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暴露,比如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暴露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2.
医院护士职业防护难点分析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如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等),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足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美国劳动职业安全局(OSHA)1991年制定了专门法规要求对暴露于经血传播性微生物的医务人员进行职业保护,各种防护措施被大量推荐。2000年11月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有关针头安全操作及危害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纠正不良的护理工作习惯和行为减少针刺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金钰 《现代护理》2005,11(24):2092-2093
医务人员在医院中面临多种职业危险,如接触各种病原体;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时接触血液、体液;被各种锐器(包括注射针头)刺伤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地区,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9.75%,丙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感染率约为3%[1]。特别是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日趋严峻,专家估计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超过60万[2]。这些都使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锐器刺伤(统称为针刺伤)…  相似文献   

4.
浅谈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庞素芝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182-2183
护士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之中.近年来,经血液传播和污染医疗器械感染、针刺伤、术中刀割伤感染传播的疾病,越来越引起医学界和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现将护理人员常见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中对护理事业规定的七项主要任务中明确指出要维护护士合法权益,防控和减少护理职业健康危险因素。护士扎根临床,面临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是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频率最高的人群,由于工作需要护士面临各种物理化学与生物性危害。近些年的研究趋势反应出各医院对医护人职业暴露[1]的重视,尤其是护士的职业暴露问题最为突出,严重威胁着护士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护士职业暴露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孙建等[2]的研究表明全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正呈逐年上升趋势,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职业暴露预防措施与职业暴露后应急救助方案[2-5]。  相似文献   

6.
医务人员在医院中面临多种职业危险,如接触各种病原体;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时接触血液、体液;被各种锐器(包括注射针头)刺伤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染科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传染科护士要护理各类传染病患者,经常接触、处理各种标本和污染物品,在操作中若不注意个人的防护,容易造成职业危害。因此,加强对传染科护士职业危害及自身防护的研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 职业危害的来源及相关因素1.1 生物性危害因素。在传染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除要做常规护理,观察病情外,还要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体液、血液等。可以说是处于各种病原菌包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及教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面临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心理社会性伤害,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噪声辐射、职业性骨骼肌肉疾患、化学药物损害和心理疾患的高危职业群体。这些职业性危害因素不仅严重损害护士的身心健康,使其不能履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的职责,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增加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经血液传播疾病对护士的危害和管理对策,经血液传播疾病对护士的危害主要是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医疗管理部门的干预,加强护士职业安全的专业化培训教育和建立护士健康档案。  相似文献   

10.
高翔  王娟  陈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3):2479-2480
目的 维护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控制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方法 通过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发现存在的问题.结果 2005年1月-2007年10月,有140例次手术室护士发生了职业暴露,最易受伤的操作环节是手术过程中、注射治疗时、处理用物时等.结论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暴露可以通过必要的预防措施,有效的预防经血液等途径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1.
李芸  张宇辉 《当代护士》2013,(10):118-120
对肛肠外科护士血液传播疾病防护知识和行为及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肛肠外科护士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知识、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缺乏.认为医院管理者应从制度、知识培训,完善防护设施等方面提高护士的职业护护能力、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永红  白朝晖  白萍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1):1285-1286
据卫生部新闻办公室通报 ,截至 5月19日 ,我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 5 2 3 6例 ,其中医务人员 960例 ,占发病人数的 18 3 %。使人们深深感受到医务人员的职业危险性。然而 ,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因职业暴露受到的危害 ,则鲜为人知。1 生物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主要是指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医护人员因针刺伤、锐器损伤、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病人具有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而可能受到感染 ,目前已确定的通过血液传播引起感染的血源性疾病中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最具威胁的[1] 。…  相似文献   

1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导致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1】。医护人员是医院工作人员中发生职业暴露重要人群,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已受到当今社会普遍的关注【2】。随着各种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医务人员的健康也受到潜在的威胁【3】。在医院职业危害统计分析中,已知最具职业危害的相关科室中,产房排在第二位【4】。产房是产妇分娩的重要场所,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许多传染性疾病如梅毒、乙肝、尖锐湿疣等日趋增多,产房助产人员是接触血液、体液等机会最多的人群。随着经血液传播途径疾病的大量增加,助产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必须加强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防护的意识及发生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及落实防护条件和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职业安全近年来已成为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护理人员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大量的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由此而引起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损害已经受到社会和医院等各方面的重视[2].最新调查显示:护理始终成为容易发生职业相关人体工效学损伤十大行业之一;职业损伤更加剧了护理人力短缺的状况.急诊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紧张繁忙,心理压力大,接触的化学、锐器、血液、体液等有毒有害物质特别多,对护士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由于手术室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工作环境,护士长时间暴露于多种危害因素中,如手术间噪声,各种放射线危害,与化学药物、化学消毒剂近距离接触,频繁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存在感染或者患上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即职业暴露[1-2].因此,对护士职业安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提高护理人员自身职业防护意识,最太限度地保障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对本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同时提出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护士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护士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制定防护对策。方法对某医院161名护士针刺伤发生情况及职业防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3.1%的护士在近1年内发生过针刺伤;55.1%的护士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时不采取防护措施。结论护士面临职业暴露危险,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17.
赵云  钞俊 《齐鲁护理杂志》2012,(33):116-117
随着医学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室的各种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对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现将管理体会报告如下。1职业性危害1.1生物性因素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决定手术室护士每天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尿液、分泌物等。在手术配合过程中,由于患者大血管出血、处理脐带、倾倒引流液等原因,血液和体液会溅到身上,受感染的机会很多,手术室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有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从而成为传  相似文献   

18.
200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资料显示,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护士24人,由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48人,占84.2%,职业性暴露通过表皮损伤引起血液传播HIV的危险性为0.2%~0.5%.也有研究表明临床一线护士HBV和HCV的感染率达到18.2%[1]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各种注射、输液、血液标本的采集等是护士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技能基础操作,护士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是因职业暴露而致职业感染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行为的发生情况,探讨血液透析护士职业暴露的特点及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血液透析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调查问卷表及防护行为调查问卷表调查分析扬州市5所医院82名血液透析护士的相关资料。结果血液透析护士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以事故性危害方面职业暴露得分最高;教育程度、工作岗位、职业暴露经历、培训经历、工作年限是影响护士防护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事故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心理社会因素方面是血液透析护士最常面临的职业暴露。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如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的培训及监督、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为护士提供充足的防护物品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职业安全态度与职业暴露的关系,为降低低年资护士职业暴露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职业安全态度量表及风险评估问卷对40名已进行规范化培训(护龄3年)及没进行过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低年资护士(护龄3年)职业安全态度及职业暴露风险进行评价,并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低年资护士职业安全态度与职业暴露的关系。[结果]规范化培训护士对管理者支持的态度、对安全本身的态度、对安全政策的态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未实施规范化培训的护士(P0.05)。规范化培训护士工作环境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事故性危害及总体危害风险指数均低于未实施规范化培训护士(P0.05)。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低年资护士对管理者支持、对风险本身的态度、对安全政策态度评分与工作环境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事故性危害及总体危害风险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做好职业风险暴露防范知识,降低低年资护士职业暴露风险,提高护士职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