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梗阻性黄疸临床比较常见 ,引起的原因较多 ,术前一般均依赖影像学提供诊断依据 ,因此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对影象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内窥镜胆道造影 (ERCP)、B超及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10 0 %、93.8%、95 .5 % ,而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91%、78%、93% ,若三者结合定准诊断确率为 10 0 %。本文就CT在诊断阻塞性黄疸的胆管阻断平面、阻塞段征象、周围软组织形态、病变范围及良恶性的鉴别等方面作一阐述。1 胆系解剖胆道系统象一棵树 ,肝内胆管是树枝 ,左右肝管是主枝 ,肝总管和胆总管是树干 ,胆囊象个…  相似文献   

4.
梗阻性黄疸是常见的疾病,常需手术解决。CT的应用可进一步明确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其良恶性,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作出预后判断。现报道本组26例梗阻性黄疸的CT表现,着重分析不同部位及性质梗阻的不同CT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研究梗阻性黄疸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7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人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胰头癌21例,壶腹癌13例,胆总管癌7例,胆结石10例,胆总管炎4例,转移癌2例.结果: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原因及良恶性的区分准确性较高。结论: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孙俊  刘桂华  毕万利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559-1560
目的:分析并研究梗阻性黄疸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收集9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人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胰头Ca 36例,壶腹Ca 22例,胆总管Ca 12例,胆结石19例,胆总管炎7例,转移Ca 2例.结果: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原因及良恶性的区分准确性较高.结论: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并研究梗阻性黄疸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 :收集 9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人的CT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胰头Ca 36例 ,壶腹Ca 2 2例 ,胆总管Ca 12例 ,胆结石 19例 ,胆总管炎 7例 ,转移Ca 2例。结果 :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原因及良恶性的区分准确性较高。结论 :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9.
薛众  王峻松 《吉林医学》1998,19(4):217-218
笔者对406例经CT、部分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较详尽的分析,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从1987年12月至1996年11月,对406例,男248例,女158例临床疑为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了CT扫描。最大年龄...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陈世贵  张克随 《重庆医学》1996,25(4):231-232
由于CT扫描可以直接发现肿块或结石,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梗阻性黄疽的病因诊断。但是有一部分病例,从CT上仅能见到胆道系统扩张,未见肿块或结石,容易误诊。本文旨在对这部份病例的良恶性作出鉴别,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近十几年来,由于CT检查的速度快、简易和准确性,已逐步成为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首选检查方法。根据胆系的解剖结构、病变部位和性质的特殊性,其扫描方法与其它脏器CT扫描存在明显差别,为提高影像准确率,对扫描技术人员在图象分析、技术操作方面要求更高。本文根据扫描实例,就其扫描技术因素探讨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收集黄疽患者71例,年龄26~59岁。经CT扫描诊断为梗阻性黄疽。扫描条件与显示参数:120kV,400mA,3.0s扫描时间,340X340重建矩阵,5mm层厚,5mm层间距,窗位35~40、窗宽250~300,保留原始数据和不修改条件连续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7~2009年确诊为梗阻性黄疸29例,应用SIEMENS 16层CT扫描中上腹部,应用M IP、VRT技术处理图像。结果:总胆管结石9例,总胆管占位16例,胆管十二指肠结合部占位2例,胰头占位5例,腹膜后转移2例。结论:随着M IP、VRT技术的应用,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符合率越来越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10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CT检查,就其部位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常规口眼1%-2%的泛影葡胺500-800ml,进行螺旋CT平扫后增强扫描。结果 CT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60%-100%;胆道系统内高密度结石诊断率为100%,肿瘤性病变或低密度结石、炎性病变诊断率为60%-85%。结论 梗阻性黄疸以肿瘤的发病率占首位,结石所致的梗阻次之,炎症或术后所致的梗阻少见。故此,CT检查仍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9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盲选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CT检查,对照组患者使用B超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根据研究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其诊断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诊断,其诊断率为88.88%,观察组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诊断病情的过程中采用螺旋CT诊断,其诊断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结合临床并参阅有关文献。结果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复杂,其鉴别诊断需结合各项辅助检查,综合分析。结论梗阻性黄疸的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岩  王兆熊 《海南医学》1992,3(4):28-30
分析了83例梗阻性黄疸和CT结果,其中胰头壶腹部肿瘤36例,肝内及肝门区肿瘤16例,总胆管结石18例,肝门区及肝内胆管结石12例,Caroli氏病1例。认为胰头壶腹部肿瘤和胆管结石是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CT是无伤创的有效查检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