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与单纯性运动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SCANFT)(以下简称神功试验)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DAN) 组(38例)和单纯性糖尿病(SDM)组(42例),与自主神经功能检查阴性的40例健康组作对比分析,并分析其静态血压、运动负荷后血压及动态血压变化.结果三组静态血压无明显差异,DAN组运动负荷后的血压及运动性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SDM组及对照组(均P<0.01).动态血压显示糖尿病患者24 h SBP、d SBP、n SBP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DAN组的24 h DBP、d DBP、n DBP及心率较SDM组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运动负荷后的血压明显升高,运动性高血压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合并自主性神经病变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监测36例偶测血压正常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38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并将糖尿病组分为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组(16例)及非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组(20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24小时、白昼、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P<0.01),平均24小时、夜间舒张压明显增高(P<0.05,P<0.01),而平均白昼舒张压无明显变化(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P<0.05):糖尿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组与非心血管自主神经病组相比,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而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动态血压的监测较偶测血压更易发现夜间血压异常: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是否合并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清  周聊生  孙洁  林芹 《山东医药》2001,41(10):5-7
对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32例及对照组5 6例,分别动态测量血压24h,计算血压变异性,并分别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24hSBP、24hSBP、dSBP、dDBP、nSBP、nDBP及SPBp、DPBd、DBP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4hSBP、24hSBP、dSBPv有明显差异(P<0.05);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24hSBP、24hSBP、dSBP、nSBP、nDBP、SBPp、DBPp存在显著差异(P<0.01),dSBPv、dDBP、DBPd存在明显差异(P<0.05);③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比较:24hSBPv、24hDBPv、dDBP、DBPd减低,显示动态血压的变异性减低,但统计学无明显差异。认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降低,可能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相关,使正常的血压节律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及其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组71例,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13C-辛酸呼气试验技术检测胃固体排空功能,并行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评估。结果(1)糖尿病患者胃半排空时间(GET1/2)、延迟相(Tlag)及120min胃残留率(Ret120mi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2)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延迟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P〈0.01);(3)糖尿病合并胃排空延迟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病率明显高于胃排空正常糖尿病患者(P〈0.05);(4)糖尿病组GET1/2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353,P〈0.01)。结论(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胃动力明显下降,胃固体排空延迟常常与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存在。(2)^13C-辛酸呼气试验是检测胃排空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DA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治疗组加用阿魏酸钠,对照组加用弥可保,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自主神经功能及心率变异情况。结果治疗组多汗、腹泻、便秘、排尿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心率变异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魏酸钠对DAN有一定疗效,可明显改善心率变异指标。  相似文献   

6.
肥胖患者运动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运动负荷后的血压变化,探讨运动性高血压对肥胖患者高血压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静态及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后血压变化,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并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结果 静态下两组血压无差异,运动后肥胖组血压超过标准者(42.86%)明显高于对照组(13.33%);动态血压分析显示:肥胖组24小时及日间收缩压高于对照组,舒张压及夜间血压无显著差异。结论 肥胖患者运动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运动性高血压对肥胖者高血压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21例,糖尿病10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老年高血压组纤维蛋白原(Fg)、血浆粘度(ηP)与对照组比较,P<0.01。全血粘度(ηb)、全血还原粘度(ηh)、血沉(ESR)、血小板粘附率(PAD)及体外血栓干重(DW)与对照组比较,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ηb,ηh,PAD及体外血栓长度(L)、湿重(MW)(P<0.05),DW(P<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Fg(P<0.01),ηh,ηh,ESR,PAD,L,DW,(P<0.05)。结果提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表现为纤维蛋白原增高、红细胞刚性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致红细胞聚集性增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糖尿病组,均以血小板反应性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内皮功能受损及体外血栓形成能力增强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糖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以分析其对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36例单纯高血压及33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及血压监测,对两组患者的HRV及BP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HRV减少(P〈0.05~〈0.01);而BPV增大(dSBPSD、dSBPCV、24SBPSD.P〈0.05~〈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病变,进而造成心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异常,改善其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功能,可能有助于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方法:运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比较68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和42例原发性高血压不伴糖尿病的患者的血压资料。结果:糖尿病伴高血压组夜间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血压昼夜差值、节律变化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昼夜血压差值减小或消失是反映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调节功能受损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155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轻中度)。采用TM-2421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记录24小时ABP。结果:(1)三组ABP均呈勺型变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组S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高血压组D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P〈0.01,或P〈0.05)。余弦法证实三组ABP变化的显著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组的夜间血压(SBP、DBP)下降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2)ABP参数:糖尿病和高血压组ABP均值和负荷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ABP变异性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ABP曲线下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1),与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高血压和临床正常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均出现ABP部分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明确诊断高血压前已发生血压调节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 利用心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系统和神经电生理检测仪对107例(高血压组52例,非高血压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自主神经功能和肢体的末梢神经传导速度、皮肤痛温觉、振动沉进行测定,以判断心自主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结果 两组间末梢神经功能和心自主神经功能各指标除心的是距频谱分析的高频值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与心自主神经病变显著相关(P<0.01),而与末梢神经病变无显著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是心自主神经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与末梢神经病变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餐后状态血压及脉压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餐后状态血压和脉压变化的特点,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328例住院患,分为高血压病组(EH组,116例)、2型糖尿病组(DM组,100例)和高血压伴糖尿病组(EH+DM组,112例),行24小时态血压(ABPM)检测,其中30例患再行有创桡动脉压测量,观察餐前和餐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变化特点。结果:EH组餐后SBP和DBP升高(P<0.01),而以SBP升高更明显,列后PP升高(P<0.01)。DM组SBP和DBP均下降(P<0.05),但餐后P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EH+DM组和DM组患各餐后SBP和DBP降低,其中EH+DM组餐后DBP下降较显,餐后PP也增大。而H组患餐后SBP和DBP升高,而以SBP升高较显,餐后PP也增大。DM组患各餐后SBP和DBP降低幅度相似,其餐后PP无明显变化。三组患餐后血压和脉压变化各有其特征,其机制可能与大动脉硬化程度、外周血管舒缩功能及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性(A)昼夜节律改变及依那普利对其干预影响。方法 对30例原发性高血压Ⅰ-Ⅱ期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心功率谱(HRPS)指标及昼夜节律分析,以及三维立体HRPS图制作。结果 (1),Ⅰ-Ⅱ期高血压组TP,VLF,LF,HF和深夜3-4A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LF/HF比值在各时段两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2)治疗后对白昼HRPS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而深夜3-4Am时段TP,VLF,LF,HF分别下降25.2%(P<0.05),27.1%(P<0.05),16.8%(P>0.05),25.0%(P<0.05);(3),正常人,高血压Ⅰ-Ⅱ期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有各自特征性三维立体HRPS图表示。结论(1),Ⅰ-Ⅱ期高血压患者夜间心脏交感和迷走神经活性均明显增强,该发现提示早期高血压自主神经活性有代偿性增强的病生改变。(2),依那普利4周治疗能改善高NA血压病人夜间增强的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峰值;(3)心功率谱分析的确具有研究,应用临床,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实用价值,三维立体图特征明显,可望成为新型影像技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硝苯地平和比索洛尔.与正常血压组进行比较,高血压组比正常血压组舒张早期时相ⅡA-D.ⅡA-MVD间期延长,左室充盈波A增高(P<0.01),A/R比增加(P<0.05)。硝苯地平使高血压组舒张功能改善(ⅡA-D.MVO-D缩短(P<0.01)。比索洛尔使高血压组MVO-D间期延长(P<0.05),A波振幅降低(P<0.05),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155例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组50例:男性20例,女性30例,平均60.0±10.3(SD)岁;糖尿病组(2型,临床血压正常及未接受胰岛素治疗)47例:男性28例,女性19例,61.0±8.5岁;高血压组(轻中度)58例:男性33例,女性25例,59.4±8.0岁。采用TM-2421动态血压监测仪(A&D,日本)监测记录24小时ABP。采用SPSSl0.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1)三组ABP均呈勺型变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组S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高血压组D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P〈0.01,或P〈0.05)。余弦法证实三组ABP变化的显著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组的夜间血压(SBP、DBP)下降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2)ABP参数:糖尿病和高血压组ABP均值和负荷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ABP变异性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ABP曲线下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1),与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高血压和临床正常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均出现ABP部分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明确诊断高血压前已发生血压调节的明显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变化,了解血压参数与HRV时域指标关系。方法 对32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30例老年舒张期高血压患者,28例老年收缩、舒张双期高血压患者和30例健康老年人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其24hHRV的时域指标。并对EISH患者的血压参数和HRV时域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EISH患者与老年健康对照组比较SDNN、RMSSD、PNN50显著降低(P〈0.01,P〈0.01,P〈0.05)。②EISH患者与舒张期高血压组比较SDNN、RMSSD、PNN50显著降低(P〈0.01,P〈0.05,P〈0.01)。③EISH组患者收缩压与SDNN、PNN50、SDANN呈负相关(r=-0.865,P〈0.01;r=-0.923,P〈0.01;r=-0.878,P〈0.01)。平均动脉压(MAP-)与SDNN、PNN50、SDANN呈负相关(r=-0.461,P〈0.01;r=-0.481,P〈0.01;r=-0.458,P〈0.01)。结论 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较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率变异性(RHV)分析,探讨EH患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及EH患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改变情况。方法 对受检进行昼夜24h动态血压(ABPM)及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根据ABPM监测结果将EH患分为勺型组和非勺型组,从DCG监测结果中检出夜间(23:00-06:00)心率及心率变异(HRV)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86例EH患夜间血压下降率及HR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EH高度危险组夜间心率高于低、中度危险组,前夜间血压下降率及HRV均低于后(P均<0.01),低、中度危险组HR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非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HRV比48例勺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减少及/靶器官的损害对HRV降低的影响有叠加作用;EH病患的夜间自主神经活动状态,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的受损,自主神经功能对夜间血压下降率起着一定作用,调整原发性高血压患的自主神经功能,可能更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对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糖(BG)、血清胰岛素S)、C-肽(CP)和血脂测定结果与12例正常血压者进行比较分析。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血糖均在正常范围。血清IS以高血压组明显增高(P<0.01)。胰岛素释放指数亦以高血压组为高(P<0.05)。高血压组HDL/LDL、ApoA/ApoB均明显低于正常血压组(P<0.01);前者血清IS水平与ApoA/ApoB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409,P<0.01),血清胰岛素释放指数(IS/BG)与ApoA/ApoB比值也呈明显负相关(r=-0.298.P<0.05)。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目的 初步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伴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谱勒显像仪对48例非老年高血压患者、79例老年血压患者、37例老年高血压伴DM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测,观察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及血脂、血凝的关系。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63.3%)显著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22.9%,P<0.01),老年高血压伴DM组与老年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老年高血压组中,颈动脉内膜增厚组脑梗死发生率(66.7%)较颈动脉正常组(25.0%)增高(P<0.05),与斑块组(36.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老年高血压伴DM组中内膜增(66.7%)及斑块组(46.4%)脑梗死发生率均较颈动脉正常组(0.0%)高(P<0.05)。老年高血压组及老年高血压伴DM组高血压病史与颈动脉病变呈正相关,血脂及纤维蛋白原(FIB)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超声对脑梗死的预测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应积极控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方法对肝硬化组90例和正常对照组78例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和心率减速力(DC)分析。结果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降低(P <0.01),DC 值明显降低(P <0.05)。对于不同 Child-pugh 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病变程度越重,HRV 各项指标值和 DC 值降低越明显。结论不同分级肝功能损害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均可发生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