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6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导联ST段压低与常规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①单纯下壁心肌梗死不伴胸导联ST段改变显著多于伴胸导联ST段改变(P<0.01),下壁伴正后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ST段改变显著多于不伴胸导联ST段改变(P<0.01),而下壁伴右心室心肌梗死与胸导联ST段改变无明显区别(P>0.05)。②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均较不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高(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ST段压低表明心肌梗死广泛,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
3.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 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 2例首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资料。结果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 ( 、 、a VF) ST段下移≥ 0 .0 5 m V组与 <0 .0 5 m V组的 、a VL导联 ST80 值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两组的左前降支 6段 ( LAD6 )或 LAD始部病变的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下壁导联 ST段压低≥ 0 .0 5 m V对 L AD6 或 LAD始部病变预测价值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是 : 导联 5 9%、5 0 % ; 导联 83%、70 % ;a VF导联 83%、70 %。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压低预示 LAD6 或 L AD始部病变是高前侧壁发生透壁性心肌缺血的“镜像”反应 ,表现为 、a VL导联 ST段抬高 ;它与右冠状动脉、左旋支、多支病变以及胸前导联 ST段抬高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4.
下壁ST段压低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家业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3,9(1):25-27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压低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评价 6 3例前壁AMI病人 ,选择病人就诊初始 4h心电图测量其ST水平。住院 1~ 2周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 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显著差异 ,左心室造影下壁运动无明显减弱 ;②同位素心肌灌注显示下壁ST段压低组 86 2 1%无下壁心肌缺血表现 ;③下壁导联ST压低组V1 3 导联ST抬高的平均值明显高于不伴下壁导联ST压低组 ,ECG下壁ST段压低明显与V1 3 导联抬高有相关性 ,(r =- 0 5 2 ,P <0 0 5 )。结论 下壁导联ST段压低可能是前壁AMI时V1 3 导联ST抬高的镜影反映而不是下壁心肌缺血表现。 相似文献
5.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胸导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心脏介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对心电图的改变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胸导ST段压低现象,临床引起高度重视。过去多数认为是心电图导联“镜像”变化,根据我们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壁梗塞好转,胸前导联ST段压低部分未恢复到基线水平,其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3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电图与入院后3周冠脉造影对照,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左前降支、多支血管病变、心肌酶峰值、STⅡ抬高〉ST;及右冠病变部位关系。 相似文献
7.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及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8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探讨胸前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以及ST段压低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AIMI)伴有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07年8月住院的AIMI患者91例。按胸前导联ST段是否压低将患者分为4组:胸前导联ST段无压低组(n=27);胸前导联仅V1~4 ST段压低组(n=26);胸前导联仅V5~6 ST段压低组(n=12);广泛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n=26)。结果 AIMI伴有胸前导联V1~4 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呈负相关,ORⅢ=0.38,无统计学意义;AIMI伴有胸前导联V1~6 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呈正相关,ORⅣ=5.25,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胸前导联V1~6 ST段压低组与其他组相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差异显著(P<0.05);该组前降支病变率高(73.1%),但与其他3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IMI伴有胸前导联V1~6 ST段压低提示多支病变,且心功能不全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67岁。患高血压病20年,冠心病5年。因心前区不适于2005年11月17日来我院就诊。查心电图(图略)示:心房颤动。2005年11月21日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又查心电图(图1A)示:STⅡ,Ⅲ,aVF抬高0.6~0.8mV,与QRS波融合成单向曲线。STI,aVL、V1-V6压低0.2~0.6mV。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Af),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伴胸前及侧壁导联ST段明显压低。 相似文献
10.
多项研究认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出现的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可能是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对应性改变,也可能为前壁心肌缺血和左冠状动脉病变所致。本组资料分析了我院5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资料,探讨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常规心电图检查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和指导治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现总结52例老年前壁AMI者心电图、冠脉造影(CAG)资料,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991~1998年前壁AMI者,男49例、女3例,年龄59~76岁。符合WHO AMI诊断标准:①典型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超过30min,V_(1~4)出现Q波,前壁至少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0.2mV, 相似文献
12.
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者的心电图 ,可在下壁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当伴有前壁导联ST段压低的改变时 ,则伴有V7~ 9的ST段抬高 ,后者一般被认为系并发后壁AMI,其心衰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现对下壁AMI伴V1~ 6 的ST段压低及V7~ 9的ST段导联抬高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自我院 1987~ 1999年住院有V1~ 6的ST段压低的下壁AMI共 79例。男 5 3例、女 2 6例 ,年龄 40~ 78岁。均除外传导阻滞、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室肥厚者并未接受洋地黄治疗、行冠脉造影检查。V7~ 9的ST段抬高者选自收住本院CCU的首发下壁A…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男性 ,41岁。因劳累后心前区压榨性疼痛2h就诊。入院体检 :急性痛苦病容 ,血压15.3/10.6kPa(115/80mmHg)。心率80次/min ,心律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嗜烟酒20多年。入院当天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V2 导联呈QS型伴切迹 ,V3、V4 导联有小Q波 ,ST段V1~V4 导联呈上斜型压低 (J点压低 )0.3~0.7mV ,Ⅰ、Ⅱ、Ⅲ、aVF、V6 导联呈水平型/下斜型压低0.03~0.08mV ,V5 导联近似水平型压低0.1mV ,T波在V1~V4 导联直立高耸 ,Ⅱ、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痛时心电图心前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后壁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8例持续性胸痛超过3min,患做12导联心电图,每隔4h 1次,24h后每天做1次。当V1—V3导联ST段压低时加做V7—V9导联,同时测心肌酶谱。结果 胸痛时V1—V3导联ST段压低可能是急性后壁心肌梗死早期表现。结论 对这类患应常规加做V7—V9导联,以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AMI时 ,除表现为梗死区导联ST段抬高外 ,还常伴有远离梗死区导联ST段压低。既往认为是梗死区的“镜面反映”[1 ] 。近来很多的研究认为 :MI的镜面导联ST段压低不完全是“镜面反映” ,系有心肌缺血和冠脉病变的存在。临床具有一定的病理意义。简述如下。1 Q波型心肌梗死 (QMI)ST压低[2 ]QMI过去称为“穿壁性心肌梗死” ,其梗死部位导联ST段抬高 ,对应导联ST段压低 ,这不仅是梗死部位即梗死区ST段抬高的对应性镜面反映 ,而且是远离梗死部位心肌缺血或较大范围的MI,预后较差。机理为 :①侧支循环的“盗血现象” ;… 相似文献
17.
董强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5):378-379
通过对5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与50例不伴胸前导联ST段改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对照观察,探讨其预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男性,78岁。因突发胸骨后压榨性剧痛3h,伴大汗、窒息感入院。高血压病史10年,间断口服卡托普利、北京降压0号,血压维持在160/90mmHg左右。无心肌梗死病史。入院时心电图示V1-2呈rS型,V3呈qRs型,V4呈qR型,V1-4ST段抬高0.3-0.6mV。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0.3mV。因患高龄未予溶栓治疗。给予抗凝、抗血小板、 相似文献
19.
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有50%~70%为右冠脉闭塞的结果,梗死累及左心室膈面,在冠心病老人中占的比例较大。为探讨胸导ST段压低机理,对56例老年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溶栓、12导联心电图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20.
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 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收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首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88例 ,按照胸导联有无 ST段下移分为不伴胸导联 ST段压低组 45例 ( ST段无压低或 ST段压低 <0 .1m V)及伴胸导联 ST段压低组 43例 ( ST段压低≥ 0 .1m V)。结果 伴胸导联 ST段压低组合并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及住院病死率较不伴胸导联 ST段压低组明显增高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病变及多支病变者显著增多。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 ST段压低者其临床合并症多 ,预后差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合并左前降支病变者显著增多 ,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