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65岁以上失能老人的代际照顾现状及其需求未满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失能老人代际照顾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分析1 908名失能老人代际照顾需求满足状况,再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探讨代际照顾需求未满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49.6%的失能老人的代际照顾需求未完全满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能老人的年龄、居住地、失能程度、居住方式、子女个数、生活来源是否够用、代际经济支持、照顾者类别、照顾时间、照顾表现是影响失能老人代际照顾需求满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失能老人长期照顾问题亟需受到关注,应根据失能老人及其照顾者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失能老人的代际照顾水平,满足代际照顾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北京市东城区744名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顾者应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和自制人口社会学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分为(40.3±15.2)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失能老人的失能水平、照顾者是否与失能老人同住、照顾者的自我感觉健康状况、照顾者是否抑郁、社会支持水平是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多元相关系数R =0.546,决定系数R2=0.298.结论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处于中度水平,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来自失能老人以及照顾者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失能老人照顾者负担状况、影响因素及照顾需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江苏南通市、新疆博乐市、安徽安庆市、青海西宁市303名失能老人及其照顾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用OLS回归分析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婚、文盲的失能老人照顾负担较高(均P0.05)。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与老人关系、每天照顾时间、照顾持续时间、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对照顾者负担有影响(均P0.05)。OL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老人关系、每天照顾时间、照顾持续时间、照顾者健康状况、失能老人婚姻状况、失能老人受教育程度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均P0.05)。64.4%的照顾者希望得到社会机构的帮助,61.1%期望得到家庭的帮助,其次依次为亲戚(41.6%)、朋友(8.9%)和邻居(8.3%)的帮助。最希望得到的支持为照顾知识和技能的支持(64.4%),第二为经济支持(62.0%),第三为喘息服务支持(42.2%),其次为家政服务支持及心理支持等。结论失能老人照顾者负担来自于照顾者自身及失能老人两个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重视失能老人照顾者负担,了解照顾者需求。  相似文献   

4.
夏云 《自我保健》2009,(11):27-27
锰是人体所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补锰是防止皮肤瘙痒的关键。老人如出现轻微皮肤瘙痒,可以将沏好的绿茶汤冷却后,用茶包或干净的棉花擦身即可止痒。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失能老人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负担量表(CBI)、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375名农村失能老人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失能老人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得分为(31.43±13.03)分。维度因子得分前3位分别是时间依赖性负担(9.83±4.36)分、生理性负担(7.37±3.84)分和发展受限性负担(8.28±4.2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老人失能程度、居住状态、老人情绪状态、主观支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社会支持总分为(35.79±5.60)分,社会支持与照顾负担呈负相关(P0.05)。结论农村失能老人照顾者存在一定的照顾负担,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社区护理服务,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为失能老人照顾者提供指导和帮助是非常亟需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社区失能老人照顾者焦虑和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以维护照顾者心理健康,保证失能老人照顾质量。方法对北京市6个社区的失能老人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老人、照顾者一般情况,老人失能程度和照顾者焦虑、抑郁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照顾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有效的358份问卷中照顾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6.54%和42.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照顾者出现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有照顾者年龄大(OR=1.246, 95%CI:1.004~1.547)和照顾者自评健康状况差(OR=1.574, 95%CI:1.193~2.078),保护因素有老人个人收入高(OR=0.744, 95%CI:0.602~0.920)和辅助具应用多(OR=0.756, 95%CI:0.573~0.998);照顾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有与老人为亲属关系(OR=2.339, 95%CI:1.298~4.215)、失能程度严重(OR=1.567, 95%CI:1.202~2.042)及照顾年限长(OR=1.312, 95%CI:1.059~1.626),保护因素有辅助具应用多(OR=0.761, 95%CI:0.592~0.979)和老人文化程度高(OR=0.804, 95%CI:0.675~0.958)。结论关注失能老人病情的同时也要关注有焦虑或抑郁危险因素的照顾者心理问题,需要政府、相关机构和家庭的多方面支持来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好的照顾。  相似文献   

7.
惠之 《健康生活》2020,(2):8-11
在武汉市新洲区汪集镇,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一家两代38年接力照顾一位非亲非故的残疾老人。1982年,这家人中的父亲邵水清将一位名叫黄礼和的双腿截肢的老人接到家里一起生活。邵水清去世后,儿子邵长明继续照顾老人。2011年,邵长明不幸遭遇车祸离世,邵水清已出嫁的女儿邵桃荣义无反顾回到娘家,又接过了照顾老人的重担。岁月如梭,时间一晃就是38年,邵水清一家两代三人接力照顾残疾老人的善行义举令人为之动容!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失能老人仍主要由其家庭照顾者进行居家照顾,但长期繁重的照护工作使得照顾者压力倍增,身心健康严重受损,因此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如何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提供支持性干预的问题.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开展得较早且相对成熟,而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虽较为滞后但仍在积极探索中,为此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对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干预...  相似文献   

9.
照顾老人最重要的是爱他们,只要付出一点点时间和一点点努力,您就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照顾好家中的老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社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照顾者的积极感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87例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总分为(32.27±4.78)分,与积极应对方式(r=0.503,P0.01)、社会支持(r=0.449,P0.01)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年龄、与被照顾者的情感关系、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是其积极感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存在中等偏高程度的积极感受,护理人员应根据照顾者的不同特征提供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指导,引导其积极感受的产生与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北京市失能老人的社区照料现状与需求,为完善老人社区照顾体系提供建议。方法:利用北京市社区老人社会支持状况调查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失能老人的社会照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失能老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对社区提供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和为老设施建设均有很高需求,对社区提供钟点工入户、日间照料、志愿者服务也有需求,但社区供给服务与设施建设不足。结论:我国失能老人基数大、增长快,但社区照顾供给不足,难以满足老人的需求,亟需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与社区居家照顾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失能老人家属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2 - 12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家属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辽宁省锦州市社区402名失能老人的家属 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失能老人家属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72.26±9.34)分,不明确性维度得分(34.62±5.22)分,缺乏澄清维度得分(18.81±3.54)分,缺乏信息维度得分(9.42±2.07)分,不可预测性维度得分(9.31±2.56)分。失能老人家属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支持、学历、消极应对方式、家庭人均年收入。结论 失能老人家属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社区医务人员应该更多疾病不确定感对失能老人家属照顾者的影响,找到降低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切实可行措施,进而提高失能老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觉得老年人年纪大,需要照顾,便会主动帮其处理大量老人力所能及的事,或是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照顾老人,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动,这是对老人的"过度关怀"。其实,过度关怀会对老人心理产生多种不良影响。会让老人感到自己已是一个废人,什么事都做不了,从而丧失生活的信心;会助长老人的依赖心理,使其生活自理能力丧失,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会时刻让老人联想到自己比别人能力差,心生沮丧之情等等。恰当的关怀,能让老人保持愉快的情绪。应鼓励老人进行适当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经历,挖掘其对社会支持的需求情况,为社会支持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8名为失能老人提供主要照顾的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相较于家庭而言,社区为照顾者提供的支持较少;照顾者所需的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在信息支持、物质支持、情感支持、陪伴支持4个方面。结论照顾者在照顾老人过程中身心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应为其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5.
罗红 《生活与健康》2013,(12):22-23
一个幸福宁静的家庭,若有了位痴呆老人,就会变得杂乱无序。老小孩。老小孩,老人像小孩,而照顾痴呆老人却比照顾孩子还难。如果缺乏关于老年性痴呆的护理常识,更会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6.
孔繁涛  林晶 《家庭健康》2009,(10):59-59
83岁的刘泉英老人因患有脑梗死,日前到山东省干佛山医院神经内科26病区治疗。谈及这次入院后的感受,老人充满了感激之情:“在这里什么事都不用家里人管,护士们一直帮我洗脸、刷牙、洗头、洗脚、擦身、喂饭、协助大小便等,一直忙个不停。”该科另一位病友、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幸福宁静的家庭,若有了位痴呆老人,就会变得杂乱无序。"老小孩,老小孩",老人像小孩,而照顾痴呆老人却比照顾孩子还难。如果没有一点关于老年性痴呆的护理常识,那更会束手无策。到目前为止,老年性痴呆在治疗上尚无良方,主要通过环境调适和日常生活的照顾来减缓痴呆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科团队对慢性病老人家庭照顾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孤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慢性病老人家庭照顾者32例,全科团队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制定并实施入户随访、健康讲座、家庭照顾者聚会、家庭内部干预、多途径信息平台的综合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9个月,比较干预前后32例家庭照顾者在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两方面的变化。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干预前后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的比较32例慢性病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生活护理技能、疾病护理技能、照顾知识得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干预前后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的比较32例慢性病老人家庭照顾者在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的得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科团队通过提供综合的干预措施可减轻照顾者负担,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加剧使老年人群的痴呆发生率持续上升,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家庭是照护痴呆老人的首选和重要场所,不同状况的家庭照顾者面临沉重的压力。支持性服务是减轻家庭照顾者负担、维持其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但该领域尚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探索解决。本文广泛查阅文献,对家庭照顾者的定义、支持性服务的内容、制约支持性服务利用的因素等进行分析,结合痴呆老人家庭照顾者的身心需求,借鉴国外创新支持服务的对象、范围、途径和措施,为不断完善我国家庭照顾者的支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以减轻照顾者和社会负担,确保痴呆老人的居家安全。  相似文献   

20.
若水 《长寿》2011,(9):52
相对于没有家庭负担的老人,那些和身体残疾或者重病的老伴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要长寿些。也就是说,照顾别人也有利于自己长寿。虽然传统观点认为,照顾别人会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带来负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