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厚朴温中泡腾颗粒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厚朴温中泡腾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以pH值、粒度及溶化时间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比例、聚乙二醇6000和甜蜜素的用量对泡腾颗粒剂质量的影响.结果 厚朴温中泡腾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比例为0.65∶1,聚乙二醇6000用量为4%,甜蜜素用量为0.8%.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郑平  王欣欣  廉亚丽  王文忠 《中成药》2010,32(8):1346-1348
目的:优化穿心莲泡腾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法,以溶化时间和pH值作为评价指标,对泡腾颗粒剂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聚乙二醇6000的用量、甜蜜素的用量进行优化。结果:穿心莲泡腾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柠檬酸与碳酸氢钠配比为0.85∶1,聚乙二醇6000和甜蜜素的用量分别为5%和0.9%。结论:该制备工艺简便、稳定、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平胃泡腾片的处方配比.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原料药、聚乙二醇6000及甜蜜素用量对泡腾片的崩解时限和pH值的影响.结果:平胃泡腾片的最佳处方配比为柠檬酸:碳酸氢钠=0.70:1,中药浸膏粉、聚乙二醇6000和甜蜜素用量分别为35%、5%和1.0%.结论:处方配比优化后,该泡腾片的崩解时限和pH值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小儿金莲泡腾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运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法,以溶化时间和p H值的综合评价作为评价指标,对泡腾颗粒剂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聚乙二醇6000的用量、甜蜜素的用量进行优化。结果小儿金莲泡腾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为0.83∶1(g∶g),聚乙二醇6000用量为4.4%,甜蜜素用量为0.84%。结论该泡腾颗粒剂的溶化时间和p H值均符合要求,且制备工艺简便、稳定、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小儿咽扁泡腾片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pH值、崩解时限、泡腾时间、口感及硬度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泡腾片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聚乙二醇6000的用量、乳糖及甜菊糖的用量进行优化;同时用HPLC法测定泡腾片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最佳处方(1000片)为柠檬酸:碳酸氢钠=50∶50(g∶g),聚乙二醇6000用量为50g,甜菊糖用量为5g。制得泡腾片pH值、崩解时限及硬度等指标均符合规定,口感酸甜适中,有清凉感。结论:该小儿咽扁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Zheng P  Meng LJ  Sun GP  Wang WZ 《中药材》2011,34(3):452-455
目的:优化当归六黄泡腾颗粒剂的处方配比。方法: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聚乙二醇6000及甜蜜素用量对泡腾颗粒的溶化时间和pH值的影响。结果:优化的泡腾颗粒剂处方配比为柠檬酸∶碳酸氢钠=0.75∶1,聚乙二醇6000和甜蜜素的用量分别为3.25%和0.89%。结论:该泡腾颗粒剂的溶化时间和pH值均符合要求,且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优化工艺。方法:采用不同体系的洗脱液进行洗脱。以厚朴酚的纯度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洗脱系统。结果:四种不同系统的不同比例均分离得到了含量大于90%的单个化合物晶体,其中优选的洗脱系统为石油醚∶丙酮系统,比例为10∶1,厚朴酚纯度为98.34%,收率96.43%。结论:四种洗脱系统中以石油醚∶丙酮系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应用闪式硅胶柱色谱法从厚朴总提物中分离纯化高纯度厚朴总酚的工艺。方法以厚朴总酚的质量分数和收率为指标,采用闪式硅胶柱色谱法从样品前处理方法、硅胶用量、洗脱溶剂、体积流量方面,优选厚朴总酚的最佳纯化工艺。结果厚朴酚、和厚朴酚在1~1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厚朴酚、和厚朴酚的tR值分别为9.585、6.483min。最佳工艺为:厚朴60%乙醇提取物,用10倍量的硅胶进行装柱,以石油醚–醋酸乙酯(10∶1~10∶3)作为梯度洗脱溶剂,体积流量选择5 mL/min。结论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闪式硅胶柱色谱法以厚朴总提物为原料,能够快速、高效纯化得到质量分数99.5%厚朴总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百香果泡腾片,优化其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酸碱分开湿法制粒法制备百香果泡腾片,以崩解时限、发泡量、口感评价、休止角、颗粒外观等为指标,单因素实验筛选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矫味剂、黏合剂。以感官综合评价为指标,以乳糖+甘露醇、柠檬酸∶碳酸氢钠、聚乙二醇6000、阿司帕坦用量占片重百分含量为考察因素,设计L9(34)正交实验,评价优化处方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百香果泡腾片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百香果冻干粉50%,崩解剂为柠檬酸∶碳酸氢钠(0.8∶1)35%,填充剂为甘露醇∶乳糖(1∶1)10%,润滑剂为质量比2.5%的PEG 6000,甜味剂为阿斯巴甜1.5%,黏合剂为2%的PVP乙醇溶液。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百香果泡腾片2.0g/片,无黏冲现象,片重差异、硬度、崩解时限、发泡量等均符合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百香果泡腾片冲调后泡腾剧烈且迅速,发泡量大,入口清爽细腻,酸甜可口,有浓郁的百香果香气风味。结论:该泡腾片的处方及工艺合理,质量指标均符合泡腾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确定五味子泡腾片的生产工艺。方法:采用聚乙二醇包裹法制粒,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产品配方,制备五味子泡腾片。结果:确定的五味子泡腾片最佳配方为:五味子浸膏粉用量为17%、崩解剂(NaHCO3与柠檬酸质量比1∶0.7)用量为50%、填充剂乳糖用量为28%及润滑剂聚乙二醇6 000用量为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五味子提取物泡腾片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提取物泡腾片的研制及质量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林水  郑珺  邵胜荣 《中药材》2005,28(1):52-54
目的:研制银杏叶提取物泡腾片并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pH值、崩解时限、第30日的硬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并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最佳工艺配比为枸橼酸12.5%,碳酸氢钠20%,采用聚乙二醇6000包裹碳酸氢钠,其产品经稳定性考察表明,本产品质量稳定.结论:本工艺可作为银杏叶提取物新剂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五味子保肝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聚乙二醇6000用量、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影响因素,以粒度和溶化时间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泡腾颗粒的生产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泡腾颗粒剂中保肝成分五味子乙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0.8∶1,聚乙二醇6000量为3%,PVP-K30的量为2.0%,五味子乙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18%;平均含量为26.1 mg/g,五味子乙素在8h内基本稳定。结论:该制剂工艺简便,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3.
中药泡腾片及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泡腾片含有有机酸和碳酸氢盐或碳酸盐 ,遇水可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而呈泡腾状。由于泡腾片具有特殊的崩解剂—泡腾崩解剂 ,口服泡腾片在冷水中即可迅速崩解 ,利于吸收 ,较其他剂型携带服用方便得多 ,并且多数泡腾片添加矫味剂口感较好易于为病人接受。外用泡腾片也因崩解迅速而具有起效快 ,易于吸收的特点 ,并且泡腾所产生的泡沫有助于局部杀菌。作者主要介绍了中药泡腾片的主要辅料、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情况及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几个泡腾片品种的制备方法和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橘红痰咳泡腾片的制备工艺,提高制剂稳定性。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方法,以崩解时间作为考察指标,考察酸碱比例、制粒方法、酸碱总量三因素对橘红痰咳泡腾片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出工艺为A1B2C2,即酸碱比例为1:1,制粒方法为聚乙二醇包裹法,酸碱总量为37%。结论该工艺优于常规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王立  杨硕  马维阳  刘华石  乔晓溪  张文君 《中草药》2015,46(8):1145-1150
目的 综合利用固体分散体、泡腾技术制备水飞蓟宾(SLB)控释制剂,并考察其释药机制.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将药物体外释放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SLB控释制剂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采用相似因子(f2)法考察所制控释制剂的释药机制.结果 SLB控释片片芯以SLB-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1:2)为主药,以酒石酸和碳酸氢钠为泡腾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阻滞剂;包衣处方中醋酸纤维素为包衣材料,聚乙二醇400为致孔剂,所制控释片以零级速率释药.释放机制研究中,致孔剂、阻滞剂和泡腾剂对药物释放行为有显著影响,溶出仪转速及释放介质pH值对药物释放行为无显著影响.结论 SLB控释制剂制备工艺简单,12 h内呈现零级释放(r> 0.996 5).  相似文献   

16.
清开灵泡腾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改进泡腾片制备工艺,提高制剂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制剂工艺。结果:最佳配比为A3B2C1,即碳酸氢钠为11.25%,柠檬酸7.5%,采用5%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并以此工艺制成泡腾片。结论:改进工艺优于常用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并考查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制剂的漂浮性能和释放性能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不同规格及用量,碳酸氢钠的用量、硬脂酸的用量对药物体外漂浮和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4M)为骨架材料,硬脂酸为助漂剂,碳酸氢钠为起泡剂,微晶纤维素和乳糖为填充剂,制备了一天给药一次的银杏内酯胃漂浮片。该制剂2h释放约35%,6h释放约60%,10h释放约80%,12h释放85%以上,满足胃漂浮片释放要求。结论:本方法制备的银杏内酯胃漂浮片外观及可压性良好,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且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一种水溶性与润滑性良好的润滑剂.方法:制备共喷润滑剂[亮氨酸和聚乙二醇6000 (PEG6000)按比例溶解后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筛混润滑剂(单喷亮氨酸和PEG6000粉碎后的过筛混合物),硬酯酸镁、亮氨酸、PEG6000、硬脂富马酸钠、氯化钠分别粉碎过筛.以推片力、黏冲情况、崩解时间和溶液的外观为指标对各种润滑剂润滑效果和制剂性质进行评价.测定各种润滑剂的基本物性,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共喷润滑剂制备前后化学成分和晶型变化.结果:共喷润滑剂对比其他几种润滑剂更适合作为泡腾片的润滑剂.共喷润滑剂在喷雾干燥制粒前后的化学成分和晶型没有改变,润滑效果的提高可能是由于颗粒外部形态的改变.结论:共喷润滑剂拥有较好的水溶性和润滑作用,是一种良好的水溶性润滑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戊己胃漂浮缓释片制剂的最优处方配比。方法:以多个组分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选择辅料HPMC(K100M)、PEG 6000、NaHCO3、十六醇等4 个因素,建立正交试验进行考察,干粉压片,优化制剂体外释药及漂浮性能。结果:选择以35%HPMC、5%PEG 6000、10%NaHCO3、15%十六醇、10%MCC 及25%的主药,作为戊己胃漂浮缓释片处方的最优制剂配方。结论: 所制备的戊己胃内漂浮型缓释片具有缓释、漂浮时间长的优点,制备工艺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元胡止痛口崩片处方。方法以口崩片的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筛选元胡止痛口崩片最优处方。结果优化处方为微晶纤维素78%,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4.5%,硬脂酸镁0.1%,柠檬酸4%,桔子香精2%,甜蜜素1%和乳糖9.45%。元胡止痛口崩片硬度为3.5~4.5kg,崩解时限少于1 min。结论该口崩片具有一定的硬度,崩解时限符合要求,且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