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收集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收住我科的13例确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3例病例中84.6%,有明确的病因,其中非感染性因素占61.3%;84.6%的患者以头痛为首发临床表现,所有病人均有脑脊液压力升高;CT和MRI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80%,而MRV阳性率达到100%;D-二聚体升高者60%。所有患者确诊后即予抗凝治疗以及控制癫痫、降颅压等对症治疗,治愈6例,好转6例,死亡1例,再通率46%。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易被误诊,头颅MRI与MRV结合检查是诊断CVST的最好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改善CVST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2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早期多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癫痫、意识障碍,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3)影像学表现为非动脉分布区多发性脑梗死,有的伴有出血。(4)颅压明显升高,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正常。(5)病因治疗及脱水、抗凝、溶栓等治疗效果佳。结论 CVST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症状、体征的病人,应考虑到CVST,及时行头颅CT、MRI、MRV或DSA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依据病因抗凝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65岁)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老年CVST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时有单纯颅内压增高者2例,意识障碍8例,神志改变11例,颅内出血5例,最终患者完全恢复10例,死亡10例,重残6例。结论老年CVST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年轻患者不同,表现为单纯的颅内压增高者较少,而神志改变较常见,肿瘤往往是老年CVST患病的危险因素,且在随访中血栓容易复发,但头痛少见,患者大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9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早期临床特点、影像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分析9例CVT病人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以期发现其规律性。结果:发病年龄多在20岁~40岁,多数为急性起病,早期表现为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局限性梗死灶及伴有渗血或血肿,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正常或升高,应用脱水、间断穿刺颈动脉内注入尿激酶,并辅以口服华法令抗凝及病因治疗等,本组9例病人中,4例基本痊愈,4例症状好转,1例自行出院。结论:对临床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的年轻病人,应高度怀疑CVT,及时行MRI及MRA或DSA检查,以明确诊断,抗凝和溶栓治疗为治疗CVT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36例,分析3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性别,起病方式及病因,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头痛(约占77.8%),其次为癫痫、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脑脊液压力多明显升高;影像学表现为脑静脉系统血流中断、局灶性梗死或水肿.结论 对于持续而严重的头疼患者,应高度怀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脑部MRI、MRV是目前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佳手段,对不确定的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应行DSA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7岁,单位职工。因反复头痛伴恶心21天,加重1天收住我科。患者入院前21天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先为枕部针刺样痛,呈阵发性,伴恶心,无呕吐及其他不适,服正天丸头痛无好转,1周后行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进一步行头颅MRI平扫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YST)是脑血管疾病中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低,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漏诊,若不及时明确诊断和给予有效治疗,常常引起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我们就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11例CVST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总结,并复习有关文献,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而又特殊的类型 ,仅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 3 5 % [1 ] 。由于其发病率低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缺乏特异性 ,临床诊断较困难 ,误诊率可达 5 0 % [2 ] ,且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如未经积极适当的治疗 ,预后极差 ,死亡率可达 1 0 %~ 2 0 % [3] 。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及治疗CVT ,是关系到患者预后的关键。现报告我院 3例CVT ,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例 1女性 ,2 6岁 ,工人。因剖腹产后 3天头痛、呕吐、视物不清 2天于 1 988年 8月 2 9日由我院妇…  相似文献   

1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由于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临床诊断困难。本文报告2例,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CVT早期诊断及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男13例、女24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起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脑脊液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CVST发病年龄多在30~41岁;早期表现以头痛为主24例(64.86%),以呕吐为主10例(27.03%),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表现为局限性脑梗死17例(45.95%),其中伴有渗血或血肿6例(16.22%);脑脊液压力增高者32例(86.49%),蛋白增高13例(35.14%),白细胞增高11例(29.73%);37例患者中,33例好转出院(89.19%),死亡1例(2.70%)。结论对于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发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的青壮年患者,应高度怀疑CVST,及时行CT、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等检查,必要时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一旦确诊,应尽早选用抗凝药物治疗,并且要长时间足疗程。  相似文献   

1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临床少见 ,但预后凶险。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治疗研究的深入 ,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文章简要介绍了CVST的临床研究现状 ,重点讨论了溶栓疗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Zhou W  Wei G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5):323-325
目的 评价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影像诊断。方法 详细分析65例CVT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大多数病人表现有头痛、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征象(91%)。近半数病人(49%)伴有局灶神经功能异常如肢体无力、癫痫发作、视力下降等,51%的病人仅表现为单纯颅内压增高,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和成(MRA)能直接显示肺静脉窦闭塞及其血栓栓子。结论MRI和MRA对脑静脉0窦血  相似文献   

14.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被认为是临床上罕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临床特征不特异,易误诊,预后不佳。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本病认识的逐渐加深,临床上CVST并不罕见,对其诊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就16例病人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均为1997年3月—2006年3月住院治疗的病人,其中男4例,女12例,年龄18岁~45岁,病程1周至1年。1.2起病形式及诱因急性(1周内)2例,亚急性(1月内)13例,慢性(超过1月)1例。妊娠早期2例,产褥期4例,外伤及感染3例(牙科术后、中耳炎、脑外伤各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无明确诱因者6例。1.3首发表…  相似文献   

15.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常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对2002年4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14例CVS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VST的急诊识别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少见类型,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漏诊,误诊率可高达50%以上。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和给予有效治疗,常常引起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如何早期识别及明确诊断,是关系患者预后的关键。现将我院诊治的13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VST的早期临床特点及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脑血管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病因多种多样,症状错综复杂,缺乏特异性。以往由于缺乏影像学的证据,极易误诊,死亡率据文献报告在20%~78%。近年来,我科通过MRI+MRV检查及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三联抗栓疗法使该病的诊断率和治愈好转率大大提高。现结合有关文献将我院2003年至2006年收治的16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6岁。因头痛、恶心、呕吐10d,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伴右侧肢体活动无力3d入院。22d前曾正常分娩一女婴,10d前曾于当地医院行脑CT检查示多发性脑实质内出血点,予相应治疗无好转。查体:T36.3℃,P90次/min,R20次/min,Bp110/90mmHg。嗜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低,双膝反射(++),双Babinski征阴性。  相似文献   

19.
正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类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潜在的致死性。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在治疗方法与策略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近年来,虽然国内少数医院开展了相应的治疗与研究,但仍有一些患者未被及时发现,或未接受正确治疗。因此,有必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并深入展开临床研究。一、CVST的发病率CVST最早在100多年前就有描述。由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特征与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勇  李铁山  李宏  谭兰 《山东医药》2004,44(1):9-11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利于CVT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确诊的、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CVT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颅脑CT、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结果 42例CVT患者早期的常见症状有头痛(100%)、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67%)和癫痫发作(57%),多被误诊为动脉性脑梗死、脑内占位或脑炎。影像学上39例可见静脉性脑梗死特征(引流区域脑实质肿胀和出血性梗死),23例颅脑MR上可见T2WI病灶远大于弥散加权项(DWI)上的病灶,且坏死灶多仅位于皮层(87%)。T2WI上脑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有确诊价值,对上矢状窦血栓(96%)较侧窦血栓更敏感(50%)。DSA显示相应的静脉窦闭塞及静脉侧支循环,脑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结论 头痛、癫痫发作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是CVT早期的常见症状,但缺乏特征性。熟识影像学上静脉性脑梗死的特征性表现(脑实质肿胀明显,但坏死轻微且常常伴有出血),对CVT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颅脑MR上T2WI上脑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有确诊价值。对于MR无法确诊的病例,颅脑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或13SA可明确诊断。CVT病灶功能障碍区域大而坏死轻微时,提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