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杜振元 《中国医学工程》2014,(2):181-181,184
目的了解朝阳地区腹泻儿童中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朝阳市第二医院儿科2011年5月-2012年5月因急性腹泻住院的415例患儿(排除细菌性腹泻),用胶体金法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病原体的检测,并对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的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及诺如病毒感染腹泻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不同性别和不同居住地的检出率相似,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病毒的感染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和混合感染,检出率分别为64.8%、26.5%、10.8%、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的病毒病原体分布中,〈6个月的患儿阳性率较低,6~23个月患儿阳性率增高并达到高峰,〉24个月龄患儿减低。结论朝阳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呈多样性,以轮状病毒最为多见,肠道腺病毒次之,诺如病毒最少,且出现了各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5岁以下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的分布及流行特点。方法收集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大便标本共1332份。分别用乳胶法、荧光PCR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腺病毒,并进行分布情况分析。结果所有标本中检出病毒692例,其中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阳性率分别为53.6%,25.1%和11.6%,混合病毒感染率为9.7%。不同性别病毒病原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段病原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毒是引起嵊州市5岁及以下患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小于2岁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为诺如病毒和腺病毒。  相似文献   

3.
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病原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流行趋势.方法 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学检测(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腺病毒),新鲜粪便标本冷藏保存,使用Trizol和DNAzol试剂提取粪便标本核酸(RNA和DNA),分别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轮状病毒,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PCR方法检测肠腺病毒DNA.结果 留取粪便标本共1 295份,病原学阳性411份(阳性率31.7%).其中轮状病毒单一阳性282份,占阳性标本的68.6%;诺如病毒单一阳性78份,占阳性标本的19.0%;肠腺病毒单一阳性25份,占阳性标本的6.1%;2种病毒混合感染26例,占阳性标本的6.3%.不同病毒检出率呈明显季节变化,轮状病毒检出率高峰在11月份,诺如病毒检出率高峰在10月份,肠腺病毒检出率高峰在6月份,检出率分别为67.9%、18.7%、5.4%.混合感染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为主.结论 轮状病毒是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诺如病毒成为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的第2大病原.秋冬季节为轮状病毒腹泻的高发期,诺如病毒流行季节较轮状病毒略早,肠腺病毒流行主要发生在夏季.混合感染以轮状病毒合并诺如病毒感染多见,且好发于轮状病毒流行季节.3种病毒引起的腹泻在非流行季节均有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东莞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谱构成及流行情况,为东莞市病毒性腹泻防治提供资料依据。方法 2010年7月开始,每周从监测点医院采集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样品,采用 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荧光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核酸。结果 2010—2016年共检测粪便样品5 026份,全部检测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其中600份检测腺病毒和星状病毒。4种病原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5.96%(802/5 026)、14.56%(732/5 026)、5%(30/600),1.33%(8/600),总检测阳性率为 30.18%。轮状病毒、诺如GⅡ型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发病集中在2岁以下低龄儿童,各病原体2岁以下儿童感染比例分别为69.10%、62.26%、82.14%、71.43%。轮状病毒每年有1个流行高峰,每年12月份至次年1月达高峰。诺如GⅡ型病毒每年有2个流行高峰,3月和8月达高峰。结论 监测的4种病原体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两者的阳性率相近。诺如病毒以GⅡ型为主。轮状病毒、诺如GⅡ型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主要感染2岁以下的婴幼儿,轮状病毒和诺如GⅡ型病毒感染有较强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4种主要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市2008年哨点医院门诊腹泻患儿粪便686份,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抗原,用RIDASCREENELISA试剂盒进行诺如病毒抗原检测,并对以上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86份标本中,4种病毒的阳性率:轮状病毒为34.0%、诺如病毒为20.7%、腺病毒为6.0%、星状病毒为1.2%,其中有混合感染的病例数占5.1%,以轮状病毒混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占85.7%。4种病毒阳性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有关,均以2岁以下患儿为主,分别占阳性总数的93.1%、92.3%、87.8%和100%。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特征,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等常年均有发病,无特殊的时间分布。混合感染的患儿腹泻症状较重(P<0.05)。结论4种病毒均有检出,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秋冬季为发病高峰,2岁以下为发病高危人群,同时混合感染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烟台地区2013年婴幼儿腹泻患儿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轮状病毒、腺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726例粪便进行轮状病毒、腺病毒抗原检测,分析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及季节的关系。结果726例患儿轮状病毒抗原检出率49.17%,腺病毒抗原检出率7.16%,轮状病毒抗原、腺病毒抗原同时检出3.86%,检出率男女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7个月一2岁为感染主要年龄段。结论本地区幼儿腹泻存在较多的轮状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比例相对较低,也存在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年龄和季节对病毒感染阳性率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成人散发性病毒性胃肠炎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MF  Gao Y  Cong X  Sun CL  Zhu JY  Xi M  Guo XL  Yang X  Li Y  Wei L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265-267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成人散发性病毒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至2006年成人肠道门诊散发非霍乱水样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312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行轮状病毒核酸的检测;分别用德国R—Biopharm公司的酶免疫试剂盒进行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抗原的检测。结果312份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核酸检测全部阴性;125份粪便标本中诺如病毒阳性22份,阳性检出率17.6%(22/125),其中10月份检出率最高,为32.4%(11/34);92份粪便标本中肠道腺病毒阳性3例,检出率3.3%(3/92),其中1例诺如病毒和腺病毒混合感染。结论北京地区成人散发性病毒性胃肠炎病原以诺如病毒多见,秋季多发;轮状病毒感染率可能很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深圳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为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对2011年深圳市1 158例疑似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同时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四种常见腹泻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22.02%、19.43%、1.30%和1.47%。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全年各月均维持较高的感染率;轮状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秋冬季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感染的季节特征则相反,秋冬季较低,春夏季较高。5岁以下年龄组患者的病毒性腹泻感染率显著高于5岁以上年龄组患者。结论 2011年深圳市病毒性腹泻呈高发状态,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其次为星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应全年加强对病毒性腹泻,尤其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流行特征,了解病原谱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在闵行区腹泻病综合监测哨点医院2014-2020年报告的腹泻病例中,采用系统抽样法采集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病毒阳性病例的病原构成及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共报告病毒性腹泻病例23 148例,采集2 073份标本,共检出阳性701例,阳性率33.82%,其中单病毒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诺如病毒GⅡ型15.24%、轮状病毒6.32%、诺如病毒GⅠ型3.14%、札如病毒2.51%、星状病毒2.07%、肠道腺病毒0.34%,2种及以上病毒混合感染阳性率3.62%。2014-2020年各年度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44%、41.94%、33.03%、31.67%、22.76%、37.46%和17.14%,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38.72,P<0.05)。诺如和轮状病毒在冬春季高发,札如和星状病毒在春季高发,而肠道腺病毒在夏季高发。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2014-2020年病毒性腹泻由多种病毒引起,以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存在一定的混合感染,应在不同病毒流行前开展针对性防控措施,减少...  相似文献   

10.
王路  杨维娜  宁沛雯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09-2910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和腺病毒肠炎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腹泻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及腺病毒抗原。结果:630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单纯轮状病毒阳性159例(25.23%);单纯腺病毒阳性87例(13.81%);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双重阳性103例(16.35%);病毒阳性总例数349例(55.39%)。双重病毒感染高峰期位于6月和9月~11月,肠道腺病毒感染高峰期位于5月~6月和9月~11月,而轮状病毒在4月~6月和10月~12月呈现二个感染高峰,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双重病毒感染的年龄无显著差异,均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主,且主要集中在7个月~12个月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双重病毒感染均无显著性别差异。结论:西安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以轮状病毒为主,其次为肠道腺病毒,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双重感染易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2013至2014年西宁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监测数据分析掌握其流行现状。方法收集青海省儿童医院,青海省红十字医院2013年至2014年5岁以下腹泻门诊患儿粪便标本191份,采用多重,巢式PCR方法同时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RV),诺如病毒Norovirus(NV),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扎如病毒sapovirus(SAV)和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EADV)核酸检测。结果 191份粪便标本中,5种病毒感染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4.55%,8.38%,2.62%,4.71%,2.62%,96份样本至少检出一种腹泻病毒核酸,其中91份检出单一病毒核酸,5份是双重感染。结论2013至2014年西宁市5岁以下儿童的RV检测阳性率最高,NV次之,SAV在次,ASTV和EADV阳性率最低,另外还有混合感染现象。今后应加强婴幼儿腹泻监测,并关注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15-2016年西宁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其流行现状。方法收集青海省儿童医院、青海省红十字医院2015-2016年5岁以下腹泻门诊患儿粪便标本400份,采用多重PCR和巢式PCR方法同时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诺如病毒Norovirus、星状病毒astrovirus、札如病毒sapovirus和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核酸检测。结果 400份粪便标本中,5种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2.50%、9.50%、0.50%、2.00%、1.00%,187份标本含有至少一种病毒核酸,其中182份为单一病毒核酸阳性,5份为混合感染。结论 2015-2016年西宁市5岁以下儿童的RV分型以G3P8型为主,同时应加强G9流行株监测;2~3岁组婴幼儿是以疫苗为防控的重点人群;另外应关注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3.
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及诺如病毒4种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采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儿科收治的269例小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诺如病毒的抗原,并与50例健康儿童的标本相对照。对轮状病毒进行病毒株血清学检测,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患儿病毒病原检出率分别为轮状病毒59.2%、杯状病毒7.8%、腺病毒1.1%,未检出诺如病毒;其中混合感染率为2.2%。同时用RT-PCR及ELISA2种方法检查56份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检查一致率达96.43%。56株轮状病毒G血清型分型:血清Ⅰ型3份,Ⅱ型3份,Ⅲ型43份,Ⅸ型4份,未能分型3份。对8株轮状病毒P分型,其中7株为G3P8,1株为G9P8。轮状病毒感染具有明显季节性,以秋、冬季多,杯状病毒以秋季多。结论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的病毒病原中以轮状病毒为主,杯状病毒次之,腺病毒检出率低。流行的轮状病毒以G3型为主,G3P8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病毒性腹泻病人粪便中星状病毒(Astrovirus)、A族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诺如病毒 GI/GII(Norovirus GI/GII)的多重荧光RT-PCR方法。方法:根据各病毒基因组保守性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多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对建立的多重荧光RT-PCR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灵敏性实验,并使用该法对256份病毒性腹泻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同时使用基因测序进行验证。结果:成功建立常见腹泻病毒的多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对星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以外的病原体不发生扩增反应。该法检测星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的灵敏度可达500copies/ml。256份标本中:星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13%( 8/256),42.97%(110/256),9.38%( 24/256),10.16%(26/256),与基因测序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达到100%。结论:该多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的优点,可用于临床病原诊断。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河北省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006年河北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方法2006年1—12月在卢龙县妇幼保健院、卢龙县中医院和河北省儿童医院共采集0~59个月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454份,进行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检测、分析。结果454份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216例,阳性率为47.6%。轮状病毒G血清型检测83份标本,其中以G3型为主,占63.9%(53/83);P基因型检测62份标本,其中以P8型为主,占83.9%(52/62);G/P优势组合型以G3P[8]为主,占62.9%(39/62)。检测轮状病毒阴性标本238份,其中杯状病毒阳性54份,阳性率为22.7%;肠道腺病毒阳性32份,阳性率为13.4%;星状病毒阳性8份,阳性率为3.4%。结论轮状病毒是2006年河北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主要血清型为G3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门市诺如病毒的感染情况,为我市制定该疾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江门市某医院就诊的908例腹泻病例为监测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908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31.06%,其中诺如病毒GⅠ、GⅡ组检出率分别为4.40%、26.65%,GⅠ、GⅡ组混合感染为0.44%。诺如病毒各年龄组均可感染,3岁以下婴幼儿感染率较高,病毒四季检出率维持在较高态势,秋冬季节感染率明显较高。结论 2011-2013年江门市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呈高发态势,毒株以GⅡ组为主。加强腹泻患者特别是婴幼儿诺如病毒监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深圳市光明区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病原构成及血清型分布,为感染性腹泻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15年1月-2021年12月深圳市光明区哨点监测医院腹泻住院和门诊病例的大便样本2 441份。利用沙门显色培养基、弧菌显色培养基和志贺菌显色培养基分离肠道致病菌359株,并进行生化鉴定及血清型分析。对细菌分离培养阴性且符合病毒性腹泻的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5种常见肠道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诺如病毒)。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59株,其中沙门菌285株、副溶血性弧菌66株、志贺菌8株,检出率分别为11.68%、2.70%、0.33%。共有797份样本开展病毒检测,检出阳性244份,其中诺如病毒127份、轮状病毒77份、肠道腺病毒20份、星状病毒9份、札如病毒4份、混合感染7份,检出率分别为15.93%、9.66%、2.51%、1.13%、0.50%、0.88%,不同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60,P<0.01)。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均以夏季(6-8月)发病率最高,分别占41.40%(118...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住院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95例诊断为ARI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8种常见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895例患儿中抗体阳性327例,阳性率为36.5%,病原体检出率与在各年龄组中存在差异;病原体中支原体阳性率最高,其他依次为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甲型流感病毒、Q热立克次体;混合感染151例,占46.2%,主要是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结论:病原体检出率与年龄有关系;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混合感染主要是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东莞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东莞市东华医院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样品,采用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采用RT-PCR方法检测星状病毒,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腺病毒。结果检测粪便样品共224份,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7.9%、11.6%、4.5%,0.4%,总检测阳性率为31.3%。对其中22份轮状病毒阳性样品进行血清分型,结果G血清型中,G1型10株,G2型1株,G3型8株,G9型3株。P血清型中,P6型1株,P8型12株,9株未能分型。40株诺如病毒全部为GⅡ型。1株星状病毒经测序分析为1型。结论东莞市腹泻病毒主要感染3岁以下的婴幼儿,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的分布呈多样性,以G1型为主。  相似文献   

20.
2003~2006年广州地区婴幼儿水样腹泻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岚岚  龚四堂  何婉儿 《广东医学》2008,29(8):1336-1339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婴幼儿水样腹泻患儿的病原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腺/轮状病毒双联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2003~2006年2 116例住院的3岁以下水样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同时用肛管于直肠内采集粪便标本做大便细菌培养.结果 2 116例患儿中,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同时阳性为25.8%,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5.7%,肠道腺病毒阳性率为14.9%,细菌感染率为0.3%,病原阴性占33.4%.轮状病毒肠炎和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双重感染发病的年龄构成一致,腺病毒肠炎和病原阴性组发病的年龄构成一致,秋冬季是病毒性肠炎发病的高峰季节.结论 轮状病毒、腺病毒是广州地区婴幼儿水样腹泻的主要致病原,轮状病毒和肠道腺儋病毒双重感染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