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调查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城郊结合部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大运动发育状况,探寻其影响因素。 方法 调查2016年11-12月在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卧龙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体检的所有18~36月龄儿童及其母亲,共计91组。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计算年龄别身高(height-for-age Z-score, HAZ)、年龄别体重(weight-for-age Z-score, WAZ)和身高别体重(weight-for-height Z-score, WHZ)的Z评分。通过访谈调查儿童及其母亲的基本信息、儿童运动里程碑的达成情况、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情况、家庭经济水平。 结果 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的检出率分别为3.3%、2.2%、5.5%; 超重风险加超重的检出率为29.7%;大运动发育迟缓检出率为0%。剖宫产、人工喂养、中等家庭收入儿童的Z评分分别高于自然分娩、纯母乳及混合喂养、低高收入家庭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纯母乳喂养的儿童达到运动成长里程碑的时间早于混合和人工喂养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6年本溪市城郊接合部儿童超重率较高,开展健康教育、鼓励自然分娩、提倡母乳喂养有助于该地区及类似地区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安徽省贫困地区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母乳喂养的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调查数据资料,选取安徽省1 332名6~24个月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eier法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进行生存曲线估计,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儿童母乳喂养中位时间为10个月;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母亲看护、母亲年龄、纯母乳喂养≥4个月和使用过奶瓶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安徽省贫困地区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WHO的建议有较大差距,应在贫困地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儿童母乳喂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9月龄婴儿喂养现状,分析该地区婴儿喂养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使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标准化问卷,对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529名9月龄婴儿的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版《婴幼儿喂养评估指标》中的8个指标。结果 调查地区早开奶率为64.9%,9个月时持续母乳喂养率为92.5%,适龄喂养率(即6个月以下进行纯母乳喂养,6~9月的婴儿在母乳喂养的同时添加辅食)为75.0%,辅食添加种类合格率为64.1%,但9月龄母乳喂养婴儿辅食添加频率合格率仅为17.6%,且辅食合理添加率仅为14.2%。结论 调查地区婴儿中母乳喂养情况较好,但存在适龄喂养率较低及辅食种类和辅食添加频率偏少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1岁内婴儿母乳喂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喂养方式的母婴满意度,为促进母乳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7-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1岁内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填写自设问卷及《母乳喂养评估量表》,分析母乳挤出喂养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不同喂养方式下的母婴满意度。结果 纳入研究对象240人。挤出喂养者占39.6%,其中因工作选择挤出喂养者占82.1%。39.6%支持挤出喂养,13.3%反对,47.1%认为均可。母亲通勤时间越长更倾向于挤出喂养(OR=1.893,95%CI:1.139~3.146),独自带养婴儿的母亲则更倾向于直接喂养(OR=0.256,95%CI:0.112~0.583)。不同喂养方式组《母乳喂养评估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挤出喂养行为较常见且得到较多哺乳女性支持,返岗工作是挤出喂养的主要原因,挤出喂养未影响母婴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昆明市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4—2019年昆明市国家监测点五华区4个街道体检儿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2014—2019年昆明市5岁以下体检儿童低体重发生率为0.29%,生长迟缓发生率为0.46%,消瘦发生率为0.66%,超重发生率为0.50%,肥胖发生率为0.12%,除肥胖率外均存在逐年增长的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OR=12.642)、早产儿(OR=2.408)、胎次≥2次(OR=2.900)、纯母乳喂养率低(OR=2.033)、第一次母乳喂养时间滞后(OR=3.153)、家庭人口过多(OR=4.193)、家庭收入较低(OR=3.975~9.278)、母亲妊娠期患病(OR=2.170)均是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增高的危险因素。 结论 昆明市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低,但仍存在逐年增长的趋势,且1岁以内儿童更容易发生。儿童营养不良与父母外出打工、早产儿、胎次≥2次、纯母乳喂养率低、第一次母乳喂养时间滞后、家庭人口数多、家庭收入低、母亲妊娠期患病情况有关,应采取综合措施来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合肥市6月龄婴儿喂养现状并研究纯乳母喂养影响因素,为提高纯母乳喂养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20年1—10月在合肥某医院产科分娩的单胎活产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在婴儿出生后满6个月时通过医院分娩记录获取其母亲/父亲联系方式对婴儿母亲进行6月龄婴儿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6月龄婴儿喂养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2 537名婴儿纳入研究,纯母乳喂养724例,占28.54%,优势母乳喂养298例,占11.75%,补充喂养356例,占14.03%,母乳喂养819例,占32.28%,奶瓶喂养340例,占13.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母亲年龄越大(OR=0.441)、婴儿母亲乳头凹陷/扁平(OR=0.360)、婴儿母亲开奶时间≥30 min(OR=0.431)的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可能性较小,婴儿母亲学历越高(OR=2.499)、职业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OR=1.806)、个体经营者(OR=1.730)、农民/无业者(OR=2.018)、婴儿父母支持母乳喂养(OR=2.392)的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可能性较大。结论 合肥市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低,其受到母亲年龄、学历、职业、乳头凹陷/扁平、开奶时间以及父亲是否支持母乳喂养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当针对现状及影响因素加强纯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干预措施,改善该地区婴儿母乳喂养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东区纯母乳喂养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攀枝花市东区315名2岁以内婴幼儿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将293份合格问卷运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母乳喂养坚持到18个月以上仅占1.4%,纯母乳喂养到4~6个月只有34.5%。结论 开奶时间越早、纯母乳喂养的方式、自觉母乳量可以满足婴儿使母亲更倾向于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城市地区社区管理的6~12月龄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为完善儿童保健和健康管理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7年4-9月对在北京、合肥、包头三城市共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规健康管理的共1 447名婴儿进行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等检测以及喂养情况等问卷调查,计算相应的Z评分,综合评价被调查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结果 调查社区婴儿平均6月龄纯母乳喂养率为13.5%,辅食添加及时率为94.2%,最小膳食多样性为54.7%,贫血患病率为17.4%。 结论 三城市被调查社区婴儿生长发育总体状况较好,但仍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应重视婴儿期社区健康管理工作,降低婴儿营养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纯母乳喂养与低龄儿童龋发生之间的关系,为未来低龄儿童龋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文和外文的数据库检索1979—2017年8月的文献。中文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外文库包括PubMed、Science Direct OnSit、Elsevier、ProQuest、Cochrane和Wiley-BlackWell。纳入比较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儿童低龄儿童龋发生结局的横断面研究12篇,使用Rev Man 5.3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发现与人工喂养的儿童相比,纯母乳喂养与低龄儿童龋发生的总相关RR值达0.62,95%可信区间为0.48~0.80;与混合喂养的儿童相比,纯母乳喂养与低龄儿童龋发生的总相关RR值达0.73,95%可信区间为0.60~0.88。未发现纯母乳喂养与重度低龄儿童龋发生之间的关联。结论 纯母乳喂养对低龄儿童龋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未来在低龄儿童龋早期预防方面需要重点关注母乳喂养模式,推广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成都市1~3岁儿童的乳牙患龋及龋易感性情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成都市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儿童保健的1~3岁儿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口腔检查和龋风险性评估。结果 共对成都市5个社区989名1~3岁儿童进行调查,男童571名(占57.74%),女童418名(占42.26%),平均年龄(2.01 ± 0.74)岁,家庭年收入以5~9万元为主,占59.86%,6个月内喂养方式以混合喂养为主,占49.65%。有331例儿童患龋,患龋率为33.47%, 龋失补牙数(dmft)为(2.19 ± 0.92)颗,充填率为7.01%(93/1 326)。年龄不同的儿童患龋率、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值)、龋齿充填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家庭收入不同的儿童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内喂养方式不同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龋风险儿童的患龋率和dmf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成都市1~3岁儿童的患龋情况较为严重,且治疗率低。龋易感性检测可为临床评估低龄儿童患龋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指导幼儿喂养、规范幼儿口腔卫生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安徽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为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2014年9-11月抽取安徽省3个城市(合肥、池州、宿州)7~17岁中小学生共计9 980名进行营养不良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获得身高体重等资料,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及城乡之间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患病率。结果 安徽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3.25%,生长迟缓、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患病率分别为3.49%、5.61%、4.16%。男生营养不良患病率(14.65%)显著高于女生(1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4,P<0.01)。乡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15.10%)高于城市(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08,P<0.01)。结论 安徽省7~17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应关注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母乳喂养与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关联,为提升母乳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6年8-12月在广东省某两家妇幼保健院常规保健的幼儿,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幼儿基本信息和喂养方式,采用年龄与进程问卷(ASQ)评估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运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喂养方式和各神经发育能区的关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45名幼儿,其中母乳喂养102名(41.6%)。所有幼儿中异常率最高的能区为沟通(46.5%),最低为粗大动作(16.3%)。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与母乳喂养幼儿相比,人工喂养幼儿的沟通得分及个人-社会得分较低(β=-11.18,95%CI:-18.13~-4.22,P<0.001;β=-7.61,95%CI:-12.59~-2.64,P<0.001),社交-情绪得分较高(β=17.78,95%CI:4.88~30.69,P=0.01)。此外,人工喂养幼儿在个人-社会、社交-情绪能区发育异常的风险更大(个人-社会:OR=3.24,95%CI:1.19~9.10,P=0.02;社交-情绪:OR=3.39,95%CI:1.34~8.94,P=0.01)。结论 母乳喂养与幼儿个人-社会、社交-情绪能区发育关联密切,是保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健康宣教对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的影响,为更好地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 以824名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一般情况、院内纯母乳喂养情况、健康宣教及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结果 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4.7%。分别有80.3%和93.8%在入院前、后接受了宣教,但仅有32.9%的剖宫产产妇对母乳喂养认知水平达到熟悉。调整社会人口统计学等信息后,入院前接受宣传次数≥4次、入院后接受宣教的次数≥4次的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的比例较高,其OR值(95%CI)分别为2.27(1.50~3.42)和3.75(2.02~6.97);母乳喂养认知水平达到熟悉的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的可能性较大(OR=3.39,95%CI:2.17~5.28)。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全面系统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指导,加强对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的提高将是促进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使用两种评价方法对调查地区户籍和流动8月龄婴儿的喂养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不合理喂养行为,为制定研究地区婴儿的喂养指导策略提供依据,同时对两种指标评价方法的优劣进行对比。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4年在北京某社区接受常规儿童保健服务,排除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先天缺陷及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的所有8月龄婴儿为调查对象,并通过问卷收集婴儿喂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地区本市和流动8月龄婴儿在6月龄内辅食添加率分别为52.0%和65.1%(P<0.05)。8月龄婴儿喂养指数得分均值本市和流动分别为12.42±2.24和11.41±2.18(P<0.001)。喂养指数合格率本市大于流动(P=0.001)。喂养指数各分项中,过去24 h奶瓶喂养指数本市小于流动(P<0.001),过去1周食物添加频率中,奶类、鱼虾类、禽畜肉类、蔬菜水果类喂养指数本市大于流动(P<0.01)。婴儿早开奶率、最小膳食多样性、曾经母乳喂养率,本市均好于流动人口(P<0.05)。所有母乳喂养婴儿的最小合理膳食率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婴儿(P<0.01)。结论 调查地区8月龄婴儿喂养情况本市好于流动,但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两种评价方法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安徽省0~2岁母亲孕期健康管理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有针对性进行孕期健康管理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合肥、阜阳、芜湖市各选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带0~2岁儿童前来社区接受服务的共计1 050位母亲进行调查;数据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及logistic分析。结果 有效调查1 019名对象,知信行总分、知识、态度和行为及格率分别是90.68%、59.67%、99.41%和89.11%。家庭月收入高,知识得分易及格(OR = 1.339,95%CI:1.088~1.648),长期居住地为农村知识得分易不及格(OR = 0.354,95%CI:0.151~0.831);知识得分高,态度(OR = 1.792,95%CI:1.185~2.709)、行为(OR = 1.039,95%CI:1.006~1.073)得分易及格;生育年龄高,态度得分易不及格(OR = - 0.037,95%CI:0.002~0.669);另受教育程度越高,知识得分、(OR = 2.060,95%CI:1.612~2.633)、行为得分(OR = 1.680,95%CI:1.175~2.404)、总得分(OR = 3.280,95%CI:2.197~4.896)越易及格。结论 安徽省孕期知识存在薄弱模块,被动吸烟和规律锻炼情况不理想,应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同时重视网络平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教练式培训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及效果,为今后临床开展各项培训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 在北京、陕西省和四川省各选择1所省级医疗保健机构和1所地市级医疗保健机构作为试点单位,医务人员接受2 d教练式培训,比较研究对象培训前后新生儿保健理论知识的得分、洗手情况以及对于出生时有自主呼吸和无自主呼吸新生儿临床操作技能的得分情况。培训3个月后,每个试点医院随机抽样10名产妇进行出院前访谈,分析干预后各项新生儿保健措施的实施情况。结果 培训后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得分(16.82±1.00)较培训前显著提高(11.90±2.68)(P<0.001)。三省及总体培训后洗手操作技能均提高,手部清洁程度显著改善(P<0.001)。培训后有呼吸和无呼吸新生儿操作技能得分中位数分别为41分和58分。培训3个月后,87%(52/60)的产妇分娩后进行了母婴皮肤接触,分娩后1 min内开始母婴皮肤接触率为55%(33/60),皮肤接触持续90 min的占47%(28/60);出院前母乳喂养率达到77%(46/60),纯母乳喂养率为48%(29/60)。结论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教练式培训方法效果较好,培训后医务人员能迅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有利于促进新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assess incidence rate and determinants of bottle feeding during the first month of life, and its potential effects on breastfeeding technique. METHODS: A nested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contemporary cohort in the city of Porto Alegre, Southern Brazil, between June and November 2003. A total of 211 pairs of healthy mothers and infa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month. The effect of bottle feeding on breastfeeding technique was assessed by comparing five items unfavorable to mother-infant positioning and three items unfavorable to infant latch-on;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unfavorable items between the pairs who started bottle feeding in the first month of life and those who did not. 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a hierarchical model. RESULTS: By Day 7, 21.3% of infants were bottle-fed and 46.9% were bottle-fed by Day 30. Living with maternal grandmother was associated with bottle feeding at Days 7 and 30. Maternal age <20 years, and nipple trauma at the maternity hospital were also associated with bottle feeding at Day 7. Othe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ottle feeding at Day 3 were pacifier use at Day 7 and nipple trauma at Day 7. There was no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breastfeeding technique taught at the maternity hospital and subsequent bottle feeding. However, at Day 30, the breastfeeding technique was found to be more adequate among exclusively breast-fed infants than those who were also bottle fed. CONCLUSIONS: The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bottle feeding was quite widespread in the first month of life, mainly in infants born to teenage mothers, with nipple trauma, whose maternal grandmothers were living in the same household, and who were using pacifiers. Besides the already recognized negative effects, bottle feeding may negatively affect breastfeed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不同区域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综合评价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情况的调查,了解安徽省区域间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现状和差异,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全国统一的"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表"和《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调查101家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根据建立的保健机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单位综合得分。按照安徽省行政区划,将其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个地区,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各区域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评价得分中,皖中地区得分最高(64.46分),皖北地区得分最低(59.89分),三个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评价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皖南、皖中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指标得分较皖北地区高。结论安徽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不平衡,应基于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