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与三苯氧胺合用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0 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0例,对照组单用三苯氧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平消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平消胶囊与三苯氧胺合用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满意,优于单用三苯氧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乳康片和三苯氧胺(TAM)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84例乳腺增生症病人.结果乳康片和TAM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总有效率分别90.2%和91.1%(P>0.05),治疗乳痛症、乳腺腺病的总治愈率分别80%和82.8%(P>0.05),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效果TAM优于乳康片.讨论乳康片治疗乳痛症和乳腺腺病的效果与TAM相当,消除乳痛效果好,但短程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效果不如TAM,长期治疗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甲孕酮治疗乳腺增生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分组,低剂量口服甲孕酮治疗育龄女妇乳腺病106例与口服三苯氧胺90例作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孕酮组止痛效果(总有效率99.06%)明显优于三苯氧胺组,而乳房结节缩小疗效三苯氧胺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甲孕酮组。结论低剂量甲孕酮治疗乳腺增生症,止痛效果良好,并补充体内孕激素的不足,恢复靶器官正常功能,治疗了月经紊乱,还有预防乳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MEDLINE、EMBASE、BIOSIS以及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的机检和手工检索文献的参考文献,选取采用三苯氧胺和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中药的剂型、服用方法、疗程不限.结果:5篇试验,包含3 089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3篇提到随机分组.合并结果表明,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有一定疗效,[无效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1.8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为0.22~15.72].试验报告有明显副作用,但能在停药后逐渐消失.结论:根据本系统评价,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有一定疗效,但有可逆的不良反应.然而,由于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且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所以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它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的大样本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MEDLINE、EMBASE、BIOSIS 以及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的机检和手工检索文献的参考文献,选取采用三苯氧胺和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中药的剂型、服用方法、疗程不限。结果:5篇试验,包含3089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3篇提到随机分组。合并结果表明,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有一定疗效,[无效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1.8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为0.22-15.72]。试验报告有明显副作用,但能在停药后逐渐消失。结论:根据本系统评价,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有一定疗效,但有可逆的不良反应。然而,由于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且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所以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它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的大样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乳腺腺病的疗效。方法:对396例中、重度乳腺腺病患者采用小剂量的三苯氧胺10mg,每日1次口服,平消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均饭后服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草药蒸热后撇少许白酒局部热敷。结果:治疗有效率95.2%。结论:三苯氧胺、平消胶囊内服结合中草药热敷治疗重度乳腺腺病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症短程三苯氧胺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乳腺增生症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病。卵巢激素平衡失调是导致乳腺增生的主要原因。迄今广泛应用各种疗法,即无病因学依据又无预想效果。1993年我院首倡短程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至今250余例,获得较好疗效。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组)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照组)各30例。放疗采用6MV 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Gy/次,1次/d,5次/周,DT 56~60Gy。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放疗第一天开始口服三苯氧胺60mg/m2每日3次或替莫唑胺75mg/m2每日1次,至放疗结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30.0%、23.0%和70.0%、33.3%、26.7%(χ2=0.01、0.23、0.09, P>0.05),无统计学差异。三苯氧胺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栓栓塞,发生率为6.7%。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三苯氧胺术后患者生存率较好,且价格便宜,并未增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三苯氧胺组(治疗组)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三维适形放疗采用6MV X线,2Gy/次,1次/d,每周5次,DT5660Gy。治疗组同步口服三苯氧胺,从放射治疗第1天开始,连服2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4.0%、32.0%和36.0%、8.0%(P<0.05)。三苯氧胺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栓栓塞,发生率为5.0%。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三苯氧胺能提高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且未增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乳腺可扪及囊肿穿刺抽液后服用三苯氧胺和单纯穿刺抽液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临床可扪及乳腺囊肿根据乳腺B超检查结果入组68例,随机分为穿刺抽液治疗组32例和穿刺抽液后服三苯氧胺治疗组36例,两组患者穿刺抽液后中位随访1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68例可扪及乳腺单纯囊肿,平均囊肿大小23mm,36例穿刺服三苯氧胺组复发率13.89%(5/36),32例穿刺抽液组复发率37.50%(12/32),两组相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乳腺囊肿病史>1年的患者,穿刺服三苯氧胺组和穿刺组复发率分别是36.36%(4/11)和77.78%(7/9),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单个囊肿,多发囊肿,囊肿病史<1年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不影响复发率(P>0.05).结论:临床可扪及乳腺单纯囊肿可根据B超检查筛选适合穿刺患者,穿刺抽液加服三苯氧胺治疗可减少复发,囊肿病史>1年者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635例。年龄20~55岁,其中20~30岁70例(26.77%);31~40岁306例(48.18%);41-50岁107例(16.85%)。全部病例均用三苯氧胺治疗,显效540例(85%),有效51例(8%)。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副作用少,疗效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平消胶囊联合三苯氧胺在乳腺癌后期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在乳腺癌后期治疗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108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单纯三苯氧胺组(对照组54例),平消胶囊+三苯氧胺组(试验组54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提高,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减少。结论:平消胶囊使乳腺癌后期治疗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可延长生存时间,有价值,可推广。  相似文献   

13.
短程三苯氧胺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组20例曾接受一次或多次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增生,均有明确病理诊断,其中伴有腺瘤形成5例,少数重度异型细胞3例,重度增生3例,增生活跃2例,合并导管扩张3例。均因复发而进行短程三苯氧胺治疗。完全有效14例,显效4例,有效2例。提示短程三苯氧胺疗法是乳腺增生症,手术后的必要的辅助治疗,以控制其复发。  相似文献   

14.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6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635例。年龄20 ̄55岁,其中20 ̄30岁70例,31 ̄40岁306例,41 ̄50岁107例,全部病例均用三苯氧胺治疗,显效540例,有效51例,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副作用少,疗效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长期行三苯氧胺治疗对乳腺第二原发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985年1月~1990年12月6年间收治的874例女性乳腺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生乳腺第二原发癌的病人共21例。根据是否应用三苯氧胺治疗将病人分为2组。其中应用三苯氧胺治疗(三苯氧胺组)的病人523例,平均随访时间为7.8年(4.5~10年),三苯氧胺治疗剂量为每天20mg,服用时间为2~5年,有8例病人发生乳腺第二原发癌,发生率为1.5%。未用三苯氧胺治疗(对照组)的病人35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7.0年(5~10年),有13例病人发生乳腺第二原发癌,发生率为3.7%。三苯氧胺组的乳腺第二原发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三苯氧胺有预防乳腺第二原发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乳腺恶性肿瘤不论是原发或复发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年老体弱不易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均可采用电化学治疗 (ECT)。方法 应用北京原子能科学院研制的WL -A型电化学治疗仪 ,在肿瘤部位插入阴、阳电极针分别连接到治疗仪通电治疗 ;11例原发乳腺癌自电化学治疗开始口服三苯氧胺 (TAM)三年。结果 本组ECT治疗乳腺恶性肿瘤 37例 ,按国际ECT协会评定疗效的标准 ;CR 2 6例、PR 6例 ,总有效率为 86 5 % (CR +PR 32 /37)。结论 乳腺癌应用电化学合并三苯氧胺治疗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孙红  李萍萍  解云涛 《中国肿瘤》2005,14(9):607-610
[目的]了解舒肝凉血方与三苯氧胺合用对体外培养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人乳腺癌细胞MCF-7分别加入终浓度20%的含药血清培养液,孵育24、48、72h,MTT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MCF-7细胞加入20%的含药血清培养液,共同孵育48h,提取细胞蛋白质及总RNA,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ER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三苯氧胺、中药、三苯氧胺 中药均可抑制MCF-7细胞的体外生长,且有时间依赖性,三苯氧胺加中药组抑制作用最强.采用RT-PCR检测到三苯氧胺组、中药组、三苯氧胺 中药组的ERαmRNA表达略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Westem blot结果显示中药组ERα蛋白表达下调,三苯氧胺组及三苯氧胺 中药组的ERα蛋白表达上调.[结论]中药舒肝凉血方与三苯氧胺合用有协同效应,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生长,并使ERα蛋白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8.
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托瑞米芬(枢瑞)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疗效。选取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的乳腺囊性增生 症100例,试验组(50例)给予托瑞米芬40mg口服,1次/d,连用3个月,并根据乳腺活检后ER结果分成ER(+)及 ER(-)两个亚组观察其临床疗效。对照组(50例)给予中成药(乳癖散结胶囊)对症治疗,连用3个月。托瑞米芬治 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有效率为80%(40/50),对ER(+)患者疗效更高,有效率92.9%(26/28)。无明显的毒副 反应。乳癖散结胶囊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58%(2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1983年12月31日统计资料)三苯氧胺辅助治疗早期乳癌6年多,中数随访45月的全部对照试验结果.作者共收治乳癌患者1285例,年龄≤75岁。经乳腺全切除术或乳癌根治术后,随机分组。除外不适宜本研究患者,562例服三苯氧胺(10mg,每日2次,服二年或至复发);567例为对照,不作进一步的治疗。结果:三苯氧胺组复发或死亡152例;对照组则为220例(P<1.0001)。三苯氧胺治疗失败率比对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于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治疗的可行性,比较三苯氧胺与来曲唑的疗效。方法 51例绝经后乳腺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三苯氧胺组26例采用三苯氧胺治疗,来曲唑组25例采用来曲唑治疗,比较并且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和毒副反应。结果来曲唑组的总有效率为68.0%,明显高于三苯氧胺组的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毒副反应均较轻。结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于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治疗安全有效,而且来曲唑治疗效果优于三苯氧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