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自体肺动脉瓣置换病变主动脉瓣(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体肺动脉瓣置换病变主动脉瓣、同种肺动脉瓣原拉重建右室流出道(Ross手术)治疗4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成功3例。1例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术后存在轻度主动脉瓣返流。超声心动图均提示主动脉根部及同种瓣良好。1例术中误伤自体肺动脉瓣,改机械瓣置换。认为用自体肺动脉瓣置换病变主动脉瓣效果满意,术中预防自体肺动脉瓣损伤和主动脉瓣返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种肺动脉瓣原位重建右室流出道可为常规选择的管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同种主动脉瓣在心脏外科的应用,探讨其优越性。方法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应用同种带瓣主动脉手术治疗先天性及后天性瓣膜疾病18例。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并右室双出口1例,行Rastelli手术;主动脉瓣狭窄及(或)关闭不全17例,先天性8例,风湿性9例,1例行Ross手术,余皆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结果早期死亡1例:Rastelli手术患者术后因严重低心排死亡;其余均顺利康复。随诊2~10年,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年因同种瓣严重瓣损毁行二次手术置换机械瓣,术后18d死于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其余患者术后生存状态均良好。结论同种主动脉瓣用于心脏瓣膜的置换及心室流出道的重建,可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保留整个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手术 (MVR)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4年 6月我科完成的 4 3例保留整个二尖瓣和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2 9例 ,平均年龄 (49± 13)岁 ;风湿性心脏病 36例 ,瓣膜退行性病变 4例 ,二尖瓣前瓣腱索断裂 3例 ;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 11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伴狭窄 2 3例 ,二尖瓣狭窄为主伴关闭不全 9例 ;NYHA心功能Ⅱ级 7例 ,Ⅲ级 2 7例 ,Ⅳ级 9例 ;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平均 (5 5± 5. 5 )mm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平均 0 .4 6± 0 . 0 6 ;5例有脑栓塞史 ,4例有糖尿病史 ;手术均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 ;采用Miller法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改良的Miki法保留前瓣及瓣下结构 ;均置换机械瓣 ,其中 19例用国产C L短柱倾碟瓣 ,2 4例用CarboMedics双叶瓣 ;17例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其中 2例行窄小主动脉瓣环拓宽术 ;1例同时行主动脉瓣、三尖瓣置换术 ;35例合并三尖瓣返流者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 ;1例同时行COX迷宫术 ;5例同时行左心房血栓清除术 ;4例巨大左心房同时行左心房折叠术 ;心肌阻断时间平均 (10. 9± 36 )min ,体外循环时间平均 (16 7± 4 2 )min。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2例  相似文献   

4.
对2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二次瓣膜置换。其中单独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例,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置换术(DVR)3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共3例,三尖瓣置换术(TVR)7例。结果围术期发生并发症11例,死亡2例。认为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应早期进行。术前积极改善心功能,术中尽早建立体外循环、完善心肌保护,术后积极纠正低心排、预防并发症可减少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同种主动脉瓣已广泛应用于心脏瓣膜外科。同种主动脉瓣不需抗凝,适用于出血素质者,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损坏,瓣膜病合并其它内畸形需要同时矫正者。1 同种主动脉瓣的应用历史 1956年Murray首次在降主动脉用人的同种主动脉瓣置换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获得成功。He-imbecker用该方法治疗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手术效果满意。随防13年无瓣膜钙化及跨瓣压差,瓣膜功能良好,其中2例随访20年瓣膜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43例人工心脏瓣膜再次置换手术的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 手术均经胸骨正中切口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MVR)2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6例,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置换术(DVR)10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共23例,三尖瓣置换(TVR)6例.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1例,其余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出院时心功能改善至Ⅰ级36例、Ⅱ级7例.结论 把握好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胸壁两孔法在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19例单纯主动脉病变患者,术前经过彩色超声诊断需做主动脉瓣置换.采用股动、静脉建立体外循环,右胸骨旁线2、3或3、4肋间3~5 cm孔式切口,腋前线或腋中线5肋间1 cm做腔镜辅助孔并做术中术后引流孔.特制钳阻断升主动脉,直视分支灌注停跳液,间断缝合置换主动脉瓣.结果 全组19例围术期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4例行Nick's法扩大瓣环.主动脉阻断时间35~87 min,平均52 min.ICU时间6~62 h,平均19 h.引流量50~320 ml,平均241 ml.住院时间4~15 d,平均7.5 d.术后5 d超声检查表明无明显瓣周漏,心功能明显改善,无刀口感染及裂开.结论 改良腔镜辅助胸壁两孔法主动脉瓣置换术能较好地完成微创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外观比传统切口更易于让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行小口径(≤21 mm)生物瓣置换和机械瓣置换的小主动脉瓣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生物瓣置换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机械瓣置换的差异,探讨在小主动脉瓣环的患者中应用小口径生物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治疗的147例小主动脉瓣环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其中机械瓣膜组74例,生物瓣膜组7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指征,均行小口径的瓣膜置换。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既往病史、术前及术后超声心动图结果、手术相关数据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1 mm生物瓣与20 mm机械瓣比较,术后左心房内径[(36.4±7.0)mm比(37.2±10.2)mm,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5.7±5.0)mm比(44.4±7.0)mm,P>0.05]未见统计学差异,生物瓣术后射血分数优于机械瓣[(61.1±7.0)%比(57.4±10.4)%,P=0.034],生物瓣术后主动脉跨瓣压峰值差劣于机械瓣[(25.8±7.5)mmH...  相似文献   

9.
同种主动脉瓣行右室流出道跨环补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例法乐氏四联症的根治木中,用同种异休主动脉瓣完成右室流出道至主肺动脉的跨环补片。术后病人紫绀和心脏杂音消失。有2例手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表明同种主动脉瓣近期活动良好,无返流。文章还对新鲜同种主动脉瓣的制备和保存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用于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于术前、术中及术后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术前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获得的主动脉瓣环内径和钙化检出率,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瓣膜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统计分析体外循环前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补充诊断并更改手术方式的病例数、术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及处理结果、手术结果,同时随访6~40个月,统计分析随访结果。结果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及钙化检查率均低于手术病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二维多平面及三维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二维多平面及三维检查结果与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指导瓣膜置换及手术方式选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12年间的80岁以上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主动脉瓣置换术效果。材料与方法1976年至1988年,71例≥80岁的主动脉瓣狭窄伴或不伴主动脉瓣闭锁不全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其中,35例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列为第一组,36例除行主动脉瓣置换外,尚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列为第二组。71例中,男性32例,女性39例。年龄82.2±2.27岁(80~91岁)。 63例术前诊断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主,8例尚伴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症状严重者术前均行心导管检查。无论是否伴有主动脉闭锁不全,经主动脉瓣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95例再次人工机械瓣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10年4月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3235例,其中95例行再次人工机械瓣置换术。本组95例第一次手术均是行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其中机械瓣功能障碍65例,瓣周漏19例,机械瓣心内膜炎11例,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其中急诊手术35例,限期手术20例,择期手术40例。其中二尖瓣置换74例,主动脉瓣置换12例,双瓣置换9例,同期行三尖瓣置换13例,三尖瓣成形45例。结果:围术期死亡7例,病死率7.37%,其中有3例是术中无法脱离体外循环机,2例因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死于术后心室颤动(室颤),1例死于术后脑出血、脑疝,其余88例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4年,晚期死亡4例,存活患者心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及术后处理,是再次机械瓣置换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主动脉瘤33(男28,女5)例,年龄34~66岁。其中马方综合征20例,夹层动脉瘤3例,动脉硬化性主动脉瘤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发升主动脉扩张5例,其他1例。有高血压病史21例,肾功能不全6例,糖尿病5例。术前经MR I明确诊断,心脏超声检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0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0.5者11例,心功能II级8例,III级20例,IV级5例。马方综合征20例行Bentall手术即用带瓣管道进行升主动脉置换和主动脉瓣置换,先完成主动脉瓣置换,再将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直接吻合于带瓣管道上。1例行冠状动脉两支血管搭桥于人造血管上并切除室壁瘤。1例动脉硬…  相似文献   

14.
细小主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手术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是瓣膜外科常见的手术,对于细小主动脉瓣环的主动脉瓣置换办法亦有多种,我们1 999年5月~2 0 0 3年5月对6例细小主动脉瓣环的患者行主动脉根部拓宽,主动脉瓣置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6例中男1例,女5例,年龄2 6~5 7(平均42 )岁,均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并发主动脉瓣狭窄5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1例;心功能(NYHA)Ⅲ级2例,Ⅱ级4例;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环1 5~1 8(平均1 6.5 )mm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4例,左心室肥厚2例。本组手术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5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行主动脉…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Venus-A支架瓣膜行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调阅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5例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 女性3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4.65±5.52)岁。患者术前均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且术前心脏超声诊断均为单纯主动脉瓣重度返流。结果 患者行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所有病例成功植入Venus-A支架瓣膜。全组病例无死亡。出院前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行瓣中瓣治疗3例,少量瓣周返流2例。其余病人均无明显瓣周返流,并且顺利出院。结论 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是可行的,术后早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自1970年1月~1993年2月间,177例应用无支架的同种瓣膜移植物作主动脉瓣再手术的经验。男性131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45(2~77)岁。首次手术为主动脉瓣置换术134例,其中应用同种瓣101例,机械瓣24例,生物瓣9例。首次手术为主动脉瓣修补43例(瓣膜切开22例,瓣膜修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在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72例行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51岁,病程2-18年,平均11.3年.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单纯二尖瓣置换15例,二尖瓣瓣置换同时行三尖瓣Deve,成形术45例,二尖瓣置换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12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质量指数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患者术后左心室重构及逆转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70例作为疾病组,根据病变类型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组40例、主动脉瓣狭窄组30例,再将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术后1周、1个月时进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各组的检查结果。结果疾病组的LVPWT、IVST、2D-LVMI、LVEDV、LVESV、3D-LVMI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在治疗周期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组、主动脉瓣狭窄组患者的2D-LVMI、3D-LVMI呈下降趋势(P0.05),且两组术后1周的2D-LVMI高于3D-LVMI,P0.05。结论三维超声心动图通过检测左室质量指数能对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前术后的左心室重构逆转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瓣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几十年来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已经成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主动脉瓣置换术正朝着小切口、微创的方向发展,一些术前存在高危因素不宜行传统换瓣手术的老年人接受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为临床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合并冠心病是降低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已确定的危险因素。该研究比较了冠状动脉搭桥同期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术,选择机械瓣和生物瓣哪种更为合适。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年1月~1997年7月主动脉内气囊泵反搏750例与冠脉搭桥同期施行的主动脉瓣置换术(AVR+CABG)病例。其中469例置换生物瓣(BAVR组),281例置换机械瓣(MAVR组)。BAVR组与MAVR组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