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胡东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264-5264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钠皮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的疗效。方法对32例57眼眼睑黄色瘤行低分子量肝素钠皮内注射,2周注射1次。结果随访9~21个月,治愈率达84.2%。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可改善黄色瘤局部微循环,消除局部组织内脂肪颗粒,使之恢复正常皮肤。局部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黄色瘤疗效好,方法便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0.15%平阳霉素注射液治疗黄色瘤的临床效果。方法0.15%平阳霉素注射液0.5ml注入黄色瘤内,2周1次,直至瘤体隆起消失,桔黄色变淡甚至消失。结果随诊观察3~6个月,20例黄色瘤患者瘤体全部消失,无感染、组织坏死及瘢痕,治疗期间无其他症状和体征。结论局部注射0.15%平阳霉素为治疗黄色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色瘤是眼睑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有报道其发病率达1.16%,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以往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或烧灼等。由于许多患者害怕手术,并可能在眼睑都留下疤痕影响美观。1998~2000年,我院眼科门诊采用肝素钠局部皮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患者依从性好,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其治疗方法、结果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与藻酸双脂钠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对76例不同程度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静脉注射藻酸双脂钠;实验组42例,采用ILIB与藻酸双脂钠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与藻酸双脂钠联合治疗高脂血症较单用藻酸双脂钠疗效快,疗程短.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24例经肾穿活检确诊的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经予藻酸双脂钠抗凝治疗,结果显示藻酸双钠具有抗凝血,降低血粘度,降低血脂以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且疗效高,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因此认为藻酸双脂钠对肾病综合症高凝状态,可作为常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眼睑巨大结节状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方法结合文献分析双眼睑巨大结节状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过程。结果眼睑巨大结节状黄色瘤病人常有血脂代谢异常,可有血糖异常,伴身体其他部位黄色瘤。病变均侵及真皮及真皮下结缔组织和眼轮匝肌,组织病理学示皮下或真皮内大量泡沫状组织细胞和黄瘤巨细胞(Touton巨细胞),切片苏丹染色,胞浆内充满脂滴,病理学均诊断为眼睑结节状黄色瘤。结论眼睑巨大结节状黄色瘤的诊断除依据临床表现外,主要依据病理学诊断,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了,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肝素钠治疗眼睑黄色瘤的方法及护理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瘤是眼睑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有报道其发病率达1.16 % ,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1 ] 。以往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或烧灼等。由于许多患者害怕手术,并可能在眼睑部留下疤痕影响美观。1998~2 0 0 0年,我院眼科门诊采用肝素钠局部皮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患者依从性好,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其治疗方法、结果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 0例(94眼) ,男9例(15眼) ,女4 1例(79眼) ,年龄35~6 7岁,平均年龄5 2岁。其中单发性72眼,多发性2 2眼。有5例患者曾做过激光、手术切除,效果均不理想或复…  相似文献   

8.
黄色瘤是脂质代谢障碍的皮肤病。眼睑黄色瘤好发于上下睑内侧皮肤上 ,双侧对称如蝴蝶状 ,为微隆起、黄色、扁平、软斑块 ,与正常皮肤有明显分界。发病缓慢 ,多见于中老年妇女[1] 。有报道其发病率达 1 16 % ,其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高[2 ] 。因非手术疗效不满意 ,既往常采取手术切除。我们采用肝素钠局部皮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其治疗方法、结果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30例 5 6眼 ,88处黄色瘤。男性 6例 ,女性 2 4例。单眼 8眼 ,10处黄色瘤 ;双眼 4 8眼 ,78处黄色瘤。其中双上睑发病 6例 ,双下睑发…  相似文献   

9.
1资料自2001年2月18日藻酸双脂钠在我院投入使用以来,我们中风科共收治5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这些患者的治疗中,抗凝我们均应用日藻酸双脂钠,均得到了满意的疗效,这些病例:男性37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51岁-68岁;急性期占23例,亚急性期占15例,TIA占15例,以往我们对脑梗塞(急性期及进展型)的治疗均采用溶栓、抗凝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56例老年人血液流变学数值偏高病人(包括高血压和冠心病)应用藻酸双脂钠治疗,并检查用药前、后血流变数值的变化,以及心电图ST-T改变、心绞痛恢复情况。结果发现:血流变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心电图ST-T改变及心绞痛亦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说明藻酸双脂钠不失为一种治疗高血压、冠心病伴血液流变学数值偏高患者的有效药物。藻酸双脂钠对老年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韩光辉$新乡市第—人民医院!453002 @王金旗$新乡市第—人民医院!453002 @赵风花$新乡市第—人民医院!45300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肉毒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肉毒毒素对眼睑、面肌痉挛患者30例进行局部多点注射法。结果:30例眼睑、面肌痉挛经注射肉毒毒素,大部分完全缓解,少部分经二次注射也明显缓解,有效率达100%,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全身局部并发症。结论: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眼睑、面肌痉挛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高频电烧灼治疗眼睑黄色瘤23例韩业华,张晓玲资料和方法23例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32~63岁,平均42.5岁;病程<l年6例,~2年12例,>2年5例;均为双上睑分布且较为对称,罹患面积0.7cmXI.scm、0.ZcmX0.Zcmo常规眼睑...  相似文献   

13.
藻酸双酯钠是防治缺血性脑、心血管病的新型类肝素药物。我们用其治疗缺血性脑、心血管病共158例,总有效率达93.67%,经临床观察及分别跟踪随访2-4年,结果说明藻酸双脂钠在防治缺血性脑、心血管病中,均有较好效果,其远期疗效也颇为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并提出在静滴灌酸双脂钠时供临床参考的“三不宜”。  相似文献   

14.
藻酸双脂钠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兵 《临床荟萃》1994,9(17):789-791
藻酸双脂钠是由山东海洋学院海洋药物研究室,青岛医学院脑血管病和血液病实验室及青岛第三制药厂联合研制,是从海藻中提取而制成的一种新的半合成类肝素药物—藻酸双脂钠,或称多糖硫酸脂(Polysacharde Sulphate.pss)。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微波加抗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食管癌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镜下微波加局部注射抗癌药物治疗食管癌、胃癌的疗效。方法:对10例食管癌、13例胃癌患者选用微波治疗仪,功率50~100W,内镜下用微波前端对病变部位加压,烧灼使粘膜变白,对隆起型病变将针状电极插入瘤体内持续约10~30s,溃疡型采用熨烙法.球状电极压在病灶表面,压力不宜太大.时间相对较短.约5~15s,功率为50w。微波治疗后采用以5-FU0.25g、博来霉素5mg稀释配制成的总液量为15mL的注射液,分点注射病灶,每点1m乙,每次5~15点,间隔7~10d重复1次治疗.一般治疗3~5次。结果:23例经治疗有4例显效,14例有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总有效率为78.26%。结论:内镜下微波加抗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食管癌、胃癌,尤其是不宜手术的患者,对于改善症状,延长生命有一定的作用,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30岁,1996年4月因左足拇趾甲沟炎就诊.给予局部切开排脓后.肌注青霉素治疗。当注射至第9针时,发现每个注射部位针眼处均有一高起的绿豆大小红色丘疹,中心为黄色脓点.其数目与注射次数相等,立即停用青霉素。既往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史。查体:体温36.8℃.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8kPa。口腔粘膜及舌粘膜见多处白色溃疡.咽充血,双颌下可触及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轻压痛.能移动。化验检查:WBC:16.0×109/L.N;82%,L:18%。该现象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未曾见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立即报告…  相似文献   

17.
脂必妥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脂血症患者眼用脂必妥后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选取高脂血症伴血粘度增高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用脂必妥1.05tid,对照组30例,用藻酸双脂钠100mgtid,2月为一个疗程,两组基本条件相似,每周随访一次,随时检查三大常规,心电图,询问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服药期间不用其他影响血脂的药物,同时注意控制饮食。治疗前后查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按1993年7月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标准,用t检验进行治疗前后显著性检验。结果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在局部软组织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收集1996年7月至2005年7月间。共治疗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静脉畸形256例,每次用平阳霉素8mg,2%利多卡因注射液3~5ml,地塞米松5mg共溶液后,注射到瘤体内,注射1次未愈者,间歇7~10天重复注射,3~5次为一个疗程,平阳霉素总量不超过70mg。结果:治愈和基本治愈率达95.7%,好转率为4.29%,总有效率为100%。注射后发热反应6例,占2.34%;病人出现皮疹过敏症状5例,占1.95%。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联合应用治疗颌面部软组织静脉畸形,疗效高、不留疤痕。是一种简便、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静  柳芹 《护理与康复》2006,5(5):388-389
眼睑黄色瘤亦称黄斑瘤,是眼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男性亦可发病.肿物位于上、下眼睑内侧皮肤,上睑居多,双侧对称如蝴蝶状,色黄质软,微隆起,与周围正常皮肤的界线清楚[1].眼睑黄色瘤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欠佳,易复发,且有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1999年8月至2005年6月,本院采用平阳霉素在瘤体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藻酸双脂钠与烟酸肌醇酯联用(以下称二药联用)为基础的辅助降压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疗效肯定,且只此二药联用。也有轻度降压效果,现向读者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