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心房颤动(AF)致完全前循环型脑栓塞(TACI)的方法。方法将80例AF致TACI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观察组给予超早期溶栓联合脱水剂降颅压治疗。比较两组病死率、出血转化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生存者mR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病死率显著大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出血转化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mRS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溶栓联合脱水剂降颅压治疗AF致TACI,疗效显著,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寻求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及血塞通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69.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7 d、14 d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超早期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且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132例,根据溶栓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69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63例(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纤溶系统指标变化及治疗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76.81%,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纤溶系统指标(PT、APTT、D-D)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55.07%,观察组77.78%(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好,可改善纤溶系统指标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早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治疗时间窗对疗效与出血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20例发病12h以内的脑梗死为静脉溶栓治疗组,并与具有可比性的2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作对照研究.治疗组第1d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低分子量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每12h一次,持续10d,其余治疗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果 溶栓治疗组治愈率65%(13/20),总有效率9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11±4)d,对照组(21±5)(P<0.05);治疗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25%(5/20),对照组10%.治疗组6h以内治疗的病人的治愈率明显高于6h~12h内治疗者,而出血发生率则相反.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与尿激酸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宜在发病后6h以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接受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24/30),两数据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溶栓后的不良反应率为6.67%(2/30),对照组患者溶栓后的不良反应率为26.67%(8/30),两数据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一方面可提高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患者溶栓后的不良反应,方法经研究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0例发病在3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头CT或MRI评价溶栓后24 h及3个月时疗效,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和改良Ran Kin量表(m RS)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预后。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25例)与观察组(n=25例),观察组采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n=25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 h~治疗后3个月各个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治疗相关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简单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皮下淤血、观察患者牙龈是否出血,记录患者皮下点状出血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发生一过性血尿。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血并发症(穿刺部位皮下淤血、轻微牙龈出血、皮下点状出血、一过性血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出血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使用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脑梗死疾病的患者80例,将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观察组采取溶栓治疗,对照组采取非溶栓治疗,每组各40例,观察其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脑梗死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5.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0%(P<0.05)。结论使用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脑梗死实施超早期溶栓的护理方法及医学价值。方法 2012年尾至2015年初两年时间内来我院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的70例脑梗死患者均同意接受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和常规模式分别应用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结果。结果对照组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后,有效率和满意度分别达到77.14%和74.29%。观察组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及综合护理治疗后,有效率和满意度均为97.14%。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最大程度的提升了患者的疗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超早期溶栓组22例患者在发病3 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常规治疗,溶栓组21例患者在发病后3~6 h给予尿激酶溶栓+常规治疗,对照组357例患者则单纯给予常规治疗措施。比较3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超早期溶栓组的总有效率为90.9%,溶栓组为90.5%,对照组为57.7%,超早期溶栓组与溶栓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但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超早期溶栓组、溶栓组治疗后1、10、20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早期溶栓组治疗后10、20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溶栓组(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效果,与常规溶栓方案比较,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兴周 《医药世界》2007,(9):120-121
目的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治疗时间窗对疗效与出血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48例发病6小时以内的脑梗死病人为静脉溶栓冶疗组,并与具有可比性的4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作对照研究。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持续10日,第一日给予尿激酶100万单位至150万单位,静脉滴注,其余治疗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果溶栓治疗组治愈率67%(32/48),总有效率88%(42/4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天数(12±4日),对照组(22±6)日(P〈0.05)。治疗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25%(12/48)对照组10%。冶疗组3小时以内治疗的病人的治愈率明显高于3小时至6小时内治疗者,而出血发生率则相反。结论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静脉溶栓冶疗急性脑梗死有肯定疗效。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宜为发病后3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急性脑梗死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患者被分为两组,观察在发病后6h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将2010年7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尿激酶,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次,每天两次,疗程7天;对照组只静脉滴注尿激酶,两组患者均按脑梗死治疗常规给予降颅压,抗血小板、他汀药物和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配合有效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禁忌证。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干预。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76.9%;且治后疗6h、24h、7dNIHSS评分2组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对临床疗效、安全性和预后恢复均有确切的作用,可以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 73例老年早期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3.48±2.55)分、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为(90.33±1.65)分、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评分为(91.06±2.13)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8.64±1.95)、(81.04±1.49)、(80.50±2.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早期脑梗死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可提高疗效,减轻神经损伤,提高运动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给予预见性护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治疗后肌力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NIH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早期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口服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60例运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口服丁苯酞治疗,对照组60例运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两组通过神经功能受损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通过神经功能受损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的1个月、2个月均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运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口服丁苯酞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使其快速恢复,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并分析美托洛尔在急性心梗早期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急性心梗的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95.45%)总体高于对照组(76.36%),两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心源性猝死率为3.63%,心源性休克率为11.82%.对照组的心源性猝死率为11.82%,心源性休克率为23.63%.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再梗死率为0,死亡率为3.63%.对照组的再梗死率为23.63%,死亡率为23.63%.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能有效提升急性心梗早期溶栓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率、心源性休克率、再梗死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红花组予红花注射液15 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阿替普酶组予阿替普酶0.9 mg/kg静脉溶栓,联用组予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比较三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的血栓弹力图(TEG)指标、出血转化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疗效。结果 治疗1 h,红花组和联用组对TEG指标的影响弱于阿替普酶组(P<0.05)。治疗12、24、36 h,红花组的出血转化率均低于联用组和阿替普酶组(P<0.05)。治疗4、24 h,联用组和阿替普酶组NIHSS评分低于红花组,疗效优于红花组(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超早期不干扰阿替普酶的溶栓效果与出血转化率,安全性高,但常规剂量溶栓能力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