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以及具有心脏再同步功能和除颤功能的埋藏式三腔起搏除颤器(CRT-D)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安置CRT或CRT-D患者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围术期的护理,12例患者心衰症状改善,缩短了病程,改善了预后,防止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带来的猝死,挽救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CRT-D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非药物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治疗终末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那君 《现代保健》2014,(5):23-25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并舒张压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4月本院就诊的126例EH合并D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12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VEGF和hs-CRP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心脏结构、左室功能参数变化及心功能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径(LVESD)显著减小,二尖瓣返流现象显著减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高峰充盈数(LVPFR)显著增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以及VEGF和hs-CRP、N末端钠肽原(NT-proBNP)均显著降低,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EH并DHF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s)是200年前洋地黄叶应用以来治疗心血管病的最伟大的突破,本类药物有很强的负性肌力作用,传统观点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视为禁忌。自20世纪80年代Maagstein等最早报告B受体阻滞剂对扩张性心力衰竭治疗有满意效果。大量研究表明,口受体阻滞剂有改善心脏功能,阻止和逆转心室重构,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颤动作用,减少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此类药能减缓心衰的进展,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症状,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1984年Dougheay等首次报道一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以来,单纯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导致的心力衰竭即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DHF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而导致的肺循环或体循环瘀血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简称心衰。按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隐蔽性比较大,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由于中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做好中老年人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长期随访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植入CRTD系统治疗心力衰竭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55~80(67.0±11.6)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11例,缺血性心肌病4例。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11例、Ⅳ级4例。11例既往有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病史。随访(17.4±13.6)个月。结果对心衰有良好反应者12例,对治疗无明显反应者2例。6例发生室速/室颤事件(28/11)次,ATP/除颤治疗为31/7次。误识别和误治疗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CRTD叮改善心衰症状,改善心脏重构,终止恶性心律失常事件,防止猝死。但对CRT治疗无反应者仍有相当比例,ICD亦有误治疗的情况发生。严格和规范的药物治疗,定期的随访和程控,有助于进一步改善CRTD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前心脏再同步疗法(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已成为伴有心室传导障碍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许多患者在延长存活时间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生存质量,然而仍有部分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经适当而完善的强心剂(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呋塞米)和血管扩张剂(硝普钠)、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疗效仍不满意,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临床状态未能得到改善甚至恶化,其5年病死率高达50%[1],此情形被定义为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目前人们对CRT治疗RHF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将CRT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慢性心衰患者接受CRT治疗,随访术后1、3、6个月的心功能级别、6min步行距离、BNP及超声各参数的变化,并与术前各指标相比。结果:植入CRT后心功能级数、6min步行距离及BNP在术后一个月即可显现出来(P〈0.01)。LVEF、LVEDD、QRS时相在术后3个月时出现改善(P〈0.05),在6个月时这种改善更加明显(P〈0.01)。结论:在心功能Ⅲ-Ⅳ级的慢性心衰患者中使用CRT可逆转左心室重构,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ACEI等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心率、血压、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后其疗效、心率、血压、超声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控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率,改善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指心脏结构、功能异常引起心室充盈、射血能力受损的临床综合征,为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现阶段,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选择的药物越来越多,疗效也不尽相同。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经典抗心力衰竭方案也存在一些不足,而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为经典治疗方案的更新和补充。本文综述了神经内分泌调节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强心药、利尿剂及新型药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覃一玲 《现代保健》2011,(30):24-25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常规抗CHF治疗,可保护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提高心肌收缩功能,改善心室重构,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古献芳 《中国卫生产业》2013,(20):152-152,154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5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于术前3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RS波检查。结果 85例均植入三腔CRT,75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改善率为88.2%。本组85例患者手术前后LVEF增加,LVEDD及QRS波时限减少,(P<0.01)。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王芳 《智慧健康》2023,(2):177-180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方法 将2020年11月-2021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2例使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室舒缩功能指标、心室重构指标、NT-pro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E/A、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IVRT、DT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Dd、LVPWD、IVSD、LVMI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更低(P<0.05)。结论 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室舒缩功能,抑制心室重构进展,保护心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选择心功能Ⅱ、Ⅲ、Ⅳ级)伴中重度二尖瓣返流(MR)患者与无二尖瓣返流心衰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128例,入院后均经心脏彩超检查。按NYHA分级,Ⅱ级39例,其中伴二尖瓣返流患者19例,无二尖瓣返流患者20例;Ⅲ级55例,其中伴二尖瓣返流患者27例,无二尖瓣返流患者28例;Ⅳ级34例,其中伴二尖瓣返流患者16例,无二尖瓣返流患者18例。采用美国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BNP数值、LVEDD及LVEF在NYHA分级Ⅱ、Ⅲ、Ⅳ各组间(包括有、无二尖瓣返流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BNP数值在NYHA分级Ⅱ级伴有二尖瓣返流及无二尖瓣返流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钠肽的升高、左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末期内径与NYHA分级相关,脑钠肽在NYHA分级Ⅱ级有二尖瓣返流患者中高于无二尖瓣返流患者。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发病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预防猝死的发生,"金三角"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等药物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等器械联合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但就现有研究表明ICD的应用并没有改善心脏功能或症状,而植入CRT治疗的患者选择比较严格,部分患者无法植入满意位置或植入后存在CRT无应答,并且CRT不能改善有正常或轻度延长QRS间期的、有中度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针对此局限性,近年来出现许多新的器械治疗方式为器械治疗心衰带来新的曙光,如心肌收缩调制术、左心室隔离装置、肾脏去神经术及脊髓神经刺激疗法等。本文旨在归纳心力衰竭现有器械植入状况,及对其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病变情况。方法:选择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结果:本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病变55例发生率为88.7%,表现为左室扩大39例(62.9%),左房扩大37例(59.7%),左室后壁增厚43例(69.4%),室间隔增厚39例(62.9%),左室舒张功能减低47例(75.8%),心包积液28例(45.2%),二尖瓣返流34例(54.8%),主动脉瓣返流29例(46.8%),肺动脉高压12例(19.4%)。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心脏病变发生率极高,且表现多样,及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对临床早期诊断、防治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长P-R间期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方法筛选28例长P-R间期患者做观察组,筛选28例健康人做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左室射血分数(EF)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较对照组降低(P〈0.01),肺静脉血流频谱显示心室收缩期S波的最大速度(S)、心室舒张期D波的最大速度(D)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反向心房收缩A波的最大速度(Pva)较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长P-R间期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在国内首次应用左室多位点(MPP)起搏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疗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有效改善合并不同步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大降低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是国内外治疗指南推荐的重要治疗手段。经过近15年的创新和发展,安徽省立医院在CRT领域已取得国内领先的学术地位,创新地开展了多项新技术,为心衰患者治疗在国内的普及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SCHF)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CHF165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特拉唑嗪组55例和依拉普利组55例,于治疗前后进行UCG检查,测定心率(P)、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SV)、左室射血分数和(L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了解二者对心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特拉唑嗪组、卡托普利组与对照组比较,除了心率、平均动脉压无显著性差异外,SV、LVEF、CO、CI均明显升高(P<0.05),LVPWT、IVST、LVDd、LVMI均明显降低(P<0.05),而特拉唑嗪组和卡托普利组的各参数,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α受体拮抗剂能抑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室重塑过程,改善左室功能,其效果与卡托普利相近。  相似文献   

20.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璐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87-1788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疗程为24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后2组在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心率、血压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LVEF、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血压、心率明显降低,病死率下降。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增加LVEF、改善心脏功能,增加6min步行距离,改善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生存率,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