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机采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感染状况,为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固定机采献血队伍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本市7 634名机采无偿献血者5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各项总不合格率为ALT(0.78%)>抗-HCV (0.18%)>抗-HIV (0.09%)>HBsAg(0.05%)>抗-TP(0.01%);不同年份、性别、职业、学历献血者的ALT,不同职业献血者的HBsAg和抗-HCV,不同性别献血者抗-TP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工作人员与献血者的沟通及献血前的初筛工作,有助于降低ALT、HBsAg、抗-HCV检测的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2.
2005—2009年和田地区献血者梅毒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和田地区献血者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及血液学检测指标不合格率在献血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和田地区2005—2009年39 314(人)份献血者实验室血液学指标的数据与献血者初筛HBsAg、抗-TP的试验结果,实验室检测每次用2种不同厂家的酶免试剂由2人检测献血者血样:HBsAg、抗-HCV、抗-HIV、抗-TP 2种试剂检测结果均为(-)时,判定为阴性;2种试剂检测结果均为(+)时,判定为阳性;1种试剂检测结果(-)、另1种试剂检测结果(+)时,用检测结果(+)的同种试剂复检,复检结果(-)时,判定为阴性,复检结果(+)时,判定为阳性。初筛试验选用胶体金试剂检测HBsAg、抗-TP,出现1条红线判断为阴性,2条红线判断为阳性。结果 2005—2009年在和田地区献血人群中,实验室共检测出-TP(+)标本564份、HBsAg(+)标本141份,初筛抗-TP(+)388份、HBsAg(+)276份,抗-TP阳性率2.40%(952/39 702),HBsAg的阳性率占献血人群的1.05%(417/39590);抗-HCV阳性率0.58%(228/39 314),抗-HIV阳性率0.11%(45/39 314),ALT不合格率0.71%(281/39314)。结论和田地区不合格献血者中抗-TP阳性占首位,其余依次为HBsAg、ALT、抗-HCV和抗-HIV,这样的分布与国内其他地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临沧市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及血液学检测指标不合格率在献血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用速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临沧市2005~2009年40 345(人)份献血者进行ALT和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两种试剂检测结果 均为阴性时,判定为阴性;两种试剂检测结果 均为阳性时,判定为阳性;一种试剂检测结果 阴性,另一种试剂检测结果 为阳性时,用检测结果 阳性的同种试剂复检,复检结果 为阴性时,判定为阴性;复检结果 为阳性时,判定为阳性.抗-HIV初、复检阳性时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试验.结果 2005~2009年在临沧市40 345名献血人群中,实验室检出ALT不合格率为5.73%(2 313/40 345),HBsAg阳性率为0.62%(251/40 345),抗-HCV阳性率为0.76%(310/40 345),抗-TP阳性率为0.54%(216/40 345),抗-HIV确认阳性率为0.28%(113/40 345).结论 临沧市不合格献血者ALT占首位,抗-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已成为HIV感染重灾区.  相似文献   

4.
本市自2002年9月启用流动采血车,至2003年5月共有1977人参加了街头献血,其中外地献血者约占40%.笔者就参加街头献血的外地与本市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做了比较:标本在24h内检测,按卫生部标准选择国产初复检试剂;HBsAg、抗-HCV、抗-HIV采用ELISA法,ALT采用改良赖氏法(≥25U为不合格),梅毒初检用TRUST法,复检用ELISA法,每份标本均经初复检;ALT、HBsAg、抗-HCV、梅毒初复检结果一致者确定结果,抗-HIV阳性或可疑者,由潍坊防疫站来确定结果;由于无一例抗-HIV阳性,故在此不做统计,各项检测指标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表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孝感市无偿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参考范围,为优化血液ALT筛查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速率法对孝感市中心血站2010年5~6月无偿献血标本2 221例进行ALT检测,排除4项病原体标志物(抗-HCV抗体、抗-HIV抗体、抗-TP抗体、HBsAg)检测阳性献血者,并分析ALT阳性结果的不同分布规律。结果 2 221例标本中共检测出ALT阳性标本159例,其中ALT水平在40~60 U/L者121例,并对比121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结合核酸检测结果分析,ALT≤53 U/L可作为献血者血液检测的参考范围上限。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红河州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红河州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的流行特征及感染模式。方法 对33225名无偿献血者检测抗-HIV、HBsAg、抗-HCV和抗-TP。结果 红河州献血人群HIV感染率为3.400;男性高于女性(χ^2=4.30,P〈0.01);感染年龄集中在20~40岁,占85.8%,职业分布显示自由职业(无业)和农民感染的构成比较高,分别占38.9%和36.2%;地区分布显示城乡结合部人群感染构成比最高,占60.2%;首次献血者抗-HIV感染率显著高于多次(2次以上)献血者;HIV与其他传染性标志物重叠感染的7种模式中,以抗-HIV(+)、抗-HIV(+)和抗-HCV(+)、抗-HIV(+)和抗-TP(+)模式较为多见,未发现抗-HIV,HBsAg、抗-HCV、抗-TP同时阳性者。结论 HIV感染高发区应重视献血管理,做好献血者筛选,减少高危人群参加献血,降低血液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肇庆地区无偿献血者各种输血相关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情况。方法HBsAg、抗-HCV、抗-HIV、抗-TP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ALT采用速率法。结果2007年-2011年共检测标本163108份,其中不台格者为10867份。占采血总数的6.66%,各项目的不合格率依次为ALT5.79%(9437份)、HBsAg0.45%(729份)、抗-TP0.27%(439份)、抗-HCV0.15%(245份)、抗-HIVO.0104%(17份)。结论从低危人群中选择献血者,发展更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加强献血前的咨询和筛查.同时加强血液检测,保证肇庆地区充分和安全的血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和ALT检测不合格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确定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解除屏蔽的时间,为建立高质量的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抗-TP其中1项或1项以上单试剂阳性、或ALT单、双试剂不合格者,6个月后抽血用2个不同厂家试剂进行追踪检测,对仍为单试剂阳性的献血者1年后再检测。结果 6个月后追踪检测各个项目的合格率分别为:HBsAg为37.0%、抗-HCV为43.8%、抗-HIV为47.8%、抗-TP为15.0%,ALT为71.1%,总的合格率为45.4%。追踪检测前、后单试剂阳性标本中HBsAg、抗-HCV、抗-HIV的进口试剂所占比率比国产试剂明显升高(P<0.01)。1年后第2次追踪检测各个项目的合格率分别为:HBsAg为37.5%、抗-HCV为47.4%、抗-HIV为40.0%、抗-TP为29.6%,ALT为66.7%,总的合格率为41.6%。结论通过对暂时屏蔽的不合格献血者的追踪检测,可以减少假阳性筛查结果对献血者流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ELISA两步法用于献血者血液HBsAg、抗-HCV、抗-HIV、抗-TP筛检阳性标本与确证试验结果的符合性,探讨确证试验结果用于献血者管理、酶免试剂选择和ELISA灰区范围设置的理论依据。方法 HB-sAg采用电化学发光(ECLIA)中和试验、抗-HCV采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抗-HIV采用蛋白质印迹(WB)法、抗-TP采用凝集法(TPPA)确证试验对ELISA两步法检测阳性及灰区标本456份进行检测,将2者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确认阳性率分别为41.18%、38.00%、18.52%和48.82%;抗-HIV、抗-TP灰区(S/CO值0.5~1.0)标本确证试验无阳性,HBsAg灰区(S/CO值0.8~1.0)、抗-HCV灰区(S/CO值0.7~1.0)均有阳性和不确定标本检出。结论为ELISA两步法应用于献血者酶免4项检验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为假阳性献血者检验结果的告知及ELISA灰区设立原则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重庆市江津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状况,为无偿献血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达到减少血液报废,净化血液资源,提高血液质量的目的。方法收集江津区2008~2011年13 499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资料,对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检测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 499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4.54%,各年间总的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不合格率依次是1.65%、1.17%、0.34%、0.2%、1.3%,除ALT(P〈0.01)外,HBsAg、抗-HCV、抗-HIV、抗-TP各年间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津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排名依次是ALT、抗-TP、HBsAg、抗-HCV、抗-HIV,其中ALT、HBsAg不合格率呈先降后升趋势,抗-HIV不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抗-HCV和抗-TP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及趋势,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血液报废,不断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13~2015年天津市血液中心423447份无偿献血者的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5项血液检测指标采用ELISA等方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3~2015年天津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1.93%,其中抗-TP、ALT、HBsAg、抗-HCV、抗-HIV不合格率分别为0.57%、0.44%、0.43%、0.33%、0.16%,血液常规检测结果造成的血液报废由高至低依次为:抗-TP>ALT>HBsAg>抗-HCV>抗-HIV.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健康征询工作,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采用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进行采前血液筛查,加快开展核酸检测,保障用血安全,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12.
3 480例输血前患者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和掌握输血前患者血清标志物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348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并对前3种标志物阳性患者不同性别、年龄作统计分析。结果 3480例患者中HBsAg、抗-HCV、抗-TP、抗-HIV的阳性率分别为11.10%、0.40%、4.30%、0.08%;对197例HBsAg、71例抗-TP和22例抗~HCV阳性患者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比较,除了HBsAg、抗-TP阳性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HBsAg、抗-HCV、抗-TP阳性患者中40岁以上较高,表明中老年健康值得关注。(2)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标志物检测,有利于医患双方采取有效的预治措施,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输血前检查血清感染性指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做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避免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7000例受血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ALT活性测定。结果7000例受血者中,HBsAg阳性患者553例(7.90%),抗-HCV阳性患者34例(0.48%),抗-TP阳性患者30例(0.43%),抗-HIV阳性患者4例(0.04%),ALT〉40U/L610例(8.70%)。结论输血前患者各项血清感染指标均有一定比例的感染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涪陵区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以采取措施,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方法用赖氏法对血液进行ALT检测,用ELISA法对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可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检测。结果共检测72868例,检出阳性总数为5512例,总阳性率为7.56%;HBsAg、抗-HCV、抗-TP、抗-HIV阳性率分别为3.09%、0.48%、1.27%、0.07%,ALT异常率为2.73%,各年度检测结果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偿献血人群中总阳性率逐年降低,HBsAg阳性率最高,ALT异常率次之,抗-TP阳性率排在第3位,抗-HCV和抗-HIV阳性率最低,提示应加强血液质量监控,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渭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为精准制订无偿献血招募策略及规范管理血液检测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渭南地区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偿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速率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ELISA法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糖核酸PCR法检测结果。结果 不同年份间无偿献血人群血清学检测总不合格率和核酸检测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 4项不合格结果中,HBsAg项目二检有反应性一检阴性的占比最高,抗-TP项目一检有反应性二检阴性的占比最高,抗-HCV和抗-HIV项目的双试剂均有反应性的占比最高(P<0.01);核酸检测拆分阳性率随着混检Ct值的减小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3 042例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献血人群结构特征,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较高,女性献血者丙型肝炎项目输血风险较高,低学历45岁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于了解中国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HBV、HCV和HIV感染及分布情况,探讨本地区人群的传染病流行趋势,为献血宣传和招募工作提供指导意见.将2010.6.10-2013.6.9三年间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199777人次的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对三项阴性标本再采用NAT联合检测HBV-DNA、HCV-RNA和HIV-RNA,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抗-HIV初筛反应性标本送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结果表明,3年中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感染率分别为0.45%,0.28%,0.11%;NAT呈反应性为0.07%;确证抗-HIV阳性32例,其中男性30例(6例为再次献血者),女性2例;不确定3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经统计学处理证实,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0.6.10-2013.6.9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CV、抗-HIV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sAg、NAT检测不合格率随年龄段增加而增加;抗-HCV、抗-HIV检测不合格率随年龄段增加而降低,重复献血者检测不合格率远远低于初次献血者,抗-HIV检测女性酶免检测阳性率高于男性,但确认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因此应提高献血前的征询技巧,重视献血者的招募环节,重点加强初次献血者献血前的征询和评估,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巩固和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大力普及NAT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将有效地提高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7.
巴中市2006-200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5项检验结果的分析,探求无偿献血管理的有效方法,从根本上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巴中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总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初的3.78%上升到2007年底的4.67%。抗-TP、抗-HIV、抗-HCV及ALT的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HBsAg的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检测项目不合格主要集中在抗-TP、HBsAg和ALT。结论无偿献血总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HBsAg的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市献血者人群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的不合格率,分析所用两种酶免试剂检测的阳性率的差异。方法采用两种试剂检测成都市136 531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对得到的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市献血者的5项指标不合格率为HBsAg>抗-HCV>ALT>抗-TP>抗-HIV;HBsAg、抗-HCV和抗-HIV采用两种试剂检出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灵敏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特异性高的试剂,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hD阴性供者传染病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反应性,为RhD阴性献血者传染病标志物、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孝感地区232279例献血者进行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梅毒抗体(抗-TP)检测,其结果呈阳性的样品进一步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确认分析;(2)利用赖氏法或速率法对献血者血清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3)利用微板法对献血者作RhD血型筛查,对RhD阴性的标本进一步用美国DBL公司单克隆抗体试剂确认。结果232279份血清标本抗-HCV、抗-HIV、HBsAg、抗-TP及AL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2%(3540/232279)、0.004%(1/232279)、4.20%(9752/232279)、0.06%(137/232279)及2.72%(6321/232279);RhD血型筛查的确认阴性率为0.32%(746/232279)和0.30%(700/232279)。结论ELISA法、速率法对RhD阴性供者传染病指标及ALT检测无1例漏检,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可作为献血者传染病检测的实验室方法。微板法检测RhD血型具有快捷、灵敏、结果准确、经济等特点,适合RhD血型的大规模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邯郸地区无偿献血人群ALT上限值及不合格原因,为最低限度的减少因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浪费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 用SPSS软件建立邯郸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献血次数、职业、文化程度和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等指标以及相关ALT值的数据库,一共为10 844人,通过SPSS13.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无偿献血者的ALT上限值95%的参考范围为不高于48.91U/L.按照现在的献血体检标准速率法ALT≥40 U/L的淘汰标准,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和ALT不合格相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性别、年龄以及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阳性(有一项为阳性,变量定为1,都为阴性,变量定为0).其中男性和女性相比(OR=4.001;95%CI:3.279~4.883,P=0.00);年龄(OR=1.008;95% CI:1~1.005,P=0.039);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阳性(OR=1.805;95%CI:1.19~2.912,P=0.015).结论 无偿献血群体ALT上限值略高于现行献血法颁发的淘汰标准,献血次数、献血者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在统计学上对ALT不合格没有意义,对ALT不合格有影响的仍是献血者本人的性别、年龄以及其它检测项目阳性这些内在因素.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建立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因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率,如何在献血者中建立更科学的ALT淘汰标准才是今后献血工作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