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观察经后路椎间盘镜(MED)手术治疗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患者,在持硬膜外麻醉下,床旁C臂机定住,MED下行推板间隙开窗,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通过调整手术通道以及采用特殊器械对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进行有限切除,对侧隐窝、神经根管潜行扩大,对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并对病人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73例患者,平均住院9.7天,平均手术出血量58毫升,平均手术时间73分钟。术后65例得到随访,按Nakai标准,优5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5.4%。结论该术式较常规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保持了脊柱后柱完整性与稳定性,适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相同节段侧隐窝狭窄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术(microendoscopic dis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ED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经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手术各指标、术后恢复及临床疗效,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2组ODI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治疗方案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但MED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快等优点,比常规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MED)治疗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及自制器械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手术治疗。结果50例随访6—18个月,按Nakai评定,优34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为94%。结论后路显微椎间盘镜加自制器械治疗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及后遗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的特点,是目前该类疾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陈晓华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1996,(1)
8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总数的47.4%。男49例,女33例。年龄28~70岁,平均46.3岁。9例全椎板切除,35例半椎板切除,38例椎板间开窗手术。术后73例经1~5年随访,优46例,良23例,进步4例。优良率达94.5%。本病的临床表现往往是一组混合症状,确诊需要靠CT扫描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进路以半椎板切除、椎板间开窗为首选。手术的关键不但要彻底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而且要使神经根完全减压,并强调术后的稳定治疗。这对于提高治愈率和远期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7.
8.
9.
应用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351例,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8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总数的47.4%。男49例,女33例。年龄28-70岁,平均46.3岁。9例全椎板切除,35例半椎板切除。38例椎板间开窗手术。术后73例经1-5年随访,优46例,良23例,进步4便。优良率达94.6%。本病的临床表现往往是一组混合症状,确诊需要靠CT扫描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进路以半椎板切除、板间开窗为首选。手术的关键不但要长度摘除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经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特点及相关并发症处理,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应用椎间盘镜在棘突旁小切口建立工作通道管,经椎板间隙在显微内窥镜下环切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组织并扩大神经根管。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按Nakai O标准疗效评定,其中优12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术中硬膜囊撕裂1例,因静脉丛出血中转为开放手术1例,无神经根撕裂及切断发生。术后间盘摘除不全,并发马尾综合征1例,二次手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30 d,平均7 d。住院7~40 d,平均12 d。无1例切口感染。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少MED手术并发症、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后路椎间镜系统(MEDTm)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 结果 68例患者中,65例获门诊随访≥3个月,术后优良率达93.8%,其中6例术后复查CT示减压彻底,椎管内无疤痕长入。 结论 MEDT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在保持简单手术入路同时,具有损伤小、减压彻底、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后路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后路第二代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误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对临床资料和X线片、CT、MR等影响资料的分析,回顾性分析126例后路腰椎间盘镜手术4例失误病例。结果:4例中1例术前诊断不全面,1例高龄、伴椎间盘钙化,椎管狭窄,适应证选择不当。1例术中椎管狭窄神经通道减压不充分,1例双间隙突出,对髓核摘除不够,对突出间隙神经根管外口减压不够。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和手术技术失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3年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200例再次进行随访调查。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25-65岁,平均40岁。以上患者均通过保守治疗无效,症状较重影响生活质量,经过科内讨论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摘除椎间盘髓核。结果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信件共随访到患者178例。按Nakai疗效评定分级属优147例,良16例,可15例,随访时间36-84个月,平均60个月。总体有效率是91.57%。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期随访疗效确切,熟练的手术技术及术后的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其中40例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小切口组),46例行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MED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MED组,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M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两种术式均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相对而言,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探讨采用椎间盘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②方法回顾分析51例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③结果本组51例获得随访,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39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6.1%(49/51)。④结论MED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恢复快,疗效好,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椎间盘镜下微创椎间盘摘除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操作要领和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自2004年3月至2005年8月应用MED手术治疗25例LIDH患者. 结果:患者术后20h~7d(平均2.4d)下床活动.术后住院3~10d,平均5.2d.除1例切口浅层感染,经换药后二期愈合外,其余均一期愈合.患者术后均得以随访,时间2~15个月,平均6个月.疗效满意,其中优18例,良5例,尚可2例,优良率为92%.结论:了解手术设备特点,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准确的手术定位,熟练的手术操作是取得手术成功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2006年5月~2008年7月应用第二代腰椎间盘镜手术(MEDⅡ)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3个间隙),单间隙突出者31例,双间隙突出者1例。腰3、42例,腰4、57例,腰5骶122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5.6±0.8)个月,优良率90.6%。结论:显微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