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评估FS200和VisuMax两种不同的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患者视力和暗视下对比敏感度的不同。方法 选取20例40眼行VisuMax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VisuMax组),20例40眼行FS200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FS200组)。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visualacuity,UCVA)、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femtosecond-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femto-LASI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手术后术眼在明、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 contrast sensitivity,CS)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01/2012-02于沈阳市第四医院眼科接受femto-LASIK术( A组)或LASIK术( B组)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各80例80眼,近视度数在-1.50~-10.00D,散光度≤-6.0D,矫正视力≧1.0的患者,跟踪随访6mo,常规记录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客观验光值、裂隙灯检查、术后有无并发症、眼压、角膜地形图等,术前术后行明环境下和暗环境下CS检查,比较两组明暗环境下CS的变化。结果:研究对象160例中,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 femto-LASIK术组( A组)术后明暗环境下各空间频率的CS均高于标准LASIK术组( B组)。其中A组术后1 mo明视CS、术后3 mo暗视CS均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6 mo时均较术前提高;B组术后3 mo明视CS达术前水平,暗视CS术后6 mo时仍没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femto-LASIK术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在提高术后明暗环境下CS比标准LASIK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角膜瓣的制作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关键步骤之一.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方式与传统的机械刀制瓣相比,其术后视觉质量究竟有无优势,以及不同制瓣方式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仍是目前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本文就此方面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对屈光参差患者调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试验设计。收集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35例70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mo进行随访观察,检测裸眼远视力、远用等效球镜度、双眼屈光度差值、单眼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调节滞后量。

结果:术后1、3mo的裸眼远视力明显提高,远用等效球镜度、双眼屈光度差值较术前明显降低; 术后3mo的单眼调节幅度和正相对调节较术前戴镜明显提高(P<0.05); 术前戴镜、术后1mo裸眼、术后3mo裸眼的负相对调节、调节滞后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手术未对患者的调节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可能有助于恢复双眼协调一致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中飞秒激光制瓣与传统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后对比敏感度变化。方法 Ziemer LDV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组20例40眼患者作为飞秒组,传统微型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20例40眼患者作为板层刀组。所有病例使用同一台准分子激光机。比较术后2组患者的视力及对比敏感度。结果 LASIK术后1周,白天和夜晚状态下2组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至术后3个月时,2组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恢复至术前水平。飞秒组夜晚带眩光状态各空间频率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均高于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板层刀组夜晚带眩光状态各空间频率术后1周下降,至术后1个月、3个月高于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会出现短暂下降,但是飞秒激光制瓣相对于板层刀制瓣术后对比敏感度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6.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研究表明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安全性、精确性及可预测性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但飞秒激光制瓣LASIK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仍是关注的焦点. 目的 比较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和Moria M2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视觉质量.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3-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拟行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2例204眼.根据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2个组,各组患者基线特征匹配.飞秒激光制瓣组50例100眼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微型角膜刀制瓣组52例104眼行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波前像差仪分析6 mm瞳孔下Zernike系数及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采用Optec 6500视功能测试仪测定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1.5、3.0、6.0、12.0和18.0 c/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CS).结果 飞秒激光制瓣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裸眼视力达到及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者分别占95.1%、94.2%和93.9%,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分别为94.2%、93.8%和93.2%.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飞秒激光制瓣组等效球镜度(SE)分别为(-6.37±2.12)、(-0.26±0.45)和(-0.45±0.51)D,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分别为(-6.25±2.05)、(-0.44±0.64)和(-0.35±0.59)D,术后3个月和1年2个组间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l.194、1.429,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飞秒激光制瓣组总高阶像差(RMSh)及各项高阶像差均明显低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均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在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各空间频率的LogCS值均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2个组间术眼在暗视状态下1.5 c/d空间频率的Lo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在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12.0 c/d和18.0 c/d空间频率的LogCS值均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产生的高阶像差低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视觉质量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Oculus干眼分析仪观察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LASIK术后干眼情况。方法:收集2014-01/04在潍坊眼科医院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FS-LASIK)及机械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的患者60例120眼,年龄27.46±6.65岁。其中LASIK组28例56眼, FS-LASIK组32例64眼。应用Oculus干眼分析仪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 wk及术后1 mo时泪河高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随时间的变化。结果:Oculus 干眼分析仪检查术前泪河高度为0.25±0.10mm,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6.70±3.86s,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10.14±4.51 s。术后1 wk 泪河高度为0.19±0.04mm,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4.87±1.71s,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7.77±2.30s,两组患者术后1wk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泪河高度为0.19±0.18mm,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8.72±2.54s,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5.02±2.30s,两组患者术后1mo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mo与术后1 wk泪河高度及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mo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与术后1 wk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S-LASIK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板层刀制瓣LASIK和FS-LASIK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眼,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用人工泪液干眼症状有所改善。 Oculus干眼分析仪非侵入性的反映泪液量及泪膜稳定性,有利于LASIK术后干眼的快速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泪膜的变化,BUT、泪液分泌试验和泪河高度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3年8~9月长春爱尔眼科医院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并随访3个月的患者120例(240只眼),观察术前、术后1周、1、2和3个月患者的荧光素检查的泪膜破裂时间(BUT)、Oculus角膜地形图仪检查的BUT、泪液分泌试验(S Ⅰ t)、Oculus角膜地形图仪检查的泪河高度(TMH)的变化,同时观察荧光素BUT和Oculus BUT、泪液分泌试验和Oculus泪河高度的相关性.结果 Oculus BUT: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术后1、2、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56,0.663,0.087>0.05).荧光素BUT:术前荧光素BUT与术后1周、l、2、3个月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3,0.025,0.004,0.000< 0.05).Schirmer Ⅰ试验:术后1周、1个月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002<0.05),术后2、3个月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6,0.753>0.05).泪河高度:术后1周、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5),术后2、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6,0.229>0.05).Oculus BUT和荧光素BUT相关分析:相关关系为正相关.泪河高度和Schirmer Ⅰ相关分析:无相关关系.结论 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早期影响泪膜的稳定性;Oculus角膜地形图仪非侵入性BUT检查具有可靠性,重复性较好,可以作为临床干眼诊断的一个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9.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相关并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较好的可预测性和较少的并发症,已经逐渐成为屈光不正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虽然飞秒激光制瓣手术的并发症相对少见,但也时有报道,如角膜上皮下气泡、前房气泡、角膜基质广泛微空化泡、术中掀瓣困难、一过性光敏感综合征等.本文就上述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处理原则等方面加以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  相似文献   

10.
角膜瓣厚度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蕊  周跃华  张晶 《眼科新进展》2008,28(10):758-762
目的探讨LASIK术中制作不同厚度的角膜瓣对术后视力、屈光度和对比敏感度等视觉质量指标的影响,为临床角膜瓣厚度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接受LASIK术的患者140例(258眼)按照使用的Moria M2旋转式显微角膜刀刀头型号不同分为90组(使用90型刀头者)70眼、110组(使用110型刀头者)99眼和130组(使用130型刀头者)89眼,测量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和位于1.5c·d-1、3.0c·d-1、6.0c·d-1、12.0c·d-1、18.0c·d-1空间频率上的对比敏感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1.0者经标准化后在90组、110组和130组分别为92.64%、93.02%和94.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柱镜度分别为(-0.41±0.26)D、(-0·40±0·25)D和(-0.42±0.2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球镜度分别为(-0.89±0.68)D、(-0.69±0.85)D和(-0.39±0·67)D,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分别为(-1.09±0·69)D、(-0.89±0.84)D和(-0.60±0.68)D,去除混杂因素影响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近视性球镜度、SE随术前近视性球镜度、SE和切削深度增大而增大,随残留基质床厚度增大而减小。术后3个月5个空间频率上的对比敏感度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瓣厚度不直接影响术后裸眼视力、球镜度、柱镜度、SE和对比敏感度。但制作薄角膜瓣保留更多基质床厚度,可间接降低术后近视性球镜度和SE,并减少术后角膜扩张和圆锥角膜等的发生,为激光切削留下更多空间。经验丰富的医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有选择性地制作薄角膜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原因。方法:对99例198眼采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LASIK术。使用FemtoLDV达芬奇飞秒激光作上方带蒂角膜瓣。激光参数:脉冲频率1MHz,预定制角膜瓣厚度110μm,角膜瓣直径8.5~9.0mm。日本TOMEYSP100超声波角膜测厚仪,实际测量厚度为95~103(平均98.00)μm。结果:发现haze10例19眼,haze多发在光学区中央,直径约3.0~4.5mm,小部分在鼻侧。患者术后1,14d;1,3,6mo的平均裸眼视力分别为0.82±0.24,0.94±0.16,0.98±0.17,1.0±0.26,0.97±0.13。而患者发生haze后的术后14d;1,3,6mo之间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98±0.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作的薄角膜瓣与haze的发生有关,轻度的haze对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崔敏  周奇志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287-2289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的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10/12在重庆爱尔眼科医院行波前像差引导的飞秒激光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近视-6.0~-10.0DS,散光≤-2.0DC)32例58眼作为试验组。同期接受飞秒激光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近视-6.0~-10.0DS,散光≤-2.0DC)28例56眼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6mo,比较两组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屈光度数,总高阶像差(high order aberrations,HOA),球差和彗差。结果:术后6mo,所有患者UCVA均≥0.8,其中UCVA≥1.0者波前组91.4%,对照组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0);UCVA≥1.2者波前组60.3%,对照组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9);UCVA≥1.5者波前组17.2%,对照组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7)。波前组的彗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UCVA,等效球镜度,总HOA和球差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飞秒激光LASIK手术与常规飞秒激光LASIK手术相比,虽然可以降低术后彗差的产生,但在提高术后UCVA,矫正高度近视度数,降低术后HOA和球差方面没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张蓉  张莉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5):1061-1062
目的:探讨大龄近视伴调节力下降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手术设计对视力的影响。方法:屈光不正伴老视的患者32例63眼中27例53眼行单眼LASIK主视眼按最佳矫正远视力完全矫正,非主视眼近视欠矫-0.5~-2.00D,5例10眼双眼远视力全部矫正。观察术后3mo视力。结果:术后3mo,27例53眼远视力主视眼1.0~1.2,非主视眼0.3~0.6;近视力主视眼0.6,非主视眼1.0。5例10眼双眼远视力完全矫正。结论:LASIK矫正大龄调节力下降患者,在设计手术方案时需按患者要求、年龄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ASEK)矫正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49例98眼LASIK术后发生屈光回退的患者行二次矫正手术。所有患者分成A、B组,A组24例48眼行LASIK手术,B组25例50眼行LASEK手术,术后1wk;1mo;1a,随访检查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总高阶像差值,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二次手术后1 wk A、B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 mo 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a A、B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屈光度、平均角膜曲率、总高阶像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IK组出现1例角膜上皮增生,LASEK组出现1例2级haze。结论:采用LASIK或LASEK矫正LASIK术后屈光回退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术后干眼及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06在我院行角膜屈光手术患者60例120眼.其中SMILE组30例60眼,FS-LASIK组30例60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wk,1、3、6mo的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1wk、1 mo干眼症状问卷评分分别为0.36±0.48、0.95±0.59分;0.15±0.36、0.36±0.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85,P<0.01:t=-2.370,P=0.019).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1wk、1 mo的FL评分分别为1.13±0.72、1.85±0.79分;0.68±0.50、1.38±0.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49,P<0.01;t=-7.232,P<0.01).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1wk,1、3mo的SⅠt分别为13.11 ±1.93、8.76±1.36mm/5min,13.81±1.61、10.60±2.08mm/5min,14.45±1.51、11.85±2.42mm/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228,P<0.01;t=9.459,P<0.01;t=7.042,P<0.01).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1wk,1、3mo的BUT分别为11.15±1.71、8.55±1.19s;12.15±1.69、9.68±1.40s;12.51±1.83、10.93±1.90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622,P<0.01;t=8.669,P<0.01;t=4.637,P<0.01).结论:与FS-LASIK手术比较,SMILE手术切口小、术后干眼症状轻、恢复快,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不同年龄组患者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方法:选择性收集2014-07/2015-06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患者75例150眼,要求30岁以下、30~ 40岁、40岁以上患者各选取25例50眼.检查术前,并随访术后1wk,1、2、3mo时患者的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的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并应用McMonnies干眼病史问卷调查表(McMonnies Questionnaire,MQ)评估干眼症状得分.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30岁组最低,40岁以上组最高.术后1wk,三组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上升,随后均逐渐下降.其中,30岁以下、30~40岁组在术后2mo评分下降至术前水平,40岁以上组在术后3 mo下降到术前水平.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各时点BUT和T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均为<30岁组最高,40岁以上组最低.术后1wk,三组患者两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后均逐渐上升.其中,30岁以下、30~ 40岁组在术后3mo BUT回升至术前水平,而40岁以上组未回升到术前水平;30岁以下的TMH在术后2mo即回升到与基线没有统计学差异,3()~40岁组、40岁以上组的TMH在术后3mo回升到与基线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可影响干眼症状和泪膜的稳定性,影响程度随术后时间逐渐减弱,年龄越小的患者更快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7.
江霞  张青松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8):1465-1468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飞秒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对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12我院收治的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113例226眼,其中51例102眼行SMILE术治疗,62例124眼行Fs-LASIK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高度、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数变化,并分析手术安全性。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3、6mo两组患者角膜后表面高度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3、6mo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等效球镜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wk两组患者等效球镜度数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mo,两组患者角膜水肿、角膜感染、弥漫性板层角膜炎及眩光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MILE术与Fs-LASIK术均可安全有效地矫正视力,但两种术式术后均出现角膜后表面部分前移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刘香琼  李婧  易村犍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1986-1988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眼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接受LASIK治疗近视术后≥8a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前屈光度数分3组:A组-1.00~-6.00D者92眼,B组-6.25~-10.00D者68眼,C组≥-10.00D者27眼。结果:术后≥8a三组裸眼视力≥1.0者依次为73.9%,52.9%,22.2%,平均屈光度数分别为-0.21±0.06,-0.54±0.12,-2.33±0.36D。术后≥8a屈光度在±1.00D范围内占83.4%,±0.50D范围内占59.4%,A组与B,C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a屈光度与术后1a比较,屈光度回退≥1.00D占9.09%。结论:LASIK治疗近视手术安全有效、预测性好,远期疗效稳定;特别是对于低中度近视眼患者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