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方法.方法对16例急诊血液净化小儿,46次应用股静脉套管针或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置管进行血液净化.结果14例用套管针经皮股静脉和周围静脉直接穿刺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其中股静脉置管35次,股动脉置管1次,外周静脉置管8次.血流速度150~200ml/min.结论股静脉套管针置管,既简单、快捷又经济,适合小儿急诊血液净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小儿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建立小儿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广东省广州市儿童医院肾内科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52例患儿分别根据患儿病情、年龄和合作程度选择经外周血管直接穿刺、颈内静脉插管、股静脉插管法建立小儿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结果120例外周血管直接穿刺法90.0%穿刺成功,42例颈内静脉置管80.9%成功,10例股静脉插管100.0%成功。颈内静脉置管组,股静脉置管组和外周血管直接穿刺组血流量分别是(6.10±1.81)ml/(kg·min),(4.91±0.58)ml/(kg·min)和(3.90±0.63)ml/(kg·min)。无1例患儿有血肿、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5岁以上合作的患儿经外周血管直接穿刺和5岁以下或各种原因所致外周血管的无法穿刺者,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安全性好、成功率高。颈内静脉置管的血流量优于股静脉,股静脉优于外周血管直接穿刺法。 相似文献
3.
符瑞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5):1823-1824
目的探讨小儿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留置的封管方法。方法将57例血液净化患儿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27),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封管,观察组采用低浓度肝素液封管。比较两组的出血情况、导管内凝血、导管功能和导管保留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出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导管内凝血、导管功能和导管保留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浓度肝素液(50U/ml)用于小儿血液净化留置血管通路封管,不加重患儿出血,不会引起导管凝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封管液。 相似文献
4.
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血管通路的建立是最基本的保证,但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较多急诊病人,此类病人病情急,且危重,血管条件差,循环差,往往给血管通路的建立也带来一些不便。结合近几年的临床经验、教训,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选择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观察血液净化患者不同血管通路的效果,总结血管通路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486例血液净化患者分别采取直接动静脉穿刺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及内瘘穿刺术,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情况。结果 中心静脉置管术与直接动静脉穿刺比较,前者疼痛轻、并发症出现几率低,一次穿刺成功率高(P〈0.01);临时性血管通路(包括直接动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置管)和永久性内瘘穿刺术比较,后者疼痛轻、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P〈0.01)。结论 临时血液净化患者采取中心静脉置管术一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疼痛轻,而长期血液净化患者首选内瘘穿刺术。 相似文献
6.
廖松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2,1(2):138-139
应用颈外静脉(48例)、股静脉(13例)穿刺留置套管针的方法建立临时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结果颈外静脉48例、股静脉13例的一次留置成功率分别是95.4%和92.3%,血流量≥200ml/min,可满足血液净化需要,留置时间1-14d。并发症有留置导管堵塞及渗血。静脉留置针适宜作为紧急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及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通路的发展伴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进步,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移植血管内瘘和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的人造血管内瘘被使用,护士是维护血管通路的第一使者,护士细致的观察和规范的护理,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患者身体条件,医疗器材及护理操作是护理血管通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疾病在临床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的一个健康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而慢性肾脏疾病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血液净化属于肾脏替代治疗的一个方法,而血管通路则是净化顺利进行的保证,被认为是患者的生命线。虽然血管通路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穿刺次数,减少了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但是通路在使用中也存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需在置管期间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9.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发展史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血液净化是现代肾脏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透析疗法的历史几乎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开始,但直至二十世纪以来血液透析才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伴随着血液透析的发展,血管通路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初人们用注射器采血注入透析器,透析后又用注射器注回患者血管内,由此带来的问题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血液灌流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与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在抢救中毒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采用股静脉直接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方法,抢救急性中毒患者.股静脉直刺法有效地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赢得了抢救时机,并为减少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孙专意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
目的 探讨行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方法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行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建立的血管通路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全身情况选择股静脉或颈内静脉临时插管,对患者进行精细、综合的护理,其中1例患者出现术侧肢体肿胀,究其原因是由于静脉离断后相应的侧支循环尚未建立而使静脉回流障碍所致,要求患者抬高术侧肢体,5d后肿胀自行消退,其余2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行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的生存期逐年延长,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越来越多,临床护士应当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规范的护理,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直接双静脉穿刺与直接动静脉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分别统计两组诱导期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流量、穿刺成功率、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结果:双静脉直接穿刺组透析中平均血流量是178ml/min,一次穿刺成功率达100%,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为0.动静脉直接穿刺组透析中平均血流量186ml/min,一次穿刺成功率是50%,30%穿刺部位出现动脉瘤,50%穿刺部位出现渗血或血肿.结论:两组血管通路血流量相当,P>0.05,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别,但双静脉直接穿刺具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少,病人易于接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实施血液净化治疗的60例肾病患者实施精细护理,观察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本组60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局部感染6例,全身感染2例,血流不畅或导管内血栓形成6例14次,局部血肿3例。经精细护理和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控制并痊愈,患者满意度为100%。实施血液净化治疗的肾病患者临床并发症和不良情况较多且发生率较高,采取精细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及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国,血液净化技术已经在急慢性肾衰竭、多器官衰竭、中毒和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目前该项技术在危重儿童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临时性血管通路是指迅速建立并能立即使用的血管通路,建立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不同血管通路血液净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对减少并发症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20例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0例。A组采用半永久性皮下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的方式建立血管通路,B组采用动静脉内瘘的方式建立血管通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肾小球滤过率及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且B组优于A组(P<0.05)。两组的Kt/V及U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采用动静脉内瘘的方式为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血管通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钱建芬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山东)》2005,7(9):776-776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广泛开展,对于透析病人保护好动静脉内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延长使用寿命,是直接影响病人存活的重要条件,现就这两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