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两城市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家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干预措施及促进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和深圳市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7 528户家庭拥有≥1辆私家轿车的0~6岁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采用小组焦点访谈法,随机抽取完成问卷调查的家长访谈使用或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原因等。结果 39.23%(2 820/7 189)的调查对象家庭拥有儿童安全座椅,儿童乘私家车出行时总是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比例为17.14%(1 232/7 189)。儿童年龄小、父母教育水平高、家庭经济条件好、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认知好是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保护性因素。儿童乘车出行的频率、距离和驾驶员安全带佩戴行为显著影响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家长不购买儿童安全座椅的主要原因包括占用车内空间(53.33%,2 329/4 367)、乘车机会少(48.55%,2 120/4 367)、安装麻烦(42.25%,1 845/4 367)、价格过高(38.58%,1 685/4 367)、质量不可靠(31.03%,1 355/4 367);不使用的主要原因包括儿童不想坐(67.36%,293/435)、出行距离近(53.79%,234/435)、安装使用不方便(53.10%,231/435)、车内没有空间(32.41%,141/435)及认为没有必要(25.75%,112/435)。结论 家长在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保护儿童乘车安全方面存在认知盲区和误区,并亟需对儿童安全座椅正确选购和使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建议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推进立法与执法、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儿童安全座椅相关服务站点、探索租赁市场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发达城市地区0~6岁儿童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现况及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认知水平,为推动我国国家级儿童安全座椅强制使用立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3-6月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法,对北京、上海、深圳3个城市随机抽样9 484个拥有1辆及以上私家轿车家庭的0~6岁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情况及儿童乘车安全认知状况调查.结果 有39.17% (3 708/9 466)家庭拥有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为32.61% (3 086/9 463),总是使用率为16.28%(1 541/9 463),正确使用率为20.83%(1 872/8 988).家长受教育水平高、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知识认知高、家长自身驾驶行为正确以及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家庭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高;低频率、近距离的乘车出行暴露下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低.仅16.19%(1 528/9 437)调查对象对6项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全部认知正确,儿童安全乘车方式认知正确的家长有56.18% (5 295/9 425).有77.20% (7 316/9 477)家长认为需要制定相关法律要求儿童乘车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结论 家长的儿童乘车安全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对儿童安全乘车方式和儿童安全座椅及安全带的使用存在认知误区,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较低,建议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性干预措施和项目.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5,(10):145-148
目的了解宝安区0~6岁儿童家长对安全座椅的"知信行"水平,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依据。方法从宝安区各计划免疫种点分层随机取200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宝安区0~3岁儿童家长对安全座椅的总体知晓率为47.17%,70.5%的人希望进一步了解儿童乘车安全的相关知识。儿童乘车出行特征为"短距离高频率",87.1%的儿童乘车方式不正确;仅21.5%的车主装备有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比例低。结论家长在儿童安全出行方面知识欠缺,儿童出行安全隐患大,急需大力宣传和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上海安全座椅立法的背景下,探索提高学龄前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黄浦区某社区4家公立幼儿园随机抽取193名有车家庭小班儿童作为干预组,根据不沾染原则在同区其他社区的4家公立幼儿园选择195名儿童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借助新媒体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干预,干预组安全座椅配备率上升3. 7%,略高于对照组配备率上升幅度(3.1%);干预组使用率提高15.9%,总是使用率提高16.1%,均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干预组儿童经常、总是使用汽车安全带及家长怀抱儿童乘车的比例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干预组家长对"仅使用安全带不能保护儿童乘客"的知识点知晓率提高了64.3%,对照组提高了25.5%。对于安全座椅立法,干预后干预组知晓率(93.5%)高于对照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23, P0.01)。结论借助新媒体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座椅的使用率,降低儿童不安全的乘车行为,提高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的正确认知及立法知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情况及儿童乘车行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儿童安全座椅的正确使用。方法 2017年4-6月采用现场观察法对上海市黄浦区5家幼儿园,1家儿童专科医院,4家商场进行现场观察。结果 838名儿童中在汽车后排使用安全座椅的仅40人,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为4.8%。儿童乘车行为以儿童后排单独自由乘坐为主,占69.2%(580/838),家长怀抱儿童乘车的占21.1%(177/838)。有57名(6.8%)儿童乘坐于汽车副驾驶座中,其中9人由家长怀抱乘车。不同观察地点,安全座椅使用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518,P<0.001),其中观察点为医院安全座椅使用率最低,为3.3%(14/422)。越野车(SUV)安全座椅使用率为7.5%(14/187)高与其他类型车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502,P<0.001);同乘人数为1人安全座椅使用率高于多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32,P<0.001)。结论 黄浦区家庭乘用车安全座椅使用率低,儿童存在不安全的乘车行为,亟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及安全座椅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家中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现状和影响因素,为促进居家环境安全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6年7—9月期间,采用家长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结果 4.0%的家庭未安装任何安全防护用品,1.9%家庭安装了全部11种安全防护用品。各种防护用品中防撞角/条的使用率最高,其次是电源/插座保护盖和防夹手门挡。煤气报警器和烟雾报警器的使用率较低。多因素分析发现自有产权住房、掌握良好的伤害相关知识、接受过伤害预防/急救培训促进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防护用品使用主要的阻碍因素为不知道从哪里买(16.1%)、没有听说过(13.3%)、使用麻烦(13.2%)、不知道怎么用(9.5%)和质量不可靠(6.4%)。结论 学龄前儿童家居环境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水平整体不高,特别是对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护生命的防护用品使用率低,应通过宣传防护用品的使用,提高可及性和产品质量以增加使用率,完善家居环境的整体安全状况,保护儿童平安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自我信心、动机和权威建议影响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为推动儿童安全座椅使用宣传倡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和深圳市调查9 112位拥有≥ 1辆私家轿车且有0~6岁儿童家庭的儿童监护人关于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情况,构建自我信心、动机和权威建议影响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和量化分析。结果 整体模型符合预期理论模型,且拟合情况较好,指标均达到标准。RMSEA=0.03,CFI=0.97。各路径标准化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权威建议和动机对自我信心的影响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45和0.30,自我信心对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影响标准化系数为0.40。权威建议对动机的影响标准化系数为0.61。结论 在儿童安全座椅宣传倡导工作中应重视使用来源于专业权威、具备较好公信力和公益性的专家及机构组织的建议,应将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现况和安全座椅作用机制作为宣传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儿童安全座椅购买和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儿童交通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6月在宜兴市随机选取城镇和乡村幼儿园各两所,在托班、小、中、大班中各选1~2个班级开展问卷调查,儿童年龄为3~6周岁,对拥有私家车的927名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安全坐椅购买和使用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宜兴市幼儿家长有37.43%购买儿童安全座椅,其中使用率为30.20%,总使用率为9.82%,儿童年龄小于4岁、家长教育水平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及私家车价格越高的家庭儿童安全座椅购买和使用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座椅相关知识应答的全部正确率为10.4%;有84.1%的家长认为,必须立法制定相关法律,以实现儿童乘坐汽车时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在选购安全座椅时最关注的为“质量”(44.8%),认为合理价位认可度最高的为501~元占39.4%,首选渠道占比最高为“商场专柜”(43.4%);未购买安全座椅的主要原因是“孩子乘车机会少”占33.7%,在孩子乘车出行时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主要原因为“孩子不想坐安全座椅”占53.8%。结论 宜兴市儿童安全座椅的购买率和使用率较低,幼儿园家长对安全座椅的认知水平还较低,存在认识误区,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及采取有针对性的立法来提高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知识的认知和有效使用符合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以保障儿童的乘车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深圳市学龄前儿童溺爱行为现况及其流行特征,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3所幼儿园3 826名3~6岁幼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溺爱行为检出率为79.1%,其中经常出现溺爱行为的检出率为11.8%;年龄、带养人、父母籍贯、家庭类型、父亲学历、父亲陪伴时间、母亲孕期疾病不同的儿童溺爱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期住院天数及4个月内喂养情况不同的儿童溺爱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溺爱行为较为普遍,与带养人、地域文化、父亲学历及父亲陪伴时间、母亲孕期健康及儿童健康状况、非母乳喂养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气质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3-7岁儿童气质量表》和学龄前儿童气质相关因素问卷,调查武汉市3-7岁学龄前儿童1090名。结果男女儿童气质类型构成均以平易型和中间近平易型居多,分别占73.13%和69.79%;麻烦型和中间近麻烦型较少,分别占11.79%和18.13%。性别、高热病史、父母性格和长辈教育方式的一致性等对儿童气质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女童更易发展为麻烦型,高热病史、长辈教育方式不一致为危险因素,而父母外向性格为保护因素。结论影响儿童气质发展的因素不是单一的,涉及疾病、父母个性、家庭教育等多方面,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忽视状况,以便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方法】采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整群调查武汉市城区某幼儿园638名儿童家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城区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总忽视率为19.91%,总忽视度为39.39。男女童在总忽视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童总忽视度高于女童,男童的教育忽视度、医疗忽视度和总忽视度高于女童。各年龄组间总忽视率有差异,6岁组忽视率最大(27.40%),4岁组忽视率最小(12.50%)。儿童忽视以同时受1种忽视和2种忽视为主(82.54%),同时受4种以上的忽视较少(5.55%)。【结论】武汉市城区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忽视状况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唐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的忽视状况, 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应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 对唐山市城区8所幼儿园的1 642名3~6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唐山市城区3~6岁儿童的总忽视率为36.4%, 总忽视度为43.3, 其中医疗忽视率最高, 为17.4%, 教育忽视度最重, 为46.8。男、女童的总忽视率分别为36.7%和36.1%, 总忽视度分别为43.4和43.3,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的教育忽视率高于女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4, P<0.05)。不同年龄儿童的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岁儿童的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均最大。儿童以受单项忽视为主, 发生率为17.0%, 构成比为46.7%。结论 唐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被忽视现象较为严重, 应引起相关部门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 : To examine changes in child car restraint practices in low socioeconomic areas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mandatory child car restraint legislation in New South Wales (NSW), Australia. Methods : Data from two cross‐sectional studies of child car restraint use at pre‐schools, early childhood centres and primary school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legislating mandatory age‐appropriate car restraint use for children up to the age of seven years was used in this analysis. All included observations were from local government areas with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the lowest 30% of urban Sydney. Children aged 2–5 years were observed in their vehicles as they arrived at observation sites (107 pre‐legislation, 360 post‐legislation). Multilevel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examine changes in observed age‐appropriate and correct use of car restraints. Results : Age‐appropriate car restraint use was higher post‐legislation than pre‐legislation. After controlling for child's age, parental income, language spoken at home and adjusting for clustering, the odds of children being appropriately restrained post‐legislation were 2.3 times higher than in the pre‐legislation sample, and the odds of them being correctly restrained were 1.6 times greater. Conclusions : Results indicate an improvement in car restraint practices among children aged 2–5 in low socioeconomic areas after introduction of child restraint laws. Implications : Despite improvements observed with enhanced legislation, further efforts are required to increase optimal child car restraint us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儿童及家长有关情况问卷,对武汉市8 695名3~7岁幼儿园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孤独症筛查阳性率为5.26%,男童(6.52%)检出率高于女童(3.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文化程度高、教育态度一致、说服教育、母亲孕期情绪良好是儿童孤独症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75、0.71、0.61、0.49、0.70),男童、胎膜早破、贫血是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7、1.47、1.35)。结论:儿童孤独症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已经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平衡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描述城市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展状况,为学龄前儿童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合肥市3所公办幼儿园的342名学龄前儿童,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进行智力测验。结果342名学龄前儿童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得分均呈右偏分布,儿童言语智商显著低于操作智商(t=-19.325,P=0.000)。有43.9%学龄前儿童发生智商分离,其中操作智商〉言语智商占97.3%;智商分离率随着智商等级的增高而逐渐降低。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和全量表的离散程度与智力水平的关系均呈现完全相反的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智商分离现象值得关注,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智力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铜陵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状况,探讨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铜陵市3区9所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共1 650名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问卷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等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铜陵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4%,女童检出率高于男童,冲动-多动行为最常见,其他依次为品行问题、心身障碍、焦虑、学习问题.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可能因素有所在幼儿园的性质、胎龄大小、出生时有无并发症、母亲年龄、母亲吸烟状况、家庭气氛、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父亲工作忙碌程度、父亲冲动烦躁性格、母亲冲动烦躁性格.结论:铜陵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比较普遍,多种因素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有密切关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省海盐县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发生情况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对海盐县20所幼儿园共8000名幼儿,排除资料不全者,共计7 886例幼儿人选本研究资料.对以上幼儿进行屈光不正检查,对屈光异常幼儿视力进行复查,若幼儿存在视力异常则给予眼科专科检查以排除是否合并有器质性病变.同期对幼儿家长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存在弱视的幼儿共1 743名,占复诊幼儿的80.14%,其中远视性1 256名(72.06%),近视性61名(3.50%),混合散光426名(24.44%).弱视屈光类型中远视性占据了绝大多数,但单存在下降的趋势,混合散光的检出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可能影响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因素中,妊娠期孕产妇的烟酒史、幼儿家族史、早产、过高的用眼频率、出生体重低体重以及家庭低收入等在屈光异常幼儿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屈光正常的幼儿(P均<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筛查应引起儿童眼保健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对幼儿屈光不正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