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了解湖州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情况,为降低该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17年9月湖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对5岁以下儿童的意外死亡率、意外死亡率城乡差异和死因构成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年10月—2017年9月湖州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466例,占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例数的28.66%(466/1 626),年均意外死亡率为1.79‰。其中0~28 d新生儿32例,占6.87%;28 d~1岁婴儿101例,占21.67%;1~4岁儿童333例,占71.46%。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5岁以下农村儿童意外死亡率为1.97‰,高于城市儿童的1.29‰(P0.05)。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因前三位分别为溺水、意外窒息和交通意外,分别占总意外死亡例数的48.50%、31.76%和14.81%;溺水和意外跌落的构成比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0~28 d组和28 d~1岁组儿童主要死因为意外窒息,分别占96.88%和90.10%;1~4岁组儿童主要死因为溺水和交通意外,分别占66.67%和19.52%。结论湖州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儿童意外死亡率高于城市;溺水、意外窒息和交通意外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意外伤害对丽水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影响及其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期间全市359例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年间5岁以下小儿意外伤害平均死亡率为2.32‰,占总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20.34%,意外死亡率从2004年的2.36‰降至2010年的1.83‰,但其死亡构成比从2004年的16.62%上升至2010年的20.22%(P>0.05)。农村意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均高于城镇(P<0.01);男童意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均高于女童(P<0.05)。意外死亡的前三位死因是意外窒息、溺水、交通意外。意外死亡1岁内占35.65%,1岁组占20.61%,2岁组占17.27%,3岁组占13.93%,4岁组占12.53%,其中意外窒息死亡集中于1岁以内婴儿,溺水、交通意外以1岁以上儿童为主。结论意外伤害是造成丽水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之一。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分析2001—2010年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监测网死亡报告资料,描述意外伤害死亡水平、主要死因以及流行病学分布。结果 2001-2010年广州市5岁蹦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1年相比,2010年0岁组、1—4岁组、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下降幅度分别为72.02%、77.17%和74.66%,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00)。10年问儿童溺水、交通意外、意外窒息、跌落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O.000),其中溺水、意外窒息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意外死囚构成,0岁组主要为意外窒息,1~2岁组主要为溺水,3岁组以交通意外和中毒为主,4岁组以变通意外和意外跌落为主。意外死亡主要集中发生在花都、从化、增城、番禺、南沙等C类地区,占广州区域儿童伤害发生构成的75.69%。结论 广州市儿童意外死亡降低的主要贡献来自于溺水、意外窒息干预。有侧重的将干预倾向于城郊、县级市等经济发展欠佳、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区域的家长及儿童,是今后降低致死性伤害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变化趋势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变化趋势与特点,探讨干预对策。方法收集2000-2006年宁波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分析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死因顺位及死前救治情况。结果2006年宁波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比2000年下降了54.41%,但是,儿童意外死亡一直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二位死因。儿童意外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婴儿高于1~4岁儿童。儿童意外死亡前五位死因分别为溺水、意外窒息、交通意外、意外跌落和中毒。婴儿意外死因89.2%为意外窒息,1~4岁儿童意外死因81.3%为溺水和交通意外。儿童意外死亡79.43%死于意外伤害发生地和送医院途中。结论儿童意外死亡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溺水、意外窒息和交通意外是宁波市儿童意外伤害最主要的死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儿童生存环境的安全管理和救护技术培训,最大限度地降低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无锡市近10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现状和特点.方法 对2004至2013年无锡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从2004年的1.36‰下降到2013年的1.13‰,累计死亡率1.15‰,意外死亡占总死亡比率的21.37%,有上升趋势(x2=17.334,P<0.05).死因顺位中5岁以下儿童前3位分别是溺水、意外窒息、交通意外.其中,婴儿死亡以意外窒息为主(82.81%),1~4岁以溺水为主(68.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57.49,P<0.05);溺水主要发生在夏季(x2 =20.77,P<0.01),意外窒息主要发生在冬季(x2 =40.64,P<0.01).不同户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户籍儿童死亡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x2=808.65,P<0.01),非户籍儿童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x2=39.51,P<0.01).结论 意外死亡是可以防范的,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降低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保障儿童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傅小艺 《中国妇幼保健》2011,(19):2941-2943
目的:及时掌握新余市渝水区农村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及变化趋势,为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降低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按照《江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对渝水区农村2005~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008年全区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4.2‰,婴儿死亡率为9.9‰,新生儿死亡率为7.4‰,与2005年相比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29.7%,婴儿死亡率下降了43.1%,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了40.8%,经2χ检验,有统计学差异。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构成中,新生儿占61.5%,婴儿占80.9%,1~4岁占19.1%,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6.0%。5岁以下儿童前6位死因为:新生儿窒息、意外伤害、肺炎、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畸形。2005~2008年新生儿窒息位居第一位,肺炎为前三位死因之一,早产低体重、意外伤害有上升趋势。结论:渝水区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新生儿窒息为首位死因,早产低体重、意外伤害死因呈上升趋势。加强围产期和新生儿、婴儿保健工作,加强安全教育,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和肺炎的诊治技术,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情况及主要原因,分析婴儿意外窒息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江苏省妇幼健康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0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数据,将监测系统中由于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纳入本研究。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tata16.0软件分析儿童意外死亡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季节的分布。结果 2018—2020年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为95.92/10万,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1~4岁儿童死亡的首因;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前三位死因是意外窒息、溺水和交通意外,合计占总意外死亡的78.54%;其中婴儿意外死亡以意外窒息为主,占85.35%,多发于冬春季节,2018—2020年导致婴儿意外窒息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被子、乳汁、胃内容物或食物和母亲或父亲身体压迫;1~4岁儿童以溺水和交通意外为主,占63.36%,溺水多发于秋、春夏季,交通意外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儿童意外死因顺位不同。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需重点关注1~4岁儿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的主要意外死因开展干预措...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非故意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09-2014年苏州市儿童生命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检验性分析。结果 2009-2014年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非故意伤害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童的非故意伤害死亡率明显高于女童,流动人口非故意伤害死亡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口;导致非故意伤害死亡的前三位死因分别是溺水、交通意外和意外窒息,其中意外窒息导致的死亡率上升明显。结论加强安全防护教育,预防意外伤害发生,提高家长院前急救能力,切实降低儿童非故意伤害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况与特点。方法:分析2002—2007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类别及分布。结果: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成逐年下降趋势:儿童意外死亡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1位原因,占总死亡数的20.32%,意外死亡主要原因为溺水、意外窒息、交通意外,溺水主要发生在1~4岁幼儿,意外窒息主要发生在婴儿。儿童意外死亡占死亡比例在1~4岁幼儿最高,暂住人口高于户籍和流动人口,未见有性别差异。结论:意外伤害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儿童意外死亡,提高儿童生存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原因,为控制儿童意外死亡提供防治对策。方法收集2008—2017年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资料,分析儿童意外死亡原因。结果 2008—2017年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占儿童总死亡的10.07%,死因构成比总体呈上升趋势(P 0.05);儿童意外死亡率从2008年的95.37/10万下降至2017年的58.10/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以婴儿意外死亡率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意外死因构成显示,婴儿主要为意外窒息,死因构成比为76.25%;1~4岁主要为交通意外,死因构成比为36.59%。意外死亡地区分布显示,10年来农村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均高于城市。结论意外伤害仍是威胁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生命的重要因素。1~4岁儿童、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应是山西省今后关注的重点人群,并应针对不同年龄组儿童主要死因开展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我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状况进行特点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方法 全市两个城区和33个农业县(市)5%~10%的乡镇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监测对象、内容、方法及质控均按“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进行。结果 重庆市1993~199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26.6/10^5。农村意外死亡率高于城区3.35倍,意外死亡占总死亡的20.07%。1~4岁意外死亡占意外死亡总数的72.5%。意外死亡性别比在婴儿期无明显差异,1~4岁男童高于女童。意外死亡原因顺位随年龄有所变化,新生儿和小婴儿意外窒息占第一位,1岁以上幼儿发生溺水和车祸多,占第一和第二位。87.25%的儿童死于途中和家中,77.34%的儿童死前未得到救治。「结论」针对上述儿童意外死亡特点提出并落实相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宝山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预防儿童意外死亡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6年宝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资料,分析意外死亡主要类型及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07-2016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占总死亡的21.69%,意外死亡是宝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位死因,是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宝山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死因顺位依次是:溺水、意外窒息及交通意外。婴儿组中女童意外死亡的比例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岁儿童中男童意外死亡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地户籍儿童意外死亡的比例显著高于上海户籍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意外死亡是宝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将流动儿童列为防范意外死亡的重点人群,根据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的死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1994~1995年0~14岁儿童意外死亡前瞻性调查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为了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 1994~1995年对江苏省 4个市、9个县的 2 19万人口进行 0~ 14岁儿童意外死亡前瞻性调查。结果表明 :江苏省 0~ 14岁儿童年均意外死亡率为 53.0 /10万 ,意外死亡占总死亡 37.6% ,为 0~ 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 ,其中婴儿意外死亡占总死亡 15.3% ,为第 4位死因 ,1~ 4岁和 5~ 14岁儿童意外死亡占总死亡70 % ,为首位死因。全省及农村 0~ 14岁儿童意外死亡顺位是溺水、意外窒息和车祸 ,在婴儿意外死亡中有 85%是意外窒息 ,在 1~ 4岁和 5~ 14岁儿童 ,溺水是第 1位意外死因 ,分别占意外死亡的 70 %和50 % ,在城市 ,儿童意外死亡的首位原因是车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重庆市5岁以下伤害死亡儿童监测数据,对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构成情况。方法 收集2010—2020年重庆市40个区县所有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病例报卡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0年5岁以下儿童平均伤害死亡率为154.21/10万,意外伤害死亡占比在21.13%~33.84%之间,2020年达到最高(33.84%)。5岁以下伤害死亡儿童中:平均年龄1.87±1.48岁,其中<1岁、1~<2岁、2~<3岁、3~<4岁及4~<5岁占比分别为33.59%、 20.05%、21.02%、13.93%、11.41%; 男童占59.47%,女童占40.53%; 不同年龄组儿童死因分布不一致, <1岁组儿童首位死因为意外窒息(86.13%),1岁以上各年龄组儿童首位死因主要为溺水。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显示城镇与乡村间存在差异:城镇46.36%,乡村53.64%; 不同月份的儿童死因分布不一致,1、2、12月首位伤害死因为意外窒息,8、9、10月首位伤害死因为溺水,其他意外死因分布基本一致。结论 重庆市2010—2020年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儿童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需要对意外伤害死亡开展专项危险因素的进一步调查,为后期降低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提出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中国1~14岁儿童伤害主要死因及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公开发表的2003-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1年全国1~14岁儿童总标化伤害死亡率在13.97/105~23.24/105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溺水身亡和车祸是儿童主要伤害死亡原因,占儿童历年伤害死亡的70%以上;农村儿童总伤害死亡率约为城市儿童的1.7倍,并且车祸死亡率在农村呈上升趋势;1~4岁儿童总伤害标化死亡率和溺水身亡率明显高于5~9岁以及10~14岁儿童;男性儿童总伤害标化死亡率是女性儿童的1.8倍,溺水身亡率是女性儿童的2.0倍。结论 中国1~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逐年下降,溺水身亡和车祸是主要死亡原因,农村儿童车祸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农村儿童伤害死亡率高于城市,男性儿童高于女性儿童,1~4岁儿童高于5~9岁和10~14岁。  相似文献   

16.
李新  陈宇  张莉莉  祁凯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00-4402
目的:探讨长春市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水平变化趋势,从而为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春市城乡482名0~15岁儿童青少年2007~2010年期间意外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意外伤害粗死亡率为15.99%,农村显著高于城市(χ2=23.56,P<0.0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χ2=11.23,P<0.01),15~岁组发生率最高(57.67%),0~岁组发生率最低(5.39%)。意外伤害致死类型前3位依次为疾病和死亡的外因、运输事故、所有其他外因。结论:意外伤害死亡是长春市儿童青少年第1位死因,应对儿童青少年人群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意外伤害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0~14岁儿童死亡资料的分析,掌握山东省儿童伤害的死亡特点,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资料,对山东省2004-2005年0~14岁儿童伤害的死亡特点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山东省0~14岁儿童伤害的死亡率为16.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95/10万,意外伤害死亡率为15.1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4.78/10万。伤害死亡率总体趋势为随年龄增高而开始降低(P〈0.05).前五位的死因分别为淹溺、公路交通事故、意外窒息、自杀和意外跌落。0~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意外窒息,1~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交通事故和淹溺,5~岁及以上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淹溺和交通事故。[结论]淹溺和交通事故死亡是我省伤害的最主要原因,要根据不同年龄的伤害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5年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三间分布及意外致死原因分布情况。 方法 以广东省2015年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以ICD10中S00-T98和V01-Y98系列疾病的分类标准筛选出属其中意外原因导致死亡的个案,描述性分析该样本意外死亡原因分类及三间分布。 结果 2015年广东省活产儿数为1 810 037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5 813例,其中符合外因致死者819例,意外致死率为14.09%,意外导致儿童死亡率为0.45‰,男女性别比为1.69,其中0~4岁各组性别比依次为:1.78,1.82,1.65,1.76,1.27,各年龄组间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45, P = 0.654)。前五位意外死因依次是溺亡273人(33.33%)、交通事故170人(20.76%)、呼吸道异物致窒息122人(14.90%)、跌落97人(11.84%)、床上意外窒息77人(9.40%),各意外死因中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7.97, P = 0.537),均为男童高于女童。各意外死因中年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47.8, P<0.001),死因谱随年龄变化而变化。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构成不同(χ2 = 45.16, P<0.01).结论 意外死亡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年龄组,加强男童照看,重点预防儿童溺水、呼吸道异物,交通事故,床上意外窒息与跌落是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宁波市城乡6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进行死因分类。将1991~1999年间宁波市江东区(26例)和鄞县(233例)259例6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源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意外死亡前4位主要原因为溺水、意外窒息、车祸、意外坠落,儿童意外死亡率排在首位,农村为溺水,而城区为车祸。1岁以内意外死亡多见于意外窒息,死于溺水、车祸及意外坠落多见于2岁以上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