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室晚电位、动态心电图和心功能对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价值(摘要)山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来春林,李运乾,王鞠,许施政,赵素琴1临床资料本文对91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的预后通过心室晚电位(VLP)、动态心电图(Holter)和...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体表记录心室晚电位的方法,对220人(正常人78名);急性心肌梗塞92例;陈旧心肌梗塞50例;心绞痛10例进行了检测。正常人无一例晚电位阳性,而陈旧心肌梗塞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者晚电位阳性率高达66.7%。心肌梗塞部位、室壁瘤及左室射血分数与晚电位缺乏相关性。体表记录心室晚电位对于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测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非创伤性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频谱时间标测检测心室晚电位心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发生的预测价值,并观察了心肌梗死、缺血及心肌梗死部位对心室晚电位的影响。方法:用频谱时间标测法,对210例健康人(Ⅰ组)、2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Ⅱ组)、10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Ⅲ组)及39例心肌梗死并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Ⅳ组)的信号平均心电图进行分析,根据健康人的正常因子值确定心室晚电位诊断标准,并用X2检验对各组患者心室晚电位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心室晚电位阳性率Ⅰ组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与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均<0.005)及Ⅱ组(P均<0.005);Ⅳ组显著高于Ⅲ组(P<0.005)。不同心肌梗死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多部位与单部位心肌梗死无显著差异(P>0.05)。预测的敏感性为51.3%、特异性为91.0%、阳性预告值为35.1%、阴性预告值为95.2%。结论:频谱时间标测检测心室晚电位对预测持续性室速/室颤的发生有重要价值,心肌梗死部位、心肌缺血对心室晚电位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5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利用动态心电图(DCG)分析系统进行了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并以9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①OMI患者VLP阳性率为22%(11/50例);②OMI患者在VLP检测时有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75.0%(3/4例),而无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17.4%(8/46例),二者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③VLP阳性与梗塞部位、室性早搏情况、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形成等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β阴滞剂倍他乐克对心肌梗塞后心室晚电位的阴转作用。心肌梗塞后第22±9天检测心室晚电位阳性103例,随机分为组Ⅰ(56例),予倍他乐克口服,组Ⅱ(47例)予安慰剂口服。服药后四周、一年查心室晚电位,Holier、心脏超声。结果组Ⅰ四周、一年的晚电位阴转率分别为51.8%(29/56),和60.7%(34/56),组Ⅱ分别为12.8%(6/47)和19.1%(9/47);组Ⅰ的阴转率均明显优于组Ⅱ(P<0.01)。一年后持续性室速、室颤发生率组Ⅰ14.3%(8/56);组Ⅱ34.04%(16/47);猝死的发生率组Ⅰ3.6%(2/6),组Ⅱ14.9%(7/47)、组Ⅰ与组Ⅱ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倍他乐克对MI后心室晚电位有阴转作用,对持续性室速、室颤和猝死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室晚电位对检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价值的探讨苏庆立李庆喜胡惠(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秦皇岛066000)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心电描记术;心室晚电位作者观察了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49例正常人的心室晚电位(以下简称VLP)的检出率,目的在于探讨心室...  相似文献   

7.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室晚电位的影响丁超宁佩萸崔俊玉于富军高岩李洁(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石家庄050082)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心室晚电位;心肌梗塞,急性;溶栓疗法溶栓治疗能否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室晚电位(VLP)阳性发生率,目前国内报道...  相似文献   

8.
心室晚电位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摘要)刘同涛,邢金芝,张志勉,高海青应用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latepotentials,VLPs)方法,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预测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已成为近年来临床上普遍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对70例冠心病患者和21例健康人的心电图数值进行测量,并对心室晚电位、室性早搏与心电图各测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①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QTc、QTd、JT、JTc、JTd及JTc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陈旧性心肌梗塞组患者QTc、QTd、QTcd及JTd、JTcd高于心绞痛组(P<0.05或<0.01)。②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冠心病患者的QTd、QTcd、JTd、JTcd明显高于心室晚电位阴性的冠心病组(P<0.05或<0.01)。③冠心病伴室性早搏者QTc、QTd、QTcd、JT、JTc、JTd、JTcd明显增加(P<0.05或<0.01)。提示冠心病存在明显心肌复极不均匀,心室晚电位和室性早搏与心肌复极离散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对心室晚电位(VLP)与冠心病(CAD)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观察了VLP的动态演变。结果:CAD及其急性心肌梗塞(AMI)和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VLP阳性率分别为42.0%(113/269)、509%(54/106)和37.1%(53/143);在AMI合井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或室颤(VF)者则高达91.7%(11/12);发现VLP在AMI、OMI和正常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塞后患者绝大多数都有室壁运动异常.而室壁运动异常对心室晚电位是否有影响,各家报道不一.本文旨在研究室壁运动与心室晚电位的相互关系.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50例,男46例,女4例;平均年龄57(40~73)岁.2 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52例心肌梗塞患者心室晚电位临床分析林娜(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224001)心肌梗塞(心梗)患者用心室晚电位(VLP)筛选心源性猝死风险的高危病人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为了观察心粳患者VLP出现阳性的情况,作者对52例心梗患者LVP临床资料分析如...  相似文献   

13.
我们通过测定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和5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的QT离散度(QTcd)及心室晚电位(VLP)两项指标,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了对照分析,以探讨QTed、VLP对心肌梗塞患者临床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作者用自行设计的体表心室晚电位检测系统检测正常人和患者129例。在24例正常人,未检测到心室晚电位(LP)。6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前壁 下壁心肌梗塞者中LP检出率为50%,高于单纯前壁或下壁心肌梗塞者中LP检出率(分别为13.8%和24%)。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者中LP检出率(42.9%),高于无室壁瘤患者LP检出率(21%)。18例冠心病心绞痛和27例原因不明室性早搏患者中LP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药物干预心室晚电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干预心室晚电位研究进展湖北中医学院黎启华综述,屈松柏,审校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LatePotential,VLP)与折返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关系密切[1,2],且与猝死密切相关[3],其检出率在心肌梗塞、扩张型...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死后心室晚电位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室晚电位(VLP)的阳性率。方法:采用泰安市医疗仪器研究所研制的SXG-7000VLP记录仪,x、y、z正交心电图双极导联,检测心肌梗死(MI)后3小时至1年不等患的心室晚电位。结果:80例MI患VLP阳性29例,阴性30例。AMI44例中VLP阳性15例(34.1%),陈旧性心肌梗死(OMI)36例中阳性14例(38.8%),前壁MI28例中阳性5例(17.8%),下壁MI 47例中阳性24例(51.0%)。结论:相比较而言,以急性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的心室晚电位阳性率为高。  相似文献   

17.
再发性心肌梗塞致陈旧性心肌梗塞Q波消失一例韩玉平王学忠患者男性,52岁,因间歇性胸闷、心悸20余天入院。心电图(ECG)见附图A条;血磷酸肌酸激酶(CPK)156U/L(正常值0~131U/L);心电向量图(VCG)提示前壁、高侧壁心肌梗塞(MI)。...  相似文献   

18.
174例心血管病心室晚电位检测与分析张潮沧张琳吴军(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兰溪321100)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室晚电位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广泛应用心室晚电位(VLP)预测室速(VT)、室颤(VF)及猝死的发生,我院用高频心电检测仪对174...  相似文献   

19.
174例心血管病心室晚电位检测与分析张潮沧张琳吴军(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兰溪321100)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室晚电位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广泛应用心室晚电位(VLP)预测室速(VT)、室颤(VF)及猝死的发生,我院用高频心电检测仪对174...  相似文献   

20.
应用心外膜多个电极记录心室晚电位,初步观察了实验性心肌梗塞后晚电位的发生、特点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晚电位的发生与心肌梗塞面积大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