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GnRHa治疗后骨代谢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接受GnRHa治疗的36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和36例健康女童作为对照,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6、12、18、24个月两组女童常见的血清骨营养指标、骨形成和骨吸收标志物水平,比较组间和不同时点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结束,观察组失访5例(失访率13.89%),对照组失访4例(失访率11.11%)。血Ca、P、25-(OH)D3、β-CTX4Ⅲ项指标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E2、N-MID OC、P1NP、BALP4Ⅲ项指标治疗后逐渐下降,且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治疗的最初12月内,患儿雌激素水平下降较明显。GnRHa对成骨细胞的作用较破骨细胞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血浆kisspeptin,神经激肽B(NKB)及强啡肽浓度的变化,探索其在ICP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确诊为ICPP并未经治疗的女童50例,观察并比较ICPP女童与正常健康女童以及ICPP女童治疗前后性发育状况和血浆kisspeptin、神经激肽B、强啡肽浓度的变化。结果 未行治疗的ICPP女童的骨龄、骨龄/年龄、身高标准差单位(SDS)、黄体生成素基础值(B-LH)、卵泡刺激素基础值(B-FSH)、雌二醇(E2)、kisspeptin、NKB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其B-LH、黄体生成素峰值(P-LH)、B-FSH、卵泡刺激素峰值(P-FSH)、P-LH/P-FSH、E2、kisspeptin、NKB较治疗之前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12个月后上述指标与治疗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啡肽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P女童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后,其性发育在3个月之内均得到明显控制,持续观察至12月,性发育均未再明显进展。Kisspeptin和NKB、P-LH、P-LH/P-FSH、E2均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NKB和kisspeptin、P-LH、P-LH/P-FSH、E2也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Kisspeptin和NKB在ICP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有可能成为监测儿童性发育及评价ICPP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性激素、瘦素(leptin)、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精确分析GnRHa激发试验结果并阐述瘦素、APN在肥胖儿童青春发育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2016-2018年完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激发试验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90例,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n=40)、超重组(n=30)、肥胖组(n=20),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瘦素、APN水平,并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BMI与各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超重组和肥胖组LH峰值和APN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且肥胖组LH峰值和APN也显著低于超重组(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瘦素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肥胖组瘦素也显著高于超重组(P<0.05)。BMI与E2、T、瘦素水平呈正相关(r=0.213,0.250,0.484,P<0.05),与LH峰值、APN水平呈负相关(r=-0.417,-0.525,P<0.05)。结论 在分析中枢性性早熟女童GnRHa激发试验结果及相关激素水平时需充分考虑BMI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清瘦素、网膜素-1和脂联素在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8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124例ICPP女童、86例单纯性乳房发育(PT)女童和100例健康女童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瘦素、网膜素-1 和脂联素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CPP组瘦素水平较高,网膜素-1和脂联素水平较低(P<0.05),PT组瘦素水平较高,网膜素-1水平较低(P<0.05);与PT组比较,ICPP组瘦素水平较高,网膜素-1水平较低(P<0.05)。瘦素、网膜素-1 和脂联素诊断ICPP的AUC分别为0.898、0.842和0.799,三者联合检测可将AUC提高至0.920;瘦素、网膜素-1 和脂联素鉴别诊断ICPP和PT的AUC分别为0.761、0.604和0.572,三者联合检测可将AUC提高至0.775。结论 血清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和网膜素-1在ICPP的诊断及与PT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改善成年身高(FAH)的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1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6例单独应用GnRHa治疗,并已达或接近FAH的ICPP女童生长发育资料。结果 经GnRHa治疗(22.50±5.48)月,并随访(58.00±7.44)月,26例ICPP女童FAH为(161.50±4.41)cm,较治疗开始时预测成年身高(157.23±5.51)cm显著增高(P<0.01),身高净获(4.27±4.05)cm。治疗前、治疗终止时患儿体重指数(BMI)为(16.32±1.67)kg/m2、(17.39±2.41)kg/m2,达到FAH时BMI为(19.95±2.21)kg/m2,均在与年龄相应的±1s范围。26例ICPP女童月经来潮年龄(12.5±0.7)岁。FAH的最终获得与停药时身高、初潮年龄呈正相关(P<0.01或<0.05),与停药时骨龄呈负相关(P<0.01)。结论 GnRHa对改善ICPP女童FAH有显著疗效,FAH的最终获得与停药时身高、停药时骨龄及初潮年龄相关,停药后患儿青春发育与正常儿童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学龄女童接触双酚A(BPA)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女童特发性性早熟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且被诊断为ICPP的110例6~9岁女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女童的年龄和体重指数(BMI)相匹配,选取110名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女童尿BPA浓度,并测试其与ICPP风险的关系。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雌二醇(E2)水平,基础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的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骨龄(BA),子宫和卵巢大小。结果 ICPP组和对照组的尿BPA中位数浓度分别为6.25 μg/g Cr和1.07 μg/g Cr(Z=-3.845,P<0.001)。调整混杂因素后,与BPA浓度最低的女童相比,最高浓度女童ICPP风险是其9.07倍(OR=9.07,95%CI:2.82~29.14) 。在ICPP组中,尿BPA浓度与FSH基础水平(r=-0.235,P=0.005)或FSH峰值水平(r=-0.171,P=0.044)呈负相关。结论 BPA暴露与学龄女童ICPP风险升高有关,潜在的机制可能归因于相对较低的FSH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学龄女童接触双酚A(BPA)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女童特发性性早熟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且被诊断为ICPP的110例6~9岁女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女童的年龄和体重指数(BMI)相匹配,选取110名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女童尿BPA浓度,并测试其与ICPP风险的关系。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雌二醇(E2)水平,基础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的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骨龄(BA),子宫和卵巢大小。结果 ICPP组和对照组的尿BPA中位数浓度分别为6.25 μg/g Cr和1.07 μg/g Cr(Z=-3.845,P<0.001)。调整混杂因素后,与BPA浓度最低的女童相比,最高浓度女童ICPP风险是其9.07倍(OR=9.07,95%CI:2.82~29.14) 。在ICPP组中,尿BPA浓度与FSH基础水平(r=-0.235,P=0.005)或FSH峰值水平(r=-0.171,P=0.044)呈负相关。结论 BPA暴露与学龄女童ICPP风险升高有关,潜在的机制可能归因于相对较低的FSH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麦西来甫健身操锻炼对新疆维吾尔族肥胖小学生身体成分及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为维吾尔族肥胖小学生采取体育锻炼干预提供支持。方法 在新疆喀什市第一小学选取26名肥胖维吾尔族儿童进行2个月的麦西来甫健身操教学训练,干预前后对体成分及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8周24次的麦西来甫健身操锻炼后血清瘦素水平较之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12,P=0.008)。干预后,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7、2.386,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高于干预前(0.1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7,P<0.01);肥胖小学男生在体重、BMI和身体脂肪量方面均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t=4.009、2.142、3.920,P均<0.05);女生在BMI和身体脂肪量方面均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t=1.735、3.455,P均<0.05)。结论 8周24次的麦西来甫健身操教学锻炼对维吾尔族肥胖小学生身体脂肪量、BMI、血清瘦素等指标起到较好的降低效果,身体指标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苏州市3~6岁儿童体质与健康状况,查找存在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儿童体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3~6岁儿童共4 341人,测试指标包括形态指标、素质指标。结果 苏州3~6岁儿童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生长发育总体上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基本规律。身体素质达到“及格”等级以上的比例为92.1%,男童体质达标率为90.2%,女童为94.2%,呈现“女强男弱”趋势(P<0.01);所有测试指标中除了坐位体前屈这一项,其他指标的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个年龄段男童的身高及体重均大于同龄女童,素质指标中,男童灵敏度及上肢、腰腹部力量优于女童(P<0.05),而柔韧性则弱于女童(P<0.05);形态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值(P<0.01),素质指标与全国水平存在差距;公办、民办幼儿园在身高(P=0.1)及反映灵敏度的10 m折返跑(P=0.59)上没有差异,其他素质指标显示,民办幼儿园均优于公立幼儿园(P<0.01)。 结论 苏州3~6岁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应根据发育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提升体质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安庆市开发区0~3岁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及营养状况,为本地区开展儿童保健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开发区各街道内按照不同月龄段以接近1∶1的年龄别比例抽取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出生的0~3岁儿童的健康档案,共收集有效资料2 793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Z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 0~3岁儿童各月龄组WHZ、WAZ、HAZ三项评分均值接近WHO标准;WHZ、WAZ、HAZ三项评分在各月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WHZ 评分值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比女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庆市开发区0~3岁儿童生长发育总体状况良好,超重和肥胖成为突出问题,男童超重和肥胖情况比女童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对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临床症状、血清TNF-α、CRP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4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均每天给予两次5~7.5 mg/kg的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一次0.25~0.4 ml/(kg·d)的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开始5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退热时间、肿痛消退时间、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下降程度等指标。 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1%(χ2=5.12,P=0.023)。试验组患者的退热和腮腺肿痛消退时间分别为(1.79±0.66)d、(3.71±0.8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1.29)d、(5.81±1.6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3.12,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RP和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1、0.57,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RP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且试验组患儿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t=5.67、4.02,均P<0.05)。 结论 联合使用痰热清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对CRP和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缩短退热和肿痛消退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年龄及营养状态儿童体成分的差异,为儿童健康评价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健康科体检的儿童1 185例,年龄3~8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人体成分各指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营养状态与儿童体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男童的体重、BMI、去脂体重、身体水分及基础代谢率均高于女童,体脂率低于女童(t=2.94、5.05、5.21、4.67、2.88、5.27,P<0.05);而身高和体脂含量在不同性别组间变化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的体脂含量、去脂体重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BMI随年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至6~岁)增加的趋势(P<0.05),按BMI变化趋势,儿童脂肪重聚年龄约5岁。男、女童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比、去脂体重、均随BMI增加而逐渐递增(男:F=33.28、29.81、33.02,女:F=28.57、13.38、24.55,P<0.05)。PBF与BMI评价儿童超重和肥胖有较高的一致性(χ2=143.28、99.02,P<0.05),但PBF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 不同性别、年龄及营养状态儿童的人体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体成分对于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有较好的预警作用,是对儿童健康评价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系统化心理管理干预对初产妊娠孕妇社会行为、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产检及分娩的300例初产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社会心理学视角下进行系统化心理管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后妊娠压力、焦虑、抑郁评分及其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 结果 两组干预前妊娠压力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三项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干预后干预组妊娠压力量表评分和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顺产率(68.67%)显著高于对照组(56.67%),剖宫产率(2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产后感染、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极低体重儿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管理干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显著改善初产妊娠孕妇不良社会心理行为状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喷催产素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以寻求儿童ASD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之间,来就诊的ASD儿童25名,随机分为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3)。对治疗组儿童鼻喷催产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儿童不接受鼻喷催产素治疗。结果 1)催产素水平: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儿童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05);治疗第4周两组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 P<0.05)。2)行为数据:入组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社交回应量表(SRS)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P>0.05);治疗第4周,两组儿童SRS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P<0.05)。入组时、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儿童在《心理教育概况中文版(第三版)》(CPEP3)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SD儿童进行鼻喷催产素治疗,能提高其血液中催产素水平,而且能降低其在社交回应量表上的分数。鼻喷催产素疗法在ASD儿童的康复治疗中有较大的应用潜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接触正己烷致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丝轻链蛋白(neuronal light chain protein,NF-L)等早期水平改变特征,并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值改变进行比较,探讨作为效应性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方法 分析正己烷中毒企业员工,按接触正己烷不同时间段分组,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指标改变和之间相互关系。 结果 员工接触正己烷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223.0 mg/m3情况下, NSE、NF-L水平随时间逐渐增高,NSE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6,P=0.001),但NF-L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9,P=0.40)。最早自1~3个月组别始,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F-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别人群NCV均随接触正己烷时间增加而减慢,且组间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早自6~9月组别始,与对照组比较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值改变最明显。NSE水平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值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值呈明显负相关(P<0.05)。NF-L水平与正中神经NCV值呈明显负相关(P<0.05)。 结论 NSE可作为正己烷致周围神经损害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早于NCV值改变,作为接触正己烷人群职业健康大规模筛选指标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发育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4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躯干控制训练,训练组在进行常规躯干训练前先进行前馈控制训练。在治疗8周和6个月、1年后两组患儿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C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BBS、GMFCS、FMA及MB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儿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且训练组的改善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4、2.393、2.283、3.048,P<0.05)。6个月、1年后随访发现训练组的改善仍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BBS,GMFCS,FMA及MBI评分的时间效应、组内效应与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长期随访发现效果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魏小英  包婧  杨琼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2):1457-1461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维生素D补充对孕前超重孕妇性激素水平及围产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90例孕前超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于孕中、晚期给予维生素D治疗,低剂量组给予400 IU/d剂量,高剂量组给予1 600 IU/d剂量;比较两组治疗后维生素D异常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ollicu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糖脂代谢[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比较两组新生儿一般指标及不良围产结局情况。 结果 治疗后高剂量组维生素D异常率为40.00%,显著低于低剂量组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7,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E2、FSH、L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FBG、HbA1c显著低于治疗前及低剂量组,TG、TC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新生儿血糖(BG)、二氧化碳分压(PCO2)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不良围产结局总发生率为26.67%显著低于低剂量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6,P<0.05)。 结论 高剂量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改善孕前超重孕妇孕中、晚期性激素表达,减少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常见的环境激素在女童性早熟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为阜阳地区儿童环境激素的暴露情况积累基础数据。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就诊的初诊为性早熟的女童,包括中枢性(CPP组)、外周性(PPP组)性早熟各30例,以及23例健康女童(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并就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环境激素的途径填写相关内容调查问卷。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3组女童尿液中15种环境激素的暴露水平,以及测定CPP组及PPP组女童的血清基础性激素、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完善性腺彩超等检查,进行3组女童尿液中环境激素暴露水平研究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组、CPP及PPP 3组女童在使用塑料水杯方面、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酯(MEHP)、邻苯二甲酸单丁基酯(MBP)的暴露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11,F=3.741、5.672,P<0.05);CPP组与正常组女童尿MEHP、MBP暴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PP与CPP组、PPP与正常组女童的尿MEHP、MBP暴露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P组内MEHP的分布水平与E2呈正相关关系(r=0.688,P<0.05)。结论 频繁使用塑料制品可能促进性早熟的发病;安徽阜阳地区女童普遍受到环境激素的污染;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单丁基酯的暴露可能在外周性性早熟的病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干扰体内性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中小班学龄前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状况及其与儿童心理状况的关系,以期为幼儿教育和心理工作的拓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上海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51名,采用亲职压力量表(PSI)和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其父母进行评定。结果 1)学龄前男童、女童在PSI儿童适应性(t=2.376,P<0.05)、接受度(t=2.517,P<0.05)、儿童总分(t=2.1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学龄前男童、女童在SDQ行为问题因子分(t=2.064,P<0.05)和社交行为因子分(t=-2.743,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SDQ困难总分与PSI总分显著正相关(P<0.01),SDQ各因子与PSI多个因子分相关(P均<0.05);4)半年后随访,PSI总分及儿童注意不能多动、适应性、要求、心境、接受度,父母竞争性、依恋性较基线时升高(P均<0.05)。结论 健康学龄前女童行为问题少于男童,社交行为优于男童。健康学龄前女童家长感受到的亲职压力较男童家长少。亲职压力与儿童行为表现相关,学龄前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长感受到的亲职压力也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20.
刘洋  吴芸芸  王青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0):1220-1222
目的 了解重庆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病毒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个监测区县,每个监测区县抽取2个监测点(村委会或社区),各监测点随机抽取1~30岁人群188人采集血标本并开展问卷调查。采用ELISA检测麻疹、风疹病毒IgG抗体水平。结果 共采集了2 855人份血样,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93.42%,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88.65%。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χ2=121.873,P<0.05)、不同地区(χ2=31.703,P<0.05)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性别(χ2=0.204, P>0.05)、不同民族(χ2=3.782,P>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χ2=54.858,P<0.05)、不同地区(χ2=99.009,P<0.05)、不同民族(χ2=11.331,P<0.05)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性别(χ2=0.255,P>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岁人群中麻疹、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均较低,渝北区、垫江县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 重庆市健康人群中,麻疹、风疹病毒IgG抗体水平总体较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需针对重点年龄组和薄弱地区适时开展含麻疹风疹成分疫苗补充免疫,减少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