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与免疫球蛋白(Ig)及IgG亚类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RRTI的诊断标准,收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诊断为RRTI的患儿组80例和不同年龄对照组60例,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 IgG 亚类(G1、G2、G3、G4)。结果 各年龄组患儿与正常组相比,0~2岁患儿:IgG、Ig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4明显降低(P<0.05);3~5岁患儿:IgG、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明显降低(P<0.05),IgG2 、IgG4明显降低(P<0.05);6~12岁患儿:IgG、Ig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1、IgG2、IgG3、IgG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IgG、IgA有明显增长的趋势,IgM变化不明显。RRTI儿童存在IgG亚类缺陷,检出率42.5%,其中单项缺陷以IgG4为主占35%,联合缺陷以IgG2、IgG4为主占41%。结论 RRTI儿童存在免疫球蛋白IgG亚类缺陷,临床应重视IgG亚类检测,IgG2 、IgG4缺陷可能是儿童RRTI的发病原因之一,它能更敏感地反映RRTI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末梢血钙、锌、铁、镁、铜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性,进而评价各元素水平在RRTI儿童中的意义。方法 以2015年11月-2016年3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或体检准备行末梢血元素检测的6个月~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患有RRTI儿童132例为研究组,并将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其中每组按年龄分三个年龄段,1岁以下、1~2岁和2岁以上。采用北京博晖BH5100S型原子吸光光谱仪测定元素水平。测定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 1)研究组与对照组各年龄段血锌水平、1岁以下血钙水平、2岁以上血钙和血铁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各年龄段血镁、血铜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五种元素的相关性分析,钙、锌、铁三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RRTI儿童与锌元素缺乏密切相关,与钙、铁元素缺乏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三者之间在代谢过程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患儿血清维生素A、D、E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1-12月采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6个月~15岁儿童资料,选取171例RRTI儿童为RRTI组,156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和E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3水平。比较RRTI组和正常对照组维生素A、D3、E水平的差异。结果 RRTI组平均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30±0.06)mg/L,维生素D3水平为(72.41±25.59)nmol/L,维生素E水平为(8.90±2.32)mg/L,均低于正常组的(0.39±0.07)mg/L、(84.84±29.96)nmol/L和(9.72±2.6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生素A、D3缺乏率和不足率、维生素E的不足率在RRTI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维生素A水平低(<0.3 mg/L)(OR=19.225,95%CI:9.136~40.453)和维生素D3缺乏(<50 nmol/L)(OR=2.891,95%CI:1.186~7.044)使得儿童患RRTI的风险增高。结论 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的亚临床水平缺乏可能与儿童RRTI相关,及时给予补充有助于儿童RRTI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四川省成都市6~12岁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AIS)、身高增长、视力发育和肺活量现状,探讨其在儿童AIS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2019年对成都市青羊区5所小学各年级儿童进行AIS筛查,筛查方法包括目测体检、前屈试验和脊柱测量尺测量。同时,监测青少年裸眼视力水平和肺活量,并对其近1~3年身高变化、每日学习和运动时长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筛查结果和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各组指标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 963名儿童中,共928名同意进行AIS筛查,其中Adams试验阳性63例(6.79%),男女患病比例1∶6。AIS阳性23例(2.48%),与AIS阴性组儿童相比,AIS阳性组儿童肺活量降低,每日运动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8、-2.104,P<0.05);两组儿童根据年龄段分为6~7岁、8~9岁和10~12岁3个亚组,与AIS阴性组相比,阳性组6~7岁儿童近3年以及8~9岁儿童近1年和近2年身高增长缓慢,10~12岁儿童运动时间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691、4.176、4.246、5.788,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阳性组儿童近1~3年身高增长两两正相关(近1~2年,近1~3年,近2~3年,r=0.920、0.830、0.813,P<0.001),且与每日运动时长呈负相关(r=-0.521、-0.533、-0.536,P<0.05),肺活量与年龄呈正相关(r=0.512,P<0.05);AIS阴性组儿童近1~3年身高增长两两正相关(近1~2年,近1~3年,近2~3年,r=0.827、0.765、0.855,P<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0.109、-0.112、-0.086,P<0.05),肺活量与年龄和运动时间呈正相关(r=0.595、0.148,P<0.001)。结论 AIS发生和进展与运动时长呈负相关。延长运动时间,增强运动能力和肺活量,可降低儿童AIS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方部分地区儿童骨密度现状,探讨儿童骨密度与年龄、性别及季节的关系。 【方法】 对2008-2009年度本科5 971名正常儿童骨密度检测值与年龄、性别、季节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北方儿童骨密度值呈正态分布,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01)。不同年龄段儿童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青春期前儿童骨密度值与性别无关(P>0.05);而青春期女童骨密度较男童高(P<0.000 1)。学龄组(6~12岁)儿童骨密度值Z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5),其余组四季骨密度差异不显著,婴儿组秋季偏低,与冬季差异显著;学龄前组夏季偏低,与冬季差异显著(P均<0.05)。 【结论】 北方地区儿童骨密度值随年龄而增加并受性别影响。青春期儿童应注重钙制品及维生素D的补充。儿童在夏秋季也应根据户外接受日照情况等因素适量添加维生素D。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西昌市城区儿童身高的特点,为当地儿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4-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以西昌市城区19所学校3~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儿童生长标准与生长曲线》的要求,统一测量儿童身高,并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西昌市城区的儿童中汉族男生3~6岁及9~11岁、彝族男生3~7岁及10~11岁、汉族女生3~7岁及9~10岁、彝族女生3~10岁的身高均高于全国标准(P<0.05);学龄前期男生汉族儿童身高高于彝族(P<0.05);在学龄期与青春期彝汉两个民族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身高在各年龄段均高于女生身高(P<0.05)。结论 西昌市儿童身高普遍高于全国标准身高,家长应重视身高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危险因素及与维生素D(VitD)水平的相关性,为预防儿童RRTI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6岁患儿9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 101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完成结构问卷调查,收集母孕期情况、早产、出生体重、母乳喂养时间、户外活动时间、二手烟和过敏性疾病的病史资料。测定观察组非活动感染期及对照组VitD水平、IgA、IgG、 IgM、CD4+、CD8+、CD4+/CD8+水平,对VitD缺乏(<20 ng/ml)患儿,给予VitD补充3个月后再次测定上述指标,并随访12个月,记录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 早产、出生低体重、母乳喂养时间、居住环境、户外活动、VitD水平、IgA水平、CD4+、CD4+/CD8+均为RRTI的危险因素,予补充Vit D 3个月后患儿IgA水平较前升高,统计1年的感染次数较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it D水平与IgA、CD4+、CD4+/CD8+呈正相关(r=0.56、0.73、0.68,P<0.05)与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呈负相关(r=-0.64,P<0.05)。结论 早产、低体重、母乳喂养时间、居住环境、户外活动均为RRTI患儿危险因素,RRTI患儿存在VitD水平及免疫学异常,提高VitD水平可改善RRTI患儿免疫,减少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水平,探究影响骨密度变化的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招募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内科96例6~12岁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空腹胰岛素、血清钙、血维生素D、血脂检测和体成分、双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腹部超声检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名学龄期肥胖儿童平均年龄(9.10±1.88)岁,左、右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2岁组肥胖儿童骨密度明显高于6~7岁组和8~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917,P<0.05)。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与年龄、肌肉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359、0.315,P<0.05),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均呈负相关关系(r=-0.311、-0.203、-0.246、-0.207,P<0.05)。奶及奶制品、含糖碳酸饮料、中等强度运动、阳光直射时间会影响肥胖学龄期儿童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阳光直射时间为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36,t=2.836,P<0.05)。结论 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膳食、环境因素对骨密度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望谟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性别,年龄因素的影响,同时为塑造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寻找教育的切入点。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编),艾森克问卷(7~15岁)作为调查工具,将223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组,87名非留守儿童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两组之间及两组各自进行各维度性别,年龄间的比较。结果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内外向,掩饰程度两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中男女生在精神和掩饰程度两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两年龄段在神经质和内外向两维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留守儿童中男生比女生心理状况差,表现为精神质倾向型和较高的掩饰程度;高年龄组心理状况相对较差,表现为典型内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水平,探究影响骨密度变化的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招募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内科96例6~12岁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空腹胰岛素、血清钙、血维生素D、血脂检测和体成分、双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腹部超声检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名学龄期肥胖儿童平均年龄(9.10±1.88)岁,左、右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2岁组肥胖儿童骨密度明显高于6~7岁组和8~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917,P<0.05)。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与年龄、肌肉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359、0.315,P<0.05),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均呈负相关关系(r=-0.311、-0.203、-0.246、-0.207,P<0.05)。奶及奶制品、含糖碳酸饮料、中等强度运动、阳光直射时间会影响肥胖学龄期儿童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阳光直射时间为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36,t=2.836,P<0.05)。结论 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膳食、环境因素对骨密度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体内维生素A、E水平及临床意义,为疾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130例,健康儿童124例(对照组),按年龄分为0~1、1~3、3~6岁及>6岁四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血清维生素A、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感染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无论感染组还是对照组,0~1岁组儿童体内维生素A水平最低,其次为>6岁组儿童(P<0.05),但各年龄组间维生素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A、E水平低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无论是反复呼吸道感染还是健康查体,0~1岁儿童体内维生素A水平最低,其次为>6岁组;而维生素E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在各年龄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儿童血清维生素A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 为维生素A预测及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第二儿科收治的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 另取同期该院收治的1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患儿维生素A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 比较两组间维生素A水平的差异, 对维生素A 及免疫球蛋白进行相关分析, 并对观察组出院后随访1年, 记录出院后补充外源性维生素A的情况, 观察呼吸道感染的复发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维生素A水平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的亚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检出率高于对照组(t=2.632、χ2=7.366, P<0.05)。维生素A缺乏组患儿的IgG水平低于维生素A正常组 (F=5.036,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维生素A与IgG呈正相关(r=0.172, P<0.05)。治疗前, 补充维生素A组与未补充维生素A组患儿的呼吸道感染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的呼吸道感染次数均显著减少(t=9.291、2.036, P<0.05), 且补充维生素A组少于未补充维生素A组(t=2.448, P<0.05)。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 补充维生素A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生素A对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353 例半岁~3 周岁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76 例)和对照组(177例)。两组婴幼儿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婴幼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维生素A (2.0万U / d),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并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判,随访期间统计患者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组间结果比较,治疗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期间,比较两组间平均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患病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生素A 具有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机体免疫力,并降低其疾病的复发次数和缩短病程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早产儿0~6岁间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变化规律,为评价这一阶段儿童生长发育、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曾住院的早产儿,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足月儿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记录其出生时情况,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早产儿组男、女童在0月龄~、3月龄~组,男童在2岁~组,女童在1岁~组身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男、女童在0月龄~、3月龄~组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男、女童在0月龄~、3月龄~、1岁~组头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呈追赶现象或生长。早产儿的追赶现象或生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型,男童慢于女童。研究所得0~6岁早产儿体格发育特点及追赶现象或生长规律可为今后该地区早产儿生长发育研究和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对儿童学龄前期的行为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对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童保健科随访的97例学龄前期晚期早产儿童(34周<胎龄<37周)进行评估, 并与107名正常足月儿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晚期早产组儿童的行为问题总分(25.67±20.0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行为问题总分(20.85±18.29)(P<0.001), 除焦虑抑郁因子外(P=0.073), 晚期早产组儿童的其他各因子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 在学龄前期, 具晚期早产史的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多地出现情绪及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3~6岁学前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的年龄和性别特征,为学前儿童动作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大肌肉动作发展(TGMD-3)测量工具对119名学前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进行测量,比较不同年龄组和性别分组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的差异。结果 3、4、5~6岁三组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总分(33.24、43.11、52.09),操作性技能得分(14.79、19.57、24.94),移动性技能得分(18.45、23.54、27.15)均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岁~组大肌肉动作发展总分女童(32.29)高于男童(29.5)(P<0.01),4岁~与5岁~组男童总分均高于女童(P<0.01)。操作性技能得分男童均高于女童(P<0.05),移动性技能得分3岁~组女童(18.60)高于男童(13.69)(P<0.01),4岁~与5岁~组男童均高于女童(P<0.01)。结论 学前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其中移动性技能发展较好,操作性技能则较差;同龄组中男童操作性技能优于女童,移动性技能男童亦优于女童(除3岁~低龄组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芜湖市城区2~6岁幼儿园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状况,为防治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6-2015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城区6~8所幼儿园适龄儿童为调查对象,测定其身高、体重、血红蛋白等。结果 分析6 468人,贫血患病率为5.9%,其中男、女性为6.0%、5.9%;2006、2010、2015年患病率分别为5.5%、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7%~29.5%,随年龄增加有降低趋势(P<0.05);贫血儿童与正常儿童在体重、身高、体质指数、发育迟缓率、肥胖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儿童贫血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低龄儿童需重视贫血防治,贫血影响生长发育,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儿童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