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B病毒感染在间质性肾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EB病毒感染与间质性肾炎发病之间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间质性肾炎患者及对照组的冰冻肾穿刺组织标本,进行了EB病毒DNA的检测。结果:在间质性肾炎组中,12例冰冻肾组织标本中有8例阳性(阳性率66.7%),而10例微小病变肾病患者冰冻肾组织均为阴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提示,EB病毒感染与间质性肾炎的发病有较明确的关系,但EB病毒感染在间质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确切致病途径及因果关系尚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2.
间质性肾炎是以肾间质组织病变为突出表现的一组肾脏疾病。病变几乎同时累及肾小管,故近年来建议采用“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这个名词,按其病理及临床表现不同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大类,Freedman认为其发病机理有三:(1)原发性肾乳头损害,如镇痛  相似文献   

3.
间质性肾炎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间质性肾炎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中心发言尹广南京金陵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210002)病例报告例126岁男性。因“上感”静滴青霉素G后出现休克、少尿及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进行性升高18天入院。因“上感”而在青霉素皮试阴性后静滴青霉...  相似文献   

4.
间质性肾炎是以肾间质部分的炎症为主要病变的疾病,由于其病变与临床表现常波及肾小管部分,故也有作者归之于小管-间质性疾病中论述。病理间质是各种器官中的支持组织。肾间质系指分布在肾小球与肾小管之间的带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的纤维结缔组织。皮质部分的间质稀少而疏松,髓质部分则相对的较为致密,尤其在锥体尖部乳头处更多。正常时这些纤细的支持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看起来并不明显,小管与小管紧密并列;而在间质炎症时,间质就  相似文献   

5.
慢性间质性肾炎(XMH)类似无菌性非破坏性疾病,主要损害肾髓质,有硬化后果。作者探讨ХИН的发病机制,检查没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ХИН60例,平均年龄34.3±4.5岁,都进行全面检查,包括静脉尿路造影,核素肾显象和肾穿刺活检。用通常的方法测定血清 IgA、IgG 和 IgM 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IgE 水平。分析病史、并发病、用药史、过敏史和遗传性资料。检查前10天停用各种药物。对照组是15名健康人。结果ХИН的临床症状都很轻微,大多数是预防性体检而偶然发现ХИН。有些病例头痛,血压升  相似文献   

6.
近20多年,随着免疫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肾活体组织检查和电子显微镜的普遍应用,对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获得了重大的突破。现在已基本上弄清了大多数肾炎的免疫发病机理,明确了引起炎症的不是致病因素本身或其毒素的直接作用,而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产生了免疫反应,从而激发炎症的结果。但在发病机理中,也还有不少问题尚未阐明或者存在着争论。现就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等方面问题,作一扼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十余年对糖尿病在免疫学方面改变的研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这些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成果,对于从病因机制上将临床糖尿病区分为不同的两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正是在这一基础上1979年美国卫生部设立的一个关于糖尿病分型和命名的国际工作小组,和1980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对临床糖尿病提出了新的分型建议: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Ⅱ型。目前已有证据说明抗胰岛细胞的自体免疫,在IDDM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累积的证据表明,大多数人和动物的肾小球肾炎都有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故称为免疫复合体疾病(ICD)。产生免疫复合物肾炎必须具有足够的抗体能与抗原反应生成免疫复合物,但又不过快地清除抗原,因此,Soothill认为肾炎的产生是免疫反应无效,即抗体未能清除抗原所致。在有抗体反应时抗原仍能持续存在的情况可见于:①反复输入抗原;②细胞因过敏性损害而不断释放自身抗原;  相似文献   

9.
狼疮性肾炎(LN)的发病与自身抗体的产生、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等免疫异常密切相关,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功能失调可能也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LN的发病。DC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具有非常强大的抗原呈递及免疫调节能力,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现就DC与SLE及LN发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是一组由药物引起、短时间内发生、以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肾小管不同程度受损伴肾功能不全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是导致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15%.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近年研究表明免疫反应在食物过敏、炎症相关和感染后FD的发病中起介导作用,十二指肠黏膜嗜酸细胞增多和激活、胃和十二指肠局部炎症免疫细胞浸润、外周免疫反应与胃排空延迟、近端胃感觉功能下降、内脏高敏感和FD症状相关。从阻断免疫反应的角度探讨难治性或特殊类型FD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1984年,铜代谢异常所致的肝病,除Wilson病外,尚需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其他类型的胆汁郁积综合征(CS)例如胆道闭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家族性肝内胆汁郁积症(FIC)、印度儿童肝硬化(ICC)、Menkes综合征和见于多米尼加蟾蜍、Orkney绵羊、  相似文献   

13.
【《美国医学协会杂志》1989年5月】第6型人类疱疹病毒在某些艾滋病病例的发病机理中,可能作为一种辅因子而参与作用,它是通过使CD_4+T淋巴细胞缺少而起作用的。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Robert Gallo等人,从正常人末梢血液中分离出新鲜的单核细胞,用纯化的植物血凝素使其激活,再用第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第6型人类疱疹病毒同时感染它。然后他们比较了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告1例急性间质性肾炎,其临床特点为:血清 IgG、IgM、IgE 浓度升高,嗜酸细胞增多,以及肾小管有 IgE 沉积。患者女性,54岁,因贫血入院。入院前18个月左右患结肠憩室炎便血而给予复方樟脑酊、白陶土和果胶联合治疗;此后渐感疲劳,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体重减少11.25kg,呼吸困难,有时恶心呕吐,颜面和踝部水肿,否认有变态反应疾患或肾脏病史。除维生素、止泻剂、铁剂及偶尔用过镇静剂外,无服用其他药物史。病者处于昏睡状态,血压正常。BUN136mg/dl,血清肌酐29.6mg/dl,嗜酸细胞18%(计数高达2,506/mm~3),尿蛋白2.3g/24b,抗链球菌试验阴性,肾盂逆行造影正常,尿、血培养持续阴性。免疫学检查:血清 IgG1,733mg/dl、IgM160mg/dl 和IgE264mg/ml 均升高。肾组织活检经普通显微镜、免疫荧光和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肾间质增宽、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细胞浸润,邻近区域近曲小管退化,肾小球结构不清,并可明显地观察到 IgE 和C_3在近曲小管内皮呈颗粒状沉积。患者严重肾功能衰竭需作血液透析治疗。8个月后复查血清 IgG、IgM和 IgE 仍继续升高。  相似文献   

15.
变应性间质性肾炎(allerg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又称为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是由免疫介导的肾脏损害,许多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利尿剂等均可引起AIN。药物所引起的非变态反应介导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损害,不属于AIN,如药物的直接毒性损害。  相似文献   

16.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众多原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约占ARF的15%,大多AIN有明确的诱因,去除病因及对症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因此,掌握AIN的病因及病理生理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在临床上预防、及时地认识和治...  相似文献   

17.
业已证明血吸虫病是属于免疫疾病,血吸虫病免疫学的研究已使我们对血吸虫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有了较多的了解,因而能作出治疗病人和预防感染的决策,以消灭血吸虫病。本文着重综述血吸虫病各期抗原与宿主相互作用所致免疫发病机理研究的进展。一、血吸虫抗原血吸虫的抗原比较复杂,在宿主体内包含三个不同的时期,即童虫、成虫和虫卵。每个时期均有特异性的分泌、排泄和裂解产物成为抗原物质,引起宿主一系列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1.童虫:童虫表膜存在的C_3激活剂  相似文献   

18.
周勤  赵甫涛  葛娅 《传染病信息》2010,23(4):253-256
丙型肝炎(丙肝)感染后易于慢性化,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趋化因子是一类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小分子蛋白质,在机体抗病毒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丙肝的持续感染、致病以及抗病毒效果等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丙肝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32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血清、胸液和壁层胸膜毛细血管的免疫复合物,以观察其在胸腔积液发病中的作用。包括恶性积液7例(腺癌4例、淋巴瘤1例、何杰金氏病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结缔组织病5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感染性5例(脓胸3例、组织胞浆菌病2例);特发性9例;其他6例(心衰3例、肾衰1例、胸壁创伤1例、急性胰腺炎1例)。患者平均年龄57(24~85)岁;男性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改变,也是心肌梗塞、脑梗塞和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但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还未完全阐明。早在1911年,用胆固醇喂家兔获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以来,认为脂类物质代谢失调,特别是胆固醇代谢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的临床和实验室材料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高血压、动脉内皮损伤等许多因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