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产自膨式镍钛记忆合金带膜食管支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背景与目的:晚期恶性食管狭窄、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单纯吻合口狭窄、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所致的进食困难甚至出现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微创、简便、有效的治疗上述食管狭窄或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一直是临床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探讨国产自膨式镍钛记忆合金网状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的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自1998年4月至2005年10月,我科采用国产自膨式镍钛记忆合金网状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狭窄患者96例(其中食管恶性狭窄65例,包括食管气管瘘18例、食管纵隔瘘3例;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单纯吻合口狭窄26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5例),男性71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70岁。所有患者均在X线辅助下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本组共置入食管内支架114枚,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近期疗效满意。随访1~60个月,无一例发生支架移位,术后平均生存时间8.6个月。恶性食管狭窄行内支架置入后联合化疗,中位生存期7.4个月。本组患者术后再狭窄率38.5%,予球囊扩张或再次内支架置入治疗(再次介入治疗29.2%)。结论:食管内支架置入是恶性食管狭窄的良好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也适用于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单纯吻合口狭窄、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但如何降低食管内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食管胃大动脉瘘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 对18例术后食管胃大动脉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其中食管癌14例(食管中段癌7例,下段癌7例)、贲门癌4例。食管胃弓上吻合术的7例(其中2例胸顶吻合),食管胃弓下吻合术的11例(其中4例弓窝吻合)。手术至出血发生时间最短的11 d,最长的93 d。1例再次手术行瘘修补术后生存18 d。18例全部死亡。结论 食管贲门癌应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方法值得探讨。避免吻合口瘘和食管胃消化性溃疡穿孔才能预防食管胃大动脉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院 1997年 7月~ 1998年 12月 ,为 2 5例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病人放置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 ,解决了病人的进食及营养问题 ,收到良好疗效。现将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术后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39~ 67岁 ,平均52岁。其中贲门癌 8例 ,食管癌 10例 ,食管癌合并食管 -气管瘘 4例 ,食管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 3例。采用美国波士顿公司生产的Ultraflex自膨式食管支架。支架长度分别为 7cm、10cm和 15cm。所有操作均在X线透视下进行。首先在食管狭窄段行球囊扩张 ,然后将食管支架送…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1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625例食管癌责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共发生心律失常187例。<60岁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4.6%,≥60岁者为36.6%;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7.2%;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7.7%,贲门癌为22.1%;颈部吻合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3.0%,弓下吻合者为22.3%;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年龄、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吻合部位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监护,纠正缺氧可以预防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斌  李木泉 《癌症》1998,17(2):134-136
目的:为总结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外科治疗经验,进一步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食管癌9例,贲门癌24例)。结果:高龄患者术前多伴发心肺系统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7.3%),以肺部感染为主;五年生存率:食管癌25%,贲门癌27.3%。结论:对高龄食管贲门癌的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手术适应证应全面衡量患者的生理年龄及病灶情况;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和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血清CA125测定的研究很少,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IJSA)测定了62例食管癌、贲门癌血清CA125的浓度,并与73例健康人进行比较,以探讨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本组收集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IWe年7月至1997年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62例(下称患者组),其中食管癌42例,贲门癌20例。男56例,女6例。平均年龄57岁(40-78岁)。其中50例行食管或贲门肿瘤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及消化道重建术;12例行单纯剖胸探查术。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对照组为门诊健康查体者。两组均于清晨抽取空腹…  相似文献   

7.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2 7例 ,男 2 5例 ,女 2例 ,年龄 4 2~79岁 ,平均 5 6岁。其中食管、贲门癌狭窄 4例 ,食管癌放疗后狭窄 4例 ,食管癌放疗后食管气管瘘 5例 ,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狭窄 4例 ,食管癌放疗后狭窄并气管、纵隔瘘 4例 ,食管癌并食管气管瘘 2例 ,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 2例 ,食管上段癌狭窄并食管气管瘘 1例 ,肺癌放疗后食管下段狭窄 1例。内镜检查见食管上段 1例、食管中上段 2例 ,食管中段13例、食管中下段 8例、食管下段 1例。病变长度最长 11cm ,平均 5~ 6cm ,有狭窄须扩张者 2 0例 ,7例伴有瘘狭窄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至1993年对207例食管癌、贲门癌病人进行手术治疗,126例采用机械吻合,随访120例,81例手工吻合;随访78例。着重比较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探讨发生吻合口狭窄的原因,随访结果表明,机械吻合的狭窄率(15%)明显高于手工吻合(2.6%)。  相似文献   

9.
评价老年食管癌和贲门癌合并心电图异常对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作者经手术治疗65岁以上老年食管癌和贲门癌共138例,其中术前合并心电图异常者83例,占60.1%(83/138);术前除左束支传导阻滞、广泛性心肌供血不足、陈旧性及亚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7-10天心脏保护性药物治疗外,余均未作任何特殊性治疗。结果:术后共发生井发症9例次,占10.8%(9/83),其中心跳骤停1例次,急性心肌梗塞1例次,重度房颤2例次,胸胃局灶性坏死穿孔5例次,均经抢救性(和/或手术)治疗痊愈,本组无死亡者。结论:老年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合并心电图异常,并不一定是心功能异常,并不一定影响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1986年至1993年对207例食管癌、贲门癌病人进行手术治疗,126例采用机械吻合,随访120例;81例手工吻合,随访78例。着重比较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探讨发生吻后口狭窄的原因。随访结果表明,机械吻合的狭窄率(15%)明显高于手工吻合(2.6%)。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穿孔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穿孔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865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胸胃穿孔6例,其中5例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结果:5例手术治疗患者,其中1例手术死亡,1例术后一周死于全身衰竭;1例保守治疗后逐渐恢复。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措施,术中积极预防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恶性食管气管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7例恶性食管气管瘘的治疗经验。方法:气管环行切除对端吻合同期食管癌根治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4例;食管癌旷置银夹置标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2例;用带蒂大网膜分别修补瘘口术1例,术后4-6周根据银夹标记及纵隔淋巴结癌转移者共4例行^60Co放射治疗,总量50-60Gy/5-7周。结果:术后1周均可正常经口进食,肺部炎症消退5例,好转2例,术后4周体重平均增加2.08kg,生存1年7例,3年4例,5年以上2例。结论:对于肿瘤组织仅侵犯食管气管而无远处转移,肺功能又能胜任开胸手术的病例,积极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为放,化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1991年1月-1996年12月对61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行“布袋式”食管胃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9例,女性22例。年龄46-78岁,平均62.5岁。其中食管癌48例,贲门癌13例。颈部吻合7例,弓上吻合36例,弓下吻合18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全部病例近期随访均进食顺利,体重增加;食管钡餮:无狭窄;食管镜检:吻合口无炎性水肿、糜烂及返流情况。二、手术方法:胃食管游离后,切断胃,关闭胃残端,距残端下1.5-2cm胃前壁大小弯间做一横切口,长约3.5-4.scm。切开胃壁浆肌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和预防贲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近年来,我们应用食管胃粘膜分层吻合术治疗贲门癌3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为一组1991年7月至1997年12月收住的贲门恶性肿瘤患者共3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26~71岁,其中50~69岁占68.7%。病理:腺癌30例,贲门部溃疡伴重度间变1例,贲门食管双原癌1例(贲门腺癌,食管鳞癌)。治疗均行贲门癌根治食管胃粘膜分层吻合术,其中弓下吻合31例,弓上吻合1例。结果本组病例无一手术死亡,术后无吻合口瘘,进食通畅,无返酸、烧心…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后呼吸衰竭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x^2检验,对114例呼吸衰竭患者的原因及死亡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因手术相关并发症引发的呼吸衰竭者40例(35.1%),因严重呼吸道感染诱发的呼吸衰竭者43例(37.7%),二者占全组的72.8%(83/114)。其他原因为麻醉清醒不完全或术中输液过量造成肺水肿、肺动脉栓塞、严重心律失常等。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者、术后并发症种类愈多者、术前肺功能差者、术前放疗者、术后第2天以后开始插管者、辅助呼吸时间愈长者、呼吸衰竭合并肺炎或‘肾衰者,其死亡危险性显著增加。其中前3者为显著独立致死因素,相对风险度分别为2.50,2.37和1.68;而与年龄、性别、手术治疗方式、术前合并疾病史、术前应用抗菌素等因素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多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和呼吸道感染所致。仔细谨慎的手术操作和术后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避免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措施。术后严密观察各项生命指征、及时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是减少术后呼吸衰竭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磁县医院1973-2005年441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观察河北省磁县医院食管癌和贲门癌就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加深对该地区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情况的了解。方法严格记录磁县医院33年间(1973-2005年)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手术记录,逐年分析手术患者的患病情况、性别、年龄、血型等。结果33年间该医院共手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4418例,平均每年收治133人,各年度收治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33年间收治食管癌2892例,占65%,贲门癌1526例,占35%。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中男性(2916)多于女性(1502)(男:女,1.9:1),尤以贲门癌更明显(男:女,3.6:1)(P〈0.05)。食管癌和贲门癌高发年龄段为50-59岁。有血型记录的食管癌1587例,贲门癌86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B型血(37%,36%)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其它血型(P〈0.05)。而AB血型的人在食管和责门癌中所占的比例都最低(10%,11%)。有家族史的食管癌思者675例,占23%;贲门癌319例,占21%。中段食管癌最常见,占79%,而上段少见,占5%。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是磁县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贲门癌更为显著;食管和贲门癌患者均以B型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50-59岁为高峰年龄段。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导致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可能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处理。方法2003年1月~2008年4月共收治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34例,其中肿瘤局部复发5例,肿瘤复发伴远处转移18例,肿瘤复发伴气管支气管瘘4例,术后瘢痕狭窄7例。除5例轻症患者经保守治疗好转,2例行二次手术治疗外,其余27例均经扩张后放置食管带膜支架。结果本组病例经上述处理全部好转和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通过扩张后放置食管带膜支架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管状胃技术在食管、贲门癌患者根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0年12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贲门癌214例,按手术方法分为管状胃组和对照组,管状胃组:118例,男99例,女19例,年龄58.81±8.39岁(38-80岁)。其中食管癌104例于左颈部吻合49例,弓上吻合32例,弓下吻合23例;贲门癌根治14例。对照组:96例,男74例,女22例,年龄58.54±9.05岁(27-80岁)。食管癌89例于左颈部吻合8例,主动脉弓上吻合56例,弓下吻合25例;贲门癌根治7例。观察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残胃瘘7例;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4例,残胃瘘1例;手术时间管状胃组与对照组(257.77±79.77 min vs 244.26±63.68 min,t=1.342,P=0.181),吻合口瘘(P〉0.05)及残胃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时间(14.90±5.65d vs 17.20±8.49d,t=2.279,P=0.024),胸胃综合症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操作简单、安全,胸胃综合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不增加手术时间,缩短了住院时间,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胃底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总结高龄贲门胃底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贲门胃底癌84例手术治疗情况,平均年龄69.5(65~84)岁。插管全麻下,经腹行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予营养支持、呼吸道管理。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16.7%),其中呼吸道并发症6例(42.9%);死亡0例。随访58例,平均随访3.5(1~7)年,3年生存率为70.7%(41/58),5年生存率为53.4%(31/58)。结论:贲门胃底癌经腹手术可提同高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常见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再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法:对26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施行包括转移灶在内的颈部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所有病例均经检查、证实、确认除颈部外无其他部位临床转移灶;清扫术前有一部分曾是接受过化疗、放疗或不能耐受继续放、化疗的患者。结果:26例再手术病人,单纯探查3例(11.5%),清扫23例(88.5%),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吻合口瘘、淋巴瘘,膈神经、喉返神经损伤等;2例术后3个月内死亡,1例半年内死亡。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发生单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再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尤其对于颈静脉角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92.3%)再手术非常必要,对于放、化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患者,手术清扫应持积极态度;颈部转移灶较晚的病例,尤其是发生气管、食管沟或椎旁转移者,手术风险大,探查率高,效果差,应当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