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及其与正常儿童智力结构特征的差异。 【方法】 根据DSM-Ⅳ对厦门市初诊的120例ADHD儿童进行诊断并划分亚型,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120例ADHD儿童和67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智力测试比较。 【结果】 ADHD儿童的VIQ、PIQ和FIQ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儿童得分(t=7.826,5.183,7.688,P均=0.000);三组亚型ADHD儿童的CD、PIQ和FIQ等项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34,3.899,3.190,P=0.001,0.023,0.045);ADHD儿童智力不平衡率为20.0%,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6,P=0.004);三组不同亚型ADHD儿童的智力平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8,P=0.215)。 【结论】 ADHD 儿童的智力水平低于健康正常儿童,其言语和操作能力发展不平衡, 不同亚型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和缺损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智力特征。方法从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本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4~6岁患儿中,随机选择43例纳入ADHD组,排除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神经系统疾病和重性精神病。同期在广州市某幼儿园随机选择32例正常儿童纳入对照组(排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品行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躯体、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对两组儿童应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hinese-WechslerYoung Children Scale of Intelligence,C-WYCSI),进行智力评估。结果 ADHD组儿童的总智商(full intelligence quotient,FIQ)、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在正常范围内,但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DHD组在知识、图片词汇、算术、图片概括、领悟、动物下蛋、迷津、木块图案8项分测验的得分,亦较对照组明显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DHD组|VIQ-PIQ|≥15分者为22例,对照组为3例,ADHD组言语智商与操作智商分离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因子分析中,ADHD组的言语理解因子、知觉组织因子、视觉刺激理解因子、同时加工、继时加工及行动计划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智力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发育特点。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注意力测试软件进行智力评估和注意力评定。结果:研究组的智力水平,智力结构,注意力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发展不平衡,记忆注意因子智商较低,持续注意困难,视,听辨别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智力特征。方法 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的154例6~14岁ADHD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并与102名正常儿童比较。结果 ADHD儿童FIQ在70~129,其中智力超常0例(0.0%),高常6例(3.90%),平常112例(72.73%),边缘36例(23.37%);ADHD儿童的VIQ、PIQ和FIQ及Kaufman三个因子得分均较正常儿童低(P<0.01);在各分测验上ADHD儿童除“知识”外余10个测验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P<0.01);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FIQ和PIQ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ADHD儿童|VIQ-PIQ|差值>15者比例与正常儿童无显著性差异(P>0.01);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Kaufman3个因子得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ADHD儿童的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但不存在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分离以及智力结构不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智力的自然发育特征。方法 306例未经治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按照年龄不同分为3组(6~7岁组;8~9岁组;10~11岁组);患儿年龄在6~11岁之间,平均(8.36±1.45)岁,其中男256例、女50例,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hinese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C WISC)测试其智力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三组儿童在知识、词汇、领悟、积木、拼图、译码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译码外,均表现为高年龄组优于低年龄组;8~9岁组和10~11岁组在言语理解因子上的量表分明显优于6~7岁组;10~11岁组在知觉组织因子上的量表分明显优于6~7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儿童在其他分测验、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及记忆/注意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经治疗的学龄期ADHD儿童智力发育存在异常;随着年龄增长,除记忆/注意因子外,其他发育异常因子有逐渐缓解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伴和不伴学习困难的ADHD儿童的智力特征。方法 用C-WISC分别对55名伴学习困难、不伴学习困难的两组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测试比较。结果 ①不伴学习困难的ADHD儿童FIQ、VIQ在正常水平,但PIQ、编码、填图较正常儿童差。②伴学习困难的ADHD儿童不论是FIQ、PIQ、VIQ还是11项分测验都较正常儿童差。③两组ADHD儿童VIQ与PIQ分离者比率明显较对照组高。④两组ADHD儿童智力结构模式与正常儿童无异。结论 不伴学习困难的ADHD儿童智力在正常水平,而伴学习困难的ADHD儿童智力低于正常水平。ADHD儿童智力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7.
张天菊  杨尧  王西蓉  王勤  陈雪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517-1518
目的 探讨西昌地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特征,为临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在西昌地区进行ADHD流行病学调查所检出的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各随机抽取50例,采用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检测智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ADHD组儿童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低于对照组(P<0.01);ADHD组儿童VIQ明显低于PIQ(P<0.05). 结论 ADHD儿童存在智力发育落后及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言语能力落后于操作能力,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5~6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发育性协调障碍(DCD)儿童的智力结构特征,旨在为学龄前ADHD共患DCD儿童的针对性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7月—2022年4月对就诊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确诊为ADHD的儿童进行发育性协调障碍问卷(DCDQ)筛查,结果为可疑和异常的儿童以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为诊断标准,确诊DCD者共70例,另单纯ADHD患儿5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测试,对比两组儿童智力结构特征。结果 ADHD共患DCD组儿童的总智商(t=2.884)、言语理解(t=3.059)、视觉空间(t=2.198)、工作记忆(t=2.345)、加工速度指数(t=3.314)均显著低于单纯ADHD组(P<0.05);两组流体推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7,P>0.05)。比较10个核心分测验的得分,共患DCD组均较单纯ADHD组低,其中常识(Z=2.285)、类同(t=2.645)、拼图(t=2.225)、动物家园(Z=3.307)、找虫(t=3.033)和划消分测验(t=2.299)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10余年来对前额叶回路的研究,认为回路对大脑皮层功能活动有着强化和抑制双重调节作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理学基础与此相关。多巴胺在儿童发育过程中起积极作用,多巴胺的浓度在儿童两岁时达高峰,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多巴胺浓度可通过其代谢产物香草酸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而测定。多动水平与尾状核高浓度的香草酸有关,中枢神经兴奋剂的应用可导致脑脊液中香草酸的降低,这可能与通过减少尼氏小体对多巴胺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智力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及其三个亚型与正常儿童智力结构的特征。【方法】采用WISC-CR,对110例三个亚型ADHD儿童和35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ADHD组儿童智商多在正常范围或边缘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DHD组言语智商与操作智商之间的平衡性差,且注意缺陷为主型(PI组)和混合型(CT组)智力发展不平衡者明显高于多动或冲动为主型(HI组)。ADHD组儿童是随着年龄的增加,HI型比例下降,PI型比例上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DHD组儿童的智力水平较低.其言语和操作能力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 ,AS)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共患率及分析其易误诊为ADHD的原因。 【方法】 应用Vanderbilt ADHD评定量表对门诊确诊的90例AS患儿(男85例,女5例)评估其ADHD的共患率,并与249例普通学龄儿童(男223例,女16例)ADHD患病率进行对比分析;曾在外院接受诊断的39例AS患儿的首诊情况,分析其误诊为ADHD的原因。 【结果】 90例AS学龄儿童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者44例(48.9%);249例普通学龄儿童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者9例(3.6%),AS病例组ADHD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学龄儿童,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2.732 ,P<0.01)。在39例曾接受外院诊断的患儿中,只有6例诊断正确(占15.4%)。而误诊率高达84.6%,其中最常见的误诊为ADHD,共19例(达48.7%)。 【结论】 学龄期AS患儿ADHD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且极易误诊为ADH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探讨学龄Asperger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 AS)儿童共患精神疾病的模式,为系统评估及合适的干预计划提供依据。 【方法】 对117例门诊确诊为Asperger综合征(采用DSM-IV标准)的学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他们共患其它精神障碍的模式及有关因素。 【结果】 发现超过一半以上患者(59.8%)共患至少一种精神疾病,其中以ADHD最常见,占87.1%,而且共患病往往是多重的,占22.9%。无精神共患病的AS儿童其平均VIQ、FIQ(分别106.1±18.2;99.3±18.6)显著高于有精神共患病的AS儿童平均VIQ、PIQ(分别96.6±19.7;89.5±19.6)(P<0.05),两者的PI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S患者共患其它精神疾病是一个普遍现象,临床中对AS儿童应常规进行精神共患病筛查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为治疗ADHD儿童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瑞文测验联合型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对心理门诊诊断的103例ADHD儿童和随机抽取的114名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子女的自我意识相关.ADHD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IQ均在正常范围,但IQ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ADHD儿童PHCSS各分量表分与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ADHD组低意识水平人数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 [结论] ADHD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偏低,应教育家长改正不良教养态度和方式,并对ADHD儿童进行干预,加强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提高其自我意识水平,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学龄阿斯伯格综合征(AS)儿童学业及社交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应用Vanderbilt ADHD评定定量表对门诊确诊的90例学龄AS患儿(男85例,女5例)进行评估,年龄6.0~14.0岁,平均(9.11±2.11)岁。其中共患ADHD 44例,分别评定共患ADHD及单纯AS儿童的学业及社交功能损害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共患ADHD的AS组其学业以及社交功能损害程度均较无共患ADHD的AS组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共患ADHD学龄AS儿童存在更为严重的学业及社交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视觉和听觉持续性注意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视觉和听觉持续性注意力受损的差异,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干预途径提供线索.[方法]符合DSM-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符合IVA-CPT注意缺陷的诊断标准的120名儿童进行听觉和视觉持续性注意力的对比.[结果]注意缺陷为主型男童的听觉持续性注意低于视觉持续性注意,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女童差异无显著性(P>0.05);混合型男童和女童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注意缺陷为主型男童听觉持续性注意力比视觉持续性注意力损害明显,提示其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应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制定注意力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伴和不伴对立违抗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和反应抑制功能特点,为证明ODD是否会加重ADHD认知损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1月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诊断标准的ADHD共患ODD(ADHD+ODD)、单纯ADHD(ADHD)、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儿童各30例,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试第四版(WSIC-Ⅳ)对其进行智力测试,Stroop效应测试对其反应抑制功能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结果 两病例组在智力测试方面,言语理解、工作记忆、加工速度、认知效率指数、总智商方面均落后于对照组(F=3.663、5.761、5.436、9.468、6.412,P均<0.05);ADHD+ODD组的一般能力指数落后于正常对照组(F=2.751,P<0.05);两病例组在反应抑制功能测试中的字义干扰时间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10,P<0.05);两病例组之间智力及反应抑制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703、0.578,P均>0.05)。结论 ADHD儿童智力及反应抑制功能均落后于正常儿童,共病ODD会加重ADHD的儿童一般能力损害,但不会加重反应抑制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The Fourth Vision,WISC-IV)测试中的智力结构特征。 【方法】 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Vision IV,DSM-IV)诊断标准确诊的ADHD儿童55名,按性别匹配以系统抽样的方法收集正常儿童55名作为对照组。使用WISC-IV测量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智力分布和结构特点并进行比较。 【结果】 ADHD儿童的总智商及四个合成指数的得分均较正常儿童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测验上ADHD儿童的积木、背数、图画概念、字母排序、矩阵推理和符号检索等分测验的得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WISC-IV应用于ADHD儿童的临床诊疗工作中,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和特点,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nd lead exposure are high-prevalence conditions among children.

Objective

Our goal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HD and blood lead levels (BLLs) in Chinese children, adjusting for known ADHD risk factors and potential confounding variable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pair-matching case–control study with 630 ADHD cases and 630 non-ADHD controls 4–12 years of age, matched on the same age, sex,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The case and control children wer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via structured diagnostic interviews, including caregiver interviews, based on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revised criteria (DSM-IV-R). We evalu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LLs and ADHD using the Pearson chi-square test for categorical variables and the Student t-test for continuous data. We then performed conditional multiple variable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ith backward stepwise selection to predict risk factors for ADHD.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Ls between ADHD cases and controls. ADHD case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been exposed to lead during childhood than the non-ADHD control subjects, with adjustment for other known risk factors [children with BLLs ≥ 10 μg/dL vs. ≤ 5 μg/dL; OR = 6.0;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4.10–8.77, p < 0.01; 5–10 μg/dL vs.≤ 5 μg/dL, OR = 4.9; 95% CI = 3.47–6.98, p < 0.01]. These results were not modified by age and sex variables.

Conclusions

This was the largest sample size case–control study to date to stud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LLs and ADHD in Chinese children. ADHD may be an additional deleterious outcome of lead exposure during childhood, even when BLLs are < 10 μg/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