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对角膜厚度改变重要意义认识的不断深化,应用各种方法测定角膜厚度的检查仪器的逐渐普及,及屈光性角膜成形术在临床上的开展,要求角膜厚度测量更加精确。有关正常人角膜厚度国内外已有多次报道,但反映我国人屈光不正眼角膜厚度资料尚不多。我们自1991年以来,对屈光不正眼的角膜厚度进行了测定,现简要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检查对象:主要为来本院施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屈光不正者。均无影响角膜厚度的眼病及全身病者。其中男192例384限,女109例218眼,计602眼;年龄17~47岁,平均24.l岁;矫正视力1.0以上(少数矫正视力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18岁儿童中央角膜厚度(CCT)与年龄、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轴长、角膜曲率半径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9月门诊就诊的100例(200只眼)6~18岁儿童.应用 TPMEY SP-3000超声测量仪测量 CCT.采用非接触压平式眼压计(CANON TX-F,NCT)测量眼压,TPMEY SP-3000超声测量仪测量眼球轴长,散瞳行屈光检查及角膜曲率的检查.角膜厚度行频数分布检验,角膜厚度与年龄、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轴长、角膜曲率半径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6~18岁儿童平均角膜厚度为(546.575+33.470)μm.角膜厚度与眼压相关( R =0.472, P <0.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显示:每21.74μm 的角膜厚度影响1 mm Hg 眼压.角膜厚度与眼屈光状态,眼轴长、角膜曲率,年龄无相关性( P >0.05).结论 6~18岁儿童平均角膜厚度为(546.575+33.470)μm.儿童平均角膜厚度与眼压呈正相关关系,在考虑儿童眼压时也要考虑角膜厚度对眼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角膜近视屈光术后导致角膜中央厚度及角膜曲率的改变 ,影响眼压测量的准确性。本文参阅了有关文献 ,对术后早期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的改变及切削等值球镜度数对眼压测量的影响及校正 ,术后远期角膜曲率、角膜厚度改变、角膜顺应性及切削等值球镜度数对眼压测量的影响及校正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李莹  张潇  罗岩  陈秉钧  丁欣  艾凤荣 《眼科》2009,18(3):175-179
目的分析疑难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原因、分类、方案设计及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非常规疑难性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患者47眼。方法分析患者进行屈光手术的原因、方案设计及治疗效果。除视力(裸眼、矫正、小孔视力)、屈光度(散瞳和显然验光)、主视眼、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像差检查等常规术前检查外,还要依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特殊检查,包括角膜多点厚度、角膜曲率时间变化、眩光仪、对比敏感度、眼肌功能、VEP等检查。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手术设计以及可能的预后评估。主要指标治疗前角膜厚度、视力、角膜地形图变化、屈光度、手术次数。结果疑难角膜屈光手术的界定:除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8,还伴有角膜形态、结构异常或屈光参差、弱视等异常,或曾行屈光角膜手术但效果不佳,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5,需再次进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疑难角膜屈光手术分类:(1)根据角膜屈光手术史分为手术原性屈光状态异常性、手术原性角膜结构异常性;(2)根据角膜情况分为角膜结构异常性、角膜曲率异常性;(3)根据双眼屈光状态差异分为高度近视伴弱视性、屈光参差性疑难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方法:个性化设计手术,地形图引导手术,角膜屈光手术方式包括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PRK)、上皮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Epi—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磨镶术(LASE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性角膜屈光手术(PTK)以及联合手术等。治疗效果:所有患者达到预期最佳矫正视力,其中超过预期矫正视力2行以上者为51.1%(24眼),超过3行以上者为23.4%(11眼)。预期性:实际矫正度在预期矫正度±0.5D之间者45眼。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随访2  相似文献   

5.
作者选择了41例不同程度近视散光,而且多因职业或其它原因所限不适于配戴眼镜和接触镜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手术共作了52眼。手术前后皆作了如下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主觉和他觉屈光检查;《Opton》角膜厚度测量仪检查角膜厚度;《Wes-Ley-Jessen》角膜摄影仪作角膜照像;测量角膜直径;计算角膜曲率。将所得数据作统计学分析。借助统计学的回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Pentacam测量角膜中央3 mm前表面曲率(Ra )、后表面曲率(Rp)及中央角膜厚度(CCT), 根据测量结果,探讨角膜屈光力及角膜屈光指数的计算方法。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2─10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角膜屈光手术或白内障手术术前检查的患者419例(419眼)。术前采用Pentacam对眼前节进行检查,采集角膜中央3 mm Ra、RP及CCT 的相关数据,计算Ra与Rp比值(AP ratio)、角膜前表面屈光力(Ka )以及后表面屈光力(Kp),按照厚 透镜高斯光学公式计算角膜总屈光力(KGOF)及角膜屈光指数(Ncal)。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各种K 值之间的差异。结果:Pentacam测量所得Ra、Rp、Rsimk、CCT、SimK分别为(7.73±0.27)mm、(6.34± 0.24)mm、(7.73±0.27)mm、(537±33)μm、(43.65±1.52)D。AP ratio为1.220±0.026,角膜屈光指数 Ncal为1.328±0.001。结论:利用Pentacam测量角膜参数计算所得角膜屈光指数可以提高角膜总屈光力及角膜后表面屈光力预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角膜相对较薄的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的远期效果,进一步探讨LASIK术中保留角膜基质床厚度与术后疗效的关系,以及可能影响术后屈光回退的因素.方法:选2001-01/2002-10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相对薄角膜患者21例39眼,查术后3a的视力、眼压、屈光状态、角膜曲率及中央角膜厚度,并与术前及术后早期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a无1例出现继发圆锥角膜改变,术后视力0.8以上25眼,占64%,术后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间呈低度正相关.术后3a与早期视力无显著性差异,但屈光与角膜曲率有明显增加.术后3a屈光回退量≥1.00D30眼,占77%,屈光回退量与术前屈光度呈负相关,与患者年龄、术后角膜曲率的改变和实际角膜厚度与预留角膜厚度的差值呈正相关.结论:高度近视薄角膜患者LASIK术后的远期稳定性较低,可预测性较差,术后屈光回退可能与术前屈光、年龄、角膜厚度和曲率的改变有关.本组患者今后是否会继发圆锥角膜的改变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中小学生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眼压、眼轴的特征,探讨其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的关系.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的2011年克拉玛依市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近视眼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随机抽取维吾尔族中小学生6~18岁完整资料326例(652只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2只跟中远视眼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正视眼,近视眼所占比例最小.不同屈光状态间除角膜厚度外其余屈光要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除角膜曲率外其余屈光要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近视组、远视组及正视组三组屈光要素右眼与左眼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眼组中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眼轴在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眼组与近视眼组角膜曲率、眼轴在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吾尔族中小学生中远视眼所占比例最大,近视眼所占比例最小.其屈光要素独具特点,对研究维吾尔族屈光状态及眼部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ASIK术前屈光不正患者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屈光度和角膜曲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屈光不正患者220例440眼,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患者的眼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电脑验光仪测量等效球镜度数和曲率,两两比较各测量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组屈光不正患者眼压与中央角膜厚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68, 0.534, 0.413, 0.412;P<0.001)。屈光不正患者屈光度与中央角膜厚度、曲率、眼压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78,0.068,-0.077;P=0052, 0.073,0.058)。屈光不正患者曲率与眼压、中央角膜厚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04,-0.058;P=0.917,0.157)。结论:屈光不正患者眼压与中央角膜厚度之间呈正相关,随着角膜厚度的增加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10.
国人近视屈光手术人群角膜前表面非球性参数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世豪  李斌  王勤美 《眼科研究》2007,25(7):547-550
目的调查我国近视屈光手术人群的角膜前表面非球性参数(Q值)的分布及与其他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180例近视患者的右眼分为低、中、高近视程度三组,每组60例,性别及年龄匹配。进行角膜地形图、综合验光、角膜中央厚度及其他屈光手术常规术前检查。进行Q值和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总体Q值均数为-0.142±0.151,男性为-0.126±0.14,女性为-0.156±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与屈光不正度数间呈正相关(P=0.015);三组间Q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4,P=0.012),低度组和中、高度近视眼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1);中、高度近视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1)。Q值与平均角膜曲率呈负相关(P=0.031);Q值与角膜直径及角膜中央厚度无相关性(P=0.482,P=0.799)。结论适宜屈光手术近视人群的Q值呈正态分布,大部分人群的角膜曲率由中央到周边逐渐变平。Q值与屈光不正程度、角膜中央曲率相关,而与性别、角膜中央厚度、角膜直径之间无相关。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近视眼预测保健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视眼预测保健系统是通过对儿童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的测量及相关资料,通过近视眼预测系统的计算,以了解儿童当前的客观屈光状态,从而提出保健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1998年12月~2000年4月以来我院就诊的青少年、儿童200例400眼,其中男92例184眼,女108例216眼,年龄4~15岁. 1.2 预测系统组成专用眼科A超、角膜曲率计、电脑验光仪、电脑一台、青少年近视眼预测保健系统软件. 1.3 方法每名患者均进行视力检查、电脑验光、角膜曲率检查、A超测得眼轴、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的数据及输入家族情况、用眼时间等相关因素,资料经青少年近视眼预测系统运算,指出儿童将来屈光状态,提出对患儿的保健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别使用 O rbscan角膜地形测量系统及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及角膜总屈光力 ,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选择 50 0只正常人眼使用 O rbscan裂隙光扫描角膜层面照相 /测厚系统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及角膜厚度 ,计算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及总屈光力。再用 N idek KM- 450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前曲率 ,计算角膜前表面屈光力 ,据此估算角膜总屈光力。比较 2种方法测量所得结果。结果 使用角膜曲率计及 O rbscan角膜地形测量系统测得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分别为4 8.3 1D± 1.2 4 D、4 8.12 D± 1.3 6D,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角膜总屈光力分别为 4 3 .19D± 1.4 5D、4 1.78D±1.3 9D,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角膜总屈光力的测定不应忽视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及角膜厚度这 2个因素 ,Orbscan角膜地形测量系统是一种较好的测量角膜屈光状况的仪器。  相似文献   

13.
李庆和  齐绍文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119-2122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主要手术方式,在改善视力的同时,我们更关心眼压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相互关系。本文就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分类,24h眼压波动,术前、术后角膜厚度、曲率与眼压关系,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的诊断,屈光回退及近视进展与眼压的关系,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或青光眼做一综述,对眼科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角膜屈折力及角膜散光的测定黑龙江省眼病防治研究所张春起,李俊洙,张世元,王志鹏,高桂荣,董桦,孙金夫,许晓梅,李泓角膜为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角膜曲率的变化,对儿童视功能的发育具有很大的影响。作者采用Bausch&Lomb角膜曲率计对...  相似文献   

15.
不论是PRK还是LASIK治疗近视术后都有屈光回退的可能。为探讨屈光回退的原因 ,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对 6 6眼屈光回退患者进行检查并比较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本组 130例 2 5 0眼 ,准分子激光治疗后发生屈光回退 6 6眼占 2 6 40 %。术前及术后 6月以上进行美国产EyeSys角膜地形图仪检查 ,依HolladayDiagnosticSummary中AvgSimK为角膜曲率值 ,电脑及视网膜检影验光 ,得出屈光回退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曲率变化和临床屈光度变化 ,以及术后角膜曲率变化值和屈光回退值。将数据输入计算…  相似文献   

16.
赵可浩  陆文秀  王文萃  雷红 《眼科》2015,(2):108-11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中远期疗效的稳定性及手术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3年3月至2007年8月在北京新力眼科行LASIK手术矫治近视且完成5~9年随访的患者175例(343眼),术前屈光度(-6.40±2.83)D(-1.50 D~-15.75 D)。方法经检查后行LASIK手术矫治近视,并接受完整的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检查,末次随访时间(6.54±1.13)年(5~9年),所有患者每次复诊均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眼压,末次随访采用书面填表方式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指标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压、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裸眼视力≥1.0者分别为336眼(97.96%)、326眼(95.04%)、302眼(88.05%),≥0.6者分别为340眼(99.13%)、340眼(99.13%)、333眼(97.08%),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者分别有30眼(8.75%)、37眼(10.79%)、32(9.33%)眼。屈光状态分别为(-0.14±0.46)D、(-0.21±0.46)D、(-0.36±0.52)D。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非接触眼压3个指标均有小幅升高。未观察到严重的中远期并发症。非常满意及满意患者174例(99.4%)。结论 LASIK手术矫治近视中远期疗效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国近视屈光手术人群的角膜前表面非球性参数(Q值)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18~44岁行近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者120例(240眼)。按屈光度分为低、中、高度3组,各组均为40例(80眼)。应用AstraMax二三维角膜综合检查站行角膜地彤网检查,记录角膜曲率及Q值;并行综合验光、角膜中央厚度、眼轴长度及其他常规术前检查。分别将Q值与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Q值均数为-0.16±0.17,呈正态分布;Q〈0者206眼,占85.83%;Q值与性别、眼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与屈光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F=9.6665,P〈0.05),高度近视组和低度、中度组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0037,P〈0.05;q=3.1218,P〈0.05);低中度近视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与角膜中央厚度、平均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呈无相关性。结论我国近视屈光手术人群的Q值呈正态分布,大部分人群角膜为长椭圆形(prolate)。Q值与屈光不正程度相关,而与性别、角膜中央厚度、平均角膜曲率、眼轴长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角膜上皮重塑效应可能是影响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状态精确性及稳定性重要因素,研究证实近视激光术后通常表现为角膜上皮厚度增加。对角膜上皮厚度的精确测量,如通过超高频数字超声、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等,有助于观察上皮厚度分布特点及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为术后角膜重塑以及屈光状态的精确性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国际眼科纵览,2016,40:166-17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汉族、维吾尔族中小学生屈光度与不同眼球参数的关系.方法 对汉族甲小学生1366人(2732只眼),维吾尔族中小学生326人(652只眼)按照自愿同意的原则进行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压、眼轴测定,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双录入,全部统计工作均由SPSS 17.0软件完成.结果 近视眼中屈光度、眼轴、角膜厚度在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眼中眼压、垂直角膜曲率、眼轴及角膜厚度在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眼中各研究指标在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学生屈光度与眼压、水平角膜曲率、垂直角膜曲率及眼轴之间相关,而维吾尔族学生屈光度与眼压、垂直角膜曲率及眼轴之间相关,均与眼轴(r=-0.650,P=0.000;r=-0.359,P=0.000)的相关性较为密切,同时还发现眼轴与水平角膜曲率、垂直角膜曲率呈负相关(r=-0.37,P=0.000;r=-0.31,P=0.000)(r=-0.466,P=0.000;r=-0.432,P=0.000);水平角膜曲率与垂直角膜曲率呈高度正相关(r=0.901,P=0.000;r=0.881,P=0.000).结论 (1)屈光度与眼压、水平角膜曲率、垂直角膜曲率及眼轴之间相关,尤其与眼轴密切相关;眼轴与水平角膜曲率、垂直角膜曲率呈负相关.(2)不同种族人群在眼球的生长过程中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的变化是不同的,在对屈光要素变化研究时需关注种族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屈光不正患者伴有偏高角膜曲率46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玲 《国际眼科杂志》2005,5(2):379-381
目的:探讨术前检查中发现屈光不正患伴有偏高角膜曲率时的归属和对策。方法:利用角膜地形图对拟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的46例屈光不正患进行角膜曲率的检查和分析。结果:因出现圆锥角膜或角膜薄、度数高而不能手术10例(18眼),初查曲率偏高、随查3mo后行LASIK矫正术3例(6眼),初查曲率偏高、需进一步随查而暂未手术33例(63眼)。结论:单纯角膜曲率偏高不能作为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禁忌症,但也不能盲目手术。角膜曲率的检查对选择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