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六合县位于南京市西北部,有26个乡镇,433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余人,属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从1985年起,我们采用药物灭蚊和传染源查治并重的措施后,恶性疟已连续8年未发现.间日疟病例比较分散,其空间分布如何,我们应用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方法对1993年的133个病例进行了配合检验.  相似文献   

2.
阜阳市共有2个县12个乡(镇)有恶性疟流行,流行区范围人口179081人。这些地区有嗜人按蚊分布,间日疟病例也明显高于其它地区,1983~1984年在局部地区恶性疟呈暴发流行。为了进一步降低疟疾发病,消灭恶性疟。从1983年以来积极采取以消灭传染源和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间日疟和基本消灭恶性,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及所辖江浦等5县,历史上都有恶性疟流行。80年代仅江浦、六合两县连年有恶性疟病例发生;该两县也是省内间日疟高发病地区。根据卫生部及省疟防工作“七五”规划要求,南京市以1990年消灭恶性疟为目标,采用查治传染源结合室内药物灭蚊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使两县自1986年以来,连续4年未发生恶性疟。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辖40个县(市、区),人口约3060万,是间日疟流行区,偶有输入性恶性疟。传疟媒介有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中华按蚊区20世纪70年代即控制了疟疾流行;而嗜人按蚊区疫情波动不定,80年代末采取了灭蚊为主,结合消灭传染源的综合措施,自1993年后疟疾年发病宰下降到1/万以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总结不同媒介疟区防治工作,现将重庆市1997—2000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为非稳定性低疟区,间日疟遍布全省,恶性疟仅流行于北纬33°以南的局部地区,建国以来出现过三次大面积间日疟暴发流行。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为传疟媒介。40年来,因时因地制宜,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经积极防治,使疟疾发病率不断下降,至1990年全省平均发病率降至0.21‰,全省1988~1990年未发现恶性疟病例。  相似文献   

6.
万宁市南桥和五指山市毛阳历史上均属超高疟区 ,经过多年积极防治 ,发病逐年下降 ,但随着流动人口来往频繁 ,输入疟疾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解不同疟区疟疾流行现状、评价抗疟措施实施效果。于 1998~ 2 0 0 1年应用 IFAT和 PCR技术对南桥、毛阳不同疟疾流行区进行了纵向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点概况 南桥乡是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 ,抗疟措施落实欠佳 ,年发病率较高 ;毛阳镇是单纯间日疟流行区 ,抗疟措施落实较好 ,采取控制传播媒介和管理传染源综合措施 ,年发病率较低 ,并有效控制了恶性疟传播。1. 2 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盱眙县位于北伟32°43’—33°12’,东经118°14’-118°54’。全县辖24个乡(镇),总人口70余万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疟疾暴发流行。传疟媒介有中华按以和嗜人按蚊,为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80年代中期,在试点的基础上,全县范围内采用了药物灭蚊和传染源查治并重的策略,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1传疟媒介调查1.1嗜人按蚊分布药物灭蚊前的1981-1985年,调查24个乡(镇)的220个行政村,发现184个有嗜人按蚊分布,共捕捉按以22514只,其中,中华按以18562只,嗜人按故3952只,嗜人按蚊构成比为17.55%。1.2嗜人按以与恶性疟传…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恶性疟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了解江苏省恶性疟的流行特点和媒介传疟作用,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以尽快控制和消灭恶性疟,我们通过多年大量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证实嗜人按蚊是江苏省传播恶性疟的主要媒介,根据调查和研究结果,在全省恶性疟流行区采取了大范围持续的室内滞留喷洒灭蚊,和药物浸泡蚊帐巩固灭蚊,同时抓好传染源和易感人群的综合防治措施,结果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恶性疟的流行,并大幅度降低了间日疟发病率,经多年疟疾监测证实,已连  相似文献   

9.
两种按蚊共存地区控制间日疟效果的纵向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两种按蚊共存地区间日疟发病率的措施,选择六合县马鞍乡为纵向观察试点,采取灭蚊与传染源查治措施的不同组合,观察1991~1996年的年发病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小学生疟原虫阳性率、间接荧光抗体(IFA)阳性率、按蚊种群比例和密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采取灭蚊措施时,年发病率出现明显下降;当无灭蚊措施时,则发病率回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IFA阳性率和年发病率的变化基本吻合。结果表明:两种按蚊共存地区,采取灭蚊措施能有效地控制间日疟发病率,除年发病率外,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率和IFA阳性率也可用于评价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江苏省恶性疟的流行特点和媒介传疟作用,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以尽快控制和消灭恶性疟,我们通过多年大量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证实嗜人按蚊是江苏省传播恶性疟的主要媒介。根据调查和研究结果,在全省恶性疟流行区采取了大范围持续的室内滞留喷洒灭蚊,和药物浸泡蚊帐巩固灭蚊,同时抓好传染源和易感人群的综合防治措施,结果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恶性疟的流行,并大幅度降低了间日疟发病率。经多年疟疾监测证实,已连续8年未发生当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达到基本消灭恶性疟的标准,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六合县是以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为媒介的疟区,直至60年代仍未控制恶性疟与间日疟流行,此后,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1995年达到了基本消灭恶性疟的标准,间日疟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属不稳定的中低度疟疾流行区。由于在疟疾防治过程中发热病人血检是及时发现传染源的主要手段,因此随着疫情持续下降,血检对象与血检率也要作相应的调整,我们于1996-1998年在疟疾流行季节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探讨。1 方法在全县抽取10个乡镇,其中,中、高疟区4个乡,低疟区6个乡,按往年的疟疾发病率与人口数大致相同分成两组,即第1组(下同)中、高疟区的东王乡、竹镇镇,…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两种按蚊共存地区间日疟发病率的措施,选择六合县马鞍乡为纵向观察试点,采取灭蚊与传染源查治措施的不同组合,观察1991 ̄1996年的发病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小学生疟原虫阳性率,间接荧光抗体(IFA)阳性率,按蚊种群比例和密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采取灭蚊措施时,年发病率出现明显下降,当无灭蚊措施时,则发病率回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IFA阳性率和年发病率的变化基本吻合,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控制嗜人按蚊分布区间日疟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3个乡9个村为观察点,实施查治传染源和预防服药及药物浸泡蚊帐等综合防制措施。采用病原检查、血清抗体检测和蚊媒监测等方法观察控制效果。结果 疟疾年发病率从最高年1994年的18.98/万降至2002年的0;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阳性率从最高年1994年的1.30%降至2002年的0;小学生带虫率1996~1998年连续3年为0;IFA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嗜人按蚊占按蚊构成比从最高年份的78.57%降至2002年的0。结论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间日疟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食蟹猴疟原虫 (P c.)和恶性疟原虫 (P f.)两种抗原在不同疟区人群疟疾抗体检测的实用性。 [方法 ]1997年 5~ 10月在海南省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及河南省单纯间日疟区用P c 和P f 两种抗原测试人群疟疾抗体。 [结果 ]在海南省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P c 和P f 两种抗原检测人群疟疾间接荧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37 4%和 31 3% ,其阳性符合率为 83 9% ;河南省单纯间日疟流行区的P f和P c两种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2 3 0 %和 9 7% ,阳性GMRT分别为 42 9%和 2 9 3%。 [结论 ]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P f和P c两种抗原均可用于人群疟疾抗体的检测 ,而单纯间日疟地区则以P c 抗原为优。  相似文献   

15.
太平县(现为黄山市)和旌德县位于皖南山区,两县毗邻,都属中度疟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为传疟媒介,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均存在。经采取以传染源防治为主的措施,近年来疟疾发病率已降到较低水平。为深入了解疟疾流行现状及媒介按蚊变动情况,我们于1986年9月对两县进行了调查。一、方法选择原太平县铉瑞乡和旌德县兴隆乡的疟疾调查  相似文献   

16.
霍山县位于北纬31.4°,皖西大别山东北麓。地处鄂豫苏皖四省有嗜人按蚊分布、原间日疟高发、恶性疟散发的“32°线”上,是一不稳定性间日疟高疟区和恶性疟流行区。通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基本消灭。  相似文献   

17.
广西疟疾防治及消灭恶性疟的措施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广西疟疾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控制疟疾流行和消灭恶性疟。方法 以自然村庄划分疟区,分类防治;攻击期,采取以上年疟史率高低分类防治的“三根治、一预防和两喷洒”的综合性措施;灭疟后期,则采取以血检发热病人为主的“查源拔灶”措施,年血检率10%以上。结果 全区疟疾发病率从296.7‰降至0.07‰,1997~2001年,发热病人和疫点居民血检6241011人,只查出间日疟485例,没有发现恶性疟。结论 所采取的防治措施行之有效,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和消灭恶性疟。  相似文献   

18.
黔桂边境6地(州)24县1976年成立灭疟联防区,广西片包括隆林、西林、田林、乐业、天峨、东兰、南丹、环江、罗城、融安、融水和三江等12县,人口317万,是以微小按蚊或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的高疟区〔1,2〕,也是广西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19.
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部,辖15个乡(镇),人口14.4万,居民大多居住在海拔200~600m之间。清流县为疟疾流行区,20世纪50、60年代间日疟、恶性疟混合流行(以间日疟为主),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70年代后仅有间日疟流行,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建国后曾发生3次暴发流行,经长期积级防治,于1988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防止疟疾发病率回升,巩固灭疟成果,从1989年起开展了疟疾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8个县、2817873人(其中儿童720843人)居住区设8个防治试点,健全基层初级卫生保健组织,进行卫生教育,对多种寄生虫病进行了5年试点防治研究。结果:在钩虫病重流行区,用丙硫咪唑等普治2~3年,可转变为轻流行区;对感染率在20%左右的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加强卫生教育,连续查治3年,感染率可降至1%左右;在发病率为15.2‰的疟区,采用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措施,可使发病率降至2.1‰;对已基本消灭疟疾地区,加强监测、追踪并处理病人及疟点,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和联防措施,可巩固成效,当人群血检马来丝虫微丝蚴率降至0.81~1.36%时,可终止大规模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