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曲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高表达胃癌细胞NCI-N87的协同杀伤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CCK-8)法筛选曲妥珠单抗杀伤胃癌细胞的IC20浓度;将NCI-N87分为对照组与加药组,两组依次给予照射剂量不同的X线(0 Gy、2 Gy、4 Gy、6 Gy、8 Gy),应用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两者的杀伤作用;凋亡实验分4组:对照、曲妥珠单抗、2 Gy照射、2 Gy照射+曲妥珠单抗,流式细胞仪用于测定凋亡率。结果:IC20为10 μg/ml。与单纯放疗相比,曲妥珠单抗与放疗同时作用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率为对照(3.80±0.26)%、曲妥珠单抗(4.84±0.14)%、2 Gy照射(6.83±0.17)%、联合组(13.60±0.35)%,曲妥珠单抗或照射组均可增加NCI-N87细胞凋亡率,其中凋亡率在联合组中最高(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和放疗可协同杀伤HER2高表达的胃癌细胞。  相似文献   

2.
[摘要]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高,预后差。随着抗HER2药物的不断出现及广泛应用,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出现了非常显著的改善。10 年随访结果证实1 年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对于术后的高危人群,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或者曲妥珠单抗序贯来那替尼可以进一步减少复发。5 年随访结果表明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新辅助治疗可使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转化为长期生存获益;白蛋白紫杉醇代替普通紫杉醇与抗HER2 药物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pCR率;而抗HER2 药物联合内分泌治疗尚不能达到与联合化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疗效,即使联合CDK4/6 抑制剂,对于pCR的提高依然有限。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是晚期HER2 阳性乳腺癌的标准一线方案;对于老年、体弱的患者,节拍环磷酰胺可以作为紫杉类药物的替代品;拉帕替尼+曲妥珠单抗联合内分泌治疗可以作为HER2 阳性伴激素受体阳性的选择,疗效优于曲妥珠单抗联合内分泌治疗;T-DM1 无论是作为二线治疗还是三线及以后的治疗均提高了患者生存获益,是治疗晚期、耐药HER2阳性乳腺癌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irc-ERBB2/miR-136-5p轴是否参与曲妥珠单抗耐药乳腺癌的耐药性分子机制。方法:qPCR法检测曲妥珠单抗敏感和耐药乳腺癌组织,以及HER2-和HER2+乳腺癌组织中circ-ERBB2和miR-136-5p的表达水平。建立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评估敲低/过表达circ-ERBB2联合过表达/敲低miR-136-5p对乳腺癌细胞成瘤性及对曲妥珠单抗耐药性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circ-ERBB2与miR-136-5p的序列互作位点。CCK-8细胞增殖能力测定敲低/过表达circ-ERBB2联合过表达/敲低miR-136-5p以及给予曲妥珠单抗治疗对于乳腺癌常规或曲妥珠单抗耐药BT-474(Trast-resis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敲低/过表达circ-ERBB2联合过表达/敲低miR-136-5p后,对常规或BT-474(Trast-resist)细胞内HER2、p-Akt、p-ERK1/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曲妥珠单抗敏感乳腺癌组织相比,曲妥珠单抗耐药乳腺癌组织中circ-ERBB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136-5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无论激素受体表达为阳性或是阴性,与HER2-乳腺癌组织相比,在HER2+乳腺癌组织中circ-ERBB2表达显著上调,miR-136-5p表达水平被显著抑制(P<0.01)。敲低circ-ERBB2的表达或过表达miR-136-5p均能够抑制BT-474(Trast-resist)细胞增殖及其胞内HER2、p-Akt和p-ERK1/2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circ-ERBB2能够通过抑制miR-136-5p参与维持乳腺癌中的HER2下游信号并促进曲妥珠单抗耐药。  相似文献   

4.
随着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出现及广泛应用,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EONY 研究结果的发布再次奠定了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的双靶治疗模式在新辅助治疗领域中的地位;结合TRYPHAENA 和TRAIN-2 两项研究,紫杉类+铂类应该是抗HER2 双靶治疗的首选化疗方案,疗程宜6 个周期。结合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和辅助APT 研究的最新随访结果,新辅助治疗适用人群为肿瘤直径超过3 cm 和/或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如果没有获得pCR,T-DM1 应该是辅助治疗的首选模式,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的双靶辅助模式期待PEONY 研究的后续生存随访;对于没有淋巴结转移的小肿瘤(≤3 cm)低危患者可以考虑免除新辅助治疗,采取直接手术+术后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单药紫杉醇的辅助治疗模式。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依然是晚期HER2 阳性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对于中国患者而言,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可以作为二线的优选;T-DM1 可以作为三线及后线选择;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DM1 治疗失败的情况下,DS-8201 成为新的选择模式;伴有脑转移的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则可以考虑图卡替尼与曲妥珠单抗和卡培他滨的联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与曲妥珠单抗治疗效果显著相关,提示免疫检查点疗法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临床潜力。本研究旨在探索HER2阳性乳腺癌联合治疗的预测因子,筛选联合治疗的潜在获益人群。方法:纳入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509例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67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转录组与基因组数据,筛选曲妥珠单抗耐药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蛋白质互作网络构建。结合临床信息通过对数秩检验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构建预测模型。并利用CIBERSORT反卷积法分析TIME特征,通过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排斥(tumor immune dysfunction and exclusion,TIDE)评分预测免疫治疗获益。结果:通过...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前进行的全身药物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不良,新辅助治疗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型模式,已经彻底改变了其治疗方式和预后。目前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双重抗HER2靶向联合非蒽环类化疗是首选的较高病理完全缓解率(p CR)以及更好预后的新辅助方案之一。未来曲妥珠单抗联合小分子TKI药物,以及新的ADC类药物,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等,结合可靠生物标志物后,将实现HER2阳性乳腺癌更为精准的治疗。本文就双靶时代的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进行简要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芹菜素与曲妥珠单抗联合应用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系BT474及SK-BR-3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曲妥珠单抗与人乳腺癌细胞的结合活性;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芹菜素、曲妥珠单抗单药及联合应用对BT474和SK-BR-3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EdU染色法检测芹菜素、曲妥珠单抗单药及联合应用对BT474和SK-BR-3细胞DNA复制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芹菜素、曲妥珠单抗单药及联合应用对BT474和SK-BR-3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2、HER3、Akt等蛋白及其各自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设置芹菜素组、曲妥珠单抗组、芹菜素+曲妥珠单抗联合用药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 生长抑制实验结果显示,芹菜素抑制BT474和SK-BR-3细胞生长的半数抑制浓度值分别为25.70和29.34μmol/L。EdU染色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芹菜素(16、32、64μmol/L)单药作用于SK-BR-3和BT474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9.25和309.10,均P<0.001。芹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用曲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和拉帕替尼两药联合在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 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近5年重要国际肿瘤学会议记录,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对比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双重抗 HER2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 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后运用 Rev-Man 5.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779例患者符合条件。Meta分析结果显示,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组较单独使用曲妥珠单抗组病理完全缓解率显著升高(53.3%:38.8%, RR =1.39,95%CI 为1.20~1.63,P <0.001);Ⅲ~Ⅳ级不良反应方面,除了联合组的腹泻发生率更高(25.6%:2.2%,RR =11.54,95%CI 为5.69~23.41,P <0.001)以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中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的双重抗 HER2靶向治疗效果较好,且除了腹泻外并不提高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应用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47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卡铂新辅助治疗。比较不同激素受体(HR)表达情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总病理学完全缓解(tpCR)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7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HR阴性19例,HR阳性28例,HR阳性患者年龄≤50岁、月经状态为绝经前比例均明显高于HR阴性患者,乳腺病理学完全缓解(bpCR)率、tpCR率和客观缓解率(ORR)均明显低于HR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7例接受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卡铂新辅助治疗患者的tpCR率为70.21%(33/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tpCR可能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状态有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表达情况、PR表达情况均不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tpC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和帕妥...  相似文献   

10.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 2)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激活下游一系列信号通路,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HER 2阳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特殊类型,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抗HER 2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能够改善该类乳腺癌治疗效果,但最终仍难逃耐药的结局。近年来,针对曲妥珠单抗耐药机制的研究、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以及治疗策略的探索,在克服曲妥珠单抗耐药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将对其耐药后治疗策略及临床试验数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 探讨miR-490-3p在阿霉素(ADM)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MCF-7/ADM细胞增殖、凋亡和ADM耐药的影响。方法 以野生型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其耐药型细胞系MCF-7/ADM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比较两种细胞中miR-490-3p的表达水平,将miR-490-3p的过表达载体pcDNA1(+)miR-490-3p瞬时转染至MCF-7/ADM细胞(过表达组)后采用qPCR检测转染效果,同时设pcDNA3.1(-)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测定转染pcDNA3.1(+)miR-490-3p对各组MCF-7/ADM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测定ADM对MCF-7/ADM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逆转倍数以评价对ADM敏感性的变化;分别于瞬时转染48 h后用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F-7/ADM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胞内ADM药物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P-gp活性。结果 MCF-7/ADM细胞中miR-490-3p的表达水平为0.24±0.07,显著低于野生型MCF-7细胞的1.02±0.03(P<0.05);过表达组瞬时转染24~96 h的miR-490-3p水平持续升高,均高于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过表达组的增殖抑制率随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转染24、48、72和96 h的增殖抑制率依次为(17.52±1.87)%、(31.67±2.79)%、(45.09±1.88)%和(61.82±2.52)%,高于空载体对照组(P<0.05);ADM对过表达组的IC50值为(11.27±2.34)μg/ml,低于空白对照组的和空载体对照组(P<0.05),且过表达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的逆转倍数分别为3.35倍和3.39倍;与其余两组相比,过表达组的MCF-7/ADM细胞早、晚期凋亡率和细胞内药物浓度均升高,P-gp、BCRP和MRP1表达及P-gp活性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调miR-490-3p可逆转MCF-7/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性,可能通过降低耐药蛋白表达及抑制P-gp活性有关,且升高其水平可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柚皮苷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1、5、10、20 μmol/L柚皮苷处理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并设不加柚皮苷处理的SKOV3细胞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柚皮苷处理48 h及20 μmol/L柚皮苷处理12、24、36、48 h的增殖情况。收集不同浓度柚皮苷处理48 h的SKOV3细胞,Annexin V FITC/PI双染或PI单染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穿膜数以评价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p Akt和PTEN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检测发现,经1、5、10、20 μmol/L柚皮苷处理48 h,SKOV3细胞的增殖率降低,除1 μmol/L外,5~20 μmol/L柚皮苷处理SKOV3细胞的增殖率低于对照组(P<0.05);10、20 μmol/L处理48 h的增殖率分别为(6195±687)%和(50.58±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 μmol/L柚皮苷处理12、24、36、48 h的增殖率依次为(83.93±5.54)%、(73.10±3.58)%、(61.95±5.01)%和(53.00±7.67)%,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20 μmol/L柚皮苷处理48 h的G0/G1期细胞比例和凋亡率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10、20 μmol/L柚皮苷处理48 h的细胞穿膜数依次为(61.83±6.77)个、(47.17±5.35)个、(32.17±5.95)个和(20.83±3.06)个,p Akt相对水平为0.545±0.050、0373±0035、0280±0054和0173±0034,PTEN相对水平为0.357±0.054、0.468±0.085、0.602±0.063和0.728±0.10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柚皮苷能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降低侵袭能力,该过程可能与其抑制PTEN/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为临床治疗卵巢癌提供可能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 375与胃肠间质瘤细胞对伊马替尼敏感性的关系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石蜡包埋45例胃肠间质瘤(GIST)组织标本和对应的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向GIST T1细胞中分别转染miR 375 mimics(转染组)或空质粒(阴性对照组),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PCR)分别检测GIST组织中miR 375水平和GIST T1细胞中miR 375、p VEGFR2、p Akt、PTEN表达水平。 结果GIST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miR 375 水平分别为0673±0078和1000±0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GIST组织中miR 375表达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289%。经不同浓度伊马替尼(2、5、10 μmol/L)处理后,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分别为(2451±210)%、(5239±423)%、(8457±464)%和(1795±366)%、(3542±357)%、(6347±324)%,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613 μmol/L伊马替尼作用后,GIST T1细胞miR 375表达量为2439±0056,显著高于未经伊马替尼处理的1000±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iR 375 mimics转染后,GIST T1细胞中p VEGFR2和p Akt表达水平分别为212±007、182±009,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而PTEN mRNA表达水平为045±012,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 375与p VEGFR2、p Akt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r=0689,0465, P<005),与PTEN mRNA呈负相关性(r=-0523, P<005)。 结论上调miR 375可增加VEGFR 2和Akt磷酸化水平,从而提高GIST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沉默甲壳质酶蛋白 40(YKL-40)表达对子宫内膜癌顺铂(DDP)耐药细胞株Ishikawa/DDP的影响。方法 采用DDP长期浓度梯度递增法体外建立Ishikawa/DDP耐药细胞株,并检测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Ishikawa细胞和Ishikawa/DDP细胞的增殖活性,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Ishikawa/DDP分别转染NC阴性序列(NC组)和siRNA YKL-40(si-YKL-40组),另设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法、划痕实验和Annexin V/PE双染法检测DDP对si-YKL-40组Ishikawa/DDP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体外成功建立Ishikawa/DDP耐药细胞株,3.125、6.25、12.5、25、50、100 μmol/L DDP对Ishikawa/DDP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93±2.45)%、(8.14±4.50)%、(11.37±4.62)%、(15.18±3.97)%、(26.29±5.08)%、(41.32±7.64)%,明显低于Ishikawa细胞(P<0.05)。DDP对Ishikawa和Ishikawa/DDP的IC50分别为14.58 μmol/L和116.70 μmol/L,Ishikawa/DDP的耐药指数为8.004。QPCR检测结果显示,Ishikawa细胞YKL-40、MDR1、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量分别为0.82±0.15、0.43±0.11、1.05±0.23、1.17±0.20、0.96±0.18,而Ishikawa/DDP细胞分别为1.87±0.40、2.34±0.46、1.52±0.28、0.72±0.21、0.49±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5、6.25、12.5、25、50、100 μmol/L DDP对si-YKL-40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0.95±2.74)%、(18.73±5.30)%、(32.79±5.47)%、(52.28±6.58)%、(61.73±5.26)%、(65.45±7.33)%,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对si-YKL-40组细胞的IC50为22.19 μmol/L。与对照组和NC组比较, si-YKL-40组细胞凋亡率升高、愈合率下降;YKL-40、MDR1、Bcl-2蛋白表达量下调, 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沉默YKL-40可显著提高Ishikawa/DDP细胞株对DDP的敏感性,并促进细胞凋亡,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下调MDR1、Bcl-2表达,及上调Bax和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异隐丹参酮(ICTS)对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系BGC-823、SGC-7901,采用0、5、10、20 μmol/L ICTS处理24、48、72 h后, 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确定ICTS抑制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最佳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ICTS处理后胃癌细胞中Cyclin D1、Bcl-2、p53、p21蛋白的表达。结果 0、5、10、20 μmol/L ICTS处理BGC-823细胞24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789±0.048)%、(16.74±1.55)%、(33.58±2.26)%、(54.62±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10、20 μmol/L ICTS 处理SGC-7901细胞24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184±0.023)%、(12.76±1.73)%、(32.95±2.47)%、(53.80±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μmol/L ICTS 处理BGC-823细胞24、48、72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4.62±2.61)%、(55.08±2.35)%、(59.72±2.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 μmol/L ICTS 处理SGC-7901细胞24、48、72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3.80±2.65)%、(55.76±2.47)%、(61.83±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 μmol/L ICTS处理BGC-823、SGC-7901细胞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为(78.34±7.13)%和(79.57±7.3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TS处理组BGC-823、SGC-7901凋亡率分别为(24.78±3.42)%和(28.76±4.2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μmol/L ICTS处理BGC-823、SGC-7901细胞24 h后Cyclin D1和Bcl-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p2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TS通过增加p53、p21表达,降低Cyclin D1和Bcl-2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增加细胞G0/G1阻滞和凋亡,发挥抗胃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根皮素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20、30、40 μg/ml 根皮素分别处理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并设不加药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根皮素对H446细胞作用24、48及72 h的细胞增殖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根皮素作用24 h的H446细胞凋亡数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根皮素对细胞浆中细胞色素C含量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不同浓度根皮素作用于H446细胞24 h pro caspase 3、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 20、30、40 μg/ml根皮素均能抑制H446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对照组细胞的凋亡比例为(4.23±0.25)%,经20、30、40 μg/ml根皮素处理后细胞的凋亡比例分别增加到(12.97±0.21)%、(18.48±0.24)%、(33.61±0.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根皮素剂量依赖性地增加细胞浆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和pro caspase 3 mRNA和Bax mRNA的表达,同时抑制Bcl 2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根皮素能够抑制H446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节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促进H446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小RNA 216(miR-216)是否影响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对吉西他滨耐药。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BxPC-3和非耐药株CFPAC-1中的miR-216表达水平;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法将miR 216模拟物(mimics组)及抑制剂(inhibitor组)分别转染BxPC 3细胞,以进行脂质体转染的BxPC 3细胞为对照组,采用QPCR检测转染48 h后各组miR 216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转染24、48、72 h后各组吸光值以评价增殖率,采用AnnexinⅤ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转染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CCK 8法检测各组对吉西他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miRBase预测miR 216的靶基因,利用cytoscape 351及其插件CluGO将其进行Gene Oncology(GO)功能注释。 结果BxPC 3细胞中miR 216表达量为3.010±0.901,高于CFPAC 1细胞的1.049±0.074(P<0.05);对照组、mimics组和inhibitor组的miR-216表达量依次为1.130±0.145、4.843±0.782和0256±0.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imics组的细胞增殖水平升高而凋亡率降低,inhibitor组的增殖水平降低而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imics组和inhibitor组的IC50值为(2.134±0.591)μg/ml、(4.518±0.862)μg/ml和(0.481±0.073)μg/ml,BxPC-3细胞转染inhibitor 后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降低,转染mimics后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增强(P<0.05)。miR 216的预测靶基因共有138个,GO功能主要富集于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细胞增殖、凋亡与侵袭迁移过程。结论 miR-216在胰腺癌耐药细胞株中表达上调且可以诱导胰腺癌细胞增殖,暗示其可以发挥类似促癌基因的作用且参与吉西他滨耐药过程,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新型生物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ACT)序贯方案与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TAC)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 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1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TAC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静滴,d1;阿霉素50 mg/m2静滴,d1;多西他赛10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采用ACT序贯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静滴,d1;阿霉素5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4周后给予多西他赛10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次。记录不良反应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随访两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后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m23 H1的表达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NG2、VEGF水平分别为(341±39)ng/L和(518±43)ng/L,低于对照组的(581±36)ng/L和(817±44)ng/L,而nm23 H1蛋白水平[(669±42)ng/ml]高于对照组[(533±3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1~2级为主,观察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转移数目低于对照组,且淋巴结发生转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位DFS为424个月,优于对照组的346个月(P<005)。 结论采用ACT序贯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远期疗效优于TAC联合化疗方案,且不良反应更低,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发生淋巴转移,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人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的耐药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设为亲本组,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顺铂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用药组(顺铂+二甲双胍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SKOV3/DDP细胞的作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24h后,对SKOV3细胞和SKOV3/DDP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当二甲双胍>5 mmol/L时,其对SKOV3/DDP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于SKOV3细胞(P<0.05)。顺铂对SKOV3细胞和SKOV3/DDP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5.25 μg/ml和118.68 μg/ml,SKOV3/DDP的耐药倍数为7.78。联合用药组SKOV3/DDP细胞IC50为 73.45 μg/ml,耐药倍数为4.81。二甲双胍对SKOV3/DDP细胞对顺铂耐药性的逆转倍数为1.62。亲本组中GRP78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8±0.02和0.24±0.04;顺铂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用药组的GRP7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3±0.02、0.68±0.02、0.49±0.07,与空白对照组的0.83±0.04比较,联合用药组明显降低,其次为二甲双胍组,顺铂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P78蛋白在各组中表达与其mRNA表达趋势一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二甲双胍组、联合用药组CHOP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42±0.03、0.69±0.03、0.84±0.01,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0.39±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对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的耐药性有调节作用,其可能作用机制为通过降低GRP78表达,提高CHOP蛋白表达的内质网应激途径促进细胞凋亡来降低耐药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ACT)序贯方案与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TAC)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 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1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TAC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静滴,d1;阿霉素50 mg/m2静滴,d1;多西他赛10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采用ACT序贯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静滴,d1;阿霉素5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4周后给予多西他赛10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次。记录不良反应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随访两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后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m23 H1的表达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NG2、VEGF水平分别为(341±39)ng/L和(518±43)ng/L,低于对照组的(581±36)ng/L和(817±44)ng/L,而nm23 H1蛋白水平[(669±42)ng/ml]高于对照组[(533±3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1~2级为主,观察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转移数目低于对照组,且淋巴结发生转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位DFS为424个月,优于对照组的346个月(P<005)。 结论采用ACT序贯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远期疗效优于TAC联合化疗方案,且不良反应更低,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发生淋巴转移,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