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河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状况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及其有关因素,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为指导青少年戒除网瘾、培养正确合理的网络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河南省23 388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南省青少年的总上网报告率为70.6%,男生上网率(77.8%)明显高于女生(63.6%);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2.1%,男生(18.1%)明显高于女生(6.2%);网络成瘾报告率为2.2%,男生(3.5%)明显高于女生(0.9%);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为聊天、多媒体娱乐、玩游戏等。结论河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已非常普遍,网络成瘾行为逐步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关注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对网络成瘾等不良行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互联网,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闽北青少年网络行为与成瘾现况,探讨影响因素,为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指导戒除网瘾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应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对闽北城区在校大、中学生3 845人进行调查。[结果]总上网率为88.3%(3 397/3 845);在调查前1周内从不上网的学生报告率为26.6%,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1 h以下的占43.2%,4 h以上的占8.9%;上网主要目的是多媒体娱乐(45.4%)、查阅资料(35.9%);上网地点主要在家里(31.9%)和学校(28.0%)。网络成瘾率为7.4%,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心理孤独、网络游戏和上网时间,保护因素为与父亲居住和体育锻炼。[结论]闽北青少年网络使用与成瘾逐步成为影响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关注,采取干预措施,引导正确利用互联网,促进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泰州市城区小学四年级学生网络成瘾(IAD)现况,比较不同标准对学生网络成瘾的评价结果。方法整群抽取泰州市3个城区小学四年级1947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别用Young标准、Beard标准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CYAND)标准进行评判。结果上网的学生有1537人(78.7%),接触网络时间中位数为30个月。根据Young标准,报告网络成瘾率为4.9%,其中男生为7.6%,女生为2.0%;根据Beard标准,报告网络成瘾率为1.8%,其中男生为2.7%,女生为0.8%;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CYAND)标准,报告网络成瘾率为9.9%,其中男生为14.4%,女生为4.9%。3种评判标准结果都表明,男生报告网络成瘾率高于女生,家中有计算机的学生网络成瘾率高于家中无计算机的学生。结论泰州城区小学四年级学生上网较普遍,有小部分学生处于网络成瘾状态。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建国  张寒冰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31-1032
据2004年7月20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 700万,网民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正随着我国互联网迅速普及而日益凸现出来.“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是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精神障碍.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主要为青少年.笔于2003年11月~2004年2月以山西省3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行为特点,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宁市农村中学生网瘾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成瘾又称病理性网瘾Intem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所引起的心理、精神、躯体等一系列综合征。青少年是网上的主力军,也是网络成瘾的主体。本研究以海宁市农村普通全日制中学生为被试,调查海宁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昊  李晏  王长虹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341-134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互联网日益成为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的普及为青少年上网活动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但也不能忽视网络成瘾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过多使用互联网导致使用者与家人交流减少、交际范围缩小、抑郁和孤独感增强。国外学者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主要是青少年和有技术趋向的人。对于青少年而言,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促使其父母积圾改变养育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孩子网络成瘾的发生,进行了本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当前台山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状况和趋势,探索该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并研究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对策。方法于2010和2013年年底开展调查,每次调查均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台山市重点初高中、普通初高中、职业中学各1所,采用广东省统一编制的《广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网络成瘾行为、上网地点及目的等。结果2010年共调查在校学生884人,网络成瘾率9.73%;2013年共调查在校学生1000人,网络成瘾率15.00%。男生的网络成瘾率(15.20%,142/934)较女生(9.89%,94/950)高(P〈0.01)。与非网络成瘾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学生的上网目的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室、论坛/BBS/讨论、即时通讯、文件上传下载、在线音乐、影视收听/收看及下载和动漫方面更高(P〈0.05或P〈0.01),而非网络成瘾学生在查询学习资料方面目的更高(P〈0.05);网络成瘾学生较非网络成瘾学生网吧上网率高(P〈0.01)。结论2013年台山市被调查在校学生的网络成瘾率高于2010年,应科学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降低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高中毕业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高中毕业班学生使用互联网成瘾情况,探索该人群网络成瘾的综合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滁州市4所高中三年级毕业班学生51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1.5%的学生使用过互联网。使用过互联网的学生中网络成瘾者占4.5%。网络成瘾与性别、上网地点、每次上网时间、每周上网次数及费用、接触过网络游戏种类及家长态度等存在关联。结论高三毕业班学生中仍有部分存在网络成瘾现象。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暑期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成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络成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络成瘾倾向。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有10%-15%上网成瘾。青少年由于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吸引,导致其沉迷网络,造成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冲突,危害正常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的流行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2008年"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调查数据,对四川省3个不同城市的10717名学生长时间上网和网络成瘾倾向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城市青少年长时间上网报告率为11.4%;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0.2%;成瘾青少年上网目的以网络游戏(62.5%)和音乐影视娱乐(50.0%)为主;网络成瘾倾向与抑郁、孤独、未与父母同居、学校类型、学习成绩和性别相关。结论四川省城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与全国水平接近,心理健康问题及生活环境与网络成瘾有一定关系,需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79,自引:18,他引:47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国民的营养与健康现状。方法 调查目标总体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于2002年开展,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4个部分。结果 城市居民能量食物来源构成中,谷类食物仅占48.5%,脂肪供能比高达35.0%;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于合理(61.4% vs.27.5%)。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低体重率为7.8%。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人群贫血患病率为15.2%。人群超重率为17.6%,肥胖率为5.6%。≥18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糖尿病患病率2.6%;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依次为2.9%、11.9%、7.4%。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治疗者控制率分别为30.2%、247%、25.0%。中国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存在较明显的城乡差异以及年龄别差异。结论 中国人群的健康面临双重疾病负担。城乡个体营养与健康水平的差异加大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分析中国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东、中、西三类地区和城市、农村的分层原则,在全国选取17 607名5岁以下儿童,测量儿童的身高(长)和体重。结果2006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9.9%,低体重率为5.9%,消瘦率为2.2%;儿童生长迟缓率农村是城市的5.3倍,低体重率农村是城市的4.6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西部地区儿童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东部地区(P<0.05);与2002年相比,2006年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了30.8%,儿童低体重率下降了24.4%。结论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逐年下降,下降速度城市高于农村。西部地区农村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仍有待改善,同时中部地区农村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也应得到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为制定改善居民营养和预防控制慢性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6个县区8425户25785名居民,采用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方法。结果城市农村动物性食物每日人均消费358克和229克,油脂36克和31克,食盐8.7克和10.0克,钙摄入576mg;总热能摄入2039千卡,脂肪供能比为30.16%;城市脂肪供能比为34.28%,蛋白质供能比13.04%,谷类供能比城市农村分别为36.33%和50.79%。贫血患病率18.86%;15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19.80%,城乡和性别差异不明显;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7.13%、29.61%和10.15%;15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3.02%;18岁以上肥胖患病率5.39%,超重率22.72%;血脂异常率24.66%,高胆固醇血症现患率8.34%,高甘油三酯血症现患率20.73%。15岁以上现在吸烟率27.28%,仅31.77%的人没有被动吸烟;15岁以上人群现在饮酒率28.07%;过去1年中参加锻炼的占15.12%,城市33.37%,农村6.40。结论浙江省居民膳食明显改善,但存在结构不合理;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患病率高,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高,迫切需要加强改善公共营养和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居民贫血流行特征与膳食营养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城乡居民贫血流行特征及其与膳食营养的关系。方法 :利用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安徽省抽样资料进行分析 ,以推荐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RDA)为个人膳食营养水平评价指标。结果 :调查的32 74名城乡居民 ,患贫血的 888人 ,患病率 2 7.1%。 3岁以下婴幼儿及 6 0岁以上老年人贫血患病率较高 ,分别为 37.8%和 45 .9%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乡村居民患病率高于城市。对贫血与居民膳食营养素供给充足情况的关系分析 ,表明未患有贫血者的蛋白质、铁、锌、硒、VB1、VB2 、VC膳食摄入量较患有贫血者更充裕。结论 :针对孕妇、3岁以下婴幼儿及 6 0岁以上老年人等贫血的高危人群 ,采取改进膳食营养、优化膳食结构和加强公众营养教育等综合性措施 ,将是降低居民贫血患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常熟市居民2007—2008年的膳食结构、营养状况及营养相关疾病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能更好地指导居民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询问调查、膳食调查、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该市居民钙摄入为446.2mg/(标准人·d),贫血率为24.7%。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4.2%,60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50%。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5.2%,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患病率分别为5.3%、31.9%、8.1%。结论常熟市居民膳食结构有待改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贫血患病率较高,迫切需要加强改善公共营养和慢性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浙江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现状,规范集居儿童的卫生保健管理,为提高本省托幼机构儿童的卫生保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浙江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年报制度,对2006-2017年浙江省托幼机构儿童的常见疾病及托幼机构的卫生评价与保健人员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浙江省托幼机构儿童龋齿患病率最高(31.83%),其次为视力不良、贫血、肥胖、营养不良和弱视;从趋势看,2006-2017年浙江省托幼机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肥胖患病率、视力不良患病率及龋齿患病率上升;城市托幼机构在园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和龋齿患病率低于农村(t=-3.26、-2.87,P<0.05),视力不良率和弱视患病率高于农村(Z=-2.98、-2.56,P<0.05)。全省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的数量及专职率上升,专职率为36.05%,城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专职率高于农村(t=6.48,P<0.05)。全省托幼机构中,幼儿园卫生评价合格率为98.67%,托儿所卫生评价合格率为96.72%,城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1,P>0.05)。 结论 根据浙江省托幼机构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率采取相应的对策,重点关注口腔保健和视力保健,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的专职率有利于促进儿童卫生保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农村婴幼儿的喂养模式,探讨农村双亲外出留守婴幼儿喂养模式与其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从安徽省2个县、12个行政村,选取双亲外出留守婴幼儿和双亲均未外出婴幼儿各212名,使用自编婴幼儿喂养模式问卷进行喂养模式调查,对问卷项目进行筛选,对问卷信度、效度进行评价;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发育测量与评价,外周血血红蛋白、锌元素测量,尿碘检测,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检查。结果农村婴幼儿喂养模式可分为传统型、动物蛋白型、营养型、饮料型4种类型。双亲外出留守婴幼儿在营养型、动物蛋白型2个维度的高因子得分所占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农村双亲外出留守婴幼儿营养不良检出率(4.7%)、营养性贫血检出率(19.8%)、锌缺乏率(46.2%)、碘缺乏率(21.7%)均高于对照组(0.9%,8.5%,34.4%和12.7%)(P<0.05)。智力低下和边缘智力的检出率(3.8%,20.8%)高于对照组(1.9%,10.4%)(P<0.05)。双亲外出留守婴幼儿传统型饮食模式维度低分组营养不良检出率相对较高,而高分组肥胖检出率相对较高(χ2=18.725,P=0.002);动物蛋白型和营养型2个维度均表现为得分较低组营养性贫血和锌元素缺乏检出率高于得分较高组,得分较低组智力低下和边缘智力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农村留守婴幼儿喂养模式与非留守儿童存在一定差异。婴幼儿营养状况与传统型饮食摄入频率有关,营养性疾病、智能发育与动物蛋白型和营养型饮食频率摄入有关。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老年人群中体质指数(BMI)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林海  翟凤英 《营养学报》1999,21(2):137-142
目的与方法: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包括处于老年前期的个体)是出现各种营养问题的高危人群。作者利用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4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营养状况。结果:男性中营养不良者占10.06%,女性为11.55%,女性稍高于男性。但女性中肥胖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分别为25.40%和17.24%。比较45~岁组和60~岁组中老年人中营养不良的现患率,60~岁组是45~岁组的两倍,70~岁组又差不多是60~岁组的两倍。城乡比较,城市中营养不良的现患率男女仅分别为5.61%和5.46%,而农村的中老年人中分别有12.65%的男性和15.31%的女性存在营养不良。城市中老年人中突出的营养问题是肥胖,男、女现患率分别达31.72%和40.79%,而农村仅分别为8.98%和15.94%。各主要民族的中老年人中营养不良的现患率男女性都以壮族最高,分别达21.39%和32.29%,肥胖的现患率男女均以回族最高,分别达21.54%和40.15%。结论:分析营养素摄入与BMI的关系,对于绝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膳食质量低下已不是他们主要的营养问题,而过量摄入热能和蛋白质显然与肥胖现患率较高有关。此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生贫血状况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目的 分析中国学生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和贫血程度构成比的动态变化。方法 比较199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象为7、9、12、14、17岁等代表人群。采用WHO的筛查方法和标准,比较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结果 近5年来我国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大幅度下降,年龄越小改善越明显。7、9岁城市男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下降7.6%和5.7%,改善幅度大于城市女生;乡村男、女生各年龄都下降约3%.7%,幅度比城市更大。对贫血的构成比分析表明,中重度贫血比率已低于2%~3%,而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的边缘性贫血比率分别上升了7.2%、1.3%、7.0%和6.00h,,提示我国学生的贫血严重程度减轻,矫治难度明显下降。结论 应当科学安排学生的膳食,增加铁储备;重点防治青春发育高峰期少年的贫血;通过学校的健康教育,增加科学营养知识,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营养相关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398名调查对象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用Z评分法和血红蛋白值评价儿童营养和贫血状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儿童中低出生体重儿占5.4%;近2周有腹泻和上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分别占15.1%和31.1%;6个月内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分别为45.3%、43.2%和11.4%。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为11.7%、低体重率为7.8%、消瘦率为6.6%、贫血率为11.7%,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贫血率在各月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4~36月龄组生长迟缓率最高,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贫血率的患病高峰在6~12月龄,各月龄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是出生体重(OR=1.001),低体重的影响因素有月龄(OR=1.019)、出生体重(OR=1.001),消瘦的影响因素有月龄(OR=1.054)和出生体重(OR=1.001),贫血的影响因素为月龄(OR=1.029)。结论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仍然较为严重,应针对各年龄段儿童营养不良状况特点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从而改善甘肃省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