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探讨手术时机及再出血的预防方法,对30例因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而实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止血率100%,术后死亡2例,随访6月~5年,再出血患者2例。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6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顾61例采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肝功能、脾亢症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脑病发生。术后半个月肝功能好转53例。无变化8例.全组病例脾亢症状消失。术后2个月胃镜复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47例。好转14例。术后随访48例12~24个月,再出血率8.3%(4/48)。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不仅急症手术止血率高,脑病发生率低。而且操作简便。手术条件较宽,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总结从1992年1月至2003年1月,采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9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手术2l例,择期手术77例。其中89例为肝炎后肝硬化,其他类型肝硬化9例。结果急诊手术病死率为14.3%,择期手术病死率为3.9%,主要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肝功能衰竭和肝肾综合征。平均随访时间为3.4年。急诊手术再出血率为14.3%,择期手术总的再出血率为5.2%。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确切,择期手术的效果明显好于急诊手术,手术应做到完全彻底的门一奇断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术前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全身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胃底粘膜下血管环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的疗效。方法:48例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胃底粘膜下血管环扎术治疗。结果:术后住院期间再出血率为12.5%(6/48),死亡率为14.58%(7/48)。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胃底粘膜下血管环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效果显著,改良Sugiura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68例采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肝功能、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半个月肝功能好转58例,无变化10例。术后随访6个月~4年,再出血率9%,全组病人脾亢症状消失。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止血可靠,再出血率低,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29例,全部均顺利完成手术,止血成功并康复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发生吻合口瘘及其他并发症,随访1~5年,再出血2例,其余患者肝功能改善。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特别在基层医院中的价值。方法:对1990年11月~2003年6月所收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中.治愈30例,死亡5例,占14.3%。主要并发症:术后出血,胃瘘.肝功能衰竭等。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基层医院;同时,只有规范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使血管离断彻底,提高手术操作水平,选择好手术适应症.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才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0年3月至1996年12月行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1例,其中有4例术后近期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51岁。诊断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脾功能亢进、肝功能Ⅱ级,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安全性、有效性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2008年至2013年间28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中有25例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发生胸腔积液3例,并发左膈下脓肿1例,无死亡病例。并发脾静脉血栓3例、门静脉栓塞2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月常规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随访6-60个月,无消化道再出血病例、无新发脾静脉或门静脉栓塞病例。【结论】腹腔镜下脾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能够有效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改善脾功能亢进症状,疗效可与传统手术相媲美,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更能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包括脾切除)是常用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之一.1989年4月~2001年4月,我们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永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96-7797
目的探讨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2009-01-2010-12南京市第二医院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腹腔内出血2例,术后感染5例,门静脉血栓2例,胃排空障碍2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1年10月因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52例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急诊止血49例(96.2%),手术死亡3例(5.8%),死亡原因为上消化大出血,肝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平均随访3.6年,1年内再次出血2例,3年内出血4例,5年生存率80.0%。结论: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效果确切。可抢救部分患者生命。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行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3例术后4天内死于肝功能衰竭,手术死亡率6.2%,其余45例术后获得确切的止血效果,临床治愈出院,治愈率93.8%。出院病人随访1~6年,发生再出血3例,术后远期再出血率为6.2%,无肝性脑病发生,部分病人术后肝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大部分病人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减轻。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操作相对简便,手术损伤较小、安全、止血效果确切,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式。方法:对7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门静脉压力降低者40例,平均降压0.59kPa;升高者8例,平均升压0.49kPa;1例无变化。手术死亡2例。随访65例,随访时间8~71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92.1%、3年生存率85.7%、5年生存率76.9%。结论:该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外科手术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临床上治疗各种原因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并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该手术患者的体质特别差,对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要求特别高,故其护理至关重要。本科2006年4月-2008年4月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0例,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护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月该院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的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其中,完全腹腔镜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25例(腹腔镜组)以及同期行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25例(传统开腹组),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研究两组患者术后肝脏储备功能、食管曲张静脉复发和上消化道再出血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与传统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P0.05);术后均随访24个月,两组术后肝脏功能(MELD)评分及Child评分、上消化道再出血率、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能有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同时并不延长手术时间,也不增加费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4—01/2007—12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32例的治疗效果。观察术后近期出血、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以及病死率。结果:32例均治愈。其中2例术后出血,治疗后好转,无肝性脑病。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合理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积累减少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治疗的有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十年间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例。结果78例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后发生再出血21例(发生率为26.92%),经非手术治愈19例。随着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操作的彻底性和完全性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贲门区组织学研究的逐渐深入,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逐渐下降。结论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的治疗中最关键的是对再出血的定位。再出血发生后非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少门脉血流量和减低肝脏及侧支循环的阻力。  相似文献   

19.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防治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应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其改良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 4 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改良术式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全部病例达到止血的目的 ,随访期间无肝性脑病发生。行标准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30例 ,随访 3个月~ 9a,并发再出血 4例 ,死亡 7例 ,健存 3a以上 18例 ,主要并发症是再出血 4例、术后腹水不易消退 5例 ,失访 4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改良术 10例 ,远近期均无再出血发生 ,随访 1~ 8a至今健存 ,已生存 3a以上 6例、4 a以上 5例、5 a以上 2例。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预防和治疗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合理的术式 ,但客观上仍有一定局限性 ,进一步改进这一术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近期死亡率为6.3%,近期止血率为100%,随访患者中肝功能改善率89.4%,再出血率为15.6%。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