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生儿溶血病患儿60例,按照胆红素水平分为非重度组(34例)和重度组(26例)。同期出生的40例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检测各组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结果重度组、非重度组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9.29±11.34)、(0.84±0.77)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45±0.06) mg/L](P< 0.01或<0.05),重度组明显高于非重度组(P<0.01)。各组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体内存在高凝状态,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病情判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中山市三乡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及产后随访的高血压综合征孕妇15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5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同时观察组孕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63例、中度组42例及重度组45例,分别比较3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D-二聚体水平为(876.3±44.5)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8.5±60.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与重度组,而中度组的D-二聚体水平又显著低于重度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得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81,P=0.000)。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D-二聚体检测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联素与D-二聚体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9月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6例,其中轻度妊娠期高血压39例作为轻度组,中度妊娠期高血压31例作为中度组,重度妊娠期高血压26例作为重度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四组孕妇的血压,测3次取平均值。四组孕妇均空腹抽取周静脉血检测脂联素、D-二聚体。计数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血清脂联素、D-二聚体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轻度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为(8.84±1.97)ug/L,与对照组的(9.37±3.08)u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血清脂联素水平[(5.64±2.13)、(3.95±1.42)u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为(0.24±0.06)ug/m L,与对照组的(0.16±0.07)u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6.30±1.33)、(11.30±4.06)u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逐渐上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直线相关对血清脂联素、D-二聚体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压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47,P0.05),D-二聚体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39,P0.05)。结论脂联素与D-二聚体检测可以预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血压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用Apgar评分法诊断新生儿窒息,轻度组患儿54例、重度组49例、正常对照组(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分别检测血浆NT-proBNP。结果:窒息组出生3天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出生3天内者的水平;重度窒息组血浆NT-proBNP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窒息组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新生儿窒息血浆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的程度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与肺腺癌患者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152例肺腺癌初治患者。按肺癌的国际TNM分期,分为肿瘤早期组43例,局部晚期组59例,晚期组(远处转移组)50例,选择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通过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各组D-二聚体的水平情况,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早期患者组、局部晚期组、晚期组血浆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早期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腺癌恶性程度越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提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预防DIC和血栓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该院门诊接受产前检查的5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依据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孕妇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与重度子痫前期组(20例)。比较孕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P0. 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纤维蛋白原的特异度与准确度明显低于D-二聚体与两项阳性检测结果的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D-二聚体的灵敏度明显低于纤维蛋白原与两项阳性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D-二聚体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纤维蛋白原阳性率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D-二聚体阳性预测值与两项阳性预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子痫前期的早期有效诊断指标,而纤维蛋白原可以在子痫前期患者被明确诊断的前提下作为监测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妊娠晚期D-二聚体异常升高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进行分娩的72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D-二聚体值≥0.91 mg/L的36例孕妇作为异常升高组,将D-二聚体值0.91 mg/L的689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新生儿发生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异常升高组孕妇的妊高症、胎盘早剥、早产、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和出现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异常升高组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的异常升高使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增加,临床中应针对妊娠晚期孕妇制订特定的D-二聚体参考范围,以进行早期干预,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血浆神经肽Y(NPY)的含量,探讨它与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例窒息新生儿及12例健康新生儿血浆NPY含量,同时行头颅CT检查,测定脑实质CT值。结果:窒息组血浆NP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NPY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窒息组C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轻、重度窒息组血浆NPY水平与脑实质CT值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68、-0.846,P<0.01),对照组血浆NPY水平与脑实质CT值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NPY含量及CT值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窒息越重,血浆NPY含量越高,CT值越低。血浆NPY可作为观察新生儿窒息程度和窒息后脑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S/D、RI、PI值、血浆D-二聚体与子痫前期围产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晚期妊娠子痫前期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轻度子痫前期80例,重度子痫前期120例)。随机抽取同期入院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浆D-二聚体值及胎儿脐血流值,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围产儿预后的关系。结果①重度子痫前期组脐动脉血流值及D-二聚体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将重度子痫前期组分4组:A组为D-二聚体、脐血流值均正常;B组为前者正常,而后者异常;C组为前者异常,而后者正常;D组两者均异常。比较4组的胎儿体重、窒息情况,A、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脐动脉血流值及D-二聚体值随着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②D-二聚体联合脐血流预测重度子痫前期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为临床上预防血栓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对照女性与20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天、3天、7天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含量术前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术后1天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术前,其中术后1天、3天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处于血栓前状态,手术能促进宫颈癌患者凝血和纤溶水平的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检测对临床上预防血栓形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在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为重度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68例新生儿窒息伴重度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并评价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用磷酸肌酸治疗后,治疗组的效果(79.41%)明显优于对照组(50.0%),并且治疗组的磷酸肌酸激酶(121.2±64.3)、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22.4±11.3)、乳酸脱氢酶(102.2±45.3)、羟丁酸脱氢酶(146.2±102.4)、谷草转氨酶(30.2±10.2)等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度的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害的治疗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降低心肌酶谱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肾功能评估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陕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窒息患儿共79例(男37例、女42例),按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标准分为轻度窒息组(55例)和重度窒息组(24例);同期选择健康足月新生儿共50例(男23例、女2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新生儿血清Cys C水平,并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轻度窒息组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窒息组Cr、BU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窒息组Cys C、Cr和BUN水平较轻度组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窒息组中Cys C、Cr和BUN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9.0%、25.5%、21.8%,各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重度窒息组中Cys C的异常率为87.5%,显著高于Cr和BUN的异常率(分别为41.7%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97,P<0.01)。血清Cys C与BUN和Cr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r=0.84,0.88,P<0.05)。结论 血清Cys C水平可作为评价新生儿窒息致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且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较血清BUN、Cr更高,对临床窒息新生儿肾功能监测、病情判断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血清神经丝蛋白(NFP)、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与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关系,为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4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窒息足月新生儿91例为观察对象,根据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为轻度窒息组40例与重度窒息组51例,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脑损伤组36例和非脑损伤组55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产科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无窒息缺氧史、无神经系统疾病、无宫内感染)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NFP、Nrf2水平,Pearson法分析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NFP、Nrf2对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294.939、208.932、286.915,P<0.001),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P<0.001);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非脑损伤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非脑损伤组(t=12.841、12.539、14.248,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性(r=-0.527、-0.401,P<0.05);血清NFP、Nrf2联合诊断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81.82%,曲线下面积为0.925。结论 窒息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升高,与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有一定相关性,且血清NFP、Nrf2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对新生儿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孕24~28周或首诊>28周经产科门诊确诊为GDM单胎孕妇125例及其所娩出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GDM组),以同期分娩确诊除外糖尿病的正常单胎孕妇95例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宫内营养状况、娩出方式、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及黄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宫内营养状况[GDM组出生体重指数(PI)值为2.717,对照组为2.469],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DM组剖宫产71例,自然分娩54例,对照组分别为31例和64例,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6786,P<0.05);GDM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分别为18.4%、24.0%,与对照组的7.4%和12.6%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000、5.5777,均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浆脑利钠肽分泌水平的变化及其与NBNA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足月窒息新生儿172例,根据有无窒息将患儿分为对照组87例,轻度窒息组61例及重度窒息组24例,对比3组血清中脑利钠肽水平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窒息组血清中BNP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不同时间段3组新生儿NBNA评分比较,对照组评分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BNP表达水平与第7、14、28天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参与了窒息所致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窒息新生儿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评估窒息对新生儿的脑损伤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51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进行行为测定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并与同期因轻度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住院的足月新生儿82例(对照组)的行为测定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窒息组7天NBNA总分36.32±1.28分,14天NBNA总分37.74±1.32分,对照组7天、14天NBNA总分均≥3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15、4.49,均P〈0.05);窒息组BAEP异常率35.29%,对照组BAEP异常率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P〈0.05);轻度窒息组BAEP异常率25.64%,重度窒息组BAEP异常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P〈0.05);窒息组中小于胎龄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发生率69.2%,适于胎龄儿异常率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因此对窒息新生儿进行神经行为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可以用来评估脑功能及听力情况,为临床干预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探讨窒息缺氧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易患感染性疾病的机理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正常新生儿为对照,检测了窒息新生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结果新生儿窒息后:(1)CD_4~+细胞减少,CD_8~+细胞增加,CD_4/CD_8比值降低(P<0.01、0.0025);而且重度窒息儿CD_3~+细胞亦明显减少(P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尿液KIM-1变化与窒息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窒息新生儿40例,按窒息严重程度分为2组:轻度窒息组(出生1分钟Apgar评分4~7分);重度窒息组(出生1分钟Apgar评分0~3分),每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无窒息的健康新生儿20例(出生1分钟Apgar评分8~10分)。三组新生儿均于生后第一天用婴幼儿集尿袋收集尿标本4mL。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法检测尿中KIM-1和β2-MG的水平,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尿素氮(BUN)以及肌酐(Cr)水平。结果①三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窒息新生儿尿液中KIM-1和β2-MG水平、重度窒息组的血清BUN和Cr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重度窒息组尿液中KIM-1和β2-MG水平、血清BUN和Cr水平均比轻度窒息组显著增高(P〈0.05);③窒息新生儿后尿液KIM-1与尿液β2-MG、血清BUN、血清Cr分别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肾损伤时尿液KIM-1水平明显增高;尿液KIM-1可作为判断早期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窒息血清电解质和血糖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时,血清电解质、血糖变化及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窒息新生儿中入本院前无静脉治疗患儿65例(窒息组)。窒息程度按Apgar评分标准,将其分为轻度窒息组(n=32)与重度窒息组(n=33),并以同期非窒息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第1次静脉血的血清电解质和血糖检测结果为评价标准,并行Х^2检验、t检验和OR分析,进行血清电解质和血糖比较。结果窒息组电解质(钾、钠、氯、钙)与对照组比较,除血清钾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外,血清钠、氯、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OR分析显示,窒息组低血钠、氯、钙和高血糖的发生率远大于对照组,而窒息组的低血糖、高血钾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窒息组较对照组更易发生高血糖(P〈0.01)。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血糖、钠、氯、钙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引起血清电解质紊乱和血糖改变,是发生低血钠、氯、钙,高血糖的危险因素。电解质紊乱程度与窒息轻重关系密切,及时发现并纠正内环境紊乱,将有利于降低多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