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寰枢椎脱位与不稳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寰枢椎脱位与不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危害性或潜在危害性大,外科治疗较为复杂和棘手。近些年来,随着对颅颈交界区生物力学认识的深入和一些新的内固定器材的出现与应用,治疗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疗效逐步提高。本文就寰枢椎脱位与不稳的外科治疗原则、治疗指征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作一文献综述。1 病因、病理与分类寰枢椎脱位与不稳的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和病理性3大类。先天性寰枢椎脱位与不稳最常见的原因为齿突畸形,包括齿突缺如、齿突发育不全和齿突分离3种类型。在寰枕融合或KlipperFeil综合征或颅底凹陷患者,寰枢…  相似文献   

2.
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沈宁江,王书成,欧阳甲自1983年~1994年6月共收治寰枢椎脱位44例,就其诊断及治疗提出一些认识。临床资料44例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1~45岁,平均21岁。病程:伤后即刻至8年,平均8个月。其中急性(≤2周)寰枢椎脱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创伤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自1994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创伤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26例,全部病例入院前均被漏诊或误诊。采用枕颈融合10例,寰枢融合16例。结果 症状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3例,神经功能明显改善9例,无改善1例。骨性融合时间3~10个月。结论 外伤病人如有诉头颈或枕部疼痛,要考虑寰枢椎脱位的可能,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和张口位X线片,必要时加摄应力位片。对于难复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采用后路枕颈融合。可复性的寰枢椎脱位将采用寰枢融合,经C1,2关节突侧块螺钉固定是目前寰枢椎融合固定中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和分析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外科治疗结果,并对其手术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4年5月对15例寰枢椎不稳及13例寰枢椎脱位患进行手术治疗,15例寰枢椎不稳均行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3例寰枢椎脱位病例中,8例经颅骨牵引寰椎完全或大部分复位,系采用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例牵引后不能复位,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枕颈融合术。结果1例寰枢椎脱位病例术后1周死亡,1例寰枢椎脱位病例术后复发,给予颅骨牵引复位后头颈胸石膏外固定3个月,其余病例随访3~24个月,所有病例枕颈部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四肢及躯体感觉恢复接近正常,肌力及肌张力明显改善,寰枢椎及枕颈部植骨在半年左右均达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脱落。结论术前应熟悉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各自影像特点,并对其解剖特点、发生机制及其临床特点认识清楚,正确地选择手术方法,术中仔细操作,便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寰枢椎脱位的机制及诊断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寰枢椎脱位的机制及诊断沈宁江王书成卢传新欧阳甲作者单位: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病外科海口市(沈宁江,王书成,卢传新);新疆医学院第一附院骨科(欧阳甲)寰枢椎是构成头颅旋转运动及部分屈伸运动功能的重要结构,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本身骨性结构的完整及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8例寰枢椎不稳,其中寰枢椎先天性发育不良6例,寰枢椎自发性脱位2例,寰枢椎结核1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2例,新鲜骨折4例,寰、枢椎椎弓骨折各1例,横韧带损伤1例。4例采用非手术治疗,14例施行手术治疗,其中寰枢椎融合7例,枕颈融合6例,枕大孔减压枕颈融合1例。平均随访2年10个月,18例寰枢椎都获得稳定,其中9例脊髓受压者脊髓功能都恢复正常,本文就临床征象、诊断和治疗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in-out-in”多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in-out-in”多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6例寰枢椎脱位或不稳患者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25~63岁,平均43±9岁;单侧椎动脉高跨10例,双侧高跨2例,C2/3融合致单侧枢椎椎弓根发育不良12例,双侧发育不良2例。患者均表现为颈部疼痛,VAS评分1~6分,平均3.12±2.13分;23例伴肌力下降及感觉异常,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为5~11分,平均7.9±2.1分。术前行X线、CT和MRI检査,术后7d及3、6、12个月行X线和CT检査,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比较各时间点VAS及JOA评分。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25~215min(153.7±27.9min);出血量160~650ml(263.1±68.5ml),3侧椎弓根钉应用“in-out-in”技术置钉过程中,出血多,改为椎板钉;无脊髓血管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8~20个月随访,平均12±4个月,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査见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术后7d、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1.13±0.72、1.11±0.93、1.09±0.98及1.07±0.81分,较术前明显减轻(P0.05);术后7d、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12.9±1.8、13.4±2.3、13.6±1.9及13.8±2.1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in-out-in”多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或不稳,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头部和颈椎在遭受强的外力作用下 ,可发生急性寰枢椎脱位 ,使颈髓和延髓受压 ,引起致死性损伤。对因各种非外力性疾患所致的寰枢椎脱位 ,近年来也逐渐有所认识。按其脱位的方向 ,有向前脱位 ,向后脱位 ,旋转脱位 ,侧方脱位 (罕见 )及垂直脱位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较多 )。临床上所见大部分为向前脱位。目前治疗上对于无锥体束征者采用非手术治疗较多 ,我科采用手法整复 ,大重量牵引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 1995~ 2 0 0 1年共收治寰枢枢脱位患者 41例 ,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2 5例 ,女 16例 ,10岁以下 3例 ,…  相似文献   

9.
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与枕颈不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与不稳的疗效。方法 自 1992—2 0 0 0年收治 3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与枕颈不稳的患者 ,年龄 12~ 6 1岁 ,平均 38岁 ;病程 1个月~ 8年 ,平均 16个月。 2 2例颅骨牵引复位或基本复位的 ,用 Gallie法寰枢椎固定 ,C1~ 2 髂骨植骨。 9例牵引未复位和 5例枕颈区畸形的 ,用 Ransford环固定 ,枕颈区减压 (C0 ~ C2 )和枕颈植骨融合。结果  1例术后 4天死亡 ,35例随访 3个月~ 4年。寰枢椎固定 2 2例中 2 1例获骨性融合 ,2例复位不满意 ,其中 1例植骨不愈合。Ransford法 13例有 12例骨性融合 ,1例植骨块断裂未愈合 ,但内固定无松动。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颅骨牵引复位的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Gallie法寰枢椎固定疗满意。 Ransford环固定对枕颈区减压和枕颈融合能提供可靠的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寰枢椎脱位或不稳定患者手术前后椎动脉血流情况。方法:利用彩色超声多谱勒,术前检查15例寰枢椎脱位和8例不稳定患者椎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心脏收缩期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心脏舒张期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指数,根据同一椎动脉下颈段和上颈段的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的差别判断上颈段椎动脉的血流是否异常。所有患苦手术复位和内固定后做同样的俭查。结果:1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中椎动脉血流术前18侧异常.11侧正常.1侧椎动脉未发育.术后18侧异常者16侧恢复正常,1侧明显改善,1侧无变化;3侧南术前正常变为异常。8例寰枢椎不稳定患者中椎动脉术前12侧异常,4侧正常。术后5侧恢复正常,仍为异常者7侧,但3侧明显改善:1侧由术前正常变为异常。结论:寰枢椎脱位或不稳定患者的椎动脉血流夫多数发生异常.手术复位内固定后大多数能够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12.
Apofix椎板钩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评价Apofix椎板钩治疗创伤怀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方法 对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行C1-2后路融合、Apofix椎板钩内固定术。包括齿状突骨折5例,其中1例伴横韧带断裂。结果 术后随访3 ̄11个月,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5例获骨性愈合。结论寰枢椎后路融合,Apofix椎板钩内固定术适于治疗创伤笥寰枢椎不稳;解剖复侠是手术成功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患者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并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发生,术后枕颈部不适症状均不同程度消失,受损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明显。25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18±6)个月。末次随访时,无螺钉断裂、松动或移位,颈椎复位满意,无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发生,全部获得骨性融合;颈椎屈曲功能良好,旋转功能轻度受限。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双侧经寰枢椎关节螺钉联合寰椎椎板挂钩固定及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方法 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15例,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术中顺利,未发生并发症,术后均症状缓解、功能恢复,经6~24个月随访,平均12.3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假关节形成,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双侧经寰枢椎关节螺钉联合寰椎椎板挂钩固定植骨融合术具有安全、术后即刻稳定、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为寰枢椎不稳后路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诊断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X线检查,螺旋CT扫描以及三维影像重建在诊断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不同临床意义。方法:24例行颈椎张口位片检查,其中16例和5例对照组采用螺旋CT扫描。结果:平均50%以上2次摄片,部份齿状突与侧块间距显示不清。16例螺旋CT扫描均证实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不等,三维影像重建立体地再现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移位程度和齿状突发育情况。5例对照组正常。结论:常规X线多能确诊,螺旋CT扫描及三维影像重建,可弥补6诊断上的困难,同时也有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寰枢椎(C1~C2)脱位不是独立的临床疾病,而是累及颅椎区的某些损伤或疾病的一种病理状态。一旦C1~C2发生脱位,或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可能累及脊髓与椎,基底动脉,威胁生命或导致严重残废。因此,在治疗上除原发疾病与损伤之外,矫治脱位、重建稳定,是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C1与  相似文献   

17.
小儿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索一套手术治疗小儿寰枢帷不稳的方法。方法 对31例15岁以下的寰枢椎不稳的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先借助头环背心(halo-vest)使寰椎复位并获得稳定。对17例患儿施行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的寰枢椎后路融合术,3例行寰椎后弓切除枕颈融合术,5例行枕骨大孔开大枕颈融合术,6例单纯行枕颈融合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植骨融合。头环背心平均固定时间:枕颈融合术者94.3d,寰枢椎融合术者68.5d。有脊  相似文献   

18.
19.
寰枢椎半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Gallie及Brooks两种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的长期疗效,并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年2月~2003年6月因寰枢椎不稳行后路线缆内固定融合术的78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手术前后JOA评分、颈部疼痛VAS评分、相关并发症、术后头颈胸石膏或颈托外固定使用情况及植骨融合率。并根据具体手术方式分为两组:Gallie及Brooks组,分析两组在植骨融合率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平均随访期为(86.0±15.0)个月,所有患者随访末期均恢复正常工作,颈部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8±1.5)改善为术后的(0.4±0.8)(P0.01),JOA评分由术前的(16.2±1.7)改善为术后的(16.8±0.7)(P0.01)。3例术后发生神经并发症,均为齿突游离小骨病例;其中2例行Gallie融合术,为术前脊髓症状加重;1例行Brooks融合术,为新出现的脊髓症状;所有患者均保守治疗后治愈,未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5例出现植骨不愈合,其中Gallie融合术3例,Brooks融合术2例,均行翻修后融合,两种融合方法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齿状突游离小骨与齿状突骨折在融合率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齿状突骨折,后路线缆结扎内固定技术结合颈托固定就能够满足固定要求;而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齿突游离小骨引起的寰枢椎不稳施行后路线缆结扎内固定技术附加坚强外固定也可以达到满意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