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 ,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 ,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发生率为 2 .6 %~ 6 .4 % ,死亡率 38.5 %~ 5 3.9% [1]。 1990年 1月~2 0 0 2年 1月 ,护理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病人 2 8例 ,现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从中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 ,以降低死亡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 2 8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6例。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4 8岁 ,平均年龄 5 9岁。颈部吻合口瘘 2例 ,胸内吻合口瘘 2 6例(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口瘘 13例 ,主动脉弓下吻合口瘘 13例 )。1.2 吻合口瘘发生的时间  …  相似文献   

2.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危及病人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自 1989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 5 37例 ,术后并发吻合口瘘 19例 ,发生率 3.5 4 %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5 37例中 ,男 393例 ,女 14 4例。年龄 30~ 78岁 ,平均 (5 9± 8.37)岁。其中贲门癌 172例 ,食管癌 36 5例 (上段食管癌 18例 ,中段 2 2 6例 ,下段 12 1例 )。病理分期 (按1987年UICC国际标准分期 ) :Ⅰ期 6例 ,Ⅱ期 82例 ,Ⅲ期35 3例 ,Ⅳ期 96例。 19例发生吻合口瘘者 ,均为术后 3~11d经口服美蓝或碘油造影证实。其中贲门癌 14例 ,…  相似文献   

3.
89例贲门癌机械缝合后6例吻合口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强 《重庆医学》2005,34(10):1514-1515
目的探讨在贲门癌切除术中使用吻合器机械缝合重建消化道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以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方法对2001年4月~2004年10月间89例贲门癌切除中使用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6例,发生率为6.7%.其中5例为经腹贲门癌切除术后腹腔吻合口漏,1例为经胸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6例吻合口瘘均治愈.结论吻合器使用不熟练是导致吻合口瘘的重要原因,通过积极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吻合口漏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5 .2 %以下 ) ,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仍较高 ,国内为0 .1%~ 0 .9% ,国外为 1.4 %~ 2 7.6 % [1] 。术后有吞咽不适、梗阻者的比例更高。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与吻合术式、吻合技术有关。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层内翻吻合法和双层内翻吻合法 (荷包式包盖吻合法 )进行了临床比较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9年 1月~ 2 0 0 1年 6月 ,我们共手术切除食管癌 2 6 3例 ,贲门癌 331例。其中男 382例 ,女 2 12例 ;年龄 39~ 73岁 ,平均 (5 2 .7± 4 )岁。所有病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5.
1990年 7月~ 2 0 0 0年 3月 ,我院共完成食管癌、贲门癌切除 5 88例。现将作者预防吻合口瘘的术前、术中技巧及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88例 ,其中男 382例 ,女 2 0 6例 ,男女比为 1 8∶1。年龄 4 8~ 78岁。1 2 方法 :本组采集的病例 ,所行手术均行手吻的方法。2 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率为 1 5 % ,尤其 1998年至今 ,无一例吻合口瘘发生。3 讨论3 1 术前准备 :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 ,由于进食困难 ,营养状态更差 ,部分患者有较严重的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此类患者如匆忙手术 ,术后出现吻合…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于324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重建,术后观察吻合瘘的发生情况。结果:324例食管癌贲门癌发生吻合口瘘6例,其发生率1.8%。结论:吻合口瘘的发生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与手术操作、术式、残胃及食管的血运、吻合口的张力、胸腔感染及必要的全身营养支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机械吻合器在16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圆形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162例分别用消化道圆形吻合器进行吻合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吻合口狭窄3例(1.9%),经扩张后均恢复正常饮食,吻合口瘘致死亡1例(0.6%)。结论机械吻合操作是减少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机械吻合和手工吻合两种胸内吻合方法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56例本科2000年6月~2010年3月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30例患者采取机械吻合,余126例患者采取手工吻合,从吻合时间、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比较两种吻合方式应用效果.结果:机械吻合组总手术时间为(173+43)min,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77%,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狭窄,手工吻合组总手术时间为(194±48)min,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5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吻合应用于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管状吻合器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1200例食管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病变切除后应用管状吻合器的手术效果进行分忻。方法:食管胃颈部吻合4例,胸内吻合1116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0.91%),颈部及超胸顶吻合无吻合口瘘发生。前8年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32%、吻合口狭窄3.1%;近12年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33%,吻合口狭窄占1%;进口吻合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86%,吻合口狭窄6.9%。所有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均恢复正常饮食。结论:机械吻合是减少胸内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科 1996~ 2 0 0 1年 6月采用常州GW - 1型消化道吻合器对 373例贲门、食管癌切除后行胸内食管胃器械吻合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0 6例 ,女 16 7例。年龄 43~ 75岁 ,平均 5 8.3岁。贲门癌 2 2 1例 ,食管癌 15 2例。除 3例经右胸手术外 ,其余均经左胸手术。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 12 7例 ,弓下吻合2 43例 ,食管胃端侧全层内翻吻合均采用吻合器完成 ,采用GW - 1型 2 6及 2 9规格的分别为 2 92例及 7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3例 ,占 0 .8%。2 讨论文献报道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器械吻合为 0 .9% ,手工吻…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诊疗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7例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采用既往检查调查表(自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既往检查总费用212-28652元(中位数为3792元),检查频率为5-82次,检查项目为3-11项,重复检查频率为3-72次,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彩超、X线、内窥镜、MRI、粪常规,重复度高的项目为彩超、内窥镜、X线、MRI.检查频度与病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相关性,检查费用与检查频度呈正关(P<0.01).结论 消化科门诊躯体化障碍患者检查项目多,频度高,医疗花费多.  相似文献   

19.
解剖学与中医理论的隔阂与融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解剖学与中医理论发展的历史关系。指出古代的解剖在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逐步走向式微,中医理论与解剖学之间的隔阂在近代达到顶峰。这种隔阂是一种历史性的结果,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中医理论可以实现与解剖学的融合,从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蕴含的阴阳规律具体论证了这一问题。在现代条件下,对解剖的反思和排斥已不具有积极意义,建立中医理论的形态学基础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4 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的阴阳规律显示出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 中医学认识解剖结构问题,当然要从自己的基本理论出发,最重要的首先是阴阳,同时要以确切的现代解剖内容为客观研究对象。就阴阳和解剖的关系这一具体问题而言,内脏基本结构的非对称性符合阴阳规律,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从而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