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反常脑栓塞是缺血性卒中病因之一。经颅多普勒技术能检测脑循环中的反常栓子,提高了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对卒中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讨论了这一技术的原理、检测方法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经颅多普勒检测脑循环中的反常栓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常脑栓塞是缺血性卒中病因之一。经颅多普勒技术能检测脑循环中的反常栓子,提高了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对卒中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讨论这一技术的原理、检测方法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测脑循环中的无症状性栓子对脑卒中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就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及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测脑循环中的无症状性栓对脑座中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就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及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脑循环中的微栓子是国外目前开展的一项新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它能直接检测脑循环中微栓子的数量和性质。对不同类型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和药物疗效的评价,以及发现高危卒中患者都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颅多普勒检测脑微栓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脑循环中的微栓子是国外目前开展的一项新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它能直接检测脑循环中微栓子的数量和性质。对不同类型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和药物疗效的评价,以及发现高危卒中患者都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了经颅多普勒超声实时监测脑动脉血流中微栓子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这一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经颅多普勒超声实时监测脑动脉血流中微栓子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这一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脂肪栓塞综合征 (fatembolismsyndrome ,FES)以同时出现的肺和脑栓塞症状以及皮肤和粘膜瘀斑为临床特征 ,主要发生于长骨骨折后或手术复位时 ,发生率约 0 5%~ 3%。目前对FES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知之甚少。作者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 5例长骨骨折患者脑动脉微栓子信号 (microembolicsignal ,MES)。方法 应用配备MES检测软件的TC 2 0 2 0型TCD仪检测 5例长骨骨折患者骨折后不同时间的MES ,其中 2例在术中亦进行TCD监测。MES判定标准为 :信号单向性、信号强…  相似文献   

10.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脑动脉微栓子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实时监测脑动脉血流中微栓子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经颅多普勒(TCD)能够检测脑血管中微小物质,如气体栓子、固体栓子等。虽然这些微栓子没有引起临床症状,但它却有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微栓子检测技术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1)微栓子检测术在检测无症状的病人中,能够发现微栓子的来源,并及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了解其发病机制,确定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6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微栓子监测,常规测定颅内外各血管的血流狭窄、频谱形态及声频,以确定有无血管狭窄及狭窄部位,每次监测30min~60min。结果颅内动脉狭窄54例,其中单发动脉狭窄例15例,狭窄动脉以大脑中动脉狭窄为主;微栓子信号(MES)阳性14例,MES共56个,MES强度5.1dB~24.9dB;颈内动脉轻度狭窄出现MES阳性3例,中度狭窄7例,重度狭窄4例。结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使脑动脉内栓子的直接检测或实时监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微栓子在脑动脉狭窄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供血动脉狭窄作为卒中的危险因素,其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yomy,CEA)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对于无症状性中、重度动脉狭窄患者和已经发生卒中的患者,如何建立有效的治疗方案及预防再次卒中事件的发生,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重要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经颅多普勒及脑微栓子监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及脑微栓子检测在腔隙性脑梗死(CLI)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CLI病人进行TCD及脑微栓子检测.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病人TCD均为异常,主要为脑血管痉挛(39.00%)、椎动脉供血不足(5.00%)、脑动脉硬化伴脑供血不足(25.00%)、脑动脉硬化伴狭窄(29.00%),脑血管分支梗死(2.00%).TCD的异常与年龄、症状有关.100例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脑微栓子检测阳性率为26.0%.脑微栓子检测的阳性率与TCD结果、各高危因素、脑动脉硬化、神经系统症状有明显相关.结论对CLI病人进行TCD及脑微栓子检测,有助于明确CLI的病因,发现发生急性脑血管病的高危性,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的经颅多普勒检查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子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硬化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其他疾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血脂及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白球比)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峰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S/D)高于对照组(P0.05);左侧大脑中动脉(LMCA)Vs、平均血流速度(Vm)及Vd高于对照组(P0.05);右侧大脑中动脉(RMCA)Vs、Vm、Vd、PI、RI及S/D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血脂及白球比是脑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动脉硬化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典型特征,表现为涡流及湍流、单支或多支血流指数升高;血压、血脂及白球比异常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监测微栓子评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抗栓疗效的价值。方法持续性房颤患者96例,其中40例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组),56例给予阿斯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阿斯匹林组),每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微栓子监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结果差异,两组治疗前后同时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作为微栓子监测的平行对照观察。结果华法林组治疗前,微栓子阳性14例,阴性26例,治疗后微栓子阳性5例,阴性35例,治疗后微栓子检出率显著降低(35.0%vs 12.5%,P﹤0.05);阿斯匹林组治疗前,微栓子阳性21例,阴性35例,治疗后微栓子阳性17例,阴性39例,治疗前后微栓子检出率降低无显著性差异(37.5%vs 30.4%,P=0.42);华法林组治疗后微栓子检出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治疗前所有微栓子阳性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患者[(353±71)μg/L vs(261±58)μg/L,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有显著降低[分别为(313±81)μg/L vs(170±67)μg/L、(327±73)μg/L vs(235±61)μg/L,P﹤0.05];华法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研究初步表明,微栓子可以作为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1990年,Spencer等首次提出了微栓子信号的概念.1995年,Stroke刊出了微栓子信号诊断标准的专家共识.此后,微栓子检测被广泛用作脑动脉造影、血管内支架置入、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颈动脉狭窄患者术中预防血栓事件的监测指标.近年来,微栓子监测已成为颈动脉狭窄手术、介入治疗和药物抗栓治疗的一种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技术,对70例非典型眩晕病人脑底后循环的椎-基底动脉系统检测,72.86%患者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异常。45.71%患者基底动脉流速异常;65.71%出现椎动脉颅内段流速异常;61.43%小脑后下动脉流速异常。表现为流速减慢24人,流速增高19人,混合性异常8人。直线回归分析上述动脉血流速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中青年主要出现血管痉挛型的血流速度增高改变。老年组两种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发生率均较高,以血管狭窄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19.
经颅多普勒(TCD)是目前临床上确定脑循环衰竭的首选方法,其诊断脑死亡的科学依据是以血流超声多普勒效应为原理,以颅底动脉环的振荡波血流及临床脑死亡表现为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耳聋(突聋)为耳科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仍不十分清楚.内耳迷路及脑干的血供皆来源于基底动脉系统,多数学者认为耳蜗微循环障碍是导致突发性聋的重要原因之一.经颅多普勒检查(TCD)是无痛无创性、简单易行、重复性强的物理探测和电生理探测技术,通过检测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较准确地判断脑缺血的范围和程度,探讨突聋的发病与椎基底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并能了解单支血管的血流情况,直接观察椎基底动脉是否痉挛或收缩,观察脑缺血范围和程度.对研究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及提高突聋的检出率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