72-1.01];P=0.07]。但是,倾向性评分分析显示,BIS值〈40、持续时间〉5分钟的患者与其他BIS监测组的患者相比,死亡的危害比为1.41(95%CI:1.02-1.95;P=0.039),并且心肌梗死的优势比(OR)为1.94(95%CI:1.12-3.35;P=0.01),卒中的优势比为3.24(95%CI:1.29-8.07;P=0.01)。结论在B-Aware试验患者中,采用了BIS指导麻醉且从未出现BIS值低于40并持续超过5分钟,与存活率的增加及并发症的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麻醉深度对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后近期及远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和血清smog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BSCO、Springer、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2月。共检索到352篇有关麻醉深度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及血清sloot3蛋白影响的文献,共纳入20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665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显示:深麻醉手术后1d[比值比(oddsratio,OR)=O.3l,95%CI:0.24-0.40]、术后3-5d(OR=O.35,95%CI:0.24加.51)、术后7d(OR=0,45,95%C/:0.27-0.74)、术后1。3个月内(OR:O.66,95%CI:0.45-0.99)POCD发生率及手术后1d血清sloola蛋白[均数差(meandeviation,MD)=-270.29,95%CI:-295.81~-244.77]低于浅麻醉组(P〈0.05)。结论深麻醉可显著降低术后7d内及术后1-3个月内POCD发生率,并降低血清中术后1d S100β蛋白水平: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可能与POCD发牛率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及其主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方法检索Medline、Elsevier、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中英文文献,采用R.2.1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中英文文献671篇,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入选2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为:再出血率为2l%(95%CI:0.18~0.24),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95%CI:0.02~0.06),腹水发生率为29%(95%CI:0.14~0.47);手术死亡率为3%(95%CI:0.02~0.04),死亡率为23%(95%CI:0.15~0.33)。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具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临床最为常见且易导致死亡的是再出血,有必要对该术式做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rug clutingstent,DES)和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腔内置人术治疗膝下动脉缺血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DES和BMS腔内置人术治疗膝下动脉缺血性疾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1年再狭窄率、术后1年支架通畅率、术后保肢率、术后死亡率及术后靶血管血运重建率。结果共纳入了6个研究,包括572例膝下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其中DES组302例,BMS组2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术后1年支架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I.64,95%CI:1.35~1.98,P〈0.0001),DES组较高;术后1年再狭窄率(OR=0.19,95%CI:0.12~0.30,P〈0.0001)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率(OR=0.09,95%CI:0.02~0.32,P=-0.00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ES组均较低;而2组患者的术后死亡率(OR=0.98,95%CI:0.58~1.65,P=0.9400)与保肢率(OR=I.29,95%CI:0.58~2.86,P=0.53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BMS腔内置入术治疗膝下动脉缺血性疾病相比较,DES腔内置人术可显著提高术后1年支架通畅率,明显降低术后1年再狭窄率和降低靶血管血运重建率。  相似文献   

18.
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症血管重建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解剖位和非解剖位术式对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的手术疗效、围手术期死亡和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症行主髂动脉重建术的382例患者的30d围手术期疗效、死亡和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共126名患者纳入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手术有效率的影响因素有溃疡坏死(OR0.13,95%CI0.33~0.36,P=0.005)、是否同期远端血管重建(OR11.29,95%CI1.25~102.53,P=0.012);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为13.5%,危险因素有年龄(OR37.13,95%CI3.29~48.53,P=0.003)、肾功能异常(OR5.71,95%CI1.25~25.02,P=0.024)、Goldman心脏风险(OR26.83,95%CI4.85~49.54,P=0.001)、术式选择(OR0.03,95%CI0.002~0.34,P=0.005);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65.56,95%CI4.88~87.64,P=0.002)、Goldman心脏风险(OR23.86,95%CI3.90~45.99,P=0.032)、术式选择(OR0.02,95%CI0.001—0.262,P:0.005)。结论年龄70岁以上、中度以上Goldman心脏风险、肾功能异常是围手术期死亡和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于这些高危患者需考虑采用解剖外术式以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肝癌患者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收集比较腹腔镜切除与开腹切除治疗肝癌的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5.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手术时间:10个研究(n=709)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数差值(MD)=0.01min,95%CI(-0.19,0.16),P=0.879];(2)术中出血量:9个研究(n=633)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3ml,95%CI(-0.14,0.21),P=0.715];(3)术中输血率:7个研究(n:552)的术中输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72,95%CI(1.29,5.74),P=0.009];(4)并发症:10个研究(n=709)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2,95%CI(0.31,0.88),P=0.015];(5)1、3、5年无瘤生存率:5个研究(n=304)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4,95%CI(0.87,1.02),P=0.130;RR=1.02,95%CI(0.86,1.21),P=0.841;RR:1.17,95%CI(0.84,1.64),P=0.355];(6)1、3、5年生存率:7个研究(n=440)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7,95%CI(0.92,1.03),P=0.366;RR=0.98,95%CI(0.88,1.09),P=0.697;RR=1.03,95%CI(0.85,1.25),P=0.766]。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癌具有术中输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3、5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无显薯薯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夜间手术与白天手术的疗效差异。方法2004年1月至2013年3月,195例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从白天急诊手术患者(127例)中选出与晚夜间手术患者(68例)倾向指数相同或相近的个体进行配对,共匹配58对患者,包括夜间手术组[n=58,男45例,女13例,(48.3±14.6)岁]和白天手术组[n=58,男43例,女15例,(47.7±14.6)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透析率、气管切开率、住ICU时间、住院死亡率。结果夜间手术组患者术后气管切开率[19.0%(11/58)VS.6.9%(4/58),P=-0.053]、住院死亡率[8.6%(5/58)VS.6.9%(4/58),P=0.729]与白天手术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夜间手术组与白天手术组比较,前者手术时间延长[(485.7-t-93.5)minVS.(428.5±123.3)min,P=0.048]、术后胸腔引流量偏多[(979.5±235.7)mlVS.(756.6±185.9)ml,P=-0.031]、机械通气时间延长[(67.9±13.8)hVS.(55.7±11.9)h,P=-0.025]、术后透析率增加[17.2%(10/58)VS.5.2%(3/58),P=0.039]、住ICU时间延长[(89.4±16.2)hVS.(74.8±12.5)h,P=-0.023]。术后随访107例患者,随访时间4~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13例术后透析患者中有12例已经不需要定期行透析治疗。结论夜间急诊主动脉夹层手术并不增加住院死亡率,但是增加术后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率。无论是夜间还是白天,对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应该以更充分地准备、更饱满地精力去积极认真对待,必要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